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歷史上有很多的功臣
,他們功成名就之后大都享受著榮華富貴,世襲罔替,但有個人卻被大卸八塊,這個人是誰呢這還要從公元前356年說起
這時的商鞅就成為了繼承者鞏固權利和樹立威望的絕佳工具
帝王懷有太多的猜疑感,怕受人欺騙
轉載聲明:感謝您對不回頭網(wǎng)的支持,讀史使人明智
最大的原因還是形式所逼
第一,商鞅和秦惠王有些私人恩怨
秦惠王即位之后
第二,商鞅的名望太高
。商鞅雖然施行了嚴酷的變法,但他也因此在百姓中立下了很高的威望,當時的百姓們一度到了只知商鞅而不知君王的地步。秦孝公非常信任商鞅,對他如此高的名望并沒有起什么不滿之心,但是秦惠王就不一樣了
第三,最大的原因當然還是形式所逼了
事情到了這一步,秦惠王已經(jīng)不得不認真考慮如何處置商鞅的問題了
商鞅被處死的原因是:
1.鳥盡弓藏。
2.樹敵過多。
3.不知收斂。
4.有私怨。
一
、商鞅被處死的詳情:1.鳥盡弓藏:秦孝公逝世后
,秦惠文王繼位,除去因權威過大而對皇位威脅最大的商鞅便是這位新皇帝不得不做的事情。
2.樹敵過多:由于商鞅在變法過程中的法令極其殘酷
,因此不論是百姓還是貴族,都極其反對其變法的一律嚴懲。
3.不知收斂:商鞅變法獲得成功后
,商鞅不知收斂,沒有功成身退,當時有位名叫趙良的人勸商鞅隱退,但商鞅并不能聽進去趙良的勸告
,所以最后導致了被秦惠文干處死的結局。4.有私怨:當年贏駟年少時犯法被商鞅新法處置
,他的兩個師傅也被判刑。所以秦惠王,包括公子虔懷恨在心是有可能的。其次商鞅變法觸怒了大量秦國老貴族的利益,只是迫于秦孝公沒有發(fā)作而已。最后君主制時代臣子勢力,威望蓋過君主是很可怕的,當時商鞅即是如此。5.雖然在政治上秦惠文王支持“商鞅變法”
,但秦惠文王在做太子的時候因為違反法律而被商鞅處罰,與商鞅本人之間確實存在私人恩怨。從個人情感上來說,秦惠文王確實不喜歡商鞅6.從廟堂到地方到處都是被商鞅提拔的擁護變法的官吏,加之商鞅還有商淤的封地
7.按照“商鞅變法”設計的權力結構,秦國的權力核心只能是秦王
。但由于之前秦孝公的信任和主持變法的大功,商鞅已經(jīng)成為與秦王并列的權力核心,這是秦惠文王不可能允許的。8.根據(jù)史書記載
,秦惠文王登基時還不到十九歲,個人的政治威望經(jīng)驗還不足以控制整個秦國朝堂。而秦惠文王當時依靠的公子虔、公孫賈為首的政治集團正是商鞅的政敵兼仇人。9.商鞅支持嚴刑峻法,認為懲惡是揚善的最佳途徑
,而酷刑則可以起到震懾奸邪小人的作用。結果,正是他沒有廢除的車裂之刑成為了他的最終歸宿10.商鞅在秦國范圍內(nèi)實施了嚴格的人口戶籍管理制度
,以至于他自己被通緝而想要逃亡時都沒法住宿客店。11.商鞅(約公元前395年-公元前338年),戰(zhàn)國時期政治家
、改革家、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衛(wèi)國(今河南省安陽市內(nèi)黃縣梁莊鎮(zhèn))人,衛(wèi)國國君的后裔,姬姓公孫氏,故又稱衛(wèi)鞅、公孫鞅。后因在河西之戰(zhàn)中立功獲封商于十五邑,號為商君,故稱之為商鞅。
相比于深受百姓愛戴的商鞅
,秦惠文王所倚重的張儀盡管也很有能力和才華,卻不怎么被百姓所尊敬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lishitanjiu/400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
上一篇:
中國古代服裝的由來
下一篇:
西門豹治鄴的經(jīng)過
,背后有何原因.png" alt="盤點歷史上被親兒子殺掉的五位皇帝,背后有何原因" onerror="nofind(this)" >
,古人上廁所如何解決" onerror="nofind(this)" >
!.png" alt="唐朝大貪官元載死前說了什么一句話道盡了千百年來的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