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能夠奪得天下,很大一個原因,就是因為其麾下能打的名將太多
那么
1.徐達
如果要把朱元璋麾下的名將做一個排序的話
徐達(1332年-1385年)
中山王徐達
據(jù)史書記載
朱元璋統(tǒng)一天下的過程中
洪武十八年
2.常遇春
開國六公爵當(dāng)中,只有韓國公李善長是文官
常遇春
開平王常遇春
常遇春(1330年—1369年)
如果說,徐達是一位帥才的話
后來北伐期間
,常遇春也是和徐達并肩作戰(zhàn),一起打下的元大都。不過
3.李文忠
李文忠(1339年-1384年),字思本
李文忠也是最早追隨朱元璋的人
岐陽王李文忠
他是朱元璋的外甥
李文忠最擅長的,是騎兵
洪武十七年,李文忠病逝
4.馮勝
馮勝,初名國勝
,又名宗異,安徽定遠人。寧陵王馮勝
馮勝有點類似于常遇春
,不是最初追隨朱元璋,而是后來加入朱元璋陣營的。馮勝的巔峰一戰(zhàn)
,應(yīng)該是明朝建國之后,洪武五年征討王保保那一戰(zhàn)。當(dāng)時的中原,隨著元順帝的出逃,雖然大部分都落入了朱元璋手里。但是在西北,以王保保為首的元軍殘余,實力依然強大。洪武五年這一戰(zhàn)
,在徐達和李文忠兩路大軍,都陷入僵持的時候,馮勝卻異軍突起,取得了較大的戰(zhàn)功不過,相比于前面三位
崇禎十七年(1644年)
,馮勝被追封寧陵王,謚號武壯。5.鄧愈
鄧愈
,原名鄧友德,字伯顏,泗州虹縣(今安徽省泗縣)人。寧河王鄧愈
鄧愈也不是一開始就隨著朱元璋起兵,而是半路加入
。不過,鄧愈加入的時候,卻不是自己加入的,而是帶著一支萬人的軍隊。如果說
,徐達、常遇春、李文忠等人,主要是朝著北面打。那鄧愈,就是明朝在西南的第一功臣了。鄧愈的巔峰
,應(yīng)該是平定吐蕃。當(dāng)時明朝軍隊,在甘肅打敗了王保保,鄧愈率軍繼續(xù)突進,深入甘肅西北數(shù)千里。自這一戰(zhàn)后
,河州以西皆歸明朝版圖。憑借這份戰(zhàn)功,加上后來平定夏蜀之功
洪武十年
6.沐英
沐英(1344年—1392年),字文英
沐英出身貧苦
,八歲的時候,就被朱元璋收為義子。十二歲起,沐英就正式進入軍伍,跟著朱元璋征戰(zhàn)天下。嚴格意義上來說
,比起其他幾位名將,沐英應(yīng)該算是小字輩了。沐英二十四歲的時候,明朝就已經(jīng)立國了。等到他真正能獨當(dāng)一面的時候,大仗已經(jīng)被前面幾個人打得差不多了。沐英的巔峰一戰(zhàn)
,應(yīng)該算是洪武十四年,隨傅友德、藍玉一起平定云南。平定云南之后,沐英就留在了當(dāng)?shù)劓?zhèn)守,開創(chuàng)了著名的沐王府。一直到明朝滅亡,沐英這一支,都在替明朝鎮(zhèn)守云南邊陲。值得一提的是
,相比于前面幾位名將的厲害,沐英也不是白給他幾百年以后
洪武二十五年
7.朱文正
朱文正(1336-1365年)
朱文正是朱元璋的侄子
朱文正算是最早期跟隨朱元璋征戰(zhàn)天下的人了,絕對是和徐達等人一樣的核心人物
正是因為朱文正的堅守,才等到朱元璋率大軍歸來
,和陳友諒進行決戰(zhàn)。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如果沒有朱文正的堅守
可惜的是
如果不是他的這種白癡行為
不過
8.湯和
湯和(1326年-1395年)
因為軍事才能稍弱的緣故
而湯和的巔峰
是他誘導(dǎo)了朱元璋參加起義軍!
朱元璋之所以會參加起義軍
如果沒有湯和
而且
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
9.傅友德
傅友德(?-1394)漢族
傅友德也是后來加入朱元璋麾下的將領(lǐng)
傅友德是真正的帥才!
傅友德曾七次北伐
在此之后
,隨著徐達的退隱,傅友德開始逐漸成為明軍新的元帥。傅友德以功封潁國公,封太子太師,被朱元璋稱為:“論將之功,傅友德第一”。不過
,傅友德的下場比較慘,因為觸怒了朱元璋,在老朱面前自刎而死崇禎十六年,追封為麗江王
10.藍玉
相比之前的九人,藍玉是實打?qū)嵉纳賶雅?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是典型的明軍第二代將領(lǐng)
藍玉(?―1393年),定遠(今屬安徽定遠縣)人
藍玉的巔峰
捕魚兒海一戰(zhàn),藍玉大破北元王庭
不過
奈何朱標(biāo)早逝。為了讓長孫朱允炆
,即位后能夠平穩(wěn)掌權(quán),朱元璋悍然發(fā)動藍玉案,以謀反為借口,將藍玉薄皮萱草。不但牽連了其家人,因為藍玉案被株連的,更是超過一萬五千人!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lishitanjiu/2054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