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中穴的位置以及按摩作用
人體有很多的穴位
,而且每個穴位的養(yǎng)生保健的作用都是不一樣的,中醫(yī)養(yǎng)生的方法就是根據自己的具體的情況來調理的哦
。乳中穴是乳房上的一個穴位,可以有保健的作用
,你知道乳中穴的按摩作用以及如何找到乳中穴嗎
,來看看這些介紹吧
。
乳中穴怎么找

乳頭正中央。此穴不針不灸
,只作為胸腹部取穴的定位標志
。
仰臥位
,當乳頭正中取穴。
乳中穴的作用
乳中穴意義:五谷生化的乳汁精微輸出之所
。
氣血特征:氣血物質為氣態(tài)物。
運行規(guī)律:氣態(tài)物質由天之下部上升至天之上部后液化冷降
。
功效作用:男子為定位標志,女子為喂乳之用
。乳中穴有調氣醒神的作用。
刺灸方法
治法:寒則灸之
,熱則涼藥敷之,無針
。
本穴不針不灸,只作胸腹部腧穴定位標志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夺樉募滓医洝氛f:“禁不可針灸
,灸剌之,不幸生蝕瘡
,瘡中有膿血清汁者可治,瘡中有息肉若蝕瘡者死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p>
現代僅作胸腹部取穴標志
,禁刺灸
。
按摩乳中穴的作用
產后按摩產婦乳中穴
、乳根穴能有效促進乳汁分泌
,且方便實用
。
治癲癇俱用灸,治目病則放血
。朱丹溪曰:“乳房,陽明經氣所經;乳頭
,厥陰肝氣所經?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惫时狙苤文坎∫?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由此推之,治目病可并取光明
,調月經可并取日月
。但一般為取穴標準
,禁忌針灸
。乳中穴對于提神有好處
,而且對于女性哺乳是有好處的,產后按摩乳中穴的話可以促進乳汁的分泌
,還可以有活血的作用,但是要注意最好不要用針刺
,用按摩的方法最有效。
乳中穴的位置以及按摩的作用
,小編具體的介紹一些內容了
,乳中穴的好處是有很多的
,可以有提高體質的作用
,對于緩解乳汁分泌過少以及提神有一定的好處,而且還可以提高體質
,促進乳汁的分泌,適合產后的女性按摩
。
中醫(yī)學中的穴位具體是什么部位拜托了各位 謝謝
人體周身約有52個單穴
,300個雙穴
、50個經外奇穴
,共720個穴位
。有108個要害穴
,其中有72個穴一般點擊不至于致命,其余36個穴是致命穴
,俗稱‘死穴‘。一
、頭頸部位要害穴(共9個)1、百會穴位置:在頭頂正中線與兩耳尖聯線的交點處
。經屬:為督脈,為手足三陽
、督脈之會,被擊中腦暈倒地不省人事
。2
、神庭位置:頭前部入發(fā)際五分處
。經屬:為督脈
、督脈與足太陽膀胱經之會穴。被擊中后頭暈
、腦脹。3
、太陽穴位置:在眉梢與外眼角之間向后約一寸凹處
。經屬:奇穴,被點中后頭昏
、眼黑耳鳴。4
、耳門穴位置:在耳屏上切跡前
、張口呈現凹陷處。經屬:為手少陽三焦經
。被點中后,耳鳴頭暈倒地
。5
、睛明穴位置:在眼內眥角上方0.1寸處。經屬:為足太陽膀胱經
。為手足太陽
、足陽明
、陽蹺
、陰蹺五脈之會
。被點中后頭昏眼花倒地
