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易經(jīng)》六十四卦中
,幾乎所有的卦里都是有好也有壞謙卦上卦坤為地
謙虛的人
謙,是為人處世的大智慧
,更是一個人最好的修養(yǎng)。01
謙遜,是做人的美德
謙卦卦辭說:“謙
,亨,君子有終?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謙則亨
,不必有別的條件。君子能夠終生堅持謙德。《尚書》也有言:“滿招損
,謙受益。”謙遜的人
,能夠正視自己的不足,虛心求教,積極進取,獲得豐厚的回報。北宋大文豪歐陽修,和謝希深
、尹師魯二人,共同為一處驛舍寫文章。三人深思熟慮
,各自成文。謝希深的文章字數(shù)最多,尹師魯?shù)淖钌?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但是尹師魯?shù)奈恼陆Y構嚴謹
,遣詞造句恰到好處。歐陽修讀后,贊嘆不已,深感佩服。晚飯后
尹師魯被歐陽修虛心好學的精神打動
回到家后,歐陽修便按照尹師魯?shù)慕ㄗh
,字斟句酌,重新撰文。新文章內(nèi)容精煉、用詞恰當,比尹師魯?shù)奈恼逻€要簡短。尹師魯讀后,不禁大贊歐陽修進步快
,可謂一日千里。挑剔別人的缺點容易,正視自己的不足很難
。謙遜的人
,懂得對自己負責,虛心求教從而完善自身。心懷謙卑
,積極進取,才能實現(xiàn)高遠志向。02
謙和
,是待人的修養(yǎng)《易·系辭下》中言:“謙者,德之柄也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謙
,是立德之本。德行高尚之人,都謙和有禮,與人為善。所謂德者才之主,才者德之奴
。修身立德是做人的根本,唯有謙德守禮、德行合一,才能贏得眾人擁戴曾國藩就是通過進德修業(yè),改變了自己的命運
曾國藩初入京城為官時
但他沒有灰心喪氣,而是將“不為圣賢
在與人相處時
當時,自恃才高的金安清
,想結交曾國藩謀官職,先后六次來拜見曾國藩。曾國藩知道他雖有才華,但心術不正,是個小人 ,所以避而不見。但是
,金安清不死心,第七次終于想方設法見到了曾國藩。曾國藩雖然心里不愿意與他結交,但還是放低姿態(tài),謙和友善地接待了他。眾人不解為何曾國藩會對一個小人這樣謙恭
,他卻認為,這類人可以敬而遠之與人為善
正因為他德行合一
唐代名臣魏征曾言:“人謙下
地勢低洼
謙和待人,不是低聲下氣
修得謙和心態(tài)
03
謙守
謙卦初六爻的《象辭》說:“謙謙君子,卑以自牧也
“牧”是守的意思,“卑以自牧”就是以謙卑自守
為人處世,唯有謙卑自守
曹操身邊有兩位謀士楊修
楊修恃才自傲,不懂得收斂自己
當時
一天
他解釋道:“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眾人恍然大悟,也都開始收拾行裝
曹操得知后大怒,說楊修惑亂軍心
曹操生性多疑,不會容忍別人看穿他的心思
楊修才思敏捷,可是聰明反被聰明誤
而荀攸則懂得謙守、大智若愚
他軍事才能卓越
荀攸足智多謀
荀攸死后
《老子》有云:“大直若屈
真正的智者會表現(xiàn)得笨拙
木秀于林
為人謙守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ddjy_103/241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
上一篇:
一文讓你了解《周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