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s6iya"><pre id="s6iya"></pre></ul>
    • <kbd id="s6iya"><pre id="s6iya"></pre></kbd>
    • 登錄
      首頁 >> 諸子百家 >> 歷史探究

      清朝康熙皇帝為什么叫玄燁康熙的兒子分別叫什么

      眾妙之門 2023-06-24 15:35:12

      清朝康熙皇帝為什么叫玄燁康熙的兒子分別叫什么

      清圣祖仁皇帝康熙,全名愛新覺羅·玄燁

      。很多人肯定都或多或少知道
      ,這位不世明君有哪些功績(jī)
      。可能也覺得這位皇帝的名字有那么一點(diǎn)好聽
      ,至少比他弟弟福全讀起來霸氣得多,那么為什么順治帝要給自己的皇三子取名玄燁呢?玄燁這個(gè)名字又有什么含義呢?以上問題小編將在下文為大家一一揭曉。

      很多人聽到玄燁的“玄”字

      ,第一反應(yīng)多半是玄妙。正如老莊所說“玄之又玄
      ,重妙之門”
      。實(shí)際上大家可能都猜錯(cuò)了,康熙的這個(gè)玄字是和當(dāng)時(shí)一種重要現(xiàn)象掛鉤的
      。那就是西學(xué)東進(jìn)
      ,許多西方的傳教士來到東方傳教,將西方先進(jìn)的科學(xué)技術(shù)帶到東方
      ,大大開闊了國(guó)人眼界
      。在順治帝時(shí)期
      ,就有這么一位傳教士,來到大清
      ,帶來了各種先進(jìn)的科學(xué)技術(shù)和文化知識(shí)
      ,這個(gè)人就是湯若望。這個(gè)外國(guó)人在順治帝時(shí)期所占的分量絕對(duì)不清
      ,他被孝莊皇太后
      ,尊為義父,順治帝更是親切的稱他為“瑪法”
      ,在滿語里“瑪法”的意思即為爺爺
      。另外他還是中國(guó)欽天監(jiān)第一個(gè)洋監(jiān)正,他官居一品
      ,三代榮受皇封
      ,并且可以世襲。這個(gè)人對(duì)順治帝的影響不可謂不大
      ,在順治帝人生的前一大半都是信仰天主教的
      ,在死前兩三年才開始轉(zhuǎn)信佛教。

      在康熙出生的前后幾年

      ,順治帝經(jīng)常使用“玄”這個(gè)字
      。順治皇帝為湯若望御撰《天主堂碑記》一文,并賜“通玄佳境”堂額
      ,賜予湯若望“通玄教師”之封號(hào)
      。所以玄燁的這個(gè)玄字不是指中國(guó)古代哲思的玄妙的玄字,而是指從西方傳來的包括天文
      、歷法
      、機(jī)械以及天主教信仰在內(nèi)的、為順治皇帝深深服膺的一套學(xué)說
      。在這個(gè)期間
      ,順治帝是很重視“玄”這個(gè)字的,甚至將自己兒子的名字也冠上了這個(gè)字

      至于玄燁的“燁”

      ,那更好理解了?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盁睢弊值幕疽馑紴?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火光,日光
      ,光輝燦爛
      。也代指光明,盛大
      。以玄燁二字作為康熙的名字
      ,可見順治帝對(duì)康熙給予的美好期望

      相比于順治帝給康熙取的包含深刻含義的名字,康熙為自己兒子取的

      ,多帶有祝福之意
      。仿佛一個(gè)普通的父親,寄予自己兒子最真切的希望

      大阿哥允禔:禔

      ,通“祗”,敬的意思

      二阿哥允礽:礽

      ,福的意思。

      三阿哥允祉:祉

      ,福的意思

      四阿哥胤禛:禛,吉祥

      ,多用于人名

      五阿哥允祺:祺,吉祥

      七阿哥允佑:佑

      ,神靈的幫助、護(hù)佑

      八阿哥允禩:禩

      ,祭祀。

      九阿哥允禟:禟

      ,福佑

      十阿哥允鋨:誐,嘉

      ,美

      十二阿哥允祹:祹

      ,福、神

      十三阿哥允祥:祥,吉利

      十四阿哥允提:遖?(胤禎)禎:吉祥

      。禵:福。

      十五阿哥允禊:禊

      ,祥
      ,事鬼神以求福

      十六阿哥允祿:祿,福

      十七阿哥允禮:禮

      ,祭神祀祖

      十八阿哥允祠:祠,封建制度下供奉祖宗

      、鬼神或有功德的人的房屋

      十九阿哥允禝:禝,傳說中的人名

      ,社稷

      二十阿哥允袆:袆,美好(多用于人名)