。6、人中穴位置:在人中溝偏上(溝下沿上量2/3處)經屬:屬督脈
,為手
、足陽明
,督脈之會。被點中后頭暈眼昏
。7、啞門穴位置:在頂部后正中線上
,第一與第二頸椎棘突之間的凹陷處,(后發(fā)際凹陷處)經屬:為督脈
、系督脈與陽維脈之會穴
,被點中后
,沖擊延髓中樞
,失啞
、頭暈
、倒地不省人事
。8、風池穴位置:在枕骨粗隆直下凹陷處與乳突之間
,在當斜方肌和胸鎖乳突之間取穴。經屬:足少陽膽經系手足少陽陰維之會
。被擊中后
,沖擊延髓中樞
,暈迷不醒
。9
、人迎穴位置:喉結旁開1.5寸經屬:足陽明胃經
,被點中后氣滯血淤、頭暈
。二、胸腹部要害穴(共14個)1
、膻中穴位置:在體前正中線,兩乳頭中間
。經屬:任脈,是足太陰、少陰
,手太陽、少陽
;任脈之會。氣會膻中心包募穴
。被擊中后,內氣漫散
,心慌意亂,神志不清
。2、鳩尾穴位置:位于臍上七寸
,劍突下半寸。經屬:任脈
,系任脈之絡穴
。擊中后
,沖擊腹壁動、靜脈
、及肝
、膽
,震動心臟
,血滯而亡。3、巨闕穴位置:在體前正中線
,臍上六寸處。經屬:任脈
、系心之募穴
。擊中后,沖擊肝
、膽
、震動心臟而亡
。4、神闕穴位置:位于臍窩正中
。經屬:任脈。擊中后
,沖擊肋間神經
,震動腸管
,膀胱
,傷氣
,身體失靈
。5、氣海穴位置:位于體前正中線
,臍下1寸半。經屬:任脈
。擊中后
,沖擊腹壁
,動靜脈和肋間,破氣血淤
,身體失靈
。6、關元穴位置:位于臍下三寸處
。經屬:任脈
、系三陰
、任脈之會
,小腸之募穴。擊中后
,沖擊腹壁下動、靜脈及肋間神經震動腸管
,氣滯血淤。7
、中極穴位置:體前正中線,臍下4寸
。經屬:任脈、系足三陰
、任脈之會,膀胱之募穴
。擊中后,沖擊腹壁動
、靜脈和神經震動乙結腸
,傷氣機
。8、曲骨穴位置:腹下部恥骨聯合上緣上方凹陷處
。經屬:任脈,系足厥陰肝經與任脈之余
。擊中后,傷周天氣機
,氣滯血淤。9
、鷹窗穴位置:在胸骨中線第三肋間玉堂穴旁開四寸。經屬:足陽明胃經
。擊中后,沖擊肋間神經和胸前神經及動
、靜脈
,震動心臟停止供血
、休克。10
、乳中穴位置:在乳頭中央。經屬:足陽明胃經
。擊中后,沖擊肋間神經和動脈充血破氣
。11
、乳根穴位置:在乳頭中央直下一肋間處
。經屬:足陽明胃經
,左側內為心臟
。擊中后,沖擊心臟
,休克易亡。12
、期門穴位置:位于乳下兩肋間當第六肋間。經屬:屬肝經
,肝之募穴
。足太陰
,厥陰
,陰維之會
。擊中后
,沖擊肝
、脾,震動膈肌
、氣滯血淤
。13
、章門穴位置:在腋中線
,第一浮肋前端
,屈肘合腋時正當肘尖盡處。經屬:足厥陰肝經
,系足太陰
、厥陰,陰維之會
,肝之募穴
。擊中后
,沖擊肝臟或脾臟
,破壞膈肌膜
,阻血傷氣
。14、商曲穴位置:位于腹中部當任脈
、下脘穴的外側五分處。經屬:足少陰腎經
,系足少陰與沖脈之會
。擊中后,沖擊肋神經和腹壁動脈
、震動腸管,傷氣滯血
。二
、胸腹部要害穴(共14個)1
、膻中穴位置:在體前正中線
,兩乳頭中間。經屬:任脈
,是足太陰、少陰
,手太陽
、少陽
;任脈之會
。氣會膻中心包募穴
。被擊中后,內氣漫散
,心慌意亂
,神志不清。2
、鳩尾穴位置:位于臍上七寸,劍突下半寸
。經屬:任脈
,系任脈之絡穴。擊中后
,沖擊腹壁動
、靜脈
、及肝
、膽,震動心臟
,血滯而亡。3
、巨闕穴位置:在體前正中線,臍上六寸處
。經屬:任脈
