• <ul id="4iwoc"><pre id="4iwoc"></pre></ul>
    <blockquote id="4iwoc"><tfoot id="4iwoc"></tfoot></blockquote>
    • 登錄
      首頁 >> 大道家園 >> 羲黃大學 >> 學術之聲 >> 易學精研

      《易經(jīng)》:你有多謙卑,就有多高貴

      大道家園 2023-04-21 12:04:11

      《易經(jīng)》:你有多謙卑
      ,就有多高貴

      在《易經(jīng)》六十四卦中

      ,幾乎所有的卦里都是有好也有壞
      ,有吉也有兇
      ,只有謙卦里六爻皆吉

      謙卦上卦坤為地

      ,下卦艮為山
      。就卦象來看
      ,高大的山隱藏于地下
      ,就好像一個人雖然內(nèi)滿如山,積累得很厚實
      ,但是外表卻和常人一樣
      ,別人看不出來。

      謙虛的人

      ,有修養(yǎng)
      ,故而受人尊敬,即便地位低下
      ,他人也無法超越

      謙,是為人處世的大智慧

      ,更是一個人最好的修養(yǎng)

      01

      謙遜,是做人的美德

      謙卦卦辭說:“謙

      ,亨
      ,君子有終?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p>

      謙則亨

      ,不必有別的條件
      。君子能夠終生堅持謙德。

      《尚書》也有言:“滿招損

      ,謙受益
      。”

      謙遜的人

      ,能夠正視自己的不足
      ,虛心求教,積極進取
      ,獲得豐厚的回報

      北宋大文豪歐陽修,和謝希深

      、尹師魯二人
      ,共同為一處驛舍寫文章。

      三人深思熟慮

      ,各自成文
      。謝希深的文章字數(shù)最多,尹師魯?shù)淖钌?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全文只有三百多字?/p>

      但是尹師魯?shù)奈恼陆Y構嚴謹

      ,遣詞造句恰到好處。歐陽修讀后
      ,贊嘆不已
      ,深感佩服。

      晚飯后

      ,歐陽修便去找尹師魯
      ,誠懇地向他請教寫文章的技巧。

      尹師魯被歐陽修虛心好學的精神打動

      ,就將自己寫文章的心得與他分享
      ,并認真點評歐陽修的文章。倆人談詩論文
      ,直至深夜

      回到家后,歐陽修便按照尹師魯?shù)慕ㄗh

      ,字斟句酌
      ,重新撰文。新文章內(nèi)容精煉
      、用詞恰當
      ,比尹師魯?shù)奈恼逻€要簡短。

      尹師魯讀后,不禁大贊歐陽修進步快

      ,可謂一日千里

      挑剔別人的缺點容易,正視自己的不足很難

      謙遜的人

      ,懂得對自己負責,虛心求教從而完善自身

      心懷謙卑

      ,積極進取,才能實現(xiàn)高遠志向

      02

      謙和

      ,是待人的修養(yǎng)