      二十一阿哥允禧:禧

      ,幸福,吉祥

      二十二阿哥允祧:祧

      ,福

      二十三阿哥允禎:禎,吉祥。

      二十四阿哥允禳:禳

      ,祈禱消除災(zāi)殃。

      康熙皇帝有幾個(gè)兒子
      ,分別叫什么名字

      皇長(zhǎng)子允禔
      康熙十一年(1672年)生。母惠妃納拉氏

      。據(jù)傳教士白晉說:“皇上特別寵愛這個(gè)皇子
      ,這個(gè)皇子確實(shí)很可愛。他是個(gè)美男子
      ,才華橫溢
      ,并具有其他種種美德?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庇捎谒诨首又心挲g居長(zhǎng)
      ,替乃父作事最多。征討葛爾丹時(shí)
      ,康熙任命裕親王福全為撫遠(yuǎn)大將軍
      ,19歲的允禔從征,任副將軍
      ,參與指揮戰(zhàn)事
      。還銜命祭華山,管理永定河工程
      。26歲
      ,被封為直郡王。十年后因爭(zhēng)儲(chǔ)位
      ,謀害太子
      ,被康熙革王爵
      ,監(jiān)禁,雍正12年卒


      皇二子允礽
      生于康熙十三年(1674年)
      。因系孝誠(chéng)仁皇后所生,為嫡長(zhǎng)子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滴跏哪辏谒€是個(gè)一歲多的嬰兒時(shí)
      ,就被立為太子
      。但在康熙四十九年九月被廢;四十八年
      ,復(fù)立
      ;五十一年十月,再廢
      ,受禁錮
      ;雍正二年卒,追封理親王
      ,謚號(hào)密

      嫡福晉瓜爾佳氏,都統(tǒng)
      、伯石文炳之女
      ;側(cè)福晉李佳氏,輕車都尉舒爾德庫之女
      ;側(cè)福晉程佳氏
      ,程世福之女;側(cè)福晉唐佳氏
      ;側(cè)福晉李佳氏
      ;側(cè)福晉王佳氏;庶福晉范佳氏
      ;庶福晉劉佳氏
      ;庶福晉林佳氏;妾?jiǎng)⑹?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妾錢氏
      ,妾邱氏。

      皇三子允祉
      生于康熙十六年(1677年)
      。母榮妃馬佳氏。允祉博學(xué)多才
      ,成為乃父學(xué)術(shù)上的得力助手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滴跽鞲馉柕r(shí),允祉領(lǐng)鑲紅旗大營(yíng)
      。21歲
      ,被封為誠(chéng)郡王;次年
      ,降為貝勒
      ;32歲,晉誠(chéng)親王
      。雍正即皇位
      ,命允祉守護(hù)父親的景陵。雍正八年
      ,被奪爵
      、囚禁。十年
      ,去世

      嫡福晉董鄂氏,都統(tǒng)
      、勇勤公鵬春之女
      ;側(cè)福晉田氏,筆貼式敦達(dá)理之女
      ;妾王氏
      ,桑格之女;妾富察氏
      ,外富阿之女
      ;妾伊爾根覺羅氏,噶爾漢之女
      ;妾完顏氏
      ,牧長(zhǎng)二格之女;妾李氏
      ,李先隆之女
      ;妾奇德里氏,員外郎
      、參領(lǐng)薩哈廉之女
      ;妾朱我,朱鼐程之女
      ;妾吳氏
      ,吳美之女;妾陳氏,陳富榮之女


      皇四子胤禛
      生于康熙十七年(1678年)
      。母孝恭仁皇后?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滴跤H征葛爾丹時(shí)
      ,胤禛奉命掌管正紅旗大營(yíng)。20歲
      ,被封為貝勒
      ,31歲,晉雍親王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滴躐{崩,胤禛即位
      ,為雍正帝

      世宗孝敬憲皇后,烏喇那拉氏
      ,內(nèi)大臣費(fèi)揚(yáng)古女
      。世宗為皇子,圣祖冊(cè)后為
      嫡福晉
      。雍正元年
      ,冊(cè)為皇后。九年九月己丑
      ,崩

      孝圣憲皇后,鈕祜祿氏
      ,四品典儀凌柱女
      。后年十三,事世宗潛邸
      ,號(hào)格格

      康熙五十年八月庚午,高宗生
      。雍正中
      ,封熹妃,進(jìn)熹貴妃
      。高宗即位
      ,以世宗
      遺命,尊為皇太后
      ,居慈寧宮