、系心之募穴。擊中后
,沖擊肝、膽
、震動心臟而亡。4
、神闕穴位置:位于臍窩正中
。經屬:任脈
。擊中后
,沖擊肋間神經
,震動腸管,膀胱
,傷氣,身體失靈
。5
、氣海穴位置:位于體前正中線
,臍下1寸半
。經屬:任脈。擊中后
,沖擊腹壁,動靜脈和肋間
,破氣血淤
,身體失靈
。6
、關元穴位置:位于臍下三寸處。經屬:任脈
、系三陰、任脈之會
,小腸之募穴
。擊中后
,沖擊腹壁下動、靜脈及肋間神經震動腸管
,氣滯血淤。7
、中極穴位置:體前正中線
,臍下4寸
。經屬:任脈、系足三陰
、任脈之會,膀胱之募穴
。擊中后
,沖擊腹壁動
、靜脈和神經震動乙結腸
,傷氣機
。8
、曲骨穴位置:腹下部恥骨聯合上緣上方凹陷處。經屬:任脈
,系足厥陰肝經與任脈之余
。擊中后,傷周天氣機
,氣滯血淤
。9
、鷹窗穴位置:在胸骨中線第三肋間玉堂穴旁開四寸
。經屬:足陽明胃經
。擊中后
,沖擊肋間神經和胸前神經及動、靜脈,震動心臟停止供血
、休克
。10
、乳中穴位置:在乳頭中央
。經屬:足陽明胃經
。擊中后,沖擊肋間神經和動脈充血破氣
。11、乳根穴位置:在乳頭中央直下一肋間處
。經屬:足陽明胃經
,左側內為心臟
。擊中后,沖擊心臟,休克易亡
。12、期門穴位置:位于乳下兩肋間當第六肋間
。經屬:屬肝經,肝之募穴
。足太陰
,厥陰
,陰維之會。擊中后
,沖擊肝、脾
,震動膈肌
、氣滯血淤。13
、章門穴位置:在腋中線,第一浮肋前端
,屈肘合腋時正當肘尖盡處
。經屬:足厥陰肝經
,系足太陰、厥陰
,陰維之會,肝之募穴
。擊中后,沖擊肝臟或脾臟
,破壞膈肌膜
,阻血傷氣
。14
、商曲穴位置:位于腹中部當任脈、下脘穴的外側五分處
。經屬:足少陰腎經,系足少陰與沖脈之會
。擊中后
,沖擊肋神經和腹壁動脈
、震動腸管
,傷氣滯血
。三
、背腰骶部的要害穴位(共8個)1
、肺俞穴位置:第三胸椎棘突旁開1.5寸經屬:足太陽膀胱經
。擊中后,沖擊第三脅動
、靜脈和神經
,震動心肺
、破氣機。2
、厥陰俞穴位置:在第四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處。經屬:屬足太陽膀胱經
。擊中后,沖擊心
、肺
,破氣機
、易死亡
。3
、心俞穴位置:位于第五胸椎棘突
、旁開1.5寸
。經屬:足太陽膀胱經
。擊中后
,沖擊心臟,破血傷氣
。4、腎俞穴位置:在第二腰椎棘突旁開1.5寸處
。經屬:足太陽膀胱經
。擊中后
,沖擊腎臟,傷氣機
,易截癱。5
、命門穴位置:在第二腰椎與第三腰椎棘突之間
。經屬:督脈。擊中后
,沖擊脊椎破氣機
,易截癱
。6
、志室穴位置:在第二腰椎棘突旁開三寸處(命門旁開三寸)經屬:足太陽膀胱經
。擊中后,沖擊腰動
、靜脈和神經
,震動腎臟,傷內氣
。7、氣海俞穴位置:在第三腰椎棘
、旁開1.5寸處。經屬:足太陽膀胱經
。擊中后,沖擊腎臟
,阻血破氣
。8
、尾閭穴位置:位于尾骨端與肛門之間經屬:督脈
、督脈之絡穴
,別走任脈。擊中后
,阻礙周天氣機
,丹田氣機不升
。四、上
、下肢要害穴位(共5個)1、肩井穴位置:在大椎穴與肩峰連線三中點
,肩部最高處。經屬:足少陽膽經
,系手少陽
、足少陽
、足陽明與陽維脈之會
。擊中后,半身麻木
。2
、太淵穴位置:仰掌、腕橫紋之撓側凹陷處
。經屬:手太陰肺經。肺之原穴
,百脈之會
。擊中后
,陰止百脈
,內傷氣機
