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與魏軍僵持了一段時間后,終于忍受不住心中的疑慮和恐懼
,決定撤兵返回后燕。
然而
,此時的局勢已經(jīng)有點失控了
。慕容垂去世的消息在軍中散播
,導(dǎo)致軍心渙散。慕容寶的弟弟慕容麟手下將領(lǐng)還發(fā)動了叛亂,雖然被他雷霆誅殺
,兄弟兩人之間卻產(chǎn)生了嫌隙
。慕容麟本就是個反復(fù)無常的小人
,要命的是他還負責(zé)斷后的任務(wù)
,結(jié)果一點也沒上心,讓緊追而來的拓跋珪抓住了機會
,在參合陂發(fā)動了突擊。
參合陂之戰(zhàn)
,之前氣勢如虹的后燕
,幾乎一邊倒的慘敗
,狼狽而逃
,投降的5萬精銳將士卻被拓跋珪活埋,后燕也因此元氣大傷
。慕容垂為自己的決定付出了代價,之后在親征中含恨死去
,北魏趁機攻占后燕大部分領(lǐng)土
,并且占領(lǐng)其國都中山,后燕帝國也一分為二
,分別成了北燕和南燕,堅持了十年后就滅亡了
。慕容家族的輝煌
,也成了過眼云煙
,消散在了歷史中
。
我想了解朱元璋小時候的經(jīng)歷?
出身布衣
明太祖原名叫朱重八,朱元璋這個名字是他投附郭子興后由郭子興取的
。朱重八的父親
,也不叫朱世珍,原名朱五四
。朱元璋的媽媽
,叫陳二娘;朱元璋的大哥叫朱重四
,二哥叫朱重六
,他本人排行老三,所以叫朱重八
。清朝人俞樾在他的《春在堂隨筆中》寫道:“元制
,庶人無職者不許取名
,止以行第及父母年齒合計為名
,此于《元史》無征,冉證以明高皇(朱元璋)所稱其兄之名
,正是如此?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彼峙e當(dāng)時紹興鄉(xiāng)間為例:“如夫年二十四
,婦年二十二,命為四十六
,生子即名‘四六’;夫年二十三
,婦年二十二
,合為四十五
,生子即名‘五九’”
,五九相乘,四十五也
。據(jù)俞樾鉤沉,明朝大將常遇春的曾祖父叫常四三
,爺爺叫常重五
,父親叫常六六;大將湯和的曾祖叫湯五一
,爺爺叫湯六一,父親叫湯七一
,等等
,皆為佐證
。
和大多數(shù)封建皇帝一樣
,朱元璋的出世也被人為增加了幾分傳奇色彩
,據(jù)《明史》記載:朱元璋的母親剛懷孕時,曾經(jīng)做了個夢
,夢中有一個神仙給了她一粒仙藥,放在手中閃閃發(fā)光
,于是她就吃了下去,他母親從夢中驚醒
,但是仍余香滿口。等到朱元璋出生時
,紅光滿屋
,時值夜晚,紅光從屋中射出
,鄰居見后,以為失火
,忙奔走相救
,結(jié)果是虛驚一場
。
朱元璋祖籍是江蘇句容縣(今南京市句容縣)通德鄉(xiāng)的朱家巷
,其祖先世代耕田種地。其祖父朱初一因不堪地主和蒙古統(tǒng)治者的剝削
,舉家逃到了淮河岸邊的泗州盱眙(今安徽盱眙)墾荒種地。朱初一死后
,家里一貧如洗
,朱元璋父親朱世珍(本來叫朱五回,后來朱元璋給父親追名為朱世珍)只好東遷西移
,五十歲時,才在濠州鐘離縣(今安徽鳳陽)的東鄉(xiāng)定居下來
,并在這里有了朱元璋
。
由于營養(yǎng)不良,朱元璋小時候體弱多病