      敦肅皇貴妃
      ,年氏,巡撫遐齡女
      。事世宗潛邸
      ,為側(cè)福晉。雍正元年
      ,封貴
      妃。三年十一月
      ,妃病篤
      ,進(jìn)皇貴妃。并諭妃病如不起
      ,禮儀視皇貴妃例行
      。妃
      純愨皇貴妃,耿氏
      。事世宗潛邸
      ,為格格。雍正間
      ,封裕嬪
      ,進(jìn)裕妃。高宗
      時(shí)
      ,屢加尊為?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寿F太妃。乾隆四十九年
      ,薨
      ,年九十六。謚曰純愨皇貴妃
      。葬
      妃園寢
      ,位諸妃上。

      世宗諸妃
      ,又有:齊妃
      ,李氏。事世宗潛邸
      ,為側(cè)室福晉
      。雍正間,封齊妃

      謙妃
      ,劉氏。事世宗潛邸

      號(hào)貴人
      。雍正間
      ,封謙嬪。高宗尊為皇考謙妃
      。懋嬪
      ,宋氏。事世
      ,號(hào)格格
      。雍正初,封懋嬪


      皇五子允祺
      生于康熙十八年(1679年)
      。母宜妃郭絡(luò)羅氏?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滴跽J(rèn)為此子心性甚善
      ,為人敦厚?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滴跽鞲馉柕r(shí)
      ,允祺奉命領(lǐng)正黃旗大營(yíng)。19歲
      ,被封為貝勒
      ,30歲, 晉恒親王
      。雍正十年死
      ,謚號(hào)溫。
      嫡福晉他塔喇氏
      ,員外郎張保之女
      ;側(cè)福晉劉佳氏,劉文煥之女
      ;側(cè)福晉瓜爾佳氏
      ,碩色之女;庶福晉馬佳氏
      ,馬三合之女
      ;庶福晉白佳氏,白玉之女
      ;庶福晉錢佳氏
      ,管領(lǐng)土完整錢加官之女;庶福晉張佳氏
      ,張喚文之女


      皇六子允祚
      康熙十九年(1680年)生。母孝恭仁皇后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滴醵哪曦舱?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皇七子允佑
      康熙十九年(1680年)生。母成妃戴佳氏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滴蹩渌骸靶暮茫e止和藹可親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笨滴跤H征葛爾丹時(shí),命允佑領(lǐng)鑲黃旗大營(yíng)
      。18歲
      ,被封為貝勒;29歲
      ,晉淳郡王。八年
      ,卒


      皇八子原封廉親王允禩
      康熙二十年(1681年)生。母良妃衛(wèi)氏
      。少時(shí)為允禔母惠妃撫養(yǎng)
      。諸臣奏稱其賢,康熙的哥哥裕親王也在皇帝面前夸他“心性好
      ,不務(wù)矜夸”
      。康熙自然喜愛
      ,17歲
      ,即被封為貝勒。后署內(nèi)務(wù)府總管事
      。因爭(zhēng)儲(chǔ)位被奪貝勒
      ,并受拘禁。允礽獲釋
      ,允禩復(fù)為貝勒
      。雍正即位,為穩(wěn)定其情緒
      ,命總理事務(wù)
      ,進(jìn)封廉親王,授理藩院尚書
      。元年
      ,命辦理工部事務(wù)。四年
      ,雍正以其結(jié)黨妄行等罪削其王爵
      ,圈禁
      ,并削宗籍,更名為阿其那
      。同年
      ,死。
      嫡妻郭絡(luò)羅氏
      ,和碩額駙明尚之女
      ;妾張氏,張之碧之女
      ;妾毛氏
      ,毛二格之女。

      皇九子允禟
      生于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
      。母宜妃郭絡(luò)羅氏
      。26歲,被封為貝子
      。雍正即位后
      ,命其出駐西寧。后以其違法肆行
      ,與允禩等結(jié)黨營(yíng)私為由
      ,于雍正三年奪爵,幽禁
      。四年
      ,削宗籍,令改名塞思黑
      。同年
      ,卒。
      嫡妻棟鄂氏
      ,七十之女
      ;妾?jiǎng)⑹希瑒⒋笾?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妾兆氏
      ,瑪納哈之女;妾郎氏
      ,郎圖之女
      ;妾周氏,周大之女
      ;妾完顏氏
      ,王達(dá)之女;妾朱氏
      ,朱大之女
      ;妾佟氏
      ,佟大之;妾陳氏
      ,陳大之女


      輔國(guó)公允礻我,圣祖第十子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滴跛氖四晔拢舛乜ね?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五十七年
      ,命
      辦理正黃旗滿洲、蒙古
      、漢軍三旗事
      。允礻我與允禟、允 昷皆黨附允禩