。3
、足三里穴位置:外膝眼下三寸
,脛骨外側約一橫指處經屬:足陽明胃經
,足陽明之脈所入為合
。擊中后,下肢麻木
、不靈
。4
、三陰交穴位置:在內踝尖直上三寸,脛骨后緣
。經屬:足太陽脾經,系足太陰
、厥陰、少陰之會
。擊中后,下肢麻木
,失靈
,傷丹田氣
。5
、涌泉穴位置:在足掌心前三分之處,當屈足趾時出現凹陷處
。經屬:足少陰腎經。擊中后
,傷丹田氣,氣機不能上升
,破輕功?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傊陨?6個要害穴
,被點中后
,都有性命危險
,但初傷時,可能感覺不大
,但后果嚴重,凡被點中者
,不可輕視
。另附:奇經八脈及十二經胳走向武俠小說中常出現奇經八脈之說
,那么到底什么是奇經八脈呢
?其實
,奇經八脈只是人體經絡走向的一個類別。所謂經
,是指神經縱運行的在的干脈
。所謂絡
,是指神經橫運行的網絡系統(tǒng)的小支脈。經絡如環(huán)無端
、內外銜接
,內屬于臟腑,外絡于肢節(jié)
,經分十二經脈,絡無法計數
。人體主要有十二經絡和奇經八脈。十二經絡走向包括:1
、手三陰經:從胸沿臂內側走向手。2
、手三陽經:從手沿臂外側走向頭。3
、足三陰經:從足沿腿內側走向腹
。4
、足三陽經:從腹沿腿外側走向足
。
按哪個穴位能豐胸
豐胸其實很簡單
,只要你勤做按摩,胸部自然就會大
。那么,按哪個穴位能豐胸呢?下面跟著我一起來了解一下有助于豐胸的穴位吧
。
能豐胸的按摩穴位 能豐胸的按摩穴位1、中府穴、中脘穴、靈臺穴
想消除胸背脂肪
,主要可按壓3個穴位:中府穴,中脘穴及靈臺穴
。每次按壓15分鐘
, 1天按摩多次
,以有效消除上半身肥胖。
中府穴:上方鎖骨下
,靠上臂形成三夾角的凹窩。
中脘穴:在肚臍上約10厘米
。
靈臺穴:背部第三胸椎棘狀突起處的凹窩
。
能豐胸的按摩穴位2、膻中
穴位:胸骨正中線上,與第4
、5根肋骨交界的地方
,兩乳頭正中間
。
按摩方法:以手指指面或指節(jié)向下按壓
,并做圈狀按摩
。
其它功效:改善胸悶胸郁、寬胸利膈
、支氣管性哮喘
。
豐胸原理:豐胸
、通暢乳腺
。
能豐胸的按摩穴位3、乳根
穴位:下緣,胸部兩側
,第五與第六肋骨之間左右距胸中行(即乳中穴下)各10厘米(兩倍于3指寬度)外側處。
按摩方法:以手指指面或指節(jié)向下按壓
,并做圈狀按摩
。
其它功效:改善乳汁分泌不足
、腹脹胸痛、咳嗽氣喘
。
豐胸原理:健胸
、通暢乳腺。
能豐胸的按摩穴位4、大包
穴位:腑窩下,距腑下約14厘米處(兩倍于四指寬度)
。
按摩方法:以手指指面或指節(jié)向下按壓,并做圈狀按摩
。
其它功效:治療乳痛
、肋間神經痛、肝炎
。
豐胸原理:化淤解郁
、通乳。
能豐胸的按摩穴位5、期門
穴位:左右乳頭正下方第六肋間內端處。
按摩方法:以手指指面或指節(jié)向下按壓
,并做圈狀按摩
。
其它功效:治療乳痛、肋間神經痛
、肝炎
。
豐胸原理:化淤解郁、通乳
。
能豐胸的按摩穴位6、乳中
空位:身體平躺
,位于乳頭的中央。
按摩方法:以手指指面做圈狀按摩
。
其它功效:改善性冷感
,月經調理。
豐胸原理:豐胸
、使堅挺。
有助于豐胸的食物 1.大豆
增加大豆食品對乳房健康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