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太后垂簾聽政那么多,最后為何沒有形成后宮專權(quán)
對宋朝后宮專權(quán)很感興趣的小伙伴們
,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宋朝也有很多太后垂簾聽政而沒有形成后宮專權(quán)
,我認為是沒有專權(quán)的土壤,制度健全
。
.png)
后宮專權(quán)的兩大因素
遍觀我國古代,后宮想要專權(quán)干政必須滿足兩個因素
,一個是家族勢力
,俗稱外戚;另一個是后宮必須要有可堪使喚的人手,也就是太監(jiān)
。
外戚
一個女人出嫁后,她的娘家就是她最堅實的后盾
。在五代之前,漢朝以及魏晉南北朝時期
,由于察舉制、九品中正制等選官制度的施行
,我國古代的世家門閥勢力相當之大
。比較著名的有漢代的霍氏、竇氏;東晉的王氏
、謝氏;隋唐時期的關(guān)隴貴族、山東士族
、江南士族等。
門閥士族聚會
正因為這些大族勢力龐大
,出身于這些大家族的女子干政后可以迅速掌控朝堂
,使得百官盡皆俯首
。唯一例外的是武則天,但是武氏一族也因為武則天而一人得到雞犬升天
,也使得武則天有了可以依靠的外戚。
太監(jiān)
太監(jiān)是我國封建社會的特有產(chǎn)物
,因為皇宮侍衛(wèi)及百官不得擅入宮廷
,皇帝忙于政事。因此除了宮女外
,太監(jiān)是后宮嬪妃們接觸最多的人
。
而想要專權(quán)干政
,那么就必須要及時掌握朝廷百官動向,還要有人去傳遞信息
,這個工作宮女顯然是不適合的,只有太監(jiān)可以
。
太監(jiān)傳旨
宋朝后宮不具備專權(quán)的兩大因素
唐朝末年,私鹽販子黃巢造反
。這場起義席卷了整個天下,世家門閥被屠戮一空
,貴族消亡殆盡。五代及宋時期
,寒門子弟開始崛起
,一人得道之后,就能建立一個家族
,不能與之前的門閥同日而語。
這些暴發(fā)戶式的家族根本無法為后宮提供有力的幫助
,底蘊無法比擬
。因此在朝堂上后宮干政只能依靠那幫寒門大臣
,恰恰這幫大臣認死理的還多,包拯就是其中的代表
。這樣也就決定了后宮只能與大臣們互相配合
,而不能為所欲為。
對于太監(jiān)
,宋朝自立國起就有專門的部門內(nèi)侍省來管理,將太監(jiān)徹底獨立起來
,只能伺候后宮以及灑掃庭院,使其無法干預(yù)朝政
。
宋朝就這樣杜絕了后宮干政的可能,雖然后宮的權(quán)力縮小了
,但是與此同時
,以寒門士子為代表的文官集團崛起了
。
寒門士子從根本上厭惡世家豪門的存在
,在他們掌權(quán)后雖然絕大多數(shù)人也都有自己的家族,但與真正的世家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
,同時他們也會杜絕后宮對家族的反哺,使得世家成為歷史
。
獨攬大權(quán),且無政敵的宋朝太后劉娥,為何沒能成為第二個武則天?
