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如果出現(xiàn)了不舒服的情況,一定要重視起來了哦
,如果你的身體出現(xiàn)了下滑的狀態(tài)
,那么養(yǎng)生保健的小常識是要利用起來的呢。如何補中益氣的呢
,一些食療的方法效果還是很不錯的呢,可以起到提高體質(zhì)的作用
,對于增強免疫力有好處
,趕緊試試吧
。
1
、山藥湯圓
.png)
原料:糯米500克
,山藥50克
,白砂糖90克
,胡椒粉1克。
制法:將山藥搗碎成粉
,放入蒸鍋內(nèi)蒸熟,加白糖
,胡椒少許
,調(diào)成餡備用
。糯米泡后
,磨成湯圓米粉,分成若干小團
。將山藥餡與糯米粉團制成湯圓,下沸水鍋中煮熟即成
。當作主食
,早晚食用
。
功效:補脾益腎
,糯米具有補中益氣,健脾養(yǎng)胃的作用
,糯米性質(zhì)收澀
,對尿頻、盜汗也有較好效果
。山藥性質(zhì)平和
,上能潤肺
,中可健脾
,下則補腎,是病后康復(fù)食補的佳品
。這道藥膳口味清香,適用于外科術(shù)后
,以及慢性腎炎的調(diào)理
。無病者常食
,延緩衰老
。這樣的食療方法可以有滋補氣血的作用,對于出現(xiàn)的脾胃不和啊還有肝腎虛弱的情況有一定的改善的作用和效果
,而且也可以有健脾胃的作用,對于提高體質(zhì)有好處
。
2
、黃芪紅糖粥
原料:黃芪30克,粳米100克
,紅糖30克,陳皮6克
。
制法:將黃芪洗凈切片
,放入鍋中
,加清水適量
,煎煮去渣取汁;將粳米淘洗干凈,與陳皮
、紅糖放入鍋中,再倒入黃芪汁
,加清水適量
,煮至米爛熟即成
。
功效:益氣補血
,適用于氣血虛弱所致顏面蒼白無華者。這樣的食療方法可以緩解氣血不足的情況
,可以起到補中益氣的功效。
如何補中益氣的呢
,上面的這些食療的方法可以起到很好的提高體質(zhì)的作用
,對于增強人體的免疫力來說有一定的好處和效果
,而且也可以有提高體質(zhì)補氣血的作用
,上面的這些食療方法可以讓你吃出好氣色的哦。
補中益氣吃什么食療
(1)粳米:又名大米
。味甘,性平,有健脾和胃
,壯氣力,強肌肉之功
。用于脾虛煩悶
,泄瀉,消瘦
,下痢.
(2)玉米:又名包谷。味甘
,性平
。有補中健脾
,除濕利尿之功
。可用于泄瀉
,痢疾等病.
(3)粟米:又名小米。味甘咸
,性微寒
。有補中益氣,健脾益腎之功
。用于脾腎不足所致的納食少,煩渴反胃嘔吐及病后體弱等.
(4)高粱:味甘
,性平
。有健脾益中
,滲濕止痢之功
。用于小兒消化不良,濕熱吐瀉下痢等.
(5)糯米:又名江米
。味甘,性溫
。有暖脾胃
、補中益氣之功。用于胃寒痛
,消渴,自汗,便溏
,腹瀉
.(6)小麥:味甘,性涼
。有健脾養(yǎng)心益腎
,除熱止渴之功。用于口干咽燥,煩躁不安
,食欲不
(7)大麥:味甘咸
,性微寒。有益氣健脾
,止渴除煩之功。用于脾胃虛弱之消化不良
,嘔吐泄瀉等.
(8)甘薯:又名紅薯
。味甘
,性平
。有健脾胃,潤便之功
。用于形體消瘦,便秘等.
(9)黃豆:味甘
,性平
。有健脾寬中,潤燥之功
。用于疳 積瘦弱,腹脹瀉痢等癥
。
.(10)?蠶豆:味甘
,性平
。有健脾利濕之功效
。用于脾虛食少,便溏等癥
。
(11)?豆?jié){:味甘
,性平。有潤燥補虛之功。用于體弱不健
,腸燥便秘等..
