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為四大文明古國唯一沒有中斷過的國家
關(guān)于秦穆公(有的書寫為秦繆公)的身份與評價
,歷史上存在著一些爭議。穆和繆是兩個相似字形,容易引起混淆。對于這個謚號具體的含義,歷史學家們也有不同的解讀。根據(jù)《左氏傳》和《國語》等史書的記載
,秦穆公是春秋時期秦國的一位杰出君主。他是護周平王東遷后,秦國得以建立的始祖。秦穆公在位期間,積極發(fā)展經(jīng)濟,加強軍事實力,使秦國在西陲獨霸一方,成為當時的強國。他被譽為是一位英明的君主,為秦國的繁榮與發(fā)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然而也有一些史書將秦穆公寫為秦繆公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更加令人困惑的是,《史記》一書中對秦穆公的稱號使用時則時而為“秦穆公”
,時而為“秦繆公”。這種混用的情況讓人難以判斷穆和繆究竟哪一個才是真正的謚號。究竟是秦穆公抑或秦繆公
,這是一個值得深入探討的問題無論是秦穆公還是秦繆公
在面對歷史記載中的爭議和疑問時
,我們應該以開放的思維態(tài)度去對待,通過深入研究和對比分析不同史書的記載,來更好地理解古代歷史,從而達到對于歷史人物的全面客觀認識。只有如此,我們才能更好地還原歷史的真實面貌,了解那個時代的風云人物,豐富我們對歷史的認知。但是
,關(guān)于秦穆公的記載,有些史書把他寫為“秦穆公”,如《左氏傳》和《國語》。有些史書把他寫為“秦繆公”,如《公羊傳》《穀粱傳》。有些史書干脆混用,時而用“秦穆公”,時而用“秦繆公”,如《史記》。讓人有些無所適從,困惑不已。有人說
,他既是“秦穆公”,也是“秦繆公”。其中的“穆公”是廟號,“繆公”是謚號,“秦穆公”和“秦繆公”都是同一個人。廟號是什么呢?謚號又是什么呢?辭海里的解釋是:“帝王死后
對于謚號,辭海的解釋是:“帝王
而謚號是有嚴格規(guī)定的
“秦穆公”
之所以認為“穆公”是廟號
不難看出
而且
在從西周傳下來的古代宗法制度中,“父曰昭
但是,廟號的使用是在漢朝滅亡后才在帝王中泛濫開來的
遍考史書,先秦時期擁有廟號的人只有商周幾個帝王
退一萬步說,就算秦國不顧西周宗法制度
不過
,有人認為,謚號又分為兩種,一種是“生謚”,一種是“死謚”。沒有特別說明,通常的謚號都屬于“死謚”,即帝王、貴族有
又比如
還有,魏明帝曹睿死前兩年
實際上
,據(jù)王國維等學者考證,中國古代最早應用謚法的時代,并非《逸周書·謚法解說的“維周公旦、太公望,開嗣王業(yè),建功于牧之野,終將葬,乃制謚”,而是出現(xiàn)在西周末期。但商
、周兩代帝王,在名字以外都有號,如文、武、成、康、昭、穆等等,這些都是帝王生前的別號或稱號。起初只有商王、周王有號,后來公卿紛紛效仿,自取其號,如齊桓公、晉文公、宋襄公等等,莫不如此可惜的是,查遍與秦穆公有關(guān)的史料,都從沒有出現(xiàn)過他自稱或他人尊稱他為“穆公”的記載
。因此,“秦穆公”只能是“死謚”。《逸周書·謚法解》里面說“勝敵志強曰莊”
、“經(jīng)緯天地曰文”、“綏柔士民曰德”、“威強敵德曰武”、“安民立政曰成”、“安樂撫民曰康”、“布義行剛曰景”、“辟土兼國曰桓”、“愛民好與曰惠”。根據(jù)這些說法
,可知秦國諸公中秦莊公、秦文公、秦德公、秦武公、秦成公、秦康公、秦景公、秦桓公、秦惠公這些人全都是美謚,但這些人的功績遠遠不如秦穆公,論理,秦穆公得到的就應該是美謚“穆公”而非惡謚“繆公”。盡管《史記·蒙恬列傳》提到了秦穆公有“殺三良而死,罪百里奚而非其罪也”這兩個污點
,但這不過是些小污點。要知道,秦國的人殉制度在秦武公時期就開始了,在出土的秦景公一號大墓中也出現(xiàn)了大量殉人,而秦武公、秦景公得到的都是妥妥的美謚。秦國諸公中
《史記·秦本紀》收錄有秦孝公的《招賢令》
詩歌《黃鳥》在指責和唾罵秦穆公殺三良事
,里面卻寫:“交交黃鳥,止于棘。誰從穆公?子車奄息,維此,奄息百夫之特臨其穴?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能說明“繆”與“穆”相通的
司馬遷在《史記·魯世家》中記載了這件事
另外
與把“秦穆公”混淆為“秦繆公”相類似的
最后,這里出現(xiàn)了一個問題:《逸周書·謚法解》里面明明提到:“布德執(zhí)義曰穆”
原因只有一個:《逸周書》文字多誤脫
一個很明顯的例子:《逸周書·時訓》以雨水為正月中氣,驚蟄為二月節(jié)氣
關(guān)于秦穆公謚號是穆還是繆,是美謚還是惡謚?的內(nèi)容就是這些了
秦穆公是秦孝公的祖先,秦穆公的君主時代遠遠早于秦孝公的
秦穆公(前682年—前621年)
秦孝公(前381年—前338年)
對外
擴展資料
1
秦穆公于是掉頭向西發(fā)展
秦穆公于周襄王時出兵攻打蜀國和其他位于函谷關(guān)以西的國家,開辟國土千余里
前621年秦穆公去世
,葬于雍城(今陜西寶雞鳳翔東南),殉葬的人數(shù)達一百七十七人?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2
、秦孝公,秦獻公之子,戰(zhàn)國時期秦國國君,公元前361年—公元前338年在位秦孝公于秦獻公四年(公元前381年)12月6日出生 。秦獻公二十三年(公元前362年)
早在秦孝公出生前
秦孝公之父秦獻公繼位后
-秦穆公
-秦孝公
關(guān)羽的謚號本來不成問題
,《三國志·蜀書·后主傳》記錄了追謚的經(jīng)歷“(景耀)三年(公元260年)秋九月,追謚故將軍關(guān)羽、張飛、馬超、龐統(tǒng)、黃忠?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lishitanjiu/11662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