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純,曹魏低調(diào)的猛將,他在歷史上知名度為何不高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guī)聿芗兊墓适拢M軐Υ蠹矣兴鶐椭?/p>
曹仁的親弟弟
,曹純
,也是曹操的堂弟,由于父親死得早
,跟哥哥曹仁一起分家居住,后繼承了其父的家業(yè)
,可以說還是一個富裕家族。曹純雖然年輕
,但是確實一位大才
,年紀(jì)輕輕便能以綱紀(jì)持家
,督御仆從
,管理偌大家業(yè)而不失條理
,被鄉(xiāng)里鄉(xiāng)親稱贊
。
的猛將<div id=)
,他在歷史上知名度為何不高.png" />
曹純
,還非常崇尚學(xué)問,尊敬學(xué)問淵博的儒士
,除了自己研究學(xué)問之外
,還接納了很多來投靠的儒士,使得曹純的名聲為遠(yuǎn)近所稱頌
。在漢朝
,只要有名氣
,就容易被舉薦成為朝廷官員
,所以曹純在中平四年(187年),還沒有成年
,就被舉薦進入朝廷,成為黃門侍郎
,成為天子漢靈帝的近侍之臣。
不過
,很快董卓亂政
,曹操刺殺董卓不成,只好逃到陳留起兵
,而身為近侍之臣的曹純
,也只能跟著曹操一起逃到陳留,從此開始了追隨曹操征戰(zhàn)的戎馬生涯
。
可以說,曹純是最早追隨曹操的一批將領(lǐng)
,而且曹操對他非常的信任,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曹操將他手中的王牌勁旅虎豹騎交給了曹純統(tǒng)帥
。虎豹騎
,相信很多熟悉三國的朋友都知道,三國精銳部隊之中的王牌
,據(jù)歷史學(xué)家考證
,虎豹騎是亞洲乃至世界歷史上第一支使用馬鐙的部隊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度龂尽の簳氛f:“純所督虎豹騎,皆天下驍銳
,或從百人將補之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笨梢韵胂笠幌禄⒈T的戰(zhàn)斗力之強是三國部隊中頂尖的
。
這么重要的部隊
,不是自己的最信任的人
,曹操估計誰也不敢輕易給予。導(dǎo)致曹純?nèi)ナ乐?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dāng)有人向曹操請示選人代替曹純的時候,曹操對他高度評價:“純之比
,何可復(fù)得!吾獨不中督邪?”從此,虎豹騎由曹操直領(lǐng)
。
不過
,曹純的歷史知名度
,卻遠(yuǎn)比曹仁
,曹洪低,其遭遇有點類似季漢的陳到
,也是統(tǒng)帥進退的白耳兵,卻在正史之中記載不是很明顯
,在《三國演義》之中的出鏡率幾乎為零。
而曹純統(tǒng)帥的虎豹騎
,也可以說戰(zhàn)績斐然,曹純而已曾以議郎的身份作為督軍
,獲得顆重量級人頭
,分別是袁紹長子袁譚和烏桓單于蹋頓
。尤其是在長坂坡追擊戰(zhàn)
,幾乎殲滅了劉備所有的陸軍力量
。不過
,在《三國演義》之中
,此戰(zhàn)卻移花接木般地成為了趙云
、張飛二人的表演秀,時至今日
,''趙子龍單騎救主''
,''張益德大鬧長坂坡''這些橋段婦孺皆知,而真正的名將曹純卻被堙沒了
,不可不謂是歷史的玩笑
。
原因無他,因為曹純早逝
,在建安十五年(210年),就是去世了
,加上在《三國演義》基本沒有過多描述,就顯得默默無名了
。其實,曹純是曹操麾下的名將
,被演義埋沒的曹魏元勛,功績不低于曹仁
、張遼
、徐晃的大將
。
魏國的曹洪武力那么高,怎么排不進三國二十四名將
?