      為世宗所惡
      。雍正元年,澤卜尊丹巴胡土克圖詣京師
      ,謁圣祖梓宮,俄病卒
      ,上
      遣送靈龕還喀爾喀
      ,命允礻我赍印冊(cè)賜奠。允礻我讬疾不行
      ,旋稱有旨召還
      ,居
      張家口。復(fù)私行禳禱
      ,疏文內(nèi)連書“雍正新君”
      ,為上所知,斥為不敬
      。兵部劾
      ,命允禩議其罪。四月
      ,奪爵
      ,逮京師拘禁。乾隆二年
      ,高宗命釋之
      ,封輔
      國(guó)公。六年
      ,卒
      ,詔用貝子品級(jí)祭葬


      皇十一子,早夭


      皇十二子允祹
      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生
      。母定妃萬琉哈氏?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滴跛氖四?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封貝子。曾署內(nèi)務(wù)府總管事務(wù)
      ,辦理正白旗滿洲
      、蒙古、漢軍三旗事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滴跤鶚O60年,派允祹祭圣京三陵
      。次年
      ,任鑲黃旗滿洲都統(tǒng)。雍正即位
      ,進(jìn)封履郡王
      。乾隆即位,進(jìn)封履親王
      。乾隆二十八年


      皇十三子允祥
      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生。母敬敏皇貴妃章佳氏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滴趿荒辏赫次?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封為怡親王
      ,命總理戶部三庫。雍正元年
      ,總理戶部
      。為人“敬謹(jǐn)廉潔”,雍正照例賜錢糧
      、官物
      ,均辭而不受;對(duì)雍正“克盡臣弟之道”
      ,總理事務(wù)“謹(jǐn)慎忠誠(chéng)”
      ,為雍正所賞識(shí)。三年,從優(yōu)議敘
      ,復(fù)加封郡王
      ,任王于諸子中指封。后總理京畿水利
      ,多有建樹
      。又辦理西北兩路軍機(jī)。八年
      ,死
      。是雍正最知心、得其協(xié)助最多的兄弟

      嫡福晉兆佳氏
      ,尚書馬爾漢之女;側(cè)福晉富察氏
      ,佐領(lǐng)僧格之女
      ;側(cè)福晉烏蘇氏,頭等護(hù)衛(wèi)金保之女
      ;側(cè)福晉瓜爾佳氏
      ,郎中阿哈占之女;庶福晉石佳氏
      ,領(lǐng)催莊格之女
      ;庶福晉納喇氏,輕車都尉吳爾敦之女


      皇十四子允禵
      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生
      。母孝恭仁皇后。與雍正
      、允祚同母
      。但黨附允禩
      ,與雍正對(duì)立
      。康熙四十八年
      ,封貝子
      。五十七年,任撫遠(yuǎn)大將軍
      ,征討策妄阿拉布坦
      。六十年,率師駐甘州
      ,進(jìn)次吐魯番
      。雍正元年,晉為郡王
      。三年
      ,被降為貝子
      。四年,革爵禁錮
      。乾隆即位時(shí)
      ,命釋放,封輔國(guó)公
      。乾隆十二年
      ,晉貝勒。十三年
      ,晉恂郡王
      。二十年,卒
      ,謚號(hào)勤

      嫡福晉完顏氏,侍郎羅察之女
      ;側(cè)福晉舒舒覺羅氏
      ,員外郎明德之女;庶福晉伊爾根覺羅氏
      ,典衛(wèi)西泰之女
      ;側(cè)福晉伊爾根覺羅氏,二等護(hù)衛(wèi)石保之女
      ;妾吳氏
      ,常有之女。

      皇十五子允偶
      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生
      。母順懿密妃王氏
      。雍正四年,封貝勒
      ,命守景陵
      。八年,封愉郡王
      。九年卒
      ,謚號(hào)恪。

      皇十六子允祿
      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生
      。母順懿密妃王氏
      。因莊親王死后無嗣,雍正命他襲封
      。乾隆三十二年死
      ,謚號(hào)恪。
      嫡福晉郭絡(luò)羅氏,三品官品級(jí)能特之女
      ;側(cè)福晉李氏
      ,楊達(dá)色之女;側(cè)福晉朱氏
      ,朱兆書之女
      ;側(cè)福晉納喇氏,三等護(hù)衛(wèi)六十八之女
      ;側(cè)福晉張氏
      ,張存仁之女;側(cè)福晉胡氏
      ,胡宗顯之女
      ;側(cè)福晉薛氏,佛保之女
      ;庶福晉富察氏
      ,郭禮之女;庶福晉王氏
      ,在爾漢之女
      ;庶福晉廖氏,廖洪柱之女


