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給大家準(zhǔn)備了:沈惟敬是什么人?感興趣的小伙伴們快來看看吧!
近二十的記憶里
!.png" />
就在對忽悠已經(jīng)司空見慣的時候,突然發(fā)現(xiàn)
這個曾被日本梟雄
上圖_ 萬歷朝鮮戰(zhàn)爭 日軍大舉登陸朝鮮南端釜山邊的海灘
被戰(zhàn)爭改變命運(yùn)的商人
沈惟敬本來就是一個商人
可偏偏造化弄人
明萬歷二十年(公元1592)六月
作為藩屬國的朝鮮的國王李昖向宗主國大明求救
不過
但是
上圖_ 李昖
第一次忽悠為明軍籌措了時機(jī)
沈惟敬第一次登場
沈惟敬見到朝鮮國王李昖
緊接著就是與日本人的談判
上圖_ 小西行長(1558年-1600年)
小西行長準(zhǔn)備給她來一個下馬威
明萬歷二十年(公元1592年)十一月二十八日
上圖_ 萬歷朝鮮戰(zhàn)爭中的日本安宅船和朝鮮龜船
第二次敢于去忽悠算是有膽量
時間到了萬歷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三月,明朝和日本都感覺無法消滅對方
沈惟敬又自告奮勇去了!要知道
兩個月后的萬歷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五月
豐臣秀吉提出了和平條件
第一,明朝下嫁公主給豐臣秀吉;
第二
第三
第四,朝鮮割讓四道給日本;
第五,朝鮮派出王子大臣作為人質(zhì);
第六
沈惟敬答應(yīng)了!
上圖_ 豐臣秀吉(1537年3月17日-1598年9月18日),原名木下滕吉郎
、羽柴秀吉但悲劇也發(fā)生了!當(dāng)沈惟敬歸國后卻發(fā)現(xiàn)
,明朝早已提出了自己的三大條件:第一,日本全部無條件撤軍;
第二
,封豐臣秀吉為日本國王,但不準(zhǔn)入貢;最后,日本盟誓永不犯朝!
沈惟敬一點(diǎn)辦法也沒有
,只能展開“忽悠”,告訴明朝皇帝,經(jīng)過他與豐臣秀吉的談判,他估計豐臣秀吉會答應(yīng)一切!于是
,就在這種不利的情況下,沈惟敬第二次東渡過日本,帶著明朝的條件。結(jié)果可想而知,豐臣秀吉大怒
,再次開戰(zhàn)——萬歷二十四年(公元1596年)萬歷朝鮮戰(zhàn)爭第二輪階段開始!沈惟敬也被萬歷皇帝抓捕
,于三年后,也就是萬歷二十七年(公元1599年)處死!上圖_ 萬歷皇帝
,朱翊鈞(1563年—1620年),即明神宗評價
該怎么評價沈惟敬呢?“忽悠”?是的。
不過也不要忘了
,那個談判并不是只有忽悠。筆者認(rèn)為,應(yīng)該肯定沈惟敬的努力——他一介商賈
,不為錢卻兩次奔波于中日之間進(jìn)行談判,而且不僅曾安撫朝鮮君臣,在談判桌上不卑不亢,維護(hù)明朝尊嚴(yán)應(yīng)該來說沈惟敬是有能力的
而他的悲劇,恰恰就在于
,在明朝時期,專制的封建皇權(quán)極大發(fā)展,并堅決扼殺一切反叛的力量,故而厲行“重農(nóng)重商君子小人”的分界,從政治上瞧不起商人!沈惟敬作為明朝代表,竟然不知道明朝的底牌,甚至被當(dāng)作爭取時間的籌碼!上圖_ 萬歷朝鮮戰(zhàn)爭中的安宅船
、關(guān)船、小旱船如果非要說沈惟敬的錯誤
,那就是不知道主權(quán)與生意不一樣。作為商人的沈惟敬一貫認(rèn)為“漫天要價,坐地還錢”很正常,但是國家利益面前,半點(diǎn)也不能退縮!不過,作為國家是否也有告知談判者底牌的義務(wù)?沈惟敬
,作為資產(chǎn)階級的代表,被扼殺了!1
、劉徹金屋藏嬌陳皇后,小名阿嬌
,原為漢景帝劉啟的外甥女,生得甜美嫵媚、楚楚動人。某日,其母帶她入宮,漢景帝的兒子劉徹也在一邊玩耍,便將劉徹抱起問道:“我把阿嬌姐姐嫁給你為妻好嗎?”阿嬌年歲雖比劉徹大
,但劉徹長居深宮,經(jīng)常與阿嬌嬉戲,見大姐姐皓齒明眸,又擅童玩,于是毫不考慮地回答:“好啊陳阿嬌之母館陶長公主大喜