劉娥與武則天的人生經(jīng)歷有著太多的相似之處
,她們皆出身于沒落的貴族家庭,劉娥的父親劉延慶
,在太祖一朝官至虎捷都指揮使,領(lǐng)嘉州刺史
,雖算不上高官,但也算是個中等的權(quán)貴人家
,但是隨著劉延慶的去世,后繼無人的劉家就隨之中落
。而武則天的家庭也一樣,他的父親武士彟雖在高祖一朝官至工部尚書
、荊州都督,但到了太宗朝
,隨著武士彟的去世,武家也就此家道中落(不得不說歷史就是這么的巧合
,劉娥與武則天的父親都在開國皇帝一朝中身居要職
,也都是在太宗一朝中走向沒落)。
她們都有著極其豐富的理政經(jīng)驗
,劉娥在真宗朝后期就開始干預(yù)朝政,當時真宗回宮處理天下奏章時
,她就總是陪伴左右,參與國事的處理
。而武則天更是不用說
,在高宗中后期
,她就已經(jīng)是明目張膽的參預(yù)朝中事務(wù)
,“政無大小
,皆與聞之
,天下大權(quán)
,悉歸中宮,黜陟生殺
,決于其口”,最后甚至都與高宗并稱“二圣”
。
再如她們都有極其高超的政治手腕。劉娥知道利用百官之間的矛盾去擊敗自己的敵人
,如她就曾利用丁謂
、曹利用等人
,一舉打垮了反對自己干政的寇準
、周懷正、李迪等等人
。而武則天,她的政治手段更是驚人
,憑借著一己之力,她不但將反對自己為后的長孫無忌
、褚遂良等元老重臣貶出朝堂,之后還讓高宗心甘情愿的將一半皇權(quán)交予她
,與他并稱“二圣”
。
再如她們在“垂簾聽政”時都有“僭越”的行為
。劉娥在聽政時
,她不但公然接受宋仁宗和文武百官的朝拜
,甚至還以帝王的禮儀去參拜太廟
。而武則天在聽政時,其所作所為更是肆無忌憚
,從“公然廢掉中宗李顯,另立睿宗李旦為帝”這件事就可以看出
,此時武則天已于帝王無疑
。
可以這么說
,劉娥同武則天一樣,她有稱帝的條件
,也有稱帝的能力,如若她要稱帝
,這不是沒有機會。但事實上
,最后劉娥并沒有成為第二個武則天
,她們兩人最后是走上一條截然相反的兩條道路
。武則天在聽政七年后
,宣布改唐為周
,建立大周王朝。而劉娥聽政盡管長達十一年之久
,已然成為北宋的最高統(tǒng)治者
,但卻自始至終沒有邁出稱帝這最后一步。
那劉娥為何不踏出最后一步
,去行那改朝換代之事
,成為第二個武則天呢?
關(guān)于劉娥為什么成不了第二個武則天
,很多答主其實已經(jīng)給出了非常詳細的答案
,比如沒有庶族集團的支持;沒有外戚集團的支持;沒有自己的鐵桿政治盟友等等
。因此,如若重復去說這些
,著實有老生常談之嫌
。
所以
,對于其他答主已經(jīng)寫出的原因
,我這里就不再詳訴
。 這里,我來說說
,多數(shù)答主在解答這個問題時都很少提到過的一個方向。
劉娥之所以沒能成為第二個武則天
,這與宋真宗在駕崩后所留下的遺詔不無關(guān)系。
與武則天靠李治留下的“大帝遺詔”獲得名正言順的“聽政”權(quán)一樣
,劉娥能名正言順的聽政
,靠的就是宋真宗所留下的“乾興遺詔”。
但是
,與“大帝遺詔”為武則天后來的稱帝鋪平道路不一樣的是,“乾興遺詔”卻是極大的遏制住了劉娥意欲稱帝的舉動
。
我們來看看這兩份遺詔的主要內(nèi)容:
“大帝遺詔”:“皇太子(唐中宗李顯)哲,……凡百王公卿佐
,各竭乃誠,敬保元子
,克隆大業(yè)
,光我七百之基,副茲億兆之愿?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侍?李顯)可於樞前即皇帝位
,……軍國大事有不決者,兼取(武后)天后進止”
。
“乾興遺詔”:“(宋仁宗趙禎)可于柩前即皇帝位
。然念方在沖年,適臨庶務(wù)
,保茲皇緒
,屬于母儀。宜尊皇后為皇太后
,淑妃為皇太妃
