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給大家?guī)砬啬鹿遣皇恰按呵镂灏浴敝?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看一看。
“春秋五霸”的說法有多種版本
,自古至今,影響最大的有:《荀子·王霸》說、《漢書注·諸侯王表》說不用說
這兩人之外,名氣最大的應(yīng)該是秦穆公
尤其是秦穆公。
司馬貞的《史記索隱》
賈誼在《過秦論》說:“自繆公以來,至于秦王二十余君
秦穆公得繼君位有些僥幸
。秦穆公的父親是秦德公。
秦德公是秦武公的弟弟
,本來是沒有資格繼承國君之位的。秦武公病故時,只有35歲
,他的兒子年紀(jì)都很小,最大的兒子公子白只有十來歲。所以,群臣沒有擁立秦武公的兒子為君,轉(zhuǎn)立了33歲的秦德公。秦德公繼位后
,將公子白封在平陽——這位公子白的后代里,出了一個很了不起的人:戰(zhàn)國四大名將之首白起。秦德公在位僅兩年
,就掛了。君位傳給了長子秦宣公。
秦宣公在位十二年
,生了九個兒子,但年齡太小。群臣于是擁立了他的弟弟成公。秦成公在位四年去世
秦穆公一生虛懷若谷
他繼位后重用百里奚
晉惠公、晉懷公都是養(yǎng)不熟的白眼狼
。其中的晉惠公在秦穆公護送回國前
,信誓旦旦地稱:若成功奪位,必回贈秦五城。但事成后并未兌現(xiàn)諾言
。秦穆公恨得牙齒癢癢的
。改年,晉國遇上了旱災(zāi)
,舉國鬧饑荒。晉惠公厚著臉皮派人來向秦穆公勸捐。
大臣丕豹勸秦穆公千萬不要捐糧給他
,并建議說,現(xiàn)在正好趁其之危,出兵教訓(xùn)他怎么做人。另一個大臣公孫支卻搖頭說:“饑穰更事耳,不可不與?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當(dāng)然,還是百里奚說的話最有分量
,他說:“夷吾得罪於君,其百姓何罪?”于是,秦穆公放下了對晉惠公的個人成見
,慷慨送糧接濟,“以船漕車轉(zhuǎn),自雍相望至絳”。但是
,秦穆公這樣一片好心,卻換來了晉惠公的驢肝肺。第二年
,秦國鬧災(zāi)荒了,秦穆公向晉惠公買糧以渡難關(guān)這還不算
晉大臣虢射眉飛色舞地說:“因其饑伐之,可有大功
晉惠公笑而從之,興兵攻秦
秦穆公氣得直吐血
,親率孟明視等人大將前迎戰(zhàn),生擒了晉惠公,奪取了先前他所許諾的五座城池,把疆域擴展到黃河西岸。l
由于晉國是老牌大國,秦穆公一來受時代背景所限制
,二來他也沒有這么大的胃口對晉國實施吞并,三來他的夫人是晉惠公的姐姐,看在夫人臉上,他放歸了晉惠公。晉惠公為表誠意,讓自己的兒子太子圉在秦國為人質(zhì)
。為了秦晉能夠和平友好相處
,攜手共同發(fā)展,秦穆公將女兒懷嬴許配給太子圉。沒兩年
,晉惠公掛了。太子圉偷溜回國,是為晉懷公。
晉懷公翻臉不認(rèn)人
,與秦國交惡,用他的冷屁股來迎接秦穆公的熱臉。這個小畜生!