      皇十七子允禮
      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生
      。母純?cè)G阱愂稀S赫?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封果郡王
      ,管理理藩院事。六年
      ,晉親王
      。七年,奉命管工部事
      。八年
      ,總理戶部三庫。十一年
      ,授宗令
      ,管理戶部
      。十二年赴泰寧
      ,送達(dá)賴?yán)镞€西藏,沿途巡閱各省駐防及綠營(yíng)兵
      。十三年
      ,返京,辦理苗族事務(wù)。乾隆即位
      ,命總理事務(wù)
      ,解宗令,管刑部
      。乾隆三年卒


      皇十八子允衸
      康熙四十年(1701年)生。母順懿密妃王氏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滴跛氖吣辏舱?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皇十九子允稷
      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生
      。母襄嬪高氏?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滴跛氖?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夭折。

      皇二十子允袆
      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生
      。母襄嬪高氏
      。雍正四年,封貝子
      ,八年
      ,晉貝勒。十二年命祭陵
      ,稱病不行
      ,降輔國(guó)公。乾隆即位后
      ,復(fù)封貝勒
      ,守泰陵,二十年
      ,死


      皇二十一子允禧
      康熙五十年(1711年)生。熙嬪陳氏生
      。立志向上
      ,頗有文才。雍正八年
      ,封貝子
      ,晉貝勒。乾隆即位
      ,晉慎郡王
      。乾隆二十三年死


      皇二十二子允估
      康熙五十年(1711年)生。母謹(jǐn)嬪色赫?qǐng)D氏
      。雍正八年
      ,封貝子;十二年
      ,晉貝勒
      。乾隆八年死。

      皇二十三子允祁
      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生
      。靜嬪石氏生
      。雍正八年,封鎮(zhèn)國(guó)公
      。十三年
      ,乾隆即位,晉貝勒
      ,后降鎮(zhèn)國(guó)公
      。乾隆45年,復(fù)封貝子
      ,兩年后
      ,晉貝勒。49年加郡王銜
      。50年死

      皇二十四子允秘

      皇二十四子允秘
      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生。母穆嬪陳氏
      。稟性忠厚平和
      。有學(xué)識(shí)。雍正十一年
      ,允秘十七歲
      ,封緘親王。乾隆38年死

      康熙的四兒子是誰?

      康熙有三十五個(gè)兒子

      ,其中第四個(gè)兒子
      ,四阿哥胤禛當(dāng)上了皇帝,也就是雍正帝

      雍正皇帝

      ,清世宗胤禛(1677~1735),胤禛是康熙的第四個(gè)兒子
      ,康熙的太子被廢后
      ,胤禛繼承皇位,改元雍正
      。胤禛誠(chéng)信佛教
      ,深謀遠(yuǎn)慮,性格剛毅
      ,處事果斷

      在位十三年,勵(lì)精圖治

      ,力行改革
      ,整治貪腐,清理錢糧
      ,攤丁入地
      ,擴(kuò)大墾田,火耗歸公
      ,以銀養(yǎng)廉
      ,創(chuàng)設(shè)軍機(jī)處,革除旗主
      ,平定青海
      ,安定西藏,改土歸流
      ,等等
      。促進(jìn)了國(guó)家生產(chǎn)發(fā)展,經(jīng)濟(jì)繁榮
      ,國(guó)庫充盈
      ,政局穩(wěn)定,邊疆鞏固
      ,統(tǒng)一增強(qiáng)
      ,對(duì)康乾盛世的連續(xù)起到了關(guān)鍵性作用。

      為乾隆創(chuàng)建“大清全盛之勢(shì)”

      ,提供了極為有利的條件
      ,是中國(guó)歷史上一位勇于革新、勤于理政的杰出政治家
      。雍正十三年(1735年)去世
      ,廟號(hào)世宗,謚號(hào)敬天昌運(yùn)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寬仁信毅睿圣大孝至誠(chéng)憲皇帝
      ,葬清西陵之泰陵
      ,傳位其第四子弘歷。

      史書評(píng)價(jià):

      《清史稿》:“圣祖政尚寬仁

      ,世宗以嚴(yán)明繼之
      。論者比于漢之文
      、景。獨(dú)孔懷之誼
      ,疑于未篤
      。然淮南暴伉,有自取之咎
      ,不盡出于文帝之寡恩也
      。帝研求治道,尤患下吏之疲困
      。有近臣言州縣所入多
      ,宜釐剔。斥之曰:‘爾未為州縣
      ,惡知州縣之難
      ?’至哉言乎,可謂知政要矣

      擴(kuò)展資料:

      九子奪嫡:

      康熙十四年(1675年)

      ,康熙立二阿哥胤礽為皇太子(2歲),日后皇太子變得驕縱與蠻橫并結(jié)黨營(yíng)私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滴跛氖辏?703年)康熙殺索額圖,父子關(guān)系趨于緊張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滴跛氖吣辏?708年),在木蘭圍場(chǎng)的布爾哈蘇行宮