,軍國事權(quán)兼取皇太后處分?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囉幼糇诠?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文武列辟,輔其不逮”
。
首先
,從這兩份遺詔中,我們可以看出武則天
、劉娥這二人獲得聽政權(quán)力的原因是不一樣的
。先是劉娥,宋真宗賦予她聽政權(quán)力的原因是“念方在沖年
,適臨庶務(wù)
,保茲皇緒,屬于母儀”
,就是此時剛繼位的仁宗還很年幼(13歲登基)
,且缺乏施政經(jīng)驗,因此如若讓他直接親政
,這對于國家
,對于百姓來說,都不是一件好事
,因此為了國家
、百姓考慮,真宗就賦予了劉娥聽政的權(quán)力
,讓她代行皇權(quán)
。
反觀武則天,李治給她聽政的權(quán)力
,卻似乎是毫無原因的
,因為自古皇太后能被賦予“聽政”權(quán)力的
,其條件武則天是一樣都不占。先是“年幼”
,李顯即位之時
,他已是28歲的大好青年,這顯然無法滿足“年幼”的條件
。再是“缺乏施政經(jīng)驗”
,李顯未登基時,他就已經(jīng)擁有較為豐富的施政經(jīng)驗
,當時李治多次因事出京時
,李顯就多被賦予“監(jiān)國”的責任,如永淳元年(682年)
,唐高宗“幸東都”時
,就令“皇太子(李顯)京師留守,命劉仁軌
、裴炎
、薛元超等輔之”,因此這也顯然滿足不了“缺乏施政經(jīng)驗”的條件
。
事實上也的確如此,當時忠于李唐的重臣
,他們皆不能逼迫武則天放棄聽政的權(quán)力
,而只能是用各種借口去請求武則天放棄聽政,如裴炎就曾用過“平定叛亂”的借口
,《新唐書》載:“徐敬業(yè)兵興
,后議討之,炎曰:‘天子年長矣
,不豫政
,故豎子有辭。今若復子明辟
,賊不討而解’”
。由此,在擁有完全合法
,且不受限制的聽政權(quán)的加持下
,武則天是完完全全有資格去將朝堂上的重要位置換上忠于自己的親信,而不懼任何非議
。
而反觀劉娥
,她的聽政是受到時間和條件的限制的,一旦仁宗成年
,且擁有施政的經(jīng)驗時
,劉娥就得歸還聽政權(quán),而這就給了忠于趙宋的官員逼迫她歸還權(quán)力的理由,此時劉娥死心塌地的輔佐仁宗治理大宋
,這也就罷了
,但若是她有半點妄圖改朝換代的想法,恐怕那些忠臣就會以此種理由逼迫她交出權(quán)力
。而此時劉娥一旦拒絕交出權(quán)力
,那不管是忠于趙宋的忠臣,還是別有用心的奸臣
,他們可都有正當?shù)睦碛扇ゲ扇”G的作法了
,真等到那時,劉娥的命運會走向何方
,就真的不知道了
。
首先在“大帝遺詔”中,李治賦予武則天的聽政權(quán)力是“軍國大事有不決者
,兼取(武后)天后進止”
,因“兼”在古文中有著“全部”、“同時”這兩種不同的意思
,因此這句話有著兩種不同的解釋
,其一是凡是遇到不能決斷的軍國大事,全部由武則天來決斷
;其二是遇到軍國大事有分歧的時候
,要同時稟告于武則天,由其來做決斷
。當然不論是哪種解釋
,我們都可以看出,李治賦予武則天的聽政權(quán)力是完全等同于皇帝的權(quán)力
,她就是整個天下真正的掌控者
。
而正是武則天擁有如此巨大的權(quán)力,她才能凌駕于皇帝之上
,直接越過皇帝頒布詔令
,去行遷都、改官制
,乃至是廢帝一事
,如光宅元年(684年),武則天就越過睿宗李旦
,直接下詔:“旗幟改從金色
,飾以紫,畫以雜文
。改東都為神都
,又改尚書省及諸司官名”
。
而反觀劉娥,在“乾興遺詔”中
,劉娥被賦予的權(quán)力只是“軍國事權(quán)兼取皇太后處分”
