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夏易傳
卜子夏
周易上經(jīng) 卷一 周易上經(jīng)乾傳苐一
--------------------------------------------------------------------------------
卷一 周易上經(jīng)乾傳苐一
乾下乾上乾,元 、亨
、利、貞
。彖曰:大哉乾元
,萬物資始,乃綂天
。雲(yún)行雨施
,品物流形,大明終始
,六位時成
,時乘六龍以御天。乾道變化
,各正性命
,保合太和乃利貞。首出庶物
,萬國咸寧
。
乾始降氣者也。始而通,終而濟(jì)
,保其正也,故綂萬物而無外
。夫天者
,位也、質(zhì)也
。乾者
,人也、精神也
,有其人然後定其位
,精神通明然後綂其質(zhì),故能雲(yún)行雨施
、生類繼續(xù)
。大明終始而分其六位,乘其隱見而得其變化
,故得生成而性命正矣
。是以聖人之當(dāng)位也,保合於乾元太和之道乃利而終正也
。故能首出庶物萬國保其安也
。
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qiáng)不息。
健而不息 ,天之運也。自強(qiáng)而成
,德者君子之事也
。
初九,潛龍勿用 。象曰:陽在下也
。
陽氣始生,潛而未形 ,雖德龍德
,與衆(zhòng)無以異也。
九二 ,見龍在田
,利見大人。象曰:德施普也
。
陽氣生物始見於田也 ,稼者可以乘其時也
,惟大人學(xué)之成德可以普天下所利、見明其道也
。
九三 ,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
,厲無咎
。象曰:反復(fù)道也。
君子能通天下之志 、體天下之變
,屈舒用舍唯時進(jìn)退者也。故當(dāng)知終之地
、守知至之機(jī)
,有庇人之大德,守事君之小心
,雖在上位反而復(fù)守其卑
。健於德、敬於人
、勤於事上
,終日而不懈夕。猶惕然此其道也
。雖危
,何咎君子所以修其德而後其身也。
九四,或躍在淵,無咎。象曰:進(jìn)無咎也。
官人者人望其咎也。位髙者,主畏其逼也,位革於下也,可無懼乎?位上公也、逼帝王也、可進(jìn)而謙讓恤患,以勤百姓將務(wù)時,以進(jìn)其道也。而猶自疑德之薄,而位之下,而卑以自守,故曰在淵無咎也。
九五,飛龍在天 ,利見大人
。象曰:大人造也
。
陽升而萬物相見也 ,以聖人之大德而爲(wèi)乎天下,明以周之
、神以化之
,而莫見其狀,則智惘辨其處
,萬物咸仰其宜
,利見大人而賴其治也。
上九,亢龍有悔。象曰:盈不可久也。
陽極則消之,盈則虧之,終則始之也?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憾恢?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雖尊極天下威大四海,未離於悔也
。故聖人與時而消息
,則堯授舜、舜授禹
,不極於亢
,而善其終也。
用九,見羣龍無首,吉。象曰:用九,天德不可為首也。
陽者,剛德之物也。凡用者皆取象焉,故曰乾坤,其易之門,邪陽肆而不已,則暴時而後動,則治。夫首者事之,倡也。故聖人之治天下也,有以誅亂去惡者也
,應(yīng)之而正
,非其倡也。則天下皆覩聖人之用九之無首也
。此天之無私矣
,天下之歸矣吉。何往哉
!