2、楊堅懼內(nèi)
根據(jù)史書記載
獨(dú)孤皇后到了晚年時,楊堅想找一兩個美人作為生活調(diào)劑
,他試探性寵幸了宮女尉遲氏,卻沒想到皇后悲憤交加之下怒殺此女。楊堅一氣之下感覺皇帝尊嚴(yán)受到打擊,脾氣暴躁的他負(fù)氣離家出走。孤獨(dú)寂寥的老年楊堅雖然試圖在陳、蔡貴人等青春美人那里找點(diǎn)人生歡樂忘卻愁苦
,但失去皇后的痛苦始終無法自拔,而且他也隱隱感悟到了對愛妻的傷害。獨(dú)孤皇后去世剛剛一年多
,楊堅就一病不起,臨終前對皇太子和負(fù)責(zé)山陵的官員說:“我的喪事你們商量著辦吧。唉,說這些有什么用,我實(shí)在忘懷不了皇后,如果靈魂真有知覺3
朱祐樘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用實(shí)際行動實(shí)踐男女平等的皇帝
孝宗和張皇后是患難之交,一對恩愛夫妻
兩人每天必定是同起同臥
正是由于孝宗堅持只寵皇后一人
4
戚繼光的妻子王氏
一是戚繼光被部下所激
不一會兒,其妻抵達(dá)營帳
二是戚繼光架不住部下的慫恿,沖入家里想用利劍嚇唬一下老婆
戚將軍嚇得渾身哆嗦
三是王夫人所產(chǎn)下的幾個孩子都夭折了,于是戚繼光背著夫人偷偷的納了陳姓
本來夫人不知道一直相安無事
聽到這個消息的戚繼光在衣服里面穿好鎧甲后就去到王夫人的臥室里去找她,一見面就嚎嚎大哭說無孝有三
王夫人見狀也心軟了
5
板橋定潤格,規(guī)定凡求其書畫者
但板橋不慕名利
他們了解到板橋愛吃狗肉
板橋不疑,開懷暢飲
,連贊酒美肴不止。飯罷,主人端出文房四寶,言請大人留聯(lián)以作紀(jì)念。板橋深覺今有口福,便立刻應(yīng)諾,隨即起身提筆,并詢問主人大名,署款以酬雅意。書畢,盡興而歸。后來
,在一次宴席上,他偶然發(fā)現(xiàn)自己的書畫作品掛在那里,方知自己受騙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劉徹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楊堅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朱佑樘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戚繼光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鄭板橋
《明朝的那些事兒》人物統(tǒng)計
1 明太祖
朱元璋
洪武
1368~1399
郭子興 徐壽輝 陳友諒 張士誠 常遇春 徐 達(dá) 馮國勝 朱文正 李文忠 傅友德 藍(lán)玉 劉基葉琛 章溢 李善長 湯和 韓山童 劉福通 李貞 趙普勝丁普郎 胡大海 孫炎 鄧愈 趙德勝 薛顯 張定邊 王保保 胡惟庸 宋濂 馬皇后朱亮祖 道同 鄭士利 方克勤 郭桓 袁凱 朱標(biāo) 納哈出 郭英 耿炳文 沐英
2 明惠帝
朱允文
建文
1399~1402
齊泰 黃子澄 方孝孺 李景隆 道衍(姚廣孝) 張玉 朱權(quán) 平安 鐵鉉 高巍 盛庸
3 明成祖
朱棣
永樂
1403~1424
紀(jì)綱 解縉 鄭和(馬三保)陳祖義 瓦剌馬哈木 韃靼阿魯臺 邱福 王聰 霍親 王忠 李遠(yuǎn) 朱瞻基李謙 張輔 張玉
4 明仁宗
朱高熾
洪熙
1424~1425
楊士奇 楊榮 楊溥 ……
5 明宣宗
朱瞻基
宣德
1426~1435
楊士奇 楊榮 楊溥 張輔 夏原吉 胡濙瓦剌脫歡
6 明英宗
朱祁鎮(zhèn)
正統(tǒng)
1436~1449
楊士奇 楊榮 楊溥 王振 張?zhí)侍? 張輔 胡濙 瓦剌也先 王直 鄺塋 于謙 錢皇后伯顏沾木爾
7 明代宗
朱祁鈺
景泰
1450~1457
于謙 喜寧 羅通 劉定之 石亨 王直 胡淡 李實(shí) 楊善 陳循江淵 徐理 曹吉祥 張軌 徐有貞
8 明英宗