三國二十四名將是基于《三國演義》的一個武將順口溜
,其中包括了呂布
、關(guān)羽、張飛等人
,雖然三國二十四名將的排名一直爭議很大
,不過曹洪真沒資格排進去
。在潼關(guān)之戰(zhàn)時,曹洪為了救曹操力戰(zhàn)馬超四五十回合以后才力氣不加
,刀法散亂
,而之前張郃和馬超打了二十個回合就敗了下來,這讓很多人認(rèn)為曹洪比張郃強
。張郃可以排進二十四將
,曹洪自然也可以。然而這只是兩個人對戰(zhàn)馬超時的心態(tài)不同引發(fā)的結(jié)果
,并非他們真實的武藝差距。
張郃對戰(zhàn)馬超時
,是在兩軍陣前
,此時馬超一心為父報仇
,怒氣滿槽
,下手也是狠辣至極
。于禁上去八九合就敗
,張郃也是久經(jīng)沙場的武將,和馬超交手以后發(fā)現(xiàn)勢頭不對
,自然不愿意硬抗。曹軍陣營里還有夏侯淵
、許褚他們呢
,張郃何必拿自己生命冒險
,所以看看不是對手立馬就撤
。從接下來李通數(shù)個回合被殺的結(jié)果來看
,張郃果斷撤退是非常明智的選擇。
而曹洪則不同
,他遇到馬超時
,馬超正在緊追曹操
,此時除了三人外再無其他人在
。曹洪要救曹操
,就只能拼死纏住馬超
,不讓他脫身,而且自己也不能退
,所以拼死奮戰(zhàn),才能堅持四五十個回合
。
實際上張郃在拼命狀態(tài)下,打的也不會比曹洪差
。在宕渠山之戰(zhàn)時
,張郃去劫寨中計
,被張飛堵在寨子里
,為了等救兵來救,張郃也是奮力死戰(zhàn)
,結(jié)果和張飛打了三五十個回合以后還能突圍而走
。而張飛和馬超是同等級的武將,所以張郃不是不能和馬超多打一會
,只是他不敢冒險而已。
另在《三國演義》里武將在不同場合
、不同狀態(tài)下表現(xiàn)差距很大,所以要看他們的綜合表現(xiàn)
。張郃除了敗給馬超
、張飛、趙云外
,還戰(zhàn)平過張遼,擊敗王平
,殺死了楊昂
、雷銅
,和黃忠也交過手
,單挑記錄可謂豐富
。由此可見張郃除了面對超一流武將敗過外,對其他人沒有敗績
,和張遼這樣的名將也能一戰(zhàn)
。
而曹洪戰(zhàn)績相對遜色些
,他殺死了何曼
、袁譚
、任夔
,和甘寧戰(zhàn)二十合詐敗
,和韓當(dāng)戰(zhàn)三十合詐敗,應(yīng)該說這個戰(zhàn)績也可以
,但是曹洪有輸給臧霸的污點
。臧霸顯然武藝不會比張遼強
,從這點來說
,曹洪的表現(xiàn)要比張郃差一些
。
而且在三國后期
,名將凋零
,張郃大有一枝獨秀之感
,無疑也增加了他的人望
,曹洪就沒這么好運氣了。所以張郃能進二十四將
,而曹洪只能無緣
。
曹操在中國歷史上什么水平
曹操算是中國歷史上一位不幸的人物了
,原本英雄蓋世,后世卻罵名不斷
,這是中國政治因素和《三國演義》的誤導(dǎo)所致
。
曹操這么一位鼎鼎大名的歷史人物
,千百年來評議不斷
。
《三國志》作者陳壽在《武帝紀(jì)》末評道“抑可謂非常之人
,超世之杰矣”
,魯迅評價說“曹操是一個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個英雄”
,毛主席也曾評價說“曹操是了不起的政治家、軍事家
,也是個了不起的詩人”,易中天先生在《易中天品三國》中更是詳細(xì)地評價道“他聰明透頂
,又愚不可及
;奸詐奸猾
,又坦率真誠;豁達(dá)大度
,又疑神疑鬼
;寬宏大量
,又心胸狹窄
。
可以說是大家風(fēng)范,小人嘴臉