,這里我們需注意“權(quán)”這個字,在古文中權(quán)有“變通”
、“暫時”這兩種意思
,因此無論是何意,劉娥雖然與武則天一樣
,同樣被賦予軍國大事的最高決策權(quán)
,但不一樣的是,劉娥被賦予的權(quán)力是暫時性的
,是一種特殊情況下的變通做法
。也就是說,劉娥只是皇權(quán)的臨時掌控者
,而不是真正的持有者
,她不能長時間的把控著皇權(quán),更不能直接取代仁宗皇帝
,成為真正的皇權(quán)擁有者
。
再是,“乾興遺詔”中賦予了百官限制劉娥的權(quán)力
,而“大帝遺詔”中卻是沒有
。武則天之所以能夠控制住李唐天下,并最終達成改朝換代的壯舉
,這之中固然與武則天本身高超的政治手腕有關(guān),可更多的是朝中多數(shù)重臣的“不作為”
。而李唐重臣之所以會“不作為”
,雖跟有些官員貪生怕死,趨炎附勢有關(guān)
,但也有李唐重臣沒有權(quán)力去限制武則天有關(guān)
。
如上文所說,“大帝遺詔”中賦予武則天的權(quán)力是至高無上的
,是可以凌駕于李唐皇帝之上的
,與此同時,李治在遺詔中更是點明:“凡百王公卿佐
,各竭乃誠
,敬保元子,克隆大業(yè)
,光我七百之基
,副茲億兆之愿”
,即朝中文武百官必須是無條件聽從武則天的命令。如此
,試問李治都在遺詔中如此說道
,李唐忠臣就算有心限制武則天,但又有何理由去限制武則天呢
?畢竟連李唐天下的擁有者
,李治他都不在乎這天下被武則天所得,那些忠臣又還能干嘛呢
?
而與“大帝遺詔”中無底線的給予武則天權(quán)力不一樣的是
,“乾興遺詔”中卻是賦予了朝中文武百官限制劉娥的權(quán)力,“文武列辟
,輔其不逮”
,這句話無疑是給予了文武百官指正劉娥政令失誤的權(quán)力,及限制劉娥擅權(quán)的權(quán)力
。在當時,那些忠于趙宋的重臣正是借助這個權(quán)力一次又一次的制止了劉娥赤裸裸的“僭越”行為
。
如某一次
,劉娥與仁宗皇帝“同幸慈孝寺”,劉娥“欲以大安輦先帝行”
,此時參知政事魯宗道就說道:“夫死從子
,婦人之道也”,直接與劉娥說道
,她不能走在仁宗皇帝的前面,而這時劉娥無奈只得遵從“命輦后乘輿”
。再如乾興元年(1022年)六月
,劉娥“以上臥起晚,令內(nèi)侍傳旨中書
,欲獨受群臣朝”
,此時劉娥意欲將仁宗皇帝拋棄,獨自接受群臣的朝拜
,可最終因士大夫們的嚴詞拒絕,劉娥這等舉動并未如意
。
同時
,與武則天動輒就能親自下詔罷免百官不同的是,因“乾興遺詔”賦予了百官限制她的權(quán)力
,劉娥不但不能罷免百官
,還要時刻受到文武百官的監(jiān)督,比如劉娥晚年縱容外戚亂政時
,“稍進外家
,任內(nèi)宮羅崇勛、江德明等訪外事
,崇勛等以此勢傾中外
。兄子從德死,姻戚
、門人、廝役拜官者數(shù)十人”
,她就相繼遭到御史曹修古
、楊偕、郭勸
、段少連等人的連番彈劾
。
綜上所述
,從這兩份遺詔的比較
,我們就可以看出劉娥雖與武則天一樣有著聽政的權(quán)力,但劉娥的權(quán)力卻是受到了嚴格的限制的
,其不但要受到時間和條件上的限制
,還要受到文武百官強悍的限制。簡單的說
,真宗賦予劉娥的只是暫行皇權(quán)的權(quán)力
,她只是皇權(quán)的代言人,當時一切軍政事務(wù)還是離不開仁宗的同意的
,況且真宗在賦予劉娥皇權(quán)代理人身份的同時
,還賦予文武百官監(jiān)督她的權(quán)力,因此劉娥是做不到跟武則天一樣
,去直接越過仁宗去執(zhí)行任何一項政務(wù)的
。
如此
,試問單單靠一個遺詔
,就被如此牽制的劉娥,她豈能成為第二個武則天呢
?