      《易·系辭下》中言:“謙者,德之柄也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p>

      ,是立德之本
      。德行高尚之人,都謙和有禮
      ,與人為善

      所謂德者才之主,才者德之奴

      。修身立德是做人的根本
      ,唯有謙德守禮、德行合一
      ,才能贏得眾人擁戴

      曾國藩就是通過進德修業(yè),改變了自己的命運

      曾國藩初入京城為官時

      ,浮躁、傲慢
      ,不會處理人際關系
      ,上司、同事都不愿意與他結交
      ,導致他在官場上舉步維艱

      但他沒有灰心喪氣,而是將“不為圣賢

      ,便為禽獸”立為座右銘
      ,每天堅持記日記反省自己的言行,修身立德。

      在與人相處時

      ,他開始變得謙和有禮
      、平易近人,不再剛直方正
      、目中無人

      當時,自恃才高的金安清

      ,想結交曾國藩謀官職
      ,先后六次來拜見曾國藩。曾國藩知道他雖有才華
      ,但心術不正
      ,是個小人 ,所以避而不見

      但是

      ,金安清不死心,第七次終于想方設法見到了曾國藩
      。曾國藩雖然心里不愿意與他結交
      ,但還是放低姿態(tài),謙和友善地接待了他

      眾人不解為何曾國藩會對一個小人這樣謙恭

      ,他卻認為,這類人可以敬而遠之

      與人為善

      ,尊重別人,別人也會恭敬相待
      。即使是小人
      ,也會因為受到尊重而心存感恩,不會為難友善待他之人

      正因為他德行合一

      、謙和友善,曾國藩贏得了很多人的尊重和擁戴

      唐代名臣魏征曾言:“人謙下

      ,德歸之?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p>

      地勢低洼

      ,水流會積聚;而人放低姿態(tài)
      ,對別人謙和有禮
      ,品德自然具備。

      謙和待人,不是低聲下氣

      、諂媚奉承
      ,而是彬彬有禮、以德服人

      修得謙和心態(tài)

      ,則能抵達修身立德的至高境界,贏得眾人尊重

      03

      謙守

      ,是處世的格局

      謙卦初六爻的《象辭》說:“謙謙君子,卑以自牧也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p>

      “牧”是守的意思,“卑以自牧”就是以謙卑自守

      ,以謙卑的姿態(tài)守住低處

      為人處世,唯有謙卑自守

      ,才能得到別人的喜愛和尊重
      ,為自己帶來好運和福氣。

      曹操身邊有兩位謀士楊修

      、荀攸
      ,二人都很有才華,命運卻完全不同

      楊修恃才自傲,不懂得收斂自己

      ,最終因為“雞肋”事件
      ,被曹操殺害。

      當時

      ,曹操和劉備爭奪漢中
      ,兩軍相持不下,曹操進不能取勝
      ,退怕人恥笑
      ,左右為難。

      一天

      ,軍中請示口令
      。曹操說“雞肋”,眾人疑惑
      ,唯有楊修開始收拾行李

      他解釋道:“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由此推測魏王曹操要撤兵

      眾人恍然大悟,也都開始收拾行裝

      ,準備撤離

      曹操得知后大怒,說楊修惑亂軍心

      ,便下令殺了楊修

      曹操生性多疑,不會容忍別人看穿他的心思

      ,表現(xiàn)得比他睿智

      楊修才思敏捷,可是聰明反被聰明誤

      ,最終丟了性命

      而荀攸則懂得謙守、大智若愚

      ,外表文弱膽小
      ,但是內(nèi)心卻洞察一切。

      他軍事才能卓越

      ,妙計百出
      ,幫助曹操多次取勝,然而他從不多說一個字

      荀攸足智多謀

      ,能夠保守秘密,又懂得藏拙
      ,曹操十分器重他
      ,為他請求封爵。

      荀攸死后

      ,被追加謚號敬侯
      ,備受后人尊敬。

      老子》有云:“大直若屈

      ,大巧若拙
      。”

      真正的智者會表現(xiàn)得笨拙

      、木訥
      ,但是他們內(nèi)心通透,洞悉一切
      ,關鍵時刻他們才會顯露才華

      木秀于林

      ,風必摧之。真正聰明的人
      ,都懂得謙守藏拙
      ,以全其身。

      為人謙守

      ,不張揚
      ,不炫耀,人生之路才能平坦順遂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ddjy_103/241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

      ,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
      ,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
      ,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
      ,我們會立即處理
      ,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
      ,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
      ,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
      ,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下一篇:

      ,要逆襲,有3種上等心法" rel="prev"> 易經(jīng):一個人
      ,要逆襲
      ,有3種上等心法

      相關文章
      易經(jīng)探源,易經(jīng)為何叫周易
      ?周文王是如何寫易經(jīng)的
      ?可以預測嗎?
      易經(jīng)探源
      ,易經(jīng)為何叫周易?周文王是如何寫易經(jīng)的
      ?可以預測嗎
      ?有一段歷史,相信大家都很熟悉
      ,那就是商朝
      ,商朝后期出現(xiàn)了一個紂王,他殘暴無道
      ,做出了很多天怒人怨的壞事 ?">
      ,荀爽解易">
      伏羲先天八卦
      易學精研熱門文章 100+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