,瘦得皮包骨頭。朱元璋父母十分迷信
,認(rèn)為只有觀音菩薩才能救他一命
,保佑他平平安安地活下去。于是
,他們就把幼小的朱元璋送到附近的皇覺寺,并讓朱元璋拜寺里的老和尚高彬為師
。
朱元璋到了10歲時,其父親朱世珍為了躲避沉重的賦役
,再次搬家。后來就在太平鄉(xiāng)的孤莊為地主劉德種地
,朱元璋就為劉德家放牛
。
在放牛的過程中,朱元璋結(jié)識了徐達
、湯和、周德興等人
,并成為要好的朋友
。日后
,徐達
、湯和、周德興等人為建立明朝南征北戰(zhàn)
,立下了功勛,成為開國元老
。
朱元璋自幼聰明頑皮
,并曾經(jīng)讀過幾天書,所以鬼主意最多
。常玩的游戲就是扮皇帝,他穿著破衣爛衫
,把棕樹葉撕成絲絲縷縷
,粘在嘴上當(dāng)胡子,用一塊車輻板放在頭上頂著當(dāng)作平天冠
,然后往土堆上一坐,就裝模作樣稱起皇帝來
,還讓伙伴每人撿一木塊
,用雙手捧著,三跪九叩
,并高呼萬歲
。
當(dāng)放牛娃,不僅常挨主人打罵
,而且經(jīng)常吃不飽,只有餓肚子放牛
,于是發(fā)生了朱元璋宰牛的事情
。一天放牛時,朱元璋和徐達
、湯和、周德興都覺得肚子餓
,于是朱元璋出點子,將一頭小牛犢殺掉
,大家烤著吃了。沒多久
,只剩下一張牛皮
、一堆骨頭和一條牛尾巴。吃完了
,但回去怎么向地主交待呢?大家都發(fā)愁了,于是互相埋怨
。朱元璋于是站出來
,想了個辦法,他讓大家把牛骨和牛皮埋了
,把血跡掩蓋起來
,然后把牛尾巴插到山上的巖縫里,就說小牛鉆進山洞里去了
,拉不出來
。小伙伴都紛紛贊同
。這個天真的想法當(dāng)然瞞不過地主劉德
,結(jié)果是朱元璋被毒打一頓并趕回了家
,而且給父親增添了賠償小牛的債務(wù)。但是朱元璋卻因敢作敢當(dāng)而深得小伙伴的信任
。
流浪行童
蒙古帝國統(tǒng)治時期把人分為四等
,蒙古人統(tǒng)治下的漢人、南人是賤民
。殺蒙古人償命
,殺回回罰銀八十兩
,殺漢人罰交一餐頭毛驢價錢
。漢人村里新媳婦的頭一夜一定要給蒙古保長,中國人甚至連姓名都不能有
,只能以出生日期為名,不能擁有武器
,只能幾家合用一把菜刀
。賦役沉重,再加上災(zāi)荒不斷
,廣大漢人在死亡線上掙扎。
1343年
,濠州發(fā)生旱災(zāi)
。不料次年春天又發(fā)生了嚴(yán)重的蝗災(zāi),莊稼被蝗蟲吃得干干凈凈
。禍不單行,接著又發(fā)生了瘟疫
。一時間
,家家戶戶都死人,一個村子中一天中竟死去十幾人
,甚至幾十人。
不久
,朱元璋家也染上了瘟疫
,不到半個月
,其64歲的父親
、大哥以及母親陳氏先后去世。朱元璋和二哥眼看著親人一個個死去
,家里又沒錢買棺材,甚至連塊埋葬親人的土地也沒有?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蓢@朱世珍一生勞苦
,生無立足之地,死無葬身之處
。朱元璋和二哥放聲痛哭,驚動鄰居劉繼祖
,于是繼祖給了他們一塊墳地
。他們兄弟二人好不容易找了幾件破衣服包裹好尸體,將父母安葬在劉家的土地上
。三十五年以后,朱元璋回憶起此事時
,仍難抑悲痛之情
