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南山院士演講中
慢性病也要早防早治
鐘南山院士指出,目前
我國因慢性病導致的死亡占總死亡人數(shù)的85%。慢性疾病有病程長(10年以上)
、早期無癥狀(或癥狀很輕)不容易引起患者及醫(yī)生的重視、發(fā)展到疾病中晚期治療效果差等特點,導致慢性疾病難以做到早診早治,等到中后期癥狀明顯時醫(yī)生已回天乏術。鐘南山強調,疾病的早防早治是健康身體的重要基石
,包括糖尿病、高血壓、癌癥等許多慢性病,早期發(fā)現(xiàn)和治療,控制得好對人體的健康影響并不大,一旦進展到中晚期,往往會出現(xiàn)嚴重的并發(fā)癥,此時治療效果并不理想,不少人因此年紀不大就被奪去生命。圖/視覺中國
鐘南山舉例說
,一位事業(yè)有成的朋友才50多歲,因為身體不適,到醫(yī)院一查血糖30多(正常指標是空腹在6.1以下),進一步檢查發(fā)現(xiàn)已是肝癌晚期,即使做了肝移植,仍然沒能挽回生命,令人非常遺憾。“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為例,許多慢阻肺患者走路或上樓梯時出現(xiàn)呼吸困難才到醫(yī)院就醫(yī)
,此時已到疾病晚期,肺功能已經惡化。在相當長的時間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在全世界范圍內都無法根治,只能緩解?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放飛心情,身體才能健康
如何令自己遠離疾病
大量的研究證明,小到感冒
,大到慢性疾病,都和情緒有著密切關系。“充滿心理矛盾
、壓抑,經常感到不安全和不愉快的人,免疫力低下,經常感冒,一著急就喉嚨痛;容易緊張的人則會頭痛、血壓升高,易引發(fā)心血管疾病;經常忍氣吞聲的人得癌癥的概率是一般人的3倍。”鐘南山特別指出,長時間陷入負面情緒中的人,健康必然會受到不良影響。鐘南山講得生動
,大家聽得輕松為什么
?這是因為緊張、憂慮、煩躁、恐慌、貪求、妒忌、憎恨等情緒會經由人的感官刺激大腦皮質,大腦皮質釋放生物活性物質到下丘腦,下丘腦指揮腎上腺釋放皮質類固醇和腎上腺素,從而影響血壓和膽固醇升高這一系列情緒、壓力對疾病的負面作用是共性的
分享“三從四德”的健康長壽秘訣
鐘南山院士指出
如何行動起來,驅散“壞情緒”呢
鐘南山借用104歲劉君謙老人的健康長壽秘訣——“三從四得”給大家支招
圖/采采
“三從”是心態(tài)從寬(情緒樂觀、心態(tài)平和)
82歲的鐘南山院士說:“我并不覺得自己老,感覺心態(tài)仍然很年輕
作為“80后”的鐘南山還建議
,生活要有所追求,有了可為之執(zhí)著的目標,生活會更有動力,而那些不愉快的細枝末節(jié)也就顯得不那么重要了。堅守醫(yī)療一線40多年的鐘南山更以自身的經歷激勵在座聽眾
,并透露自己仍追求著的兩個目標:2020年成立國家工程技術中心、2021年建立亞洲呼吸中心?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p>【來源:羊城晚報嶺南大醫(yī)館,記者:陳映平】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jiankangzonghe/4393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
上一篇:
溢脂性皮炎的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