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王盧綰亦率兵自東北攻擊陳豨
。陳豨差遣王黃求救于匈奴,而盧綰也派其臣張勝出使匈奴
,并散言陳豨現(xiàn)已戰(zhàn)勝
,欲令匈奴勿出兵助之。臧荼的兒子臧衍剛好流亡在匈奴
,對張勝說:您之所以在燕得到重用
,是由于您知曉匈奴的工作(注:燕與匈奴毗連)。而燕所可以持久存在的緣由
,是由于其他諸侯屢次造反
,全國征戰(zhàn)不休。如今您為了燕
,想要敏捷消除陳豨
。但陳豨被消除了今后,下一個就該輪到燕了
,您和您的主上立刻就會成為別人的俎上魚肉
。您為何不讓燕暫時放過陳豨,而且和匈奴聯(lián)合呢
?若是形勢弛緩
,燕就可以長存;即便朝廷強逼侵削
,燕也算有了安全的保證
。張勝以為他說的有道理。所以他私自勸匈奴協(xié)助陳豨攻擊燕
。(注:張勝之意
,大概是留下陳豨,而且在陳豨
、匈奴以及盧綰之間形成連兵不決的形式
,使?jié)h朝不敢對燕采納舉動。)
盧綰又派范齊出使陳豨
,勸他流亡(注:大概是轉入游擊作戰(zhàn))
,與燕連兵勿決。但此事卻被陳豨的降將通知了劉邦
。劉邦派青鳥使召盧綰
,盧綰稱病不往。劉邦又派辟陽侯審食其
,御史大夫趙堯召盧綰
,并借機查詢他的下人。盧綰愈加驚駭
,閉門謝客
。他對他寵信的臣下說:如今不是劉姓而做王的
,只要我和長沙王吳芮了。上一年春天朝廷族滅了淮陰侯韓信
,夏天又誅殺了彭越
,都出自呂后的策略。如今皇帝有病
,政事皆決于呂后
。呂后這個婦人,專門想要找托言誅殺異姓諸王和大功臣
。所以稱病不往
。他的手下都逃跑躲藏起來。但這段話畢竟被走漏到辟陽侯耳中
。辟陽侯回來后
,具體向劉邦做了稟告。劉邦愈加生氣
。
劉邦又從匈奴降人那里
,聽到了張勝在匈奴為燕使者的音訊,所以斷定:盧綰公然造反了
。漢十三年三月
,劉邦以樊噲為將軍,率軍擊燕
。后又改以周勃代之。
盧綰傳聞劉邦患病
,帶著他的家族
、宮人、心腹等共數(shù)干騎
,在長城下等候
,期望劉邦康復之后,親身入長安謝罪
。但是四月劉邦駕崩
,盧綰遂帶領世人流亡到匈奴。匈奴封他為東胡廬王
。一年后死于匈奴
,卒年六十三。
劉邦規(guī)定異姓不得封王,他被迫封的8個異姓王
,都是什么結局
?
劉邦稱帝后,分封天下
,共封賞143位諸侯
,其中7大異姓王是最有名的。他們分別為:楚王韓信
、梁王彭越
、淮南王英布、趙王張耳
、燕王臧茶(后燕王盧綰)
、長沙王吳芮、韓王信
。
那么這些人為何能夠被封王呢
?
1.楚王韓信?
韓信?漢初三杰?之一,為漢朝的成立立下赫赫戰(zhàn)功
。韓信是一個平頭老百姓
,開始時投靠項羽,在項羽帳中做執(zhí)戟郎中
,多次向項羽建議軍事行動都不受項羽的重視
。于是在鴻門宴后投奔南鄭的漢王劉邦,被夏侯嬰發(fā)現(xiàn)
,推薦給蕭何
。蕭何多次與韓信交流發(fā)現(xiàn)韓信是一個有軍事才干的人,發(fā)生月下追韓信這件事后
,將韓信鄭重的的推薦給劉邦
。
劉邦拜韓信為大將軍,直接負責漢軍東進事宜
。在暗渡陳倉
、平定三秦、井陘之戰(zhàn)
、戰(zhàn)龍且等決定性的戰(zhàn)役中
,消滅了項羽的主力,為漢朝的成立奠定了基礎
。漢初被封為楚王
,是當時勢力最大的異姓王。陳豨叛變后
,韓信被人告發(fā)叛變
,劉邦非常顧忌韓信的實力,于是設計在云夢抓了韓信
。在查證后發(fā)現(xiàn)沒有韓信叛變的證據(jù)
,于是將韓信質押在京城
。后被呂后和蕭何設計殺害,被誅滅三族
。
2.梁王彭越?