,他在《皇陵碑》中寫道:“殯無棺槨
,被體惡裳
,浮掩三尺,奠何肴漿!”不到半個月
,昔日和睦溫暖的家不存在了
,父母的疼愛也一去不復(fù)返了
。家破人亡的慘痛,深深地影響著朱元璋的心境
,使他仿佛跌進了無底深淵
。這時
,為了活命
,朱元璋與他的二哥、大嫂和侄兒被迫分開
,各自逃生
。朱元璋實在走投無路之下,想起幼時曾經(jīng)許愿舍身的皇覺寺
,于是就去投奔了高彬和尚,在寺里剃度為僧
,做了小行童
。他在寺里每日掃地
、上香
、打鐘擊鼓
、燒飯洗衣,整天忙得團團轉(zhuǎn)
,有時仍會受到老和尚的斥責(zé)。日子一長
,朱元璋憋了一肚子氣
。一天,他掃地
,被伽藍神座絆了一下,于是他就順手打了伽藍神幾掃帚
。
還有一次
,老和尚見大殿上的蠟燭讓老鼠咬壞了,就當(dāng)眾訓(xùn)斥了朱元璋
。朱元璋心想,伽藍神連自己面前的東西都管不住
,還怎么管殿宇?更害得自己受罵
,越想越氣
。于是
,朱元璋就找管筆,在伽藍神的背后寫了“發(fā)配三千里”幾個字
。這些都反映了朱元璋不甘于受壓迫的性格
。
可是
,朱元璋做行童不久
,寺里的糧食不夠和尚們吃了,寺里也得不到施舍
,主持高彬法師只好罷粥散僧
,打發(fā)和尚們云游化緣
。這樣
,朱元璋才做五十天行童,而且還不會念經(jīng)
、做佛事,但是沒有辦法,也只好扮成和尚的樣子
,離開寺院托缽流浪
。這時朱元璋年僅17歲。
朱元璋邊走邊乞討
,他聽人說哪里年景好就往哪里走,他從濠州向南到了合肥
,然后折向西進入河南
,到了固始
、信陽
,又往北走到汝州、陳州等地
,東經(jīng)鹿邑、亳州
,于1347年又回到了皇覺寺
。在這流浪的三年中,他走遍了淮西的名都大邑
,接觸了各地的風(fēng)土人情,見了世面
,開闊了眼界
,積累了社會生活經(jīng)驗。艱苦的流浪生活鑄就了朱元璋堅毅
、果敢的性格
,但也使他變得殘忍
、猜忌。這段生活對朱元璋的一生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
。
朱元璋在外云游的三年,也正是元末農(nóng)民起義風(fēng)起云涌的時期
。社會上廣泛流傳著“明王出世
,普度眾生”的說法,北方的白蓮教也在進行同樣的宣傳
。朱元璋在流浪中,也接觸到這樣的宣傳,他目睹國是日非
、人民生活惡化的現(xiàn)狀
,意識到天下大亂很快就會來臨了。于是在回到皇覺寺后
,朱元璋發(fā)奮勤學(xué),廣交朋友
,準(zhǔn)備干出一番事業(yè)來
。
1351年
,白蓮教首領(lǐng)韓山童
、劉福通在穎州(今安徽阜陽)發(fā)動起義,并推韓山童為明王
。同年八月
,彭瑩玉
、徐壽輝在蘄水(今湖北浠水)起義
。這些起義者用紅巾裹頭,故稱紅巾軍
。1352年,郭子興和孫德崖在濠州起義
。
朱元璋聞聽起義的消息
,不由心想,老在寺院里
,隨時可能被元官軍抓走,性命難保
。正在此時
,朱元璋收到兒時伙伴湯和的信,湯和在信中邀請朱元璋參加郭子興的義軍
。恰在此時,朱元璋的師兄秘密告訴他
,說有人知道此信
,要去告密。于是
,朱元璋放下缽盂
,趕緊去投奔郭子興的紅巾軍。這一年
,朱元璋25歲