      康熙皇帝以皇太子胤礽“不法祖德

      ,不遵朕訓(xùn),惟肆惡虐眾
      ,暴戾淫亂”的理由
      ,宣布廢除太子。之后眾多阿哥開始了對(duì)于皇位的覬覦
      。大阿哥胤禔是庶長(zhǎng)子
      ,一向不被康熙喜歡,自知無望
      ,向康熙提議八阿哥胤禩

      理由是“術(shù)士張明德嘗相胤禩必大貴”,又說要替父殺掉胤礽

      ,讓康熙極為寒心
      ,嚴(yán)加訓(xùn)斥,同時(shí)對(duì)胤禩嚴(yán)加提防
      。胤禩小時(shí)候被大阿哥的母親惠妃撫養(yǎng)
      ,故大阿哥對(duì)他感情較好
      。這時(shí)三阿哥胤祉揭發(fā)大阿哥搞魘鎮(zhèn)加害胤礽之事,康熙將大阿哥囚禁

      康熙厭胤禩勾結(jié)胤禔

      ,也將其關(guān)押,后又釋放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滴跛氖四辏?709年)三月恢復(fù)胤礽太子地位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滴跷迨昴┍桓媾c刑部尚書齊世武、步軍統(tǒng)領(lǐng)托合齊
      、兵部尚書耿額結(jié)黨營(yíng)私
      。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九月再次下詔廢太子
      。從此廢太子一直被圈禁到死

      三阿哥胤祉見此亂局,主動(dòng)退出競(jìng)爭(zhēng)

      。胤礽再度被廢之后
      ,八阿哥胤禩轉(zhuǎn)而支持十四阿哥胤禵(四阿哥同母弟),九阿哥胤禟
      、十阿哥胤?附庸八阿哥胤禩
      。十三阿哥胤祥附庸四阿哥胤禛。胤禛在太子首次被廢后
      ,敢于為胤礽說好話
      ,屬太子黨。

      胤礽二度被廢之后

      ,胤禛看到胤礽絕無復(fù)立之可能
      ,開始結(jié)黨營(yíng)私,窺視儲(chǔ)位
      。這時(shí)形成了以胤禛為首的四爺黨和以胤禩為首的八爺黨兩大勢(shì)力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
      ,康熙帝病故于暢春園
      ,當(dāng)時(shí)八爺黨支持的十四阿哥胤禵遠(yuǎn)在西北,四阿哥胤禛留京

      康熙近臣步軍統(tǒng)領(lǐng)隆科多(清圣祖孝懿仁皇后之弟)宣布康熙遺囑宣胤禛繼承皇位

      ,是為雍正皇帝。日后八爺黨人遭到清算舊賬
      。九子奪嫡以雍正取勝告終

      雍正為防止再出現(xiàn)兄弟間爭(zhēng)奪皇位的慘劇

      ,從此實(shí)行秘密建儲(chǔ)制度,不再公開設(shè)立太子
      ,由皇帝寫詔書并放置于乾清宮正大光明匾額后
      ,直到皇帝駕崩后人才能打開并宣布繼承人。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愛新覺羅·玄燁

      康熙又幾個(gè)兒子,叫什么

      胤禔:
      康熙第一子

      ,三十七年封直郡王,四十七年革
      ,雍正十二年卒
      ,按貝子例葬.
      胤礽:
      康熙第二子,十四年立為皇太子
      ,四十六年廢
      ,四十八年復(fù)立,五十一年復(fù)廢
      ,雍正二年薨
      ,追封理親王,謚號(hào)密.
      胤祉:
      康熙第三子
      ,三十七年封誠(chéng)郡王
      ,三十八年降貝勒,四十八年晉誠(chéng)親王
      ,雍正二年降郡王
      ,八年復(fù)封親王,后革
      ,十年薨
      ,按郡王例葬.
      胤祺:
      康熙第五子,三十七年封貝勒
      ,四十八年封恒親王
      ,雍正十年薨,謚號(hào)溫.
      胤祚:
      康熙第六子
      ,早夭.
      胤佑:
      康熙第七子
      ,三十九年封貝勒,四十八年封淳郡王
      ,雍正元年晉親王
      ,八年薨,謚號(hào)度.
      胤禩:
      康熙第八子,三十七年封貝勒
      ,六十一年晉廉親王
      ,雍正四年以罪革.
      胤禟:
      康熙第九子,四十八年封貝子
      ,雍正三年以罪革.
      胤(示我):
      康熙第十子
      ,四十八年封敦郡王,雍正二年以罪革乾隆二年封輔國(guó)公品級(jí)
      ,六年卒
      ,按貝子例葬.
      胤禌:
      康熙第十一子,早夭.
      胤祹:
      康熙第十二子
      ,四十八年封貝子
      ,六十一年晉嘉郡王,雍正元年降貝子
      ,二年降鎮(zhèn)國(guó)公
      ,八年封履郡王
      ,十三年晉履親王
      ,乾隆二十八年薨,以乾隆第四子颙珹為繼.
      胤祥:
      康熙第十三子
      ,六十一年封怡親王
      ,雍正八年薨,謚號(hào)賢

