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桃杏仁丸治肺熱咳喘效果好
哮喘又稱支氣管哮喘
,是一種以反復(fù)發(fā)作性咳嗽、喘鳴和呼吸困難為主要癥狀的疾病。哮喘發(fā)生于任何年齡
,在春秋季發(fā)病率較高
,又以夜間和清晨居多
。病程越長(zhǎng)對(duì)患者的機(jī)體影響越大
。遺傳
、發(fā)物、粉塵
、氣候寒冷
、長(zhǎng)期吸煙等都是哮喘的病因。在哮喘末發(fā)作時(shí)
,應(yīng)該用益氣
、健脾、補(bǔ)腎等方法扶正培本
。
癥狀:胸喘
、咳嗽、呼吸困難
、不能平臥
、出冷汗、口唇指甲青紫等

中醫(yī)食療小偏方
核桃杏仁丸
原料
核桃肉50克
,苦杏仁50克
,姜50克,蜂蜜適量
制作
先將核桃肉
、苦杏仁用水浸泡
,去皮。再將姜洗干凈切成末
,加入核桃肉和苦杏仁搗爛
,加蜂蜜為丸,睡覺前服用
,分10次服完
。
功效
核桃仁的鎮(zhèn)咳平喘作用十分明顯,對(duì)慢性氣管炎和哮喘患者療效極佳
。
奉上全部280分!我媽長(zhǎng)期肺熱咳嗽,就西醫(yī)輸液都沒用
,請(qǐng)問有什么中醫(yī)藥方(詳細(xì))可以治愈?
你好
,首先祝你媽早日恢復(fù)健康
!看的出來,是個(gè)不可多得的孝順兒女?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
沖著你的這份孝心,以下我來給你談?wù)勱P(guān)于“咳嗽”的問題。
咳嗽是呼吸系統(tǒng)受到刺激時(shí)所產(chǎn)生的一種防御性反射活動(dòng),有助于清除氣道分泌物,因此咳嗽的本質(zhì)是一種保護(hù)性反射。正常人極少咳嗽
。無痰或痰量甚少的咳嗽
,人們稱之為干咳,常見于吸入有害氣體
、支氣管哮喘以及一些焦慮狀態(tài)
。咳嗽伴有痰液排出則稱為咳痰
。痰是呼吸道炎癥的產(chǎn)物
,可刺激呼吸道黏膜而引起咳嗽,并可加重感染
。
根據(jù)咳嗽持續(xù)時(shí)間
,可將咳嗽分為慢性咳嗽和急性咳嗽。當(dāng)咳嗽持續(xù)3周或3周以上
,且咳嗽是現(xiàn)有的唯一癥狀時(shí)
,又無慢性呼吸系統(tǒng)疾病史,有痰或無痰
,稱為慢性咳嗽
。而癥狀不超過3周時(shí),則稱為急性咳嗽
,通常是短暫的
,如普通感冒等。相對(duì)來說
,急性咳嗽的臨床重要性不及慢性咳嗽,但有時(shí)急性咳嗽也可能持續(xù)存在而成為慢性咳嗽
。
1)引發(fā)原因
不同特點(diǎn)的咳嗽往往提示不同的疾?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br> 1. 急性起病的咳嗽往往提示急性呼吸道感染,持續(xù)存在的咳嗽則提示病人有慢性疾病
,尤其是反復(fù)發(fā)生的
、出現(xiàn)于冬春季節(jié)的咳嗽是慢性支氣管炎診斷的重要線索。
2. 干咳常見于咽炎
,吸入刺激性煙霧或異物
,支氣管內(nèi)腫物,肺淤血
,鼻竇炎引起的鼻后倒流
,服用血管緊張素轉(zhuǎn)換酶抑制劑類藥物
,胃食管反流等。
3. 痰的性狀對(duì)尋找咳嗽的原因亦有指示意義
,鐵銹色痰常見于肺炎鏈球菌肺炎
,帶有臭味的膿性痰常由厭氧菌感染引起,持續(xù)咳膿性痰見于支氣管擴(kuò)張
,咳大量粉紅色泡沫痰見于急性左心衰
,大量白色泡沫痰往往是肺泡癌的特征性表現(xiàn)。
2)秘方
、膳方