。
將帥之才
朱元璋入伍后,因為他作戰(zhàn)勇敢
,而且機智靈活、粗通文墨
,很快得到郭子興的賞識
,于是郭子興就把朱元璋調(diào)到帥府當(dāng)差,任命為親兵九夫長
。朱元璋精明能干,處事得當(dāng)
,打仗時身先士卒
,獲得的戰(zhàn)利品全部都上交郭子興元帥,得了賞賜
,又說功勞是大家的,就把賞賜分給大家
。不久
,朱元璋在部隊中的好名聲傳播開來。郭子興也把他視作心腹知己
,有重要事情總是和朱元璋商量 。當(dāng)時郭子興有一養(yǎng)女
,是其至交馬公的女兒
。馬公死后,他最小的女兒便由郭子興收養(yǎng)
。此時,郭子興見朱元璋是個人才
,對自己的事業(yè)將會有很大的幫助
。于是便把21歲的養(yǎng)女馬氏嫁給了朱元璋
,從此軍中改稱他為朱公子。有了身份
,便不能再用從前的小名重八了
,于是就另起了正式名字元璋
,字國瑞
。
當(dāng)時
,在濠州城中,紅巾軍有五個元帥
。郭子興一派
,孫德崖與其他三個元帥一派
,兩派之間矛盾重重
。這年九月,徐州紅巾軍主將芝麻李被元軍殺害
,其部將彭大和趙均用率兵到了濠州,彭大與郭子興交好
,而孫德崖等人則拉攏趙均用
。在孫德崖的鼓動挑撥下,趙均用綁架了郭子興
,并將郭子興弄到孫家毒打一頓,準(zhǔn)備殺掉郭子興
。朱元璋聞訊后
,在彭大的支持下,率兵救回了郭子興
。從此,兩派結(jié)怨更深了
。
朱元璋見濠州城諸將爭權(quán)奪利
,矛盾重重,決心依靠自己的力量
,開創(chuàng)新局面。至正十五年(公元1355年)六月中旬
,朱元璋回鄉(xiāng)募兵
,少年時的伙伴徐達、周德興
、郭英等和同村鄰鄉(xiāng)的熟人聽說朱元璋做了紅巾軍的頭目,紛紛前來投效
。于是朱元璋很快就募兵七百多人
,回到濠州
,郭子興十分高興
,就提升朱元璋做了鎮(zhèn)撫
。
這年冬天,彭大的兒子彭旱住自稱魯淮王
,趙均用自稱永義王
,而郭子興等仍是元帥
。
朱元璋見這些人半年沒出濠州城
,于是他從自己招募的新兵中挑選了心腹徐達、湯和等二十四人離開濠州
,南略定遠。在南略定遠途中
,朱元璋先招撫了張家堡驢牌寨民兵三千人
,后又招降了豁鼻子秦把頭的八百人。統(tǒng)率著這支隊伍
,朱元璋向東進發(fā),乘夜攻破定遠橫澗山的元軍營地
,元帥繆大亨投降
。朱元璋從降軍中挑選了精壯漢人二萬人編入了自己的隊伍,并南下滁州(今安徽滁縣)
。
在南下滁州途中,定遠名人李善長到軍門求見
。李善長和朱元璋一見如故
,李善長以漢高祖劉邦為例勸說朱元璋:只要效法劉邦知人善任,不亂殺人
,很快便可平定天下。朱元璋認(rèn)為很有道理
,于是留李善長做了幕府的書記
,并囑咐李善長好好協(xié)調(diào)將領(lǐng)間的關(guān)系,共創(chuàng)大業(yè)
。
朱元璋很快攻下了滁州,其親侄兒文正
、姐夫李貞帶著外甥保兒(后來取名文忠)前來投靠
。從他們口中,朱元璋得知二哥
、三哥、姐姐都去世了
,不免傷心
。其時還有定遠孤兒沐英,甚是可憐
,于是,朱元璋就將這三個孩子收作養(yǎng)子
,改姓朱
。后來,朱元璋又收養(yǎng)了二十幾個義子