;英雄氣派,兒女情懷
;閻王脾氣
,菩薩心腸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睆倪@幾個評價來看
,至少我們可以看出曹操確實是一位英雄
,但又是一個非常復(fù)雜的人
。
曹操
,本姓夏侯,父親曹嵩是夏侯睿的二兒子
,因夏侯睿為官清廉,養(yǎng)不起一家人,就把曹嵩過繼給好友大宦官曹騰
。
而曹仁
、曹純的父親曹熾是曹騰的侄子
,曹熾的父親曹褒與曹騰是兄弟
,所以曹仁、曹純和曹操是異姓堂兄弟
;夏侯惇、夏侯淵的父輩和曹嵩是兄弟
,所以曹操和這兩位是真正的堂兄弟。
文治武功
,文成武德
曹操生于公元155年
,本籍沛國譙郡人(今安徽亳州)
。
少年時放蕩不羈,喜好飛鷹走狗
,讀書打獵
。
因此曹操的名聲很不好,又因為是宦官養(yǎng)子的兒子
,更加被人瞧不起
。
但惟獨太尉橋玄和南陽名士何颙非常看重曹操
,曹操年方二十時曾去拜訪橋玄,橋玄對他說“天下將亂
,非命世之才不能濟也,能安之者
,其在君乎
!”曹操二十歲被舉為孝廉,踏入仕途后
,不畏權(quán)貴
,整飭官場
、民間不良風(fēng)氣
。
董卓作亂,曹操首倡義兵
,開始聲名遠(yuǎn)播。
公元196年
,迎漢獻帝到許縣
。
其后以天子名義出師征伐各路諸侯
,先后打敗
、消滅了
,張繡
、呂布
、袁術(shù)
、袁紹
、烏丸
、劉表
、馬超
、韓遂、張魯各路軍閥及地方勢力
,200年官渡之戰(zhàn)擊敗袁紹從而奠定北方霸業(yè)。
公元220年正月
,曹操在洛陽病逝。
歷史上武功赫赫的秦始皇
、漢武帝
、唐太宗
、宋太祖
、成吉思汗
,雖然武功卓著
,但文采稍遜;蕭綱
、蕭繹
、李煜、趙佶雖然在文學(xué)藝術(shù)領(lǐng)域造詣頗深
,但治國用兵一塌糊涂
。
縱觀曹操一生
,文韜武略
,集政治家
、軍事家
、文學(xué)家三項殊榮于一身,且三方面都堪稱中國歷史上的佼佼者
,在中國歷史上乃至世界歷史上都是獨一無二的。
在東漢末年的腐敗朝局之下
,曹操在洛陽北部尉任上
,棒殺當(dāng)紅太監(jiān)蹇碩之叔蹇徒
,京師震驚
;議郎任上
,上書為清流竇武
、陳蕃鳴冤
;在濟南相任內(nèi),上任之初一次在十幾個縣里罷免八個縣令
、縣長
,“禁斷淫祀
,奸宄逃竄
,郡界肅然”;董卓作亂
,曹操第一個起兵討伐董卓
;在董卓劫掠天子、焚毀宮室
,西逃長安時
,當(dāng)諸路聯(lián)軍都各懷鬼胎、不肯進軍之際
,曹操以五千人馬就敢獨自向西追擊董卓
;當(dāng)天子流離失所、衣食無靠時,各路諸侯坐視不管
,惟獨曹操迎奉天子到許縣,皇帝百官才免于饑荒
。
這樣的做法,恐怕不是奸雄
、奸臣所為,而是如許劭所言“治世之能臣”
。
從184年黃巾起義到公元208年
,北方持續(xù)戰(zhàn)亂動蕩二十多年
,經(jīng)濟凋敝
,民不聊生
。
公元196年
,曹操任用棗祗
、任峻
、韓浩等人開始屯田
,給大批無地農(nóng)民分地及耕牛農(nóng)具
,按比例收租
,后來又在整個北方大力屯田
,興修水利
,北方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極大恢復(fù)
。
曹操征張繡時嚴(yán)令軍馬兵士不得踐踏農(nóng)田
,否則斬首論處,最后自己觸犯命令割發(fā)代首
。
其他諸如免除長期戰(zhàn)亂之地百姓租稅
,由 *** 出錢贍養(yǎng)孤寡老人