(12)薏苡仁:味甘淡
,性微寒。有健脾止瀉
,利水滲濕之功
。用于泄瀉
,食欲不振之癥.
(13)蓮子:味甘澀
,性平。有健脾止瀉之功
。用于脾虛久瀉,食欲不振
。
(14)蕎麥:味甘
,性涼。有消積下氣
,健脾除濕之功。用于胃腸積滯
,腹脹滿
,及脾虛而有濕熱的腹瀉痢疾.
(15)芝麻油:味甘
,性涼
。有潤腸通便,解毒
,生肌之功。用于腸燥便秘
,蛔蟲
,食積腹痛,潰瘍等.
(16)菜油:味辛
,性溫。有潤腸健脾之功
。用于脾不健運
,食少乏味
,腸燥便秘等癥
。
肉蛋類
(1)豬肉:味甘咸
,性平
。有滋養(yǎng)臟腑
,補中益氣,滑潤肌膚之功
。用于氣血不足
,病后體弱消瘦,血少津枯之便秘等
。
(2)豬肚:味甘
,性溫。有補虛損
,健脾胃之效
。用于虛勞瘦弱,胃疼痛
,胃下垂,小兒疳積等
。
(3)豬脾:味甘,性平
。能健運脾胃
。用于脾胃氣虛引起的食欲不振,神疲乏力
,腹脹,便溏之癥
。
(4)牛肉:味甘
,性平
。有補脾胃
,益氣血,強筋骨之效
。用于虛損消瘦,食少納呆
,脾虛水腫等
。
(5)牛肚:味甘,性平
。有補脾胃
,助消化,益氣血之功效
。用于脾胃虛弱所致的消化不良
,氣血不足的體質(zhì)虛弱
。
(6)狗肉:味咸
,性溫。有補中益氣
,補腎助陽之功。用于脾胃虛寒
,脘腹冷痛脹滿
,飲食減少之癥
。但一般不宜于春
、夏服用。
(7)雞肉:味甘
,性溫。有溫中益氣
,補精填髓之功
。用于虛勞瘦弱、中虛食少
、泄瀉等病。
(8)鴨肉:味甘咸
,性平微寒
。有滋陰養(yǎng)胃
,補血之功
。用于胃陰不足所致的厭食等癥。但外感初起
,或便溏、腹瀉者不宜
。
(9)兔肉:味甘
,性涼。有補脾益氣之功
。用于脾胃虛弱
,飲食減少,體倦乏力
,或消渴口干。注意脾胃虛寒者不宜服用
。
(10)鵪鶉:味甘
,性平。有補五臟
,益中氣,清利濕熱之功
。用于營養(yǎng)不良
,虛勞瘦弱
,久瀉久痢
,食欲不振等病。
(11)鵪鶉蛋:味甘
,性平。有補益氣血
,強筋壯骨之功。用于小兒營養(yǎng)不良
,食少
,倦怠
,腹瀉
,幼兒發(fā)育不良等癥
。
(12)鵝肉:味甘
,性平
。有益氣補虛,和胃之功
。用于消瘦乏力,呃逆等癥
。
(13)鵝蛋:味甘
,性溫。有補氣血和胃的作用
。用于病愈后體質(zhì)虛弱
,食欲不振,消瘦乏力者
。
水產(chǎn)品類
(1)草魚:味甘,性溫
。有補脾暖胃之功
。用于虛損,少氣乏力
,飲食減少之癥。
(2)鯽魚:味甘
,性平
。能益脾開胃
,利水除濕
。適用于脾胃虛弱,少食乏力
,或嘔吐、干噦
。
(3)鱔魚:味甘
,性溫。有補虛損
,補氣血
,強筋骨之效。用于小兒久病
,氣血不足,臟腑虛弱
,出現(xiàn)疲倦食少
,肚腹冷痛,腸鳴泄瀉等癥
。
(4)黃花魚:味甘
,性平?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裳a虛
,開胃
。凡小兒久病體虛,面黃消瘦
,飲食減少者,皆可食用
。但體胖有內(nèi)熱者慎服
,多食易發(fā)瘡助熱
。
(5)帶魚:味甘
,性溫。有補虛損
,益氣血之功。適用于久病體弱小兒
,癥見食少
,消瘦,皮膚干燥
,氣短乏力等。
(6)鳙魚:又名胖頭魚
、大頭魚
。味甘
,性溫
。可暖脾胃
,益腦髓
