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華沖碧丹經(jīng)秘旨
經(jīng)名:金華沖碧丹經(jīng)秘旨。南宋孟煎編集。二卷。底本出處:《正統(tǒng)道藏》洞神部眾術(shù)類。
金華沖碧丹經(jīng)秘旨卷上
海瓊老人白玉蟾授
三山鶴林隱士彭祖受
藥物
本鉛一十兩,明硫二兩,同為末,炒砂復(fù)為末,水火鼎煉成丹胚入室。上等山澤二斤,用好黑鉛二斤,逐漸下灰池煎,令盡為度,次搗成細(xì)珠子。
神室法象
足色真金八兩,鑄成混沌胎元合子一具,形如雞子,或若圓球,皆可。
又足色真金一兩,打作一氣莞子,中心如錢眼大,長(zhǎng)出合子,兩頭各半寸許,其合恰好安置丹胚,不可寬窄
。入丹畢合定
,赤石脂包金土、醋調(diào)固口縫令乾
。
白金八兩,打作水海下底,嵌入鼎口二寸許
,底相頂了令合
,底面透入金莞子,于內(nèi)通水入中官
,口縫用脂泥固塞
,令乾,方下水入
。
外鼎
甍器為之,可容神室,并白金二斤,不可寬窄。內(nèi)若寬,可用黃土醋調(diào)內(nèi)固之。令乾。次入白金大半握,令平穩(wěn),方下金合子,再白金,撒令遍蓋。復(fù)用一紙作圈,代水海安金合上,糙白金滿了,次下銀水海,插入圈子內(nèi),搖令平實(shí),外固令緊密,掛入丹寵之中。
運(yùn)水火符候
上水八兩,下火半斤,子午添換
,或卯酉進(jìn)退。半月開鼎
,取丹胚
,看其色碧綠光明則妙。若紫赤色未及
,再運(yùn)火符七日
,得碧綠光明色方妙。皆過得其氣交
,真種子也
。其白金宛然無動(dòng),分兩無虧
,如折些小
,并不妨礙。此是過得其真炁也
。
再水火斷魂法
花銀一斤,投天落水中,淬緞五十度
。水中用三黃三兩為末
,吸取銀中精氣。再用紙帛滴淋
,令水澄清
,入金盂之中,煮養(yǎng)出丹胚
。半日了水乾
,炒燥,不可犯
銅鐵器
,方為沐浴也
。卻用甍水火鼎,文武火一緞成汁
。取出,打如豆粒大
,用厚金箔逐塊包裹
,令密
。再用白金珠子二斤,鋪蓋入水火鼎中
,上水下水
,中火圓運(yùn)
坎離,一月取出
,為末
,深碧絳色,光明曜日
,乃號(hào)金液
,還丹之質(zhì)也。此名
煉丹真鉛是也。一云:先用三黃煮水一日了
,去三黃,镕銀投撲之
。
滿庭芳
玉液金膏,返還胎質(zhì),全憑離坎施為
。天魂地魄
,金室互相依運(yùn),用中黃神水
,回環(huán)轉(zhuǎn)
,萬象同歸華池畔。通天徹地
,五氣合中基
。玄關(guān)雙閉固,兩般孔竅
。金木交馳
,煉成戊己,產(chǎn)出紫金芝
。九轉(zhuǎn)飛凝
,清濁汞鉛,隨二水天機(jī)還丹就
。輕飛火藥
,丹質(zhì)寶光輝。
秘園春
要做神仙,煉金液
,七返九還。但詫女歸乾,金公在坎
。玉爐熾火
,金鼎煙寒。鉛裹淘銀
,砂中煉汞
。神火華池上下問,中官裹有一條徑路
,直透天關(guān)
。.堤防
金水交環(huán),運(yùn)陰火陽符
,不等閑
。看白雪輝天
、黃芽滿地
,龜蛇廝抱,烏兔相攀
。自古乾坤
、這些離坎,九轉(zhuǎn)烹煎要把奸
。闕
,具在人寰。
甑圖
下用火盆一個(gè),平鋪磚砌滿上
。造一甑,高一尺五寸
,徑一尺二寸
。中問子午卯酉四門,上至飯口
,開通五穴
,出火炁。出甑口厚砌之一磚
,開口子五寸徑
,圓孔方磚,一片鑿之
。置爐匡一個(gè)
,闊一尺二寸,罩定頂上
,通用水火也
。中掛丹鼎
。
金華沖碧丹經(jīng)秘旨卷上竟
白鶴洞天養(yǎng)素真人蘭元白授
門弟子西隱翁辰陽孟煦受
本經(jīng)云:太極為宗,五行為用 ,乾坤為神室金胎
,坎離為烏兔藥物,以二情為魂魄
,以龍虎為變機(jī),會(huì)三性作夫妻
,育姥嬰
,成男女,六十卦互為直符
,以屯蒙
為起復(fù)
,三才咸治,四象為爐
,正於五行
,周於既未,調(diào)和則六候相須
,生克則九還交互
,陰陽有則,水火相停
,斤兩無差
,基於百數(shù),總於一物
,變化大千