、孤兒殘疾
,簡直可以看做最早的國家社會保障政策,有些1800年后的今天我們都還沒做到
。
曹操的這些舉措,大大恢復(fù)了北方經(jīng)濟
,百姓開始安居樂業(yè)
,豐衣足食
。
唯才是舉
,任人唯賢
漢朝的察舉制度
,在發(fā)展中演變成世家大族壟斷仕途的特權(quán)通道
,政治上
、道德上弄虛作假
、舞弊成風(fēng)
,世家大族勢力膨脹以至于出現(xiàn)袁紹家族那樣“四世三公”
,人才任用腐敗荒唐造成“舉秀才
,不知書;舉孝廉
,父別居
;寒素潔白濁如泥,高第良將怯如雞”的現(xiàn)象
。
曹操生活于這個時代
,深知它的弊端危害,名實不符的現(xiàn)象極其嚴(yán)重
。
而曹操是個高瞻遠(yuǎn)矚的政治家
,不會不明白人才對完成自己霸業(yè)的重要性,所以從建安八年到建安二十二年
,曹操本著“任人唯賢
,唯才是舉”的方針,先后下達(dá)《論吏士行能令》
、《求賢令》
、《敕有司取士勿廢偏短令》和《舉賢勿拘品行令》四道詔令招攬人才
。
整個東漢末世
,曹操帳下各方面人才都是最多的。
如此多的人才前來投奔
,曹操并沒有良莠不分,混淆一氣
。
而是真正了解每個人才的長處和缺點
,真正做到知人善任
,如陳壽《三國志》所云“官方授材
,各因其器
,矯情任算
,不念舊惡”
,曹操的用人連不喜歡他的人都不敢矢口否認(rèn)
,洪邁的《容齋隨筆》是一部對曹操很不友好的書
,但洪邁對曹操的用人也大力褒揚
,洪邁評價曹操用人說道“智效一官
,權(quán)分一郡
,無小無大
,卓然皆稱其職”
。
所以曹操帳下人才濟濟
,謀臣如云
,猛將如雨
,謀臣方面名重一時
、智謀超群的就有荀彧
、郭嘉
、荀攸
、程昱
、賈詡
、司馬懿
、劉曄、陳群
、蔣濟、滿寵
、鐘繇
、董昭
、毛玠
、崔琰等
,武將方面勇冠三軍
、沖鋒陷陣的有典韋
、許褚
、夏侯惇
、夏侯淵
、龐德
、李典
、牛金等
,統(tǒng)軍在外
、獨擋一面的將軍有曹仁
、曹洪、曹彰
、曹純、夏侯尚
、曹真、曹休
、張遼、徐晃
、張郃
、于禁、樂進
、文聘等
。
而這些人才的到來,除了曹操的個人魅力和光明的事業(yè)前途的吸引
,很大原因是這些打破虛浮、迂腐的人才政策
,真正做到了唯才是舉
、不拘一格
。
除了曹家本家人馬
,一些人是慕名而來
,一些人是舍高求低
、改換門庭
,一些人是敵營降將,不論如何
,曹操都一律量才授用。
程昱
、劉曄
、滿寵、毛玠
、李典
、樂進、于禁都是仰慕曹操威名前來投奔的
,曹操禮賢下士
;荀彧、郭嘉
、賈詡
、龐德都是從敵營來的
,荀彧
、郭嘉更是在袁紹勢力如日中天的時候來投奔實力微弱的曹操
,曹操禮遇有加
,委以重任;朱靈是袁紹帳下被派來執(zhí)行任務(wù)的客將
,后來就留下來幫助曹操了
,當(dāng)時的形勢是袁強曹弱
;張遼
、徐晃
、張郃都是敵營降將
,曹操用人不疑
、坦誠相待
;甚至于對于叛變之后又來投降的
,曹操也能不計前嫌
、信任如故
。
夏侯惇
、許褚
、典韋
、李典等勇猛無敵
,曹操就任命為先鋒
,沖鋒陷陣
;曹仁
、張遼
、徐晃
、張郃等智勇雙全
,曹操就讓他們獨自領(lǐng)軍作戰(zhàn)
,鎮(zhèn)守一方
;荀彧有見識,為人正派
,曹操就讓他主持朝廷行政工作
;郭嘉
、荀攸
、賈詡智謀過人
,作隨軍參謀
,參與軍事決斷
;毛玠
、崔琰清廉正直
,去主管人事工作
;任峻
、棗祗
、韓浩
,任勞任怨
,認(rèn)真負(fù)責(zé)
,去負(fù)責(zé)屯田
