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們在平時的生活中可以堅持去按摩浮郄穴位
我們按摩浮郄會對健康有好處
而且我們按摩浮郄的時候需要注意搭配才行
,首先如果有盜汗問題,這時候我們就可以用浮郄穴搭配大椎穴進行按摩對改善盜汗的情況很有好處。同時如果有心痛問題,這時候我們就可以用浮郄穴搭配巨闕穴或者內關穴和心俞穴。如果有肺結核,可以搭配百勞穴、肺俞穴和定喘穴。在平時還會有心悸和神經(jīng)衰弱等等病癥的產生,這時候不妨讓浮郄穴搭配心俞穴、神道穴,這樣都能夠幫助大家起到治病效果,對我們健康有所好處。浮郄是大家很熟悉的一個穴位
,大家在平時堅持去按摩浮郄,能夠對大家健康養(yǎng)生有所好處,特別對我們預防增強身體素質,改善身體不適有好處,上面介紹了浮郄的一些情況1 膀胱經(jīng)在哪里膀胱經(jīng)在身體的兩側,一側有67穴
,左右兩側共134穴,其中49穴分布于頭面部、項部、和背腰部之督脈的兩側,余18穴則分布于下肢后面的正中線上及足的外側部,首穴為睛明穴,末穴至陰穴,可主治泌尿生殖系統(tǒng)、神經(jīng)精神方面、呼吸系統(tǒng)、循環(huán)系統(tǒng)、消化系統(tǒng)病癥和熱性病,以及本經(jīng)脈所經(jīng)過部位的病癥。2 膀胱經(jīng)有哪些穴位睛明穴
、攢竹穴、眉沖穴、曲差穴、五處穴、承光穴、通天穴、絡卻穴、玉枕穴、天柱穴、大杼穴、風門穴、肺俞穴、厥陰俞穴、心俞穴、督俞穴、膈俞穴3 膀胱經(jīng)穴位分布位置及功效1、睛明
定位:在面部
主治:目赤腫痛,流淚
2、攢竹
定位:在面部
主治:頭痛
3、眉沖
定位:在頭部
主治:頭痛
4
定位:在頭部
主治:頭痛
5
定位:在頭部
主治:頭痛,目眩
6
定位:在頭部
主治:頭痛,目眩
7
定位:在頭部
主治:頭痛
8
定位:在頭部,當前發(fā)際正中直上5.5寸
,旁開1.5寸。主治:頭暈,目視不明
,耳鳴。9、玉枕
定位:在后頭部
,當后發(fā)際正中直上2.5寸,旁開1.3寸平枕外隆凸上緣的凹陷處。主治:頭項痛
,目痛,鼻塞。10、天柱
定位:在項部大筋(斜方?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饩壷蟀l(fā)際凹陷中
主治:頭痛
11
定位:在背部,當?shù)?胸椎棘突下
主治:咳嗽
11、風門
定位:在背部
,當?shù)?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主治:傷風
,咳嗽,發(fā)熱頭痛,項強,胸背痛。13
、肺俞定位:在背部
,當?shù)?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主治:咳嗽
,氣喘,吐血,骨蒸,潮熱,盜汗,鼻塞。14、厥陰俞
定位:在背部
,當?shù)?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主治:咳嗽
,心痛,胸悶,嘔吐。15、心俞
定位:在背部
,當?shù)?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主治:心痛
,驚悸,咳嗽,吐血,失眠,健忘,盜汗,夢遺,癲癇。16
、督俞定位:在背部
,當?shù)?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主治:心痛,胸悶
,腹痛,寒熱、氣喘。17、膈俞
定位:在背部
,當?shù)?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主治:嘔吐
,呃逆,氣喘,咳嗽,吐血,潮熱,盜汗。18
定位:在背部
主治:黃疸,脅痛
19
、膽俞定位:在背部
,當?shù)?0胸椎棘突下主治:黃疸