      胤禵:
      康熙第十四子
      ,四十八年封貝子,雍正元年晉郡王
      ,三年降貝子
      ,四年革,乾隆二年封輔國(guó)公
      ,十二年晉貝勒
      ,十三年封恂郡王,二十年薨
      ,謚號(hào)勤.
      胤禑:
      康熙十五子
      ,雍正四年封貝勒,八年晉愉郡王
      ,九年薨
      ,謚號(hào)恪.
      胤祿:
      康熙第十六子
      ,嗣莊親王后(即原承澤親王碩塞后)
      ,雍正元年襲莊親王.乾隆三十二年薨,謚號(hào)恪.
      胤禮

      康熙第十七子
      ,雍正元年封果郡王,六年晉果親王
      ,乾隆三年薨
      ,以雍正第六子弘(日詹)為嗣,謚號(hào)毅.
      胤衸:
      康熙第十八子
      ,早夭.
      胤禝:
      康熙第十九子
      ,早夭.
      胤祎:
      康熙第二十子,雍正四年封貝子
      ,八年晉貝勒
      ,十二年降輔國(guó)公,十三年復(fù)封貝勒
      ,二十年卒
      ,謚號(hào)簡(jiǎn)靖.
      胤禧:
      康熙第二十一子,雍正八年封貝子
      ,即刻晉貝勒
      ,十三年晉慎郡王,乾隆二十三年薨
      ,以乾隆第六子颙瑢為嗣
      ,謚號(hào)靖.
      胤祜:
      康熙第二十二子,雍正八年封貝子
      ,十二年晉貝勒
      ,乾隆八年卒,謚號(hào)恭勤.
      胤祁:
      康熙第二十三子
      ,雍正八年封鎮(zhèn)國(guó)公
      ,十三年晉貝勒,乾隆二十三年降貝子
      ,四十二年降鎮(zhèn)國(guó)公
      ,四十五年晉貝子,四十七年晉貝勒
      ,四十九年加郡王銜
      ,五十年卒,謚號(hào)誠(chéng).
      胤袐:
      康熙第二十四子
      ,雍正十一年封(言咸)親王乾隆三十八年薨
      ,謚號(hào)恪.

      承瑞:康熙子
      ,早夭.
      承祜:康熙子
      ,早夭.
      承慶:康熙子
      ,早夭.
      賽音察渾:康熙子,早夭.
      長(zhǎng)華:康熙子
      ,早夭.
      長(zhǎng)生:康熙子
      ,早夭.
      萬黼:康熙子,早夭.
      胤禶:康熙子
      ,早夭.
      胤(示禹):康熙子
      ,早夭.
      胤譏:康熙子,早夭.
      胤(示爰):康熙子
      ,早夭.

      長(zhǎng)女(1668-1671):玄燁的第一女

      其母為玄燁庶妃張氏,與四女同母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滴跗吣?1668)十一月二十日生?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滴跏?1671)十月殤
      ,時(shí)年3歲。

      次女(167l一1673):玄燁之第二女

      其母為玄燁庶妃董氏
      ,即端嬪?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滴跏?1671)三月初九日生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滴跏?1673)二月殤
      ,時(shí)年3歲。

      三女[1673-1728):固倫公主

      玄燁之第三女
      。其母為玄燁庶妃馬佳氏,即榮妃

      康熙十二年(1673)五月初六日生
      。康熙三十年(1691)元月受封為和碩榮憲公主
      ,嫁給蒙古巴林部博爾濟(jì)吉待氏烏爾袞
      ,時(shí)年19歲。
      康熙四十八年(1709)公主受封為固倫榮憲公主

      雍正六年(1728)四二十一日去世
      ,時(shí)年56歲。

      四女(1674-1678)玄燁之第四女

      其母為玄燁庶妃張氏
      ,與長(zhǎng)女同母。
      康熙十三年(1674)二月初十日生?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滴跏吣?1678)殤
      ,時(shí)年5歲。