。用于治療脾胃虛弱而致的食欲不振消化不良
。
(7)平魚:味甘,性平
。有補益氣血,健脾益胃之功
。用于小兒久病體虛
,氣血不足,倦怠乏力
,食欲不振等癥
。
蔬菜類
(1)番茄:又名西紅柿
。味甘酸
,性微寒
。有健脾開胃,生津止渴之功
。用于食欲不振,熱病
,口渴等
(2)紅蘿卜:味甘
,性平微涼。有健脾化濕
,潤腸通便之效。用于便秘
,久痢
,腸胃不適
,消化不良等病
。
(3)白蘿卜:又名萊菔。味辛甘
,性涼。有寬中下氣
,消食化痰之功
。用于食積不消,脘腹脹痛等
。
(4)生姜:味辛,性溫
。有溫中止嘔之功
。用于胃疼腹痛
、嘔吐等
。
(5)大蒜:味辛,性溫
。有醒脾、健胃、消積
、殺蟲之功
。用于泄瀉,痢疾
,食積,蟲積等病
。 ⑥韭菜:味辛
,性溫。 有溫中行氣之功
。用于反胃嘔吐
,誤食鐵釘、鐵針等
。
(7)山藥:味甘
,性平。有健脾益氣
,養(yǎng)陰之功
。用于脾虛氣弱,食少便溏或泄瀉
。
(8)大頭菜:味苦辛甘
,性平
。有溫暖脾胃
,順氣開胃,解毒利濕之功
。用于食積不化,寒涼飲冷所致的腹痛
,濕熱黃疸
,小便不利等癥。
(9)芫荽:又名香菜
。味辛,性溫
。有健胃理氣之功。用于脾胃不和
,食欲不振,惡心等癥。
(10)蓮藕:味甘
,熟用性微溫
。有補益脾胃
,止瀉之功
。用于脾胃虛弱,食欲不振
,嘔吐反胃,腹瀉
(11)甘藍:又名藍菜
、包心菜
。味甘,性平
。能益脾和胃,緩急止痛
。用于脾胃不和
,脘腹拘急疼痛可用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
。
(12)南瓜:又名窩瓜
。味甘,性溫
。有補中益氣
,驅(qū)蛔蟲之功
。用于脾虛氣弱
,或營養(yǎng)不良;生南瓜子可驅(qū)蛔蟲
。
(13)香菇:又名香蕈、冬菇
。味甘
,性平。能補脾胃
,益氣。用于脾胃虛弱
,食欲減退
,少氣乏力之癥。現(xiàn)代用于防治佝僂病、胃癌
。
(14)猴頭菇:味甘,性平
。有補脾益氣
,助消化之功。用于脾胃虛弱
,飲食減少,消化不良
,或體倦乏力
。
(15)芋頭:味辛
,性平
,有小毒?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梢匝a益脾胃,適合食少瘦弱
,大便秘結(jié)者食用
。
(16)扁豆:味甘,性平
。有健脾開胃,和中益氣
,消暑化濕之功效
。用于暑濕吐瀉,脾虛嘔逆
,食少便溏,泄瀉水腫等病
。
(17)蘑菇:味甘
,性微寒平。能健脾開胃
,增進食欲。適用于體質(zhì)虛弱
,飲食不香
,胃脹不適之癥。 (18)白木耳:又名銀耳
。味甘淡,性平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绅B(yǎng)胃生津
。適用于體質(zhì)虛弱
,久病、熱病后飲食不香
,精神不振,大便干燥者
。
(19)辣椒:味苦辛
,性大熱。能暖胃祛寒
,適用于過食生冷所致的胃寒疼痛、不思飲食
,以及嘔吐
、腹瀉、下痢
,還可開胃助消化,增進食欲
。多食對胃有刺激性
。有內(nèi)熱
、痔瘡
、潰瘍病者應(yīng)少食或忌食
水果類
(1)蘋果:味甘酸,性平
。有健脾益胃
,生津止渴之功
。用于中氣不足
,腹瀉,便秘等
。
(2)香蕉:味甘
