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安阝的故事大家喜歡嗎?今天小編就為大家詳細解讀一下~
陳安阝,字安仲
,號叔恭,福建閩縣人,閩南十才子之一,明朝第六位狀元,也可以說是明朝最冤的狀元。陳安阝的冤,來自于明初的南北榜案
。洪武三十年(1397年)二月
,大明王朝迎來了她的第六次科舉會試,明太祖朱元璋反復(fù)斟酌后,選定78歲高齡的翰林學(xué)士劉三吾為主考、王府紀(jì)善白信蹈為應(yīng)試官,監(jiān)督考試。劉三吾的官不大
,只有五品,但在明初教育界卻多有建樹經(jīng)過評閱,考官們選出五十二名貢士
。這五十二人參加了三月份的廷試,由朱元璋本人親自出題評分,最后定陳安阝為狀元、尹昌隆為榜眼、劉仕諤為探花,其余人為進士,是為春榜。春榜的名單很快受到質(zhì)疑
,因為榜上五十二人全都是南方人。盡管明朝時期南方的經(jīng)濟文化已經(jīng)超過北方,但五十二比零的比例實在太懸殊了,明朝前五次科舉都沒出現(xiàn)過這種情況。更關(guān)鍵的是
,劉三吾、白信蹈等人都是南方人,北方士子一結(jié)合分析,乖乖,怪不得沒有北方人,肯定是考官搞的鬼!憤怒的北方士子聯(lián)名上疏,把狀告到了朱元璋面前
,朱元璋命侍讀張信等12人組成閱卷小組,在落第試卷中每人再各閱十卷,增錄北方人入仕。陳安阝、尹昌隆、劉仕諤三人也是閱卷小組成員,這給陳安阝的冤屈埋下了伏筆。科舉作為一種選拔預(yù)備官員的制度
但這12人政治覺悟太低
,沒看出來朱元璋的意思,報告朱元璋這些卷子都是文理不佳,甚至有犯禁忌之語的卷子,落第很正常。這個結(jié)果不是北方士子想看到的
,更加不是朱元璋想看到的,老朱都明說增錄北方士人了還這么搞,這是在赤裸裸地挑戰(zhàn)皇權(quán)!結(jié)果公布后
,北方士子繼續(xù)鬧事,北方籍的官員也紛紛請求選派得力官員,再次對考卷進行重新復(fù)核,還有人上告說劉三吾﹑白信蹈暗囑張信等人故意以陋卷進呈。事情鬧到這種地步,不見點血是擺平不了了
,朱元璋也不是善類,抓著點名頭就大開殺戒。這年五月
,劉三吾被認(rèn)定為藍玉黨六月
春榜都是南方人,又稱南榜;夏榜都是北方人
自此之后,朱元璋終于知道南北方的差異有多大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lishitanjiu/1325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
!.png" alt="唐朝大貪官元載死前說了什么一句話道盡了千百年來的人性!" onerror="nofind(thi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