20
、脾俞定位:在背部
,當?shù)?1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主治:腹脹,黃疸
,嘔吐,泄瀉,痢疾,便血,水腫21、胃俞
定位:在背部
主治:胸脅痛
22
定位:在腰部
主治:腸鳴
23、腎俞
定位:在腰部
主治:遺尿
24、氣海俞
定位:在腰部
主治:腸鳴腹脹
25
定位:在腰部
主治:腹脹
26、關元俞
定位:在腰部
主治:腹脹
27、小腸俞
定位:在骶部
主治:遺精
28、膀胱俞
定位:在骶部
主治:小便不利
29、中膂俞
定位:在骶部
主治:泄瀉
30、白環(huán)俞
定位:在骶部
主治:遺尿
,疝氣,遺精,月經(jīng)不調,白帶,腰部疼痛。31
、上髎定位:在骶部,當髂后上棘與中線之間
,適對第1骶后孔處。主治:大小便不利,月經(jīng)不調
,帶下,陰挺,遺精,陽萎,腰痛。32
、次髎定位:在骶部
,當髂后上棘內下方主治:疝氣,月經(jīng)不調
33、中髎
定位:在骶部
,當次髎下內方,適對第4骶后孔處。主治:便秘
,泄瀉,小便不利,月經(jīng)不調,帶下,腰痛。34
、下髎定位:在骶部,當當中髎下內方,適對第4骶后孔處。主治:腹痛
,便秘,小便不利,帶下,腰痛。35
、會陽定位:在骶部
,尾骨端旁開0.5寸。主治:泄瀉
,便血,痔疾,陽萎,帶下。36
、承扶定位:在大腿后面
,臀下橫紋的中點。主治:腰骶臀股部疼痛,痔疾
。37
、殷門定位:在大腿后面,當承扶與委中的連線上
主治:腰痛
38、浮郄
定位:在腘橫紋外側端
,委陽上1寸,股二頭肌腱的內側。主治:便秘,股腘部疼痛
,麻木。39
、委陽定位:在腘橫紋外側端
,當股二頭肌腱的內側。主治:腹?jié)M
,小便不利,腰脊強痛,腿足攣痛。40、委中
定位:在腘橫紋中點
,當股二頭肌腱與半腱肌肌腱的中間。主治:腰痛
,下肢痿痹,腹痛,吐瀉,小便不利,遺尿,丹毒。41
定位:在背部,當?shù)?胸椎棘突下
主治:頸項強痛
42
定位:在背部
主治:咳嗽
43
定位:在背部
主治:咳嗽
44
、神堂定位:在背部,當?shù)?胸椎棘突下
,旁開3寸。主治:咳嗽,氣喘
,胸悶45、譩譆
定位:在背部
主治:咳嗽
46
定位:在背部,當?shù)?胸椎棘突下
主治:胸悶
47、魂門
定位:在背部
主治:胸脅痛
48
定位:在背部
主治:腸鳴
49
定位:在背部,當?shù)?1胸椎棘突下
主治:腹脹、腸鳴
50
定位:在背部,當?shù)?2胸椎棘突下
主治:胃脘痛
51、肓門
定位:在腰部
主治:腹痛
52、志室
定位:在腰部
,當?shù)?腰椎棘突下,旁開3寸。主治:遺精
,陽萎,小便不利,水腫53、胞肓
定位:在臀部,平第2骶后孔
主治:腸鳴
54
定位:在臀部
主治:小便不利,便秘
55
定位:在小腿后面,當委中與承山的連線上
主治:腰脊強痛,下肢痿痹
,疝氣,崩漏。56、承筋定位:在小腿后面
,當委中與承山的連線上,腓腸肌肌腹中央,委中下5寸。主治:痔疾,腰腿拘急疼痛。
57
、承山定位:在小腿后面正中,委中與昆侖之間
,當伸直小腿或足跟上提時腓腸肌肌腹下出現(xiàn)尖角凹陷處。主治:痔疾,腳氣
,便秘,腰腿拘急疼痛。58
、飛揚定位:在小腿后面,外踝后
,昆侖直上七寸,承山穴外下方1寸處。主治:頭痛
59
定位:在小腿后面,外踝后
主治:頭痛,腰骶痛
,下肢痿痹,外踝腫痛。60
、昆侖定位:在足部外踝后方
,當外踝尖與跟腱之間的凹陷處。主治:頭痛
,項強,目眩,癲癇,難產,腰骶疼痛,腳跟腫痛。61、仆參
定位:在足外側部
,外踝后下方,昆侖直下,跟骨外側,赤白肉際處。主治:下肢痿痹
,足跟痛,癲癇。62
、申脈定位:在足外側部
,外踝直下方凹陷中。主治:頭痛
,眩暈,癲狂癇,腰腿酸痛,目赤腫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