,性寒。有清熱潤腸之功
。用于實證便秘
。
(3)荔枝:味甘微酸
,性溫
。有補脾益肝,養(yǎng)血安神之效
。用于脾虛久瀉,胃疼腹痛
,呃逆等
。
(4)橙子:味酸,性涼
。有健脾和胃,止嘔寬胸之功
。用于食欲不振
,食后腹脹,嘔吐
,便秘等。
(5)山楂:味酸甘
,性微溫
。有健胃消食
,活血化瘀之功
。用于小兒消化不良,食積內(nèi)停
。
(6)木瓜:味甘,性平
。有健脾胃
,助消化之功。用于胃痛
,消化不良等。
(7)桃子:味甘酸
,性溫
。有補氣生津
,活血消積之功
。用于津傷腸燥便秘
,瘀血腫塊,肝脾腫大等
。
(8)甘蔗:味甘,性寒
。有清熱和胃,除煩止渴之功
。用于熱病口渴
,反胃嘔吐等
。
(9)檸檬:味酸甘
,性寒平。有祛暑止渴
,和胃生津之功,可解暑熱
,除煩渴
,增進食欲,止嘔惡
,下氣和胃。用于治療胃脘不適
。
(10)椰子:味甘
,性溫。椰子肉補虛
,強壯身體
,用于治療小兒疳積黃瘦;還可驅(qū)蟲
,對絳蟲
、姜片蟲有效
。
(11)無花果:味甘
,性平。有健脾開胃
,清熱潤腸之功
。用于食欲不振,便秘
,瀉痢等癥
。
(12)石榴:味甘
、微酸
、澀,性溫
。能生津止渴,收澀止瀉
。甜石榴用于胃陰不足
,口渴咽干,小兒疳積
;酸石榴可治久瀉久痢
,便血,脫肛
;石榴皮殺蟲
、驅(qū)蟲,治蟲積腹痛
。
(13)栗子:又名板栗。味甘
,性溫
。可健脾養(yǎng)胃
。適用于飲食少,身體瘦弱
,經(jīng)常腹瀉的小兒
。(
14)大棗:味甘,性溫平
。有益氣養(yǎng)血,補脾健胃
,生津止渴
,強神壯力之功。適用于脾胃虛弱
,納食不香
,大便稀溏,氣血不足
,貧血缺血
,面黃肌瘦,睡眠不安者
。小兒不宜生食
,熟食每次不宜過多,食入過多則助濕生熱
,胃脹中滿
,損壞牙齒。
(15)落花生:又名花生
、長生果
。能補脾開胃。適用于脾胃不和
,胃腹脹滿
,不思飲食者
。
體質(zhì)不好的人怎樣調(diào)理?增強體質(zhì)的食物有什么
?
現(xiàn)在生活壓力大
,很多人都處于亞健康狀態(tài),體質(zhì)不好的人在平時日常生活中也要多多注意一些事情
,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詳細介紹一下相關(guān)的知識,那么體質(zhì)不好的人怎樣調(diào)理
?增強體質(zhì)的食物有什么
?一起來看看吧!
1、體質(zhì)不好的人怎樣調(diào)理
一、氣虛者
氣虛者:一般為說話無力
、食欲不振
、缺乏耐力
、易頭暈
、易疲勞
、嗜睡、四肢無力
、面色白、易出汗
。
生活飲食注意事項:三餐要正常攝取
,不要一忙就忘了吃飯,并注意積極攝取一些有營養(yǎng)的食物
,如:魚
、蛋
、肉
、奶、蔬果
。尤其在每次生理期結(jié)束之后
,最好能吃些調(diào)養(yǎng)身體的補品
,如:人參
,黃芪。
1
、適合氣虛者的食療——人參蓮肉湯
材料:人參15克、蓮子15個
、冰糖50克
。
做法:將上述材料一并置于碗內(nèi),隔水加熱蒸1小時
,溫服。
功效:蓮子甘澀補益可補脾止瀉
,益腎養(yǎng)心安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