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五年高考明方向(2017-2021)下列關(guān)于文化常識的解說請判斷正誤
1.閏月:農(nóng)歷逢閏年加一個月
,閏某月指加在某月之前的那個月2.抵極刑:抵刑即處刑
3.庶務(wù):指國家的各種政務(wù)
4.殿試:中國古代科舉制度中最高一級的考試
5.禁中:又稱禁內(nèi)
6.太守:郡一級的最高行政長官,主要掌管民政
7.殿下:古代對太子
8.諸子百家:先秦至漢初學(xué)術(shù)派別的總稱,其中又以道
9.湯武:即商湯與孫武的并稱
10.三晉:春秋末韓
11.踐阼:原指踏入古代廟堂前臺階,又表示用武力打敗敵對勢力
12.京師:古代京城的通稱
13.前尹:文中指開封府前任府尹:“尹”為官名
14.姻親:指由于婚姻關(guān)系結(jié)成的親戚,它與血親有同有異
15.收考:指先行將嫌犯拘捕關(guān)進監(jiān)獄,然后再作考察
16.近侍:指接近并隨侍帝王左右的人,他們不僅職位很高
二、六年積累分類詳(2015-2021)
文化常識的分類積累
序號 | 卷別 | 出處 | 文化常識 |
1 | 2021課高考Ⅰ卷 | 通鑒 | 甲子 宗室 海內(nèi) 庶務(wù) |
2 | 2021全國甲卷 | 宋史 | 釁鼓 廟社 閏月 輜重 |
3 | 2021全國乙卷 | 通鑒 | 犯顏 抵極刑 減膳 大理丞 |
4 | 2020課標Ⅰ卷 | 宋史 | 主司 殿試 司農(nóng) 當軸 |
5 | 2020課標Ⅰ卷 | 宋史 | 方士 保任 禁中 四六之制 |
6 | 2020課標Ⅰ卷 | 晉書 | 太守 立嗣 周公 居攝 |
7 | 2019課標Ⅰ卷 | 史記 | 諸子百家 詔令 禮樂 就國 |
8 | 2019課標Ⅱ卷 | 史記 | 繆公 湯武 變法 黥 |
9 | 2019課標Ⅲ卷 | 史記 | 殷紂 武王 三晉 令尹 |
10 | 2018課標Ⅰ卷 | 晉書 | 墳籍 闕 踐阼 遜位 |
11 | 2018課標Ⅱ卷 | 后漢書 | 豪右 頓首 茂才 京師 |
12 | 2018課標Ⅲ卷 | 宋史 | 陵寢 株連 前尹 御名 |
13 | 2017課標Ⅰ卷 | 宋書 | 以字行 姻親 母憂 祿 |
14 | 2017課標Ⅱ卷 | 后漢書 | 下車 收考 車駕 京師 |
15 | 2017課標Ⅲ卷 | 宋史 | 狀元 上元 近侍 告老 |
16 | 2016課標Ⅰ卷 | 宋史 | 首相 建儲 有司 契丹 |
17 | 2016課標Ⅱ卷 | 明史 | 中宮 陛下 吏部 移疾 |
18 | 2016課標Ⅲ卷 | 明史 | 禮部 教坊司 致仕 兩京 |
19 | 2015課標Ⅰ卷 | 宋史 | 登進士第 兵部 廟號 太子 |
20 | 2015課標Ⅱ卷 | 北史 | 名和字 謚號 嗣位 詣闕 |
1
2、風(fēng)俗禮儀:嗣位
3
、文史典籍:墳籍、湯武、變法、黥、諸子百家、周公、繆公、方士、主司、司農(nóng)4
、姓名稱謂:名和字、謚號、廟號、太子、陛下、以字行、御名、豪右5、古代地理:兩京
、契丹、京師、京師6、科舉制度:登進士第
7
8
9
、音樂文娛:禮樂三、易錯考點梳理透(命題易錯點)
1.官職職權(quán)范圍混淆:考查某一官職或部門的職責(zé)時
,添加了不屬于它的職責(zé),擴大了職權(quán)范圍,如誤把工部和戶部職責(zé)混淆;或者部門職能相混淆,如把三公的職權(quán)混淆,誤把丞相管行政說成官軍事,太尉管軍事說成管監(jiān)察,誤把御史大夫管監(jiān)察和秘書工作說成管行政。2.古今地名識別不清:考查古代地理常識時
,常常用今天的地理知識去闡釋古代的地理知識,弄錯古代地名的說法或范圍。如2019年全國卷Ⅲ,“三晉,春秋末韓、趙、燕三家分晉,戰(zhàn)國時的韓、趙、燕三國,史上又稱‘三晉’” 中“三晉,春秋末韓、趙、燕三家分晉”錯誤,而三晉是指春秋末韓、趙、魏三家分晉。3.弄錯官職任、免
、辭:考查官職知識時,往往會涉及任、免、辭官職的文言詞。命題人常常將表示任官與升遷的詞混為一談,或改變?nèi)?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免4.弄錯宗法禮俗等級標準:考查關(guān)于宗法、祭祀
5.混淆名字稱謂常識:將古人的字
、號用法混淆,將帝王的年號、謚號、廟號的說法以及官職等方面的稱謂張冠李戴。如2019年全國卷Ⅱ, “湯武即商湯與孫武的并稱,他們二人均以善于用人用計、戰(zhàn)功赫赫留名于青史”中的“湯武即商湯與孫武的并稱”是錯誤的,“湯武”指的是商湯與周武王的并稱。6.混淆考試級別
、名第:名第指歷代封建王朝通過考試選拔官吏的一種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辦法,所以叫科舉。從隋代至明清,科舉制實行了一千三百多年?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疾榭婆e制度時7.混淆相近事物、概念:拿相近的事物或概念
8.打亂典籍對應(yīng)搭配:考查典籍知識時
三
1.下列關(guān)于文化常識的解說,正確的一項是()
A.古代設(shè)官分職
B.侍郎
C.戶部是古代六部之一
,掌管土地、戶口、稅收D.太尉
2.下列關(guān)于文化常識的解說