北宋劉太后垂簾聽政十一年,作為孤兒寡母她是如何從大臣手里奪得實權(quán)?
在以往的宮廷斗爭當中,一旦身居高位
,登上權(quán)利的頂峰,就會變得失去自我
,越來越冷血無情
。像呂雉,武則天
,但是劉娥卻并不這樣
,她在封后之前,曾經(jīng)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對
,因為出身卑微,沒有誕下子嗣
。大臣的反對讓宋真宗十分惱怒
,也讓劉娥白白等了五年。
之后真宗因為生病久居宮中
,他只能依靠劉娥處理政事
。劉娥處理政事的時候
,賞罰有度
,既照顧丈夫,又得照顧兒子
,把事情處理的井井有條
,所以深得真宗的信任。之后真宗病逝
,把朝廷的事情都全權(quán)交給了劉娥,她也變成了皇太后
。
因為皇帝年幼
,她出身不好,所以很多大臣怕她效仿武則天
,所以對她頗有意見
。
但是劉娥跟武則天完全相反,她沒有大肆誅殺趙氏子孫,而是對他們加以優(yōu)待
。此外,仁宗雖然并不是她的親生兒子
,但是她對仁宗的教導
,真是盡心盡力,從來不敢怠慢
。還有仁宗的母親
,之前是劉娥的婢女,在她一朝得孕生子后
,劉娥并沒有過河拆橋
,而是在真宗去世之后,將她封為順容
,之后又講她封為宸妃。
劉娥做事的方式慢慢的得到了大臣的信任,原來她并不是像武則天那樣的女子
。她和武則天最大的不同就是在面對權(quán)利和欲望的時候,劉娥會克制住自己
,給自己留下了千古美名
。一個女人
,在經(jīng)歷了千辛萬苦
,總于站到了權(quán)利的頂峰,要說一點欲望沒有是不可能的
。劉娥也是在經(jīng)過很長一段時間還政于仁宗
。
有9位后妃垂簾聽政的宋朝,當時究竟發(fā)生了什么?
后妃是封建時代比較顯貴的一個婦女階層
。在家天下皇位繼承過程中,她們在皇室家族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尤其是做了皇后
,或者是自己的兒子榮登大寶之后
,更是風頭無兩
。
宋朝一共有九位后妃十次臨朝聽政。兩宋共有十九位皇帝
,可以看出
,這個比例還是非常高的
,雖然這些女人并沒有像呂后
、武則天、慈禧這樣的帶來非常大的影響
,但是都是非議最少
,時局最為平穩(wěn),甚至得到了諸多大臣的真心擁護的
。
那么
,這9位后妃垂簾聽政的宋朝
,當時究竟發(fā)生了什么
?