朱祁鎮(zhèn)
天順
1457~1464
徐有貞 石亨 曹吉祥 張軌 李賢 王翱 曹欽 孫鏜 吳瑾 馮益 湯序
9 明憲宗
朱見深
成化
1465~1487
萬妃 韓雍 汪直 紀(jì)妃 張敏 吳皇后 梁芳 尚銘 萬安懷恩
10明孝宗
朱祐樘
弘治
1488~1505
萬安 懷恩 劉吉 王恕 馬文升 邱浚 劉健 李東陽 謝遷李夢陽 唐伯虎 (唐寅) 祝枝山 文徵明 徐禎卿 程敏政徐經(jīng) 華泉 劉大夏 楊一清
11明武宗
朱厚照
正德
1506~1521
劉健 李東陽 謝遷 劉瑾 焦芳 韓文 王岳 王華王守仁(王陽明) 方奎 張彩 張永 錢寧 楊廷和 梁儲 蔣冕張欽 孫璽 小王子 王勛 魏彬 張忠江彬 朱宸濠 王瓊 孫燧 劉養(yǎng)正李士實(shí) 戴德孺 伍文定許泰 劉暉 王冕 劉姬 蔣瑤 喬宇 谷大用 錢德洪 王畿
12明世宗
朱厚熜
嘉靖
1522~1566
楊廷和 張璁 桂萼 楊慎 蔣冕 毛紀(jì) 郭勛 楊一清 夏言楊金英(宮女)
嚴(yán)嵩 嚴(yán)世蕃 楊博 陸炳 徐階 趙時春 唐順之 曾銑 仇鸞 高拱張居正 韃靼俺答 丁汝夔 王邦瑞 沈錬 趙貞吉 李春芳 殷士詹 王世貞 楊繼盛張經(jīng) 李天寵 趙文華 胡宗憲 俞大猷 戚繼光 徐渭 汪直 徐海王翠翹 毛海峰 王本固
譚倫 李成梁 李默 鄢懋卿藍(lán)道行 羅龍文 袁煒 海瑞王用汲 李士翱 顧磷 胡應(yīng)嘉 李登云
13明穆宗
朱載垕
隆慶
1567~1572
高拱 張居正 歐陽一敬 齊康 李春芳 陳以勤 趙貞吉 潘季馴 殷正茂 王崇古 楊博 譚倫李成梁(1526-1615) 張溶 朱衡 殷士詹 馮保 高儀 程文 邵大俠 何心隱
14明神宗
朱翊鈞
萬歷
1573~1619
張居正 李太后 申時行 王錫爵 馮保 趙用賢 吳中行 張四維 海瑞 豐臣秀吉 德川家康李如松 李如柏李如梅 祖承訓(xùn) 宋應(yīng)昌 沈惟敬 李寧 楊元 楊鎬 張世爵 查大受 駱尚志 趙志皋 董一元 麻貴 石星 劉艇 劉綎 陳璘鄧子龍 李舜臣 王皇后 鄭貴妃 王家屏于慎行 湯顯祖 許國 張位 顧憲成 沈一貫 朱賡朱常洛 沈鯉 李三才 王時敏趙南星 葉向高 王日乾 王之寀 鄭國泰 胡士相 張問達(dá) 李成梁王杲 阿臺 覺昌安 塔克世努爾哈赤(1559-1626) 杜松 馬林 熊廷弼
15明光宗
朱常洛
泰昌
1620
鄭貴妃 崔文升 劉一璟 周嘉謨 鄒元標(biāo) 孫如游 楊漣 王安 方從哲 李選侍 李可灼 李進(jìn)忠(魏忠賢)
16明熹宗
朱由校
天啟
1621~1627
楊漣 左光斗 趙南星 高攀龍 鄒元標(biāo) 孫慎行 葉向高 熊廷弼 袁應(yīng)泰 王化貞 羅一貫 孫得功李永芳 張鶴鳴 王在晉 毛文龍 趙率教 滿桂 吳襄汪文言 于玉立 梅之煥官應(yīng)震 魏忠賢 孫暹 盧受因 王安 客氏 顧秉謙 魏廣微 馮銓 施風(fēng)來 崔呈秀 許顯純 史可法李養(yǎng)正 顧大章 魏大中 袁化中 周朝瑞 周順昌 顏佩韋 楊念如沈楊 周文元 馬杰 黃尊素高第 張嫣
17明思宗
朱由檢
崇禎
1628~1644
魏忠賢 皇太極 袁崇煥 趙率教 滿桂 祖大壽 陸澄源 徐應(yīng)元 李永貞 劉若愚 李朝欽 黃宗羲孫承宗 毛文龍 范文程 李永芳 黑云龍 梁廷棟 余大成 周延儒 溫體仁 錢龍錫 錢謙益 王永光韓一良 劉懋 何可綱 張春 孫元化徐光啟 孔有德 謝漣耿仲明 李成九 毛成祿 朱大典 黃龍 尚可喜 楊鶴神一魁 王左桂 高迎祥李自成 張獻(xiàn)忠 吳三桂 洪承疇 曹文詔 左良玉 陳奇瑜 盧象升 孫傳庭 賀人龍 祖寬 張鳳翼 楊嗣昌 劉澤清 高起潛 熊文燦 王樸夏承德 黃道周 徐宏祖(徐霞客)
望采納~~~~
文言文是中國古代的一種書面語言組成的文章
李如松
李如松,字子茂
萬歷十五年
二十年
,哱拜反寧夏,御史梅國楨薦如松大將才,其弟如梅、如樟并年少英杰,宜令討賊。六月抵寧夏。如松以權(quán)任既重,不欲受總督制,事輒專行。兵科許弘綱等以為非制,帝乃下詔申飭。先是