1. 干咳(包括感冒或過敏)
取生黑芝麻15克(約半湯匙)
,冰糖適量,共搗碎
,用滾開水沖成半碗湯
,早晨空腹服用,3日痊愈
,忌吃魚腥
、過咸食物。
2. 干咳無痰(包括咳血
、食少)
取冰糖50克
,黃精30克。先將黃精洗凈
,用冷水泡發(fā)3--4小時(shí)
,然后將黃精撈起放入鍋內(nèi),再放冰糖屑和清水適量
,武火燒沸后
,轉(zhuǎn)用文火煨熬,直至黃精熟爛即成
。每日服2次
,吃黃精喝湯。
3)愛心提示
1. 咳嗽是一種良性行為
,如果此時(shí)亂服止咳藥
,痰液將大量地積在肺部形成堵塞,只會(huì)使支氣管炎惡化
,因此患咳嗽不能亂吃止咳藥
。
2. 以上介紹用方,請(qǐng)務(wù)必咨詢當(dāng)?shù)卣?guī)中醫(yī)醫(yī)院
,結(jié)合自身生理特點(diǎn)和不同的病理變化
,辨證選擇使用。
以上回答如果滿意
,請(qǐng)不要辜負(fù)我的一片好意
,及時(shí)采納為答案
。
哪位大俠知道治療哮喘的中藥秘方啊
給你找了一些偏方和食療的方法,希望對(duì)你有幫助
。
祝你母親早日康復(fù)
!
[方一]
羅漢果半個(gè),柿餅2--3個(gè)
,冰糖少許
。將羅漢果洗凈,與柿餅一起加清水二碗半煎至一碗半
,加冰糖少許調(diào)味
,去渣。1日分3次飲用
。
本方清熱
,去痰火,止咳喘
。
[方二]
川貝母
、生名膏、橘紅茶30克
,杏仁20克
,前胡15克,生甘草10克
,雪梨6個(gè)
,冬瓜條100克,冰糖150克
,白礬適量
。先將石膏、杏仁
、前胡:甘草共煎取汁的一小碗
,待用;將冬瓜條切成黃豆大顆粒
,貝母打碎
,橘紅研成粉,雪梨削皮搗爛調(diào)入白礬水
,入冬瓜粒、冰糖
、貝母
、橘紅粉,再倒入藥汁
,共盛一大碗內(nèi)和勻
。置于蒸鍋中隔水蒸約50分鐘
,合成粘稠膏狀即成,分次酌量食用
。
本方清熱
,止咳,平喘
,適用于熱性哮喘者
。
[方三]
蚯蚓100克,桑白皮150克
。將蚯蚓炒成焦黃色
,共研成末,每服5克
,日服2次
,忌食辛辣食物。
本方適用于痰黃而粘的哮喘者
。
[方四]
薄荷15克
,橘皮、紫蘇各10克
。一起煎湯服
,1日2次;
本方適用于外感風(fēng)寒引起的咳嗽氣喘
。
[方五]
杏仁
、旋復(fù)花、款冬花各10克
,粳米50克
。
前三味煎水去渣,人米煮粥
,空腹食
。
[方六]
干姜30克,淡豆豉15克
,飴糖250克
,植物油少許。干姜
、淡豆豉同放鍋內(nèi)
,加水適量,文火煎煮
,每30分鐘取汁1次
,取2次后合并,文火煎煮至濃
,加飴糖調(diào)勻
,繼續(xù)煎熬至挑起糖漿成絲時(shí)?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穑谷胪坑兄参镉椭麓杀P內(nèi)
,攤平
,稍涼后劃成小塊。每服3塊
,日3次
。
本方適用于肺寒咳喘。
[方七]
椒母若干
。研粉
,每次3克,裝入膠囊
,內(nèi)服
,每日3次。
本方除痰平喘
,適用于哮喘
。
[方八]
炙麻黃9克,鉤藤15克
,葶藶子9克
,烏梅6克,蟬衣9克
,石韋30克
,甘草3—15克。水煎服
,日分2次服
。
本方為江蘇省中醫(yī)研究所朱秀峰方,適用于哮喘
。
[方九]
糯米100克
,冰糖少許。
洗凈糯米燜飯
,或上籠蒸熟
,另將冰糖整熬,澆在飯上
,每日午餐溫?zé)岱?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不可過量。