彭越之前是土匪
,陳勝吳廣起義后,都號召起來一起滅秦
,很多人推薦彭越做他們小隊的領導人
,彭越再三推遲后,與大家約定明天早上開始起義
。第二天就有十幾人遲到
,最遲的一個人中午才到。于是彭越斬最后遲到的人
,樹立了威信
。
彭越依附漢王后,漢王派彭越做了梁王魏豹的相國
,統(tǒng)領梁王軍隊
,后來魏豹反叛。彭越開始帶著隊伍
,在黃河沿岸騷擾楚軍
,史稱:彭越撓楚。劉邦圍困滎陽后
,彭越為漢王攻下了非常多的城鎮(zhèn)
,并為漢王籌集物質。為了消滅楚軍
,劉邦采取張良計策
,封韓信為齊王、封彭越為梁王
。于是彭越、韓信一起圍項羽于垓下
。
劉邦稱帝后
,彭越被封為梁王。陳豨叛變后
,高祖召見彭越
,彭越稱病,不來朝
,于是高祖也可以開始懷疑彭越有二心
。彭越非常著急,這時又被手下誣告叛變
,高祖將彭越貶為百姓
。后來彭越遇到呂后
,呂后將彭越騙至京城,用計將彭越殺死
,并且將彭越的肉分給各諸侯
,被誅滅三族。
3.淮南王英布?
劉邦稱帝后
,封為淮南王
。等韓信、彭越被誅殺后
,越來越擔心自己的安危
。開始調集兵馬,以應變可能有的軍事行動
,后來被人告發(fā)
。劉邦親帥大軍出征,英布被長沙王吳芮誘騙至鄱陽殺害
。?
4.趙王張耳?
張耳年少時為信陵君門客
,娶外黃縣富家寡婦為妻,于是做上了外黃縣縣令
。劉邦還是百姓的時候
,經(jīng)常到外黃縣與張耳聊天,經(jīng)常一呆就是幾天
。陳勝吳廣起義后
,擁護武臣為趙王。后來被秦兵圍巨鹿
,項羽巨鹿之戰(zhàn)救趙王
。項羽分封天下時,封張耳為常山王
。后來田榮反叛項羽
,陳余引兵圍攻張耳。
張耳敗走后投奔劉邦
,與韓信一起參加了井陘之戰(zhàn)
。消滅楚軍二十幾萬。封為趙王
,兒子張敖娶魯元公主為妻
,后來彭越等反叛后,別劉邦削去王位
,立張敖為趙王
。
5.燕王盧綰?
盧綰為劉邦同年同月同日生的老鄉(xiāng),自小兩家都非常要好,后來劉邦起義后
,跟隨劉邦一起戰(zhàn)斗
,是劉邦非常信任的人。劉邦稱帝后
,立盧綰為長安侯
,后來臧茶反叛被滅后,立盧綰為燕王
。被人告發(fā)與匈奴有聯(lián)系
,后來叛逃至匈奴,在匈奴老死
。
6.長沙王吳芮?
吳芮為吳王夫差后裔
,居住于鄱陽,一直以來都以發(fā)展鄱陽周邊經(jīng)濟為己任
,秦始皇建立秦朝后封吳芮為鄱陽令
。陳勝吳廣起義后,吳芮為第一個反秦的秦吏
,先投奔項羽
,被項羽封為衡山王,后來在張良的勸導下
,投奔劉邦
。劉邦稱帝后封為長沙王,張良辭官后
,居住在吳芮家
,吳芮聽從張良的建議,保存實力
,將軍隊與封地都釋放給劉姓諸侯
。是唯一一個得到善終的異姓王。
7.韓王信
韓王韓信為韓國后裔
,為與淮陰侯韓信區(qū)分
,人稱韓王信。高祖封其為韓王
,因信的封地都是一些軍事要地
,劉邦將其遷往中原地區(qū),后來信請求去馬邑駐守
,劉邦恩準。馬邑與匈奴交界
,有一次信被匈奴圍攻
,信請求漢朝派兵支援,因被懷疑叛變
,投靠匈奴引兵攻打太原
。在這個期間誘導陳豨叛變
,后被柴武斬殺。一將功成萬骨枯
,高鳥盡
,良弓藏。劉邦依靠的這些封疆大吏打下江山
,而江山穩(wěn)固后
,又與呂氏一起密謀除掉這些功臣。
驗證了那句話:狡兔死
,走狗烹
;高鳥盡,良弓藏
;敵國破
,謀臣亡。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lishitanjiu/3671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