文言曰:元者,善之長也。亨者
,嘉之會也
。利者,義之和也
。貞者
,事之幹也。君子體仁
,足以長人
。嘉會,足以合禮
。利物
,足以和。義貞
,固足以幹事
。君子行此四德者,故曰:乾
,元
、亨、利
、貞
。
善於物治之始也,通其情治之道也,利於物而義歸之,守其正則無敗事矣。
初九,曰:潛龍勿用,何謂也
?子曰:龍德而隱者也,不易乎世
,不成乎名
,遯世無悶。不見是而無悶
。樂則行之
。憂則違之。確乎其不可拔
,潛龍也
。
不易乎世,一世而不可辨也
,道未行而名不彰也,世非之而不悶也
,吉兇與人同患憂則違之也
。
九二,曰:見龍在田,利見大人
。何謂也?子曰:龍德而正中者也
。庸言之信
,庸行之謹(jǐn),閑邪存其誠
,善世而不伐
,德博而化。易曰:見龍在田
,利見大人
。君德也,龍德而成行也
。非其位而居君德
,謹(jǐn)信以為常,得於正也
。存誠以防邪
,立於中也。善世而不伐
,守其謙也
。
德博可施,萬物雖利見之,其道未行也。
九三,曰: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
,厲無咎
。何謂也?子曰:君子進(jìn)德
、脩業(yè)
、忠信。所以進(jìn)德也
,脩辭立其誠
;所以居業(yè)也,知至至之
,可與幾也
、知終終之,可與存義也
。是故
,居上位而不驕,在下位而不憂
,故乾乾
。因其,時而惕
,雖危無咎矣
。位雖高而猶可進(jìn)也,德之修也
,君子之知
,在乎幾也。上體者
,位之大也
、難至之地也,而能至之
,是其所至而至之
,則乃免於悔也,故可與論其幾矣
。事之難
,在乎終也,而能終於下
,是素知終而能終也
,非義以利人則不能矣
。故可與存其義也,進(jìn)德而不盈也
,豈上位而驕乎
。安位以自守也,豈下位而憂乎
。惕然其危
,何咎之有!
九四 ,曰:或躍在淵
,無咎。何謂也
?子曰:上下無常非為邪也
,進(jìn)退無恒非離羣也。君子進(jìn)德
、脩業(yè)
、欲及時也,故無咎
。
上下無常,非求越其羣也,所以自進(jìn)其德
,民歸之。
九五,曰:飛龍在天
,利見大人。何謂也
?子曰:同聲相應(yīng)
、同氣相求、水流濕
、火就燥
、雲(yún)從龍、風(fēng)從虎
,聖人作而萬物覩
。本乎天者,親上
;本乎地者
,親下。則各從其類也
。
類之同、氣之合,無情而相從也。清者,本乎天上之道也;濁者,本乎地下之事也。聖人在上 ,君子、小人各得其所
,親而從其類
,而天下定也。
上九 ,曰:亢龍有悔
。何謂也?子曰:貴而無位
;高而無民
。賢人在下位而無輔,是以動而有悔也
。
民歸者 ,位也,亢窮也
,何有於民哉
!賢人何輔哉!潛龍勿用
,下也
。見龍在田,時舍也
。終日乾乾
,行事也?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蜍S在淵
,自試也。飛龍在天
,上治也
。亢龍有悔
,窮之災(zāi)也
。乾元用九,天下治也
;見龍有君德矣
;時舍而不用也
;或躍以進(jìn)其道、行其德而自試飛龍
,治在一人也
。用九上下皆正,天下得治也
。
潛龍勿用,陽氣潛藏。見龍在田,天下文明。終日乾乾,與時偕行?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蜍S在淵,乾道乃革
。飛龍在天
,乃位乎天德?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糊堄谢?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與時偕極。乾元用九乃見天則
。
日中星鳥,春分象也。乾道乃革,革於隂也。位乎天德,高明而周也。時者,天之節(jié)也。乾者,中之動也。時有節(jié),動有中,亢則俱極矣。乾善用九,周而不殆,天之德也,可以觀其則矣。
乾元者始而亨者也,利貞者性情也。乾始能以美利利天下,不言所利大矣哉。
天之道,不形而善始,故謂之乾。乾始通於物,物得而生也。物利而成,雖利之而純精不改其正,物自乘其化也。故聖人經(jīng)營其始終而不失其正焉,情興於性,大通無累也,故乾之利美矣,安往而不利哉。不言其所利者也。
大哉乾乎,剛健中正,純粹精也。六爻發(fā)揮,旁通情也
,時乘六龍,以御天也
。雲(yún)行雨施
,天下平也。君子以成德為行
,日可見之行也
。
夫乾,剛健中正,為主純精不雜之至也
。故始終六位,隨時發(fā)散
,能旁通庶物之情
。變化乘時,雲(yún)行雨施而無不及
,德之大者也
。君子象之,能博其德
,乃日可見之行
,則民之所利見矣
。故能體化合變而治於無形也,潛之為言也
。隱而未見
,行而未成,是以君子弗用也
。
行未成,則於事不盡也。
君子學(xué)以聚之,問以辨之,寛以居之,仁以行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