,與大
造同途,萬化合體
,功歸太極
,會(huì)宗祖而金液神丹就矣。華池秘訣有云:鉛液返于汞髓
,名日華池
。汞水返於金津,名日神水
。功歸七返
,德備九還,養(yǎng)畢周星
,靈
胎斯蛻
,此乃神仙秘密,古圣遺書
,后學(xué)於茲
,毋令輕忽。
煉鉛汞歸祖既濟(jì)圖
鉛汞之法
辰砂揀光明紅纖色有墻壁者,一十兩。倭硫二兩,同為末,炒令相吞,水火鼎飛煉,再為末,取八兩。足色黃金八兩,鑄成混沌雞子神室一枚。又金一兩,.打
作水莞子一條,有底不過水出,約長(zhǎng)四寸許,插入混沌合內(nèi),至底上接,入八兩銀水海內(nèi),各用脂礬固塞口縫,令乾,通運(yùn)水直至合內(nèi) 。次用山澤
、好鉛,煎過花銀
二斤
,撲為珠子
,鋪蓋丹末於金混沌外,令遍
,仍封口縫
,外用已固畢。甕鼎一具
,怪安銀珠與金室
,不令有空處,坐上銀水海
,通身固密
,令厚指。半日乾掛
,入
丹鰲之中
,發(fā)底并四圍火,五斤生炭
,簇煅消去太半
。再火三斤生炭
,作二次,或三次
,添火
。消一晝夜問,丹種氣自過矣
。古有運(yùn)火三斤
,卯酉各一斤半。不擁
灰
,以七日為期
,恐受氣不足,故也名斷魂火
。其銀不再用水,只頻進(jìn)溫湯
,不可久涸無水
。
斷魂之法
取出前丹種八兩,研細(xì),用華池水沐浴,煮少時(shí),炒乾。再入金鼎中,仍為鋪蓋,如前封之,水火緞作汁,復(fù)煮少時(shí)成也。再用金箔厚者重包外
,別以鉛煎花銀
一斤
,為細(xì)末。珠子鋪蓋
,入甕鼎中
。仍以八兩銀水海,下貯三水莞銀
,為之者合抱
,抵定藥陸至底水,莞直通水海
。仍用脂礬塞定
,令乾。進(jìn)水頻添溫湯
,外用通
身封固
,仍再掛入丹鰲之中
,發(fā)火二斤。三方輪換
,再養(yǎng)七日
。其丹種始通靈,乃號(hào)真鉛也
。其銀不再用
。再取入地坑中掛起,再一火三斤
,出者其色碧綠
,真死。
鼎器圖
鉛汞歸根未濟(jì)圖
明凈辰砂一十兩為末,各用銀坑金坑者,其余坑者有雜不可用。足色黃金八兩,用荷灰二兩,雄雌共二兩,研勻。先熔金作一汁,次下灰與二兩,旋旋攪成黃
粉。卻用百沸湯淘洗
,令十分至凈,焙乾
。次與前朱砂末
,一處拌和令勻,入已固小口石榴罐中
,令九分滿
,稻灰塞定,瓦錢透孔
,鋪絲十字扎定
,封口縫,反覆於
寬口深水罐之上
,二口相合
,扎定。懸掛入丹寵之中
,上火一斤
,鰲中火二兩,凡三次
,上火三斤
,任消其鉛汞
,瀝下水罐內(nèi)水,是華池水也
。養(yǎng)就煮乾
,每金再攪
一次,又如前法
,取辰砂汞十兩
。次換金并煮汞乾了,以待真鉛種子
,入丹之用
。
合胎交姤汞法
每丹種真鉛八兩為末,取瀝煉過真汞八兩,同入乳缽之中
,坐於百沸湯罐之上,坐定
,二物鉛汞
,頻著力研極鈿。一白頻滴下華池之水些少
,一日為度,謂之結(jié)
胎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鹕显囍粍?dòng),便入於偃月法象鼎中
,運(yùn)水火半月
。加增研,如前瀝煉過真汞
,至于三斤汞足
。其后直取朱汞,以華池水煮過入之
。次后轉(zhuǎn)制久
,而不必煮汞,
自然成真矣
。
還丹第一轉(zhuǎn)金砂黃芽初丹并鼎器圖
次四兩,次五兩,次六兩
,次七兩半
,次九兩半,共三斤之?dāng)?shù)
。
足色真金八兩,煙成汁
,投明硫二兩,雄半兩
,雌半兩
,攪炒成粉,水火鼎灶成一色
,打作夾空心盂子
,如仰月之狀。心中虛開一寸許
,不令相著
。上一盂子心
中穿透,栽入金水筦子
,上透
,入八兩銀水海中。仍用脂礬塞定
,令乾
,入水直入夾月之中,卻入前交姤了鉛汞一斤
,在偃月爐中
。外用已固畢,寬甍罐一具
,仍用
外固口縫
,鐵線扎定,懸掛入丹灶中
,用火四圍
,并底用火,八兩至一斤
,卯酉抽添
,半月退水,插養(yǎng)五兩火
。三日開合
,其鉛汞真死。取出
,再用華池煮過
,水火
