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清代中期開始,武俠小說就動不動點穴
、易容,個個都能輕功提縱,拿個秘訣不用苦練便能成高手,固然腦洞大開看著有勁,卻少了很多干貨,也脫離了真正的武學。相比之下,《水滸傳》的打斗描寫卻非常真實,不僅有極高的文學價值,對研究當時的冷兵技擊也有很深的參考意義。《水滸》里的好漢們,平日里練習
、比試都喜歡用槍棒,行走江湖也會帶一個防身。但是要是真去攔路搶劫、殺人放火,棒子畢竟殺傷力有限,所以在棒子之外,好漢們還有一個必備的武器,那就是樸刀。樸刀
一提到槍棒,我們心中都大致有個形象,一個細細長長的棒子
沒錯
然而《水滸傳》里的樸刀并不長這樣。翻閱《漢語大詞典》等等詞典
這個說法
這種研究方法
窄
用法相同,那么長度等等參數(shù)應當也是類似的
實際上,結合《水滸傳》的原文
而且書中提到樸刀
比如在瓦罐寺
除此之外,還有押送生辰綱時候
,楊志將樸刀插在地上,李逵給母親找水的時候,也是將樸刀插在一邊。刺擊為主
,可以插在地上,這些都可以作為樸刀的刃并不寬厚的佐證當然
另外書中的兩個細節(jié)
一個是武松在鴛鴦樓殺女仆的時候
另一個
,在“宋公明遇九天神女”,趙得抓捕宋江的時候,趙得“一只手將樸刀桿挑起神帳”。如果樸刀的桿子很長,也是難以做到單手挑帳的。而且書中多次用“捻”,來形容好漢們拿樸刀的手部動作
。這里的捻,是捏著的意思,這個動作也可以看出,樸刀是一種輕便的雙手刀,而非大刀之類。樸刀亮相水滸
水滸江湖堪稱是兵器庫
,比《三國演義》中的兵器更繁雜,比如誰聽聞過石子也是兵器的?偏偏水滸江湖中就出現(xiàn)了,且那作用不亞于弓箭——沒羽箭張清用石子連敗了梁山15員戰(zhàn)將。若說石子成為武器,是水滸一大新鮮創(chuàng)意的話
,那么還有一種武器,在水滸江湖中最尋常,這就是樸刀!哪怕宋江在逃亡時,也扛著樸刀,當然他最多也就是壯壯膽,因為宋江是靠嘴皮子和銀子,混江湖的
第一位使用樸刀的好漢
,是九紋龍史進,但為救朱武、陳達和楊春時,史進在燒了自己的史家莊,四人一起殺出后,史進便提著樸刀直奔李吉,然后“手起一樸刀,把李吉斬做兩段。兩個都頭正待走時,陳達
、楊春趕上,一家一樸刀,結果了兩個性命”。那么史進為何不使用他的“三尖兩刃四竅八環(huán)刀”?
因為這種兵器在馬上才能發(fā)揮出巨大威力
,而在步下卻難以施展。皆知林沖的主要兵器是“丈八蛇矛”,同樣也是騎在馬上作戰(zhàn)時,林沖才使用。那么林沖用過樸刀嗎?當然用過
,這就是林沖和楊志的樸刀大戰(zhàn)。當時林沖投奔梁山后,受到王倫的排擠,非要林沖三天內交出“投名狀”,林沖空耗了兩頭,直到第三天才終于動手。
二
、林沖、楊志雙對刀,盧俊義用它捉拿史文恭哪料來人正是楊志
,手里也提著樸刀,但見林沖“倒豎虎須,挺著樸刀,搶將來斗那個大漢。此時殘雪初晴,薄云方散這場龍虎斗
若說樸刀在林沖和楊志手中,演義出了一段精彩絕倫的雙刀對決的話
當時盧俊義被吳用的藏頭詩騙出家后
從這行文字中可以看出,樸刀也是蠻神奇的
,居然還是可以進行組裝。由此可見,林沖和楊志雙刀對決時,所用的樸刀應沒被組裝在桿棒上,史進那時則必是安裝在了桿棒上,因為面對的對手和情況不同。林沖僅面對楊志一人
,情況簡單,不需要組裝
果然,盧俊義提著這桿樸刀
所以盧俊義經過一番生死徘徊后,終于上了梁山
三、武松用它跳墻逃生
正所謂沒有想不到
武松在風云浦用樸刀,殺掉蔣門神派來追殺自己的人后
武松到城邊
首先解釋女墻,又叫女兒墻
武松正是利用樸刀的高度,從容跳墻逃生而去了——不得不說
樸刀——江湖好漢的標配
中國的武術
刀的冷峻
如此的好漢,必然有和其性格相配的一把好刀
一碗烈酒,一把樸刀
在梁山好漢們大大小小的戰(zhàn)斗中
,樸刀的出鏡率最高,可以說樸刀是宋代各路好漢們的標配。真可謂是倚天俠膽,快意江湖。他們提著手中的樸刀,嘯聚山林,行俠仗義,除暴安良,替天行道。因此
這種長刀,長得簡單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lishitanjiu/4003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