本方適用于肺氣虛弱所致急喘
。
[方十]
水發(fā)白果150克
,白糖100克,生粉25克。白果砸去外殼
,放鍋內(nèi)加清水、堿適量
;燒沸后
,用竹帚刷去皮,挖去白果心
,再放人碗內(nèi)
,加清水,上籠蒸熟
,取出
,鍋內(nèi)放白糖、白果
,清水250克
,武火燒沸;去浮汁
,用生粉勾芡
,倒入盤中,單食或佐餐
。
本方適用于肺氣虛之喘證
。
[方十一]
蘿卜1000克,半夏
、茯苓
、陳皮、白術(shù)各10克
,白糖適量
。蘿卜、洗凈
,刮細(xì)絲
,與四藥同人鍋中,加水煎煮半小時(shí)
,濾出湯汁
,另置小火煎熬至較稠時(shí)入白糖,待成膏狀?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鹬美?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每次1--2匙,日3次沸水沖服
。
本方適用于中焦痰濕
,食少,咳喘。
[方十二]
薏苡仁30克
,杏仁10克
,冰糖少許。將薏苡仁煮粥
,待半熟時(shí)
,加入杏仁,文火煮至熟
,加冰糖
,早晚食用。
本方適用于咳嗽痰多之喘癥
。
[方十三]
核桃肉500克
,姜末0.5克,白糖120克
,熟植物油1000克(實(shí)耗100克)甜面醬100克
,堿25克。將核桃肉用堿水浸泡半小時(shí)后
,浸水漂凈
,撈出瀝干,置火燒至七成熟的油鍋內(nèi)不斷炒動(dòng)
,至金黃色
,浮出油面上撈出;鍋底留油25克
,加白糖70克
,至溶化后,加入甜面醬
,姜末翻炒
,加水200克拌勻,倒人核桃肉
,略炒離火
,不斷翻炒至冷卻,入熟油翻炒
,使汁濃縮
,裹住核桃肉,佐餐服食
,或作點(diǎn)心用
。
本方補(bǔ)腎納氣,適用于久喘
,久嗽
。
[方十四]
粳米100克,靈芝、核桃仁各20克
,精鹽2克
。將靈芝洗凈切成3塊,米洗凈
,核桃仁用開水泡10分鐘
,剝?nèi)シN衣;砂鍋置火上
,注入清水1000毫升,下米
、靈芝
、核桃仁,燒開后
,小火煮至米湯爛稠
,表面浮有粥油時(shí),放入精鹽調(diào)味
。
本方適用于肺腎虛之咳喘
。
[方十五]
墨魚骨(海鰾硝)150克,紅糖少許
。將黑魚骨曬干
,用小刀刮成粉末,每次15克
,用紅糖拌吃
,早晚各1次。
本方適用于哮喘
、氣促證
。
[方十六]
鯉魚1條,糯米200克
。將鯉魚去鱗
,紙裹炮熟,去刺研末
,同糯米煮粥
,空腹食之。
本方適用于咳嗽氣喘
。
[方十七]
炙麻黃
、杏仁各10克,化橘紅12克
,半夏10克
,茯苓15克,炒蘇子、萊菔子各10克
,白芥子
、茶葉、訶子各6克
,甘草5克
。水煎服,每日1劑
,日服2次
,病情較重者;每日1.5劑
,日服3次
。
本方為著名老中醫(yī)焦樹德治療哮喘經(jīng)驗(yàn)方,適用于肺脾兩虛所致哮喘
。
[方十八]
麻黃
、桂枝、半夏各9克
,細(xì)辛6克
,五味子9克,干姜6克
,白芍9克
,甘草6克,生石膏30克
。水煎服
,1日1劑,分2次服
。
本方適用于喘息不能平臥者
。
[方十九]
射干、麻黃
、半夏
、紫菀各9克,細(xì)辛3克
,生姜9克
。
水煎服,1劑1天內(nèi)分2次服完
。
本方散寒平喘
,適用于喉間哮鳴音重,但咳嗽痰不甚多而痰出不爽的
。
[方二十]
蜜麻黃6克
,苦杏仁9克
,炙甘草3克,紫蘇子10克
,白芥子
、葶藶子(布包)、蜜款冬各6克
,蜜橘紅5克
,茯苓10克,清半夏6克