A.古代以中原為中心,人們將處于東
B.嶺南,指中國南方的五嶺之南的地區(qū)
C.江左
D.古代分天下為九州,即兗州
3.下列關(guān)于文化常識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 擢進士
B.“再遷”指再次提升官職,“遷”古代稱平調(diào)官職
C.“留守”是官職名稱
D.贈戶部尚書特指加封戶部尚書官職稱號,贈官一般在原官銜基礎(chǔ)上加一級
4. 下列關(guān)于文化常識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氏
B.蹕
C.帝崩
D.宗廟
5.下列關(guān)于文化常識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熊概
,字元節(jié)”,古人幼時命名,成年(男20歲、女15歲)取字,字和名使用有別,名供長輩呼喚B.謚號是一般指古代帝王、諸侯
C.“英宗”屬謚號,不僅對皇帝一生的作為給予了評價
D.高祖:廟號。廟號是皇帝死后
6.下列關(guān)于文化常識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太學(xué)是中國封建時代的教育行政機構(gòu)和最高學(xué)府
B.會試是明清兩代每四年在京城舉行的一次考試
C.鄉(xiāng)試由朝廷選派翰林、內(nèi)閣學(xué)士赴各省充任正副主考官
,主持鄉(xiāng)試,考試主要考“四書五經(jīng)”策問、八股文等,各朝所試科目有所不同。鄉(xiāng)試考中的稱為舉人,第一名稱解元。D.先秦學(xué)校分為兩大類:國學(xué)和鄉(xiāng)學(xué)。國學(xué)為天子或諸侯所設(shè)
,包括太學(xué)和小學(xué)兩種。太學(xué)、小學(xué)教學(xué)內(nèi)容都以“六藝”為主,小學(xué)尤以書、數(shù)為主。7.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
,不正確的一項是( )A.京口
,古城名,在今江蘇省鎮(zhèn)江市,是古代江下游軍事重鎮(zhèn),為兵家所重。B.遺民
,指改朝換代后仍然忠于前朝的人,也泛指淪陷區(qū)的人民,文中指后者。C.部曲
,原指古代豪門大族和將領(lǐng)招募的私人軍,文中是指部隊的編制單位D.傳檄
8.下列關(guān)于文化常識的解說
,不正確的一項是()A.辭賦是我國古代的一種文體
。最早見于諸子散文中,后以屈原為代表的“騷體”是詩向賦的過渡,稱“騷賦”。漢代正式確立了賦的體例,稱為“辭賦”。B.《易》指《易經(jīng)》
,它是“六經(jīng)”之一,向來專門用作卜筮,對事態(tài)的發(fā)展走向以及結(jié)果進行預(yù)測。C.“五經(jīng)”是五部儒家經(jīng)典著作的合稱
,包括《詩》《書》《禮》《易》《春秋》。D.《漢書》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
,它與《史記》《后漢書》《三國志》合稱為“前四史”。答案與解析
五年高考明方向(2017-2021)答案
1.“閏某月指加在某月之前的那個月”錯誤,閏月加于某月之后叫“閏某月”
。2.“抵極刑”
,極刑即死刑,“抵”意為達到,意即達到判處死刑的地步。沒有尸體示眾之意。3.庶務(wù)
,就是指國家的各種政務(wù)。亦指這些事務(wù)的經(jīng)辦人員。4.“由丞相主持”錯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5.禁中
6.太守不負責(zé)掌管軍事和科舉
7.殿下是中國古代對皇后、皇太子
8.諸子百家是先秦至漢初學(xué)術(shù)派別的總稱,儒
、道、法三家影響最深遠9.“湯武”指的是商湯與周武王的并稱。
10.三晉指春秋末韓
、趙、魏三家分晉。11.“踐阼”原指“踏入古代廟堂前臺階”錯
,應(yīng)是“踏上阼階主位”。古代廟寢堂前兩階,主階在東,稱阼階。阼階上為主位。同時“又表示用武力打敗敵對勢力”不符合原文,也錯誤。12.京師是古代京城的通稱,現(xiàn)代則稱為首都:“京”“師”單用舊時均可指國都
13.尹,最早屬于郡一級但級別高于郡的地方行政區(qū)劃
14.姻親,指由于婚姻關(guān)系結(jié)成的親戚,血親是姻親中的一部分
15.收考
16.近侍是指親近帝王的侍從之人
易錯點訓(xùn)練答案
1.B項
2.C項,“‘江左’是指長江以西的地區(qū)”錯誤
3.“‘遷’古代稱平調(diào)官職”錯
4.姓是表明家族系統(tǒng)的稱號
5. “‘英宗’屬謚號”錯,應(yīng)為“廟號”
6.解析:“會試”是每三年在京城舉行一次.答案:B
7.根據(jù)原文“不給鎧仗
8.《易經(jīng)》不僅是卜筮之書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ddjy_103/248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 ,易經(jīng)為何叫周易?周文王是如何寫易經(jīng)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