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不了解春秋禮崩樂壞的事情
,接下來跟著小編一起欣賞。公元前770年,西周滅亡,周平王姬宜臼被迫將王室東遷至洛邑,開啟了東周五百多年的歷史。
周天子猶在,只是換了個都城辦公而已,但原本籠罩在他周身上下的光環(huán)
,卻漸漸褪去神圣的色彩:西周時期,沒有周天子的圣令(周平王)
春秋時代
春秋時代
所謂“禮崩樂壞”
例如,魯國的“三桓”(魯國卿大夫孟氏
(魯國“三桓”)
春秋時代
春秋時代
那么
享禮:使臣向朝聘國君主進獻禮物的儀式公元前526年,鄭定公為晉卿大夫韓起興行享禮
(子產(chǎn))
朝覲禮:諸侯向周天子朝貢、拜謁時的儀式
(晉文公)
饋贈禮:諸侯之間見面
,互贈禮物時舉行的儀式。公元前706年,北戎進攻齊國,齊國拼命抵抗的同時,向鄭國求援,“春秋小霸”鄭莊公派人帶領(lǐng)魯、陳、蔡、鄒等諸侯國軍隊救援齊國,將戎人擊敗。齊國人饋贈各國禮物,因魯國“知周禮”,齊國便讓魯國來確定贈送各國禮物的先后次序。魯國嚴格依照周禮所定的次序
,把鄭國排在后面。鄭人認為鄭國功勞最大,卻排在后面,非常惱怒,但囿于周禮,鄭人又不好發(fā)作,只好強壓怒火接受了魯國的安排。喪禮:國君去世
巡守禮:國君或太子巡視、伐略四方的禮儀
。晉獻公娶了小妾驪姬后,生下幼子奚齊,便對其他兒子百般不待見。尤其是對太子申生,更是看不順眼,獻公十七年,他專門派太子申生帶軍隊去討伐東山國。朝中重臣里克極力反對
,認為這樣做違反了周禮,“太子者,奉冢守社稷,率師不威,將安用之?“,但晉獻公執(zhí)意派太子出征,想借敵人之手殺死自己的兒子。里克因此告病不上朝。(晉獻公)
春秋時代
,“禮崩樂壞”是不爭的事實,諸侯、卿大夫、家臣,以實力說話,不斷挑戰(zhàn)“周禮”,蔑視周天子,他們采取各種方式僭越禮制,僅僅在陪葬品上,就公然打破周禮“天子棺槨七重,諸侯五重,大夫三重,士再重”的規(guī)定。但這個時代各國的上層人物
,還是在遵守一些周禮,相較后世的戰(zhàn)國時代,春秋時代,可謂是“禮儀時代”,只不過這些被遵守的周禮,都是當權(quán)者用來維護等級秩序(春秋時代)
到了春秋末期,以至戰(zhàn)國時代
時代在變化,禮儀制度必然也會發(fā)生改變
,人們對待它的心態(tài)亦有不同。再完美的制度都會隨著歷史的發(fā)展,終歸被拋棄到角落中,不再被人拾起。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lishitanjiu/2019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