鼎再煉成汁,復(fù)為夫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賹⒁褳r煉真汞五兩,復(fù)如初湯上研之
,復(fù)如前再入偃月爐鼎
,運(yùn)水火半月
,日足取出。仍煮過
之法
,成汁重澆
。加至三斤煉汞,止之皆成至寶
。金砂黃芽
,火上未伏,仍運(yùn)水火加之
,至伏為度
,養(yǎng)至成黃土色金容,真戌巳也
。大還丹法自茲而始
,取黃芽多,
更換偃月之室面子也
。此法宜秘
。
還丹第二轉(zhuǎn)混元神樸丹并鼎器圖
辰砂一十兩,雌雄英五兩,明硫一兩,為末,水火鼎飛煉,成陸子之后 ,約一斤藥陸。先以華池煮之一日
,次用足色黃金一十兩作匾合子,盛前丹芽五十兩
,中
入朱丹陸子一斤
,外用黃土煉合,嵌入金合子
,于土合內(nèi)
。次用金六兩作水環(huán)一具,或以黃芽物為之亦可
。量尺寸怪鐘朱砂陸子高低取用
。次用芽子上下鋪蓋,令平
滿環(huán)面上穴
,插入銀水莞一條
,上至灰中,透過合蓋之面
,上以水斗
,以脂礬固塞口縫
,令乾,不泄水為度
。通固
,令乾,掛入丹龍之中
,上用火八兩
,五日止之。
下用火五兩
,五日止之
。上再用火十兩,五日止之
。下再用火八兩
,五日止之j
再用火十二兩,五日止之
。下再用火十兩
,五日止之。取出丹成水耗
,攙湯不可令少時(shí)乾竭
,每二錢半,可乾華池制過汞五兩
,成上色黃金
。
一法上下火足,取出地坑中,用火十斤一毀,任火自消,水耗頻進(jìn)溫湯,取丹如前,用二個(gè)月,火候一同。
還丹第三轉(zhuǎn)通天徹地丹并鼎器圖
右取前朱丹八兩,再入硫升過去石丹砂八兩,入雄英半兩,同研勻。用汞金一十兩,作一夾井圈,圈上下四圍有底,中空如井,上邊有一竅,插入金水莞 ,入水
海中
。水海中亦用一虛水簪,透入中宮井內(nèi)
,至合底
。金合高五寸,徑四寸
,惶入金井令寬
。井高四寸,徑三寸
,卻用金砂黃芽末
,於井內(nèi)鋪蓋。朱丹一斤
,朱丹打
如棋子大小
。外用甕鼎器匱,一十兩金合
,或黃土作外鼎亦得
。嵌入金合虛處,皆用金砂黃芽末圾實(shí)一斤
,銀水海下二水莞
,重封,掛入丹鰲
。運(yùn)三方火
,移換卯
酉,各八兩
,至十兩次一斤
,止之。運(yùn)此水火
,三月日足
,加火十斤,作二次
。地坑中上火四圍并底通紅,水耗頻頻攙湯
。寒爐取出朱丹
,秤重半兩,可乾汞半斤
,
皆是紫磨大寶
。仍用三黃銀水,煮汞為體。
還丹第四轉(zhuǎn)三才換質(zhì)丹并鼎器圖
右用第三轉(zhuǎn)朱雄丹一斤,乳為末
。再取朱汞四斤,加雄英四兩
,同研勻
,慢火乳令紫色,死汞
。卻用前金砂黃芽三斤
,鑄成一鼎,高一尺二寸
,徑四寸
。中用十
兩汞金,作二圈
。名用五兩造一水池
,尺寸并同。下一圈高一寸二分
,徑三寸半
,底面平,無竅
,上面中心開一竅
,中立金水莞,通入竅焊牢
,其金水莞通圓相去五
六寸長(zhǎng)
。上圈底面一竅,插通下園之上面
。上圓一竅
,以水莞通入銀水海,底面相接通
,運(yùn)水入下園之底
,無令泄水出外。上一圓離水海一寸半許
。二圓外空夾之
中
,安置前丹五斤,又滿
,于藥鼎之內(nèi)外
,用銀皮包裹芽鼎,極外再以黃土法煉固
,令厚二指堅(jiān)密
。一斤銀水海
,寬打令深盛水,嵌入鼎口外
,鐵線扎牢
,懸掛入丹
鰲之中,四圍各有火
,通計(jì)三斤
,卯酉添揍,如此運(yùn)之三月
。取出掛入地坑中
,三十斤火三上,任消
,水耗頻攙湯
。寒爐取出,其丹色如朱橘
,紫磨光聚一□
,糝汞五兩,作大藥
,紫金光輝并日
。
服丹之法
取深靜無人,汲水好井中,將丹用金合封
,入綿子扎定包,懸掛入井中
,三月取出
,炁豆中蒸五日五夜,再用甘草湯煮一日
,乳三日三夜
,為輕塵細(xì)末。用黃精
膏子為丸
,每?jī)煞肿魅倭?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每日早晨用新汲、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