。
曹家本家的人
,更是對曹操的支持無以復(fù)加
。
公元190年關(guān)東聯(lián)軍討伐董卓的時候,曹操去追擊西逃的董卓
,被董卓大將徐榮伏擊而大敗,曹操坐騎受傷是曹洪讓馬給他
,曹操才得以生還,當(dāng)時最危急的時刻
,曹洪對曹操說:“天下可無洪
,不可無公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边@是多么的賞識與敬佩,能豁出性命相保
,足見曹洪對曹操的認(rèn)同與支持
,這也足以看出曹操不是小說家言的奸雄。
試想
,曹操如果是個圖謀不軌、一心謀私的政治野心家
,曹洪可是個大富豪,良田美宅
、歌兒 ***
,何等逍遙快活
,經(jīng)濟地位
、政治地位都有
,他沒事兒會跟著一位品行不好
、奸詐殘忍的野心家去吃盡苦頭乃至于舍命相保
?
浪漫詩人
,風(fēng)流不羈
正是有了如此多的人才幫忙處理政務(wù)
、出謀劃策
、領(lǐng)兵打仗,曹操才有空去在文學(xué)領(lǐng)域大展雄才
。
曹操童年少年時代博覽群書
,為日后的文學(xué)才能奠定了深厚的基礎(chǔ),加上那種放蕩不羈的個性
,大大促使他成長為一代詩人。
建安文學(xué)
,首推三曹父子和建安七子,但實際上的文壇領(lǐng)袖就是曹操
。
曹丕、曹植是兒子
,自幼受到父親文人性情的熏陶和文學(xué)上的教導(dǎo)
,可謂師承曹操。
其他陳琳
、阮瑀、王粲
、孔融、劉禎
、徐干、應(yīng)玚這班鄴下文人集團
,都是曹操幕僚
,深受曹操影響
。
曹操的文壇領(lǐng)袖地位不僅僅得益于上下尊卑關(guān)系
,他那獨擅一時的四言詩水平才是獨秀于林的資本
。
曹操身上有著文人氣質(zhì)
,自己又通音律
,在三國這段歷史中
,遍觀主要的風(fēng)云人物
,曹操算是最有生活情趣的人了
,劉備業(yè)余愛好是編草鞋
、織席子
,孫權(quán)喜歡射虎
、打獵和喝酒
,諸葛亮出山前還能吟嘯吐納于山林之中,出山后正值壯年就累死了
,估計沒時間玩
。
曹操則不然,少年的時候就喜歡和夏侯惇
、夏侯淵打獵
,“秋夏讀書,冬春射獵”(《讓縣自明本志令》)
,即便身居丞相高位
,依然看到曹操建銅雀臺
,召集文人吟詩作賦
,這等閑情雅致最能體現(xiàn)領(lǐng)導(dǎo)人的胸襟和情懷
。
《觀滄?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肥侵袊钤绲纳剿姡叭赵轮?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
,若出其里”更是一種吞吐天下
、包藏宇宙的宏大胸襟和氣勢
;《短歌行》作于赤壁之戰(zhàn)緊張時刻
,也最能顯現(xiàn)出曹操作為軍事家政治家身上特有的浪漫詩人情調(diào)
,“周公吐哺
,天下歸心”流露出一代賢君對人才的渴望;《龜雖壽》“老驥伏櫪
,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把晚年曹操壯志猶在
、寶刀未老的英雄氣概淋漓盡致的烘托出來了
,長坂坡時54歲的曹操還親自率領(lǐng)5000騎兵馬不停蹄地追趕劉備
。
曹操的這些優(yōu)秀的四言詩
,上承《詩經(jīng)》傳統(tǒ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