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諸葛亮為什么無法制止劉備伐吳很感興趣的小伙伴們
公元221年
劉備一意孤行,傾蜀漢之兵以伐吳
,諸葛亮為什么沒有制止.png" />
在《隆中對》里面,諸葛亮提出的立國戰(zhàn)略可以概括為兩點:首先是進取益州
經(jīng)過赤壁一役
值得一提的是
,奪取益州本來就是諸葛亮設計的基本路線。奇怪的是,劉備進軍益州之后,卻長時間讓諸葛亮留守荊州。要知道此時荊州的情況遠遠不如益州急迫。這到底是為什么呢?經(jīng)過對史實的研究
,可以推斷:劉備不再依賴諸葛亮,根本原因在于他對用人路線作出了調整。張松
、法正的積極投效,讓劉備奪取益州具備了先決條件,同時他們非常熟悉益州各方面的情況,也為劉備制定了詳細方案和治理策略劉備入蜀不久
1
2、用人政策:比如在如何安排許靖等名士的問題上
,法正的意見基本上被劉備完全采納。3、平定益州后
,法正的實權僅次于劉備:法正先是被封為蜀郡太守、揚武將軍。劉備不僅把最重要的“都畿“即蜀郡交給法正統(tǒng)轄,而且也視其為“謀主”即首席謀士。這在某種程度上就意味著諸葛亮已經(jīng)被邊緣化了。之后,劉備又進封法正為尚書令。要知道,自西漢武帝中朝制形成以后,三公的職權漸被剝奪,實權掌握在君主的秘書官—尚書手里,經(jīng)東漢演變,尚書之長尚書令,已成為君主心腹之職,具有為君主出謀劃策、處理日常具體事務的權力。劉備把尚書令這個重要職位交給法正,充分說明后者已成為蜀漢實權派,并且在劉備在心目中擁有極其重要的地位。4
、只有法正勸得住劉備:劉備與曹操交戰(zhàn)時,形勢很不利,曹軍又箭發(fā)如雨,可是劉備堅決不肯退兵,還發(fā)脾氣,只有法正才敢勸諫,而且勸成了。總而言之
,劉備平定益州前后,法正才是他最為倚重的謀士,而諸葛亮的實權遠不如他當然了
,劉備伐吳前可能還有另一種心理:法正不在了又怎么樣?老子打了大半輩子仗,就不信沒有法正、諸葛亮這些謀士,搞不定東吳。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lishitanjiu/3407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