第1位劉娥太后。她是宋真宗趙恒的第三任皇后了
,宋仁宗登基時年幼
,史料記載“真宗崩,遺詔尊后為皇太后
,軍國重事,權(quán)取處分”
,說白了就是上任皇帝讓她這么干的
。后世稱其“有呂武之才,無呂武之惡”
。一句話什么都概括了
。
第2位曹太后。英宗趙曙剛繼位
,由于生病便由曹太后來垂簾聽政。不過僅僅一年多的時間
,便撤簾還政
。
第3位是高太后。她可是很傳奇的人物
,不過她是以太皇太后的身份垂簾聽政的
,當時新登基的皇帝哲宗趙煦只有十歲
,還是個小皇帝
。
第4位向太后。向太后在歷史上可謂是大名鼎鼎
,他是宰相向敏中的曾孫女
,并且成為了宋神宗的皇后。就是這個女人,在宋哲宗去世以后
,一度臨朝稱制,并且為了保證自己的權(quán)威
,居然力排眾議
,讓端王成為了皇帝。
第5位宋哲宗皇后孟氏
。其二度被廢又二度復位
,她也因為這樣
,避免了被金兵俘虜
。靖康之變后,傀儡張邦昌迎接孟氏請其垂簾聽政
。趙構(gòu)稱帝后
,撤簾不再聽政。在南逃過程中
, 發(fā)生了苗劉兵變,趙構(gòu)退位
,孟氏再度垂簾聽政
。?
第6位宋高宗皇后吳氏。宋孝宗死后
,因宋光宗拒絕出席父親的喪禮
,引起各方面的不滿,最終由宋高宗的吳皇后垂簾聽政
,讓宋光宗的兒子即位。
第7位宋寧宗皇后楊氏
,宋寧宗的第二任皇后
。趙昀只是宗室之子,是史彌遠極力主張的
,不過由于天后一直不同意
,所以并沒有登基,不過最終太后還是同意了
。宋理宗趙昀是為了感激皇后的恩德,不但尊她為太后
,并作了垂簾聽政的規(guī)定
。不過前后不到幾個月的時間
,就還政了。
第8位宋理宗皇后謝氏
。宋理宗死后,宋度宗接了班
,宋度宗駕崩后,宋恭帝即皇帝位
,由于宋恭帝只有4歲
,因此由太皇太后謝道清垂簾聽政。
第9位宋度宗淑妃
。宋恭帝投降后
,楊淑妃則帶著益王趙昰
、廣王趙昺繼續(xù)南下
,不過最終還是沒有挽回大宋。
歷史上有好多垂簾聽政的太后有好多,為什么坐上國主的只有一個?
因為要想以女子的身份登上皇上的寶座得滿足以下幾個條件:首先是自身性格足夠堅硬,能經(jīng)得起打擊,對自己也下得了手。其次,得丈夫和兒子都滿足讓自己登基的條件,因為千百年來的思想限制,女子當官已是不易,就不要說是當國主了。最后,在政治上還是要有自己的見解
,能夠撐得起這個天下
。
就那武則天、呂雉
、北魏的馮太后來舉例子吧
。首先,武則天的經(jīng)歷就夠玄幻:以李世民妃子的身份去道館住了住
,回來就變成了李治的妃子
。而且,為了陷害別的妃子
,武則天能夠?qū)ψ约旱挠H生子女下手
,這哪是一般女人能做得了的事情?雖說馮太后當年也毒死了自己的兒子
,但是那個兒子并不是馮太后的親生兒子呀
!
武則天在李治在位時期
,就已經(jīng)和李治二圣臨朝
,也就是說,李治已經(jīng)公開在朝堂上確認了武則天的身份
,這就是告訴大家武則天在朝堂上的地位和自己是一樣的
,那些大臣已經(jīng)從崩潰到接受,等到將來武則天登基的時候
,大家反而有一種:終于,這一天還是來了的感覺
,也就是說武則天登基是一個循緩漸進的過程
。
反觀呂雉和馮太后,劉邦怎么可能會承認呂雉是另一個皇上呢
?這簡直就是要劉邦的命
,也就是說就算呂雉有一天想要登基,她也是沒有得到的劉邦支持的
,下面反對的人肯定會排隊來討伐呂雉。而馮太后呢
,馮太后雖說也是執(zhí)掌過朝政
,但是她還是把權(quán)力還給了兒子以及后來的孫子,也就是說她自己的野心就不夠大
,這樣的情況怎么能登上皇位呢
?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lishitanjiu/2683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
,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
,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
,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
,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
,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