,諸將董一奎、麻貴等數(shù)攻城不下。如松至,攻益力。如樟夜攀云梯上,不克。游擊龔子敬提苗兵攻南關(guān),如松乘勢將登,亦不克,乃決策水攻。拜窘,遣養(yǎng)子克力蓋往勾套寇,套寇以萬余騎至張亮堡。如松力戰(zhàn),手?jǐn)厥孔湮房s者,寇竟敗去。水侵北關(guān),城崩。如松等佯擊北關(guān)誘賊,而潛以銳師襲南關(guān);既克,拜自斬叛黨劉東旸,乞貸死。既滅拜族
,錄功,進(jìn)都督。會朝鮮倭患棘,詔如松克期東征。如松新立功,氣益驕,與經(jīng)略宋應(yīng)昌不相下二十一年正月四日
,師次肅寧館。行長以為封使將至,遣牙將來迎,如松檄游擊李寧生縛之。倭猝起格斗,僅獲三人,余走還。行長大駭,復(fù)遣親信來謁,如松慰遣之。六日,次平壤明旦
二十五年冬
(節(jié)選自《明史》
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diǎn)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xiàng)是(3分)
A. 參政王學(xué)書卻之 卻
B. 語不相下
C. 帝為兩奪其俸 奪
D. 詔如松克期東征 克
5.下各組句子中,全都表明李如松行事“驕橫”的一組是(3分)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傺矒嵩S守謙閱操
③兵科許弘綱等以為非制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萑缢捎帽O(jiān)司謁督撫儀
A.③⑤⑥ B.①②④ C. ②③⑤ D.①④⑥
6.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
A.萬歷皇帝十分器重李如松,多次委以重任
B. 李如松驍勇善戰(zhàn)
C. 李如松為將作風(fēng)強(qiáng)硬,兩軍陣前
D.李如松為報皇帝知遇之恩
7.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湃缢傻妊饟舯标P(guān)誘賊,而潛以銳師襲南關(guān)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答案:
4.A 卻
,使……退卻,使……下去。5. C(①②③⑤分別從正面?zhèn)让姹砻胬钊缢尚惺隆膀湙M”⑥如松以為惟敬有投敵之心而斥責(zé)他
,并非驕橫之舉④是說正常拜見的慣例,不屬于具體行為。)6. B(原文中是“吳惟忠中炮傷胸
,猶奮呼督戰(zhàn)”,而并非李如松。)7.⑴李如松等佯裝攻打北關(guān)誘惑敵人
,而暗中派精兵襲擊南關(guān);攻克了寧夏之后,哱拜自己殺死叛黨劉東旸?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ā把稹薄皾摗薄百J”三字各1分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茀⒅\李應(yīng)試說:“藉助沈惟敬欺騙倭寇說給他們封賞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ā敖濉薄敖H”“然”三字各1分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lishitanjiu/2364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shí)真實(shí)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shí),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