。
在朱元璋進攻滁州時,郭子興受到趙均用
、孫德崖等人的排擠
,所以,朱元璋攻下滁州城不多久
,郭子興也來到了滁州。朱元璋立即交出兵權(quán)
,三萬人的隊伍
,紀(jì)律嚴(yán)明,軍容肅整
,郭子興見了十分歡喜。
1353年
,朱元璋任命虹縣(今安徽泗縣)人胡大海為前鋒
,一舉攻克了和州。消息傳來
,郭子興即刻任命朱元璋為總兵官
,鎮(zhèn)守和州
。一次
,朱元璋外出,看到一個小孩在哭
,朱元璋問他為什么哭
,答說是等父親。朱元璋仔細一詢問才知道
,原來孩子的父親和母親都在軍營
,父親在營中養(yǎng)馬,母親和父親不敢相認(rèn)
,只好以兄妹相稱。朱元璋意識到
,部隊軍紀(jì)存在問題
,他們攻破城池后,擾民滋事
,擄掠婦女,這樣下去
,部隊將失去民心
。于是,朱元璋召集眾將
,申明紀(jì)律,下令歸還軍中有夫之婦
,讓城中許多被拆散的夫妻團圓
。此事廣為傳頌,朱元璋深得民心
。
此年三月,郭子興病逝
,小明王韓林兒任命郭子興的兒子郭天敘為都元帥
,妻弟張?zhí)鞛橛腋痹獛洠煸盀樽蟾痹獛?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名義上,都元帥是軍中之主
,右副元帥的地位也比左副元帥高
。但是滁州和和州的軍隊,多是由朱元璋招募收編的
,而且朱元璋比郭天敘和張?zhí)煊杏掠兄\,并且手下又有人才。所以
,朱元璋事實上成了這支隊伍的主帥
。
朱升獻策
在朱元璋稱帝之前,所奉行的策略是朱升提出的“高筑墻
、廣積糧、緩稱王”
。高筑墻是指加強軍事防備,鞏固后方
;廣積糧是指發(fā)展經(jīng)濟生產(chǎn)
,儲備糧食,增強經(jīng)濟實力
;緩稱王則是指不要過早稱帝,以免樹敵過多
。這三條建議極具戰(zhàn)略眼光
,是朱元璋發(fā)展初期的指導(dǎo)思想。
朱元璋在和州駐守幾個月后
,糧食供應(yīng)成了問題。與和州相對
,緊靠長江南岸的太平(今安徽當(dāng)涂)
、蕪湖是盛產(chǎn)稻米的地方,但是沒有船只
,只能望江興嘆。這時恰好兩支紅巾軍的巢湖水軍前來歸附
,朱元璋親自處理合并事宜
。七月間,巢湖水軍千余只戰(zhàn)艦突破元軍封鎖抵達和州
。朱元璋的步馬軍登上巢湖水軍的船只,從和州東渡長江
。到達對岸的采石
,常遇春一馬當(dāng)先,率軍沖殺
,攻克采石,獲得大量糧食。將士想把糧食和戰(zhàn)利品運回和州慢慢享用
。見此
,朱元璋果斷地命人砍斷船纜,任船順流而下
,斷絕退路。將士們見無路可退
,一鼓作氣
,在朱元璋率領(lǐng)下攻克太平。進入太平
,朱元璋重申軍紀(jì),嚴(yán)禁擄掠
,有個別兵士犯禁
,立即處死,因此
,朱元璋的軍隊受到當(dāng)?shù)匕傩盏膿碜o。朱元璋于是置太平興國翼元帥府
,自己做元帥
,任命李善長為帥府都事。這樣
,朱元璋便開始了穩(wěn)固根據(jù)地的工作。
至正十六年(公元1356年)三月
,張士誠在長江三角洲地帶發(fā)起攻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