。水煎服
,每日1劑,分2次服
。
本方名為止咳定喘湯
,為著名中醫(yī)俞慎初方,適用于風(fēng)寒哮喘
。
[方二十一]
熟地30克,淫羊藿20克
,當(dāng)歸10克
,麻黃6克,紫石英30克
,肉桂3克
,白芥子6克,鹿角片20克
,五味子4克
,桃仁10克,皂角3克
。日1劑
,水煎分溫2服。
本方為陽(yáng)和平喘湯
,為胡翹武主任醫(yī)師方
。
[方二十二]
(1)咳喘飲:冬瓜仁、葦莖各15克
,杏仁10克
,炙麻黃9克,甘草6克
,前胡
、百部、浙貝各10克
,瓜蔞15克
,炙杷葉10克
,雙花12克,公英15克
。
(2)咳喘膏:細(xì)辛3克
,白芥子5克,麻黃9克
,杏仁10克
,沉香5克,膽南星6克
,川貝
、白前各10克,白果9克
,雙花12克
,連翹10克,仙鶴草12克
,紫菀
、蘇子、五味子各10克等
,共研細(xì)末
,用生姜汁調(diào)成軟膏,貼肺俞
、心俞
、膈俞三對(duì)穴位,每天貼1次
,每次8—10小時(shí)
。
咳喘飲水煎溫眼,每天1劑
,頭煎與二煎共取藥汁300毫升
,和勻,分2口3次溫服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却噘N用法詳前。
本方為江蘇著名中醫(yī)陳鼎祺驗(yàn)方
。功能宜肺
、清熱、止咳
、化痰
、平喘,臨床上用來主治:咳嗽
,如急性氣管炎
、支氣管炎
、慢性支氣管炎。痰多
,呈白稀或粘及黃粘痰
,含肺部感染。哮喘
,如支氣管哮喘
、喘息性支氣管炎。支氣管擴(kuò)張
,含咳血痰
。肺癰,即肺
膿腫
。肺瘺
,病久咳喘,由肺氣不宣
,影響至腎
,而腎不納氣。肺氣腫
、早期肺心病等咳喘癥
。
若發(fā)熱,痰黃者
,加魚腥草30克,黃苓10克
,大青葉15克
,連翹10克,膽星6克
。若口渴痰粘者
,有陰虛證候,宜加玉竹
、天花粉各15克
,天麥冬各10克。喘重者加沉香粉3克(沖服)
、白果9克
,蘇子、萊菔子
、五味子各10克
。咽喉紅腫者,加射干
、牛蒡子
、黃芩各10克
,板藍(lán)根15克,山豆根9克
。若惡寒
,遇冷咳喘加重,咯白稀寒痰者
,加細(xì)辛3克
,桂枝9克,干姜6克
,姜半夏10克
。若咳血或痰中帶血絲者,加仙鶴草
、茅根
、生側(cè)柏各15克,三七粉3克(沖服)
。
[方二十三]
蘇子
、地龍、前胡各15克
,麻黃5克
,川芎15克,射干
、黃芩各10克
,苦參5克,白鮮皮
、劉寄奴各10克
。兩日1劑。水煎2次
,煎出液總量約300毫升(5歲量)
,分6次溫服,每日3次
,每次50毫升
。
本方為遼寧著名中醫(yī)王烈驗(yàn)方。功能止哮平喘
,活血化瘀
,可用治哮喘。
本方性偏涼
,用于小兒哮喘發(fā)作期的熱哮
。包括小兒哮喘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
、毛細(xì)支氣管炎等
。癥見咳嗽氣促
、喉間哮鳴顯著,甚則呼吸困難
,喘憋
,煩躁不得臥,雙肺滿布哮鳴音
。咽紅
、舌紅、苔黃
、溲赤
、便秘。
喘甚者重用蘇子加馬兜鈴
,哮重者重用地龍
,痰盛者加瓜蔞、葶藶子
、膽南星祛疾平喘
,久哮多瘀重用桃仁,喘憋伴便秘
,輕者用萊菔子以降氣豁痰
、消導(dǎo)通便,稍重者加枳實(shí)
,干結(jié)者加番瀉葉以盛者下之
,清大腸而瀉肺止喘。
[方二十四]
生雞脯肉15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