秦穆公氣得全身發(fā)抖,將包括自己的女兒文嬴在內(nèi)的五個女子一并嫁給晉懷公的伯伯重耳
,助重耳回國當(dāng)了國君,是為晉文公。晉文公當(dāng)上了國君后
幸好
說來也巧,鄭國的鄭文公也是在這一年去世的
秦穆公此時的年紀(jì)也很大了
但是
百里奚
但秦穆公覺得時不我待,而且秦晉締結(jié)起來的聯(lián)盟還在,晉國從旁邊捅刀子的可能性不大
事情的發(fā)展
如此一來
但這并不是這次勞師遠(yuǎn)征的最后結(jié)局
新繼位的晉襄公哪容別人分享晉國的霸權(quán)?為了遏制秦人東進的勢頭,他親率先軫等人于崤山(今河南洛寧縣西北)埋伏
秦軍全軍覆沒,孟明視
不過
文嬴向晉襄公說情
秦穆公遭此奇恥大辱
敗
事實證明,有強晉存在
沒有辦法,他聽從了百里奚的勸告
對于秦穆公西拓的勝利,周天子特加祝賀
可以說,秦穆公稱霸西戎
不過,饒是秦穆公能力超群
,見識卓越,始終被晉國牢牢困扼住東進之路,霸業(yè)僅僅局限于西戎,可惜了。公元前621年秦穆公去世,葬于雍城(今陜西寶雞鳳翔東南)
,殉葬的人數(shù)達一百七十七人,其中包括奄息、仲行司馬遷在《史記·秦本紀(jì)》中
倘若是問:司馬遷為何把宋襄公列為春秋五霸之一
倘若是問:宋襄公有沒有資格列入五霸之一?個人認(rèn)為是沒有資格的
。這里可以順帶討論一下司馬貞為何把宋襄公列入五霸之一?那時因為司馬貞看到了宋襄公的“仁義”。所謂“春秋無義戰(zhàn)”,宋襄公是因為恪守周時戰(zhàn)禮,因仁義而亡國的。在講霸業(yè)不講仁義的時代,宋襄公是愚蠢的代名詞。在講仁義而不論霸業(yè)的時代,宋襄是高貴人格的代名詞。“五霸”這個概念,梳理的就是王圖霸業(yè),而不是仁義道德。宋襄公跟這個是不沾邊的。
春秋五霸,是一個流變的概念
,并非一開始就確定的。最早有孟子提出“五霸”之說,尸子討論了四個人分別是:齊桓、晉文、秦穆、越勾踐。荀子時期形成完整的說法:齊桓公、晉文公、 楚莊王、 吳王闔閭、越王勾踐。這個時候還沒有宋襄公,直到唐代史學(xué)家解讀古史的時候才把他列入春秋五霸之中。后來之所以把宋襄公列入“五霸”之中
宋襄公的主要功績是
,會盟諸侯,率領(lǐng)宋國、衛(wèi)國、曹國和邾國四國之兵,平復(fù)齊國內(nèi)亂,扶持齊孝公即位。由此名聲大噪,后來又參與了中原霸主的爭奪,在泓水之戰(zhàn)中敗于楚國。
像宋襄公這樣
,死守著仁義之師的名聲,不肯半渡而擊,非要等著楚軍全部上岸才進行決戰(zhàn)。戰(zhàn)國時期,列國尚在弱肉強食,當(dāng)時的學(xué)者都笑話宋襄公的,沒人為他歌功頌德。但是到了后世,國家大一統(tǒng),形成文化凝聚力后,宋襄公的行為,被貼上“仁義”的標(biāo)簽。需要訂正的一點是,并不是西漢司馬遷把宋襄公列入五霸之中
,而是唐代的司馬貞和顏師古。司馬貞在《史記索隱》中列: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秦穆公、宋襄公。顏師古在《漢書注》中列:齊桓公、晉文公、宋襄公、秦穆公、吳王夫差。他們兩個的意見還是不統(tǒng)一的
宋代的黃仲元想要解決這個問題
今人讀史
,要跳出這種框框。春秋時期爭霸的君主,遠(yuǎn)不止五個。宋儒當(dāng)時根據(jù)華夷之辨,就已經(jīng)總結(jié)出了“春秋十三霸”,意思是除了“周文化圈”之外的秦、楚、吳、越,光是中原的霸主就有十三個。后人認(rèn)為宋儒所列,太過狹隘,又重新總結(jié)出“春秋十九霸”的觀點來詳細(xì)內(nèi)容請參考:史料梳理:關(guān)于“春秋五霸”的八種說法
有兩種說法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lishitanjiu/2322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
上一篇:
一篇文章講述整個中國歷史(下)李豪
下一篇:
中華歷史人物別傳集(全90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