      五女(1674-17l0):和碩公主
      。玄燁之第五女

      其母為玄燁貴人兆佳氏。
      康熙十三年(1674)五月初六日生

      康熙三十一年(1692)受封為和碩端靜公主

      同年十月嫁給喀喇沁部蒙古杜凌王之次子噶爾臧。
      康熙四十九年(1710)三月公主去世
      ,時(shí)年37歲


      六女(1679一1735):固倫公主。玄燁之第六女

      其母為玄燁貴人郭絡(luò)羅氏

      康熙十八年(1679)五月二十七日生。
      康熙三十六年(1697)時(shí)年19歲
      ,受封為和碩公主
      ,嫁給博爾濟(jì)吉持氏喀爾喀郡王敦多布多爾濟(jì)。
      康熙四十五年(1706)公主受封為和碩恪靖公主

      雍正二年(1724)晉封為固倫恪靖公主

      雍正十三年(1735)去世,時(shí)年57歲


      七女(1682.6--1682.8)

      其母為玄燁德妃烏雅氏,即孝恭仁皇后

      康熙二十一年(1682)六月初一日生
      ,八月即瘍。

      八女(1683.6-1683閏6):玄燁之第八女

      其母為皇貴妃佟佳氏
      ,即孝懿仁皇后。
      康熙二十二年(1683)六月十九日生
      ,閏六月殤


      九女(1683-1702):固倫公主.玄燁之第九女。
      其母為玄燁德妃烏雅氏
      ,即孝恭仁皇后

      康熙三十九年(1700),18歲時(shí)受封為和碩溫憲公主
      ,嫁給佟氏舜安顏

      公主于康熙四十一年(1702)七月去世
      ,時(shí)年20歲。
      雍正元年(1723)三月追贈(zèng)為固倫溫憲公主


      十女(1685-1710):固倫公主
      。玄燁之第十女。
      其母為庶妃納喇氏
      ,即通嬪

      康熙二十四年(1685)二月十六日生。
      康熙四十五年(1706)
      ,22歲時(shí)受封為和碩純愨公主

      是年嫁與蒙古博爾濟(jì)吉持氏喀爾喀臺(tái)吉策凌。
      公主于康熙四十九年(17l0)去世
      ,時(shí)年26歲

      雍正十年(1732)因策凌軍功追贈(zèng)為固倫純愨公主。
      死后葬于京師郊外
      ,后與策凌合葬


      十一女(1685-l 686);玄燁之十一女

      其母為玄燁溫僖貴妃鈕枯祿氏

      康熙二十四年〔1685)九月二十七日生,康熙二十五年(1686)五月即殤


      十二女(1686-1697):玄燁之十二女

      其母為玄燁德妃烏雅氏,即孝恭仁皇后

      康熙二十五年(1686)閏四月二十四日生

      康熙三十六年(1697)二月卒,時(shí)年12歲


      十三女(1687-1709):和碩公主

      其母為玄燁庶妃章佳氏,即敬敏皇貴妃

      康熙二十六年(1687) 十一月二十七日生。
      康熙四十五年(1706)
      ,20歲時(shí)受封為和碩溫恪公主

      是年嫁與博爾濟(jì)吉持氏蒙古翁牛特部杜凌郡王倉津。
      康熙四十八年(1709)六月公主去世
      ,時(shí)年23歲


      十四女(1689-1736):和碩公主。
      其母為玄燁貴人袁氏

      康熙二十八年(1689)十二月初七日生

      康熙四十五年(1706)18歲 時(shí)受封為和碩愨靖公主

      是年嫁與散秩大臣一等男孫承運(yùn)。
      乾隆元年(1736)公主去世
      ,時(shí)年48歲


      十五女(1691一1709):和碩公主。
      其母為玄燁庶妃章佳氏
      ,即敬敏皇貴妃

      康熙三十年(1691)正月初六日生,受封為和碩敦恪公主

      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18歲時(shí)嫁與蒙古科爾沁部博爾濟(jì)吉持氏臺(tái)吉多爾濟(jì)

      康熙四十八年(1709)公主去世,時(shí)年l9歲


      十六女(1695--1707)
      其母為玄燁庶妃王氏

      康熙三十四年(1695)十月二十一日生。
      康熙四十六年(1707)殤
      ,時(shí)年13歲


      十七女(1698一1700):玄燁之十七女。
      其母為玄燁庶妃劉氏

      康熙三十七年(1698)十二月十二日生

      康熙三十九年(1700)早瘍,時(shí)年3歲


      十八女(170l一1701):玄燁之十八女

      其母為玄燁和嬪瓜爾佳氏,即敦怡皇貴妃

      康熙四十年(1701)十月十八日生
      ,生下不久即殤。

      十九女(1703-170 5):
      其母為玄燁庶妃高氏
      ,即襄嬪

      康熙四十二年(1703)二月十四日生。
      四十四年(1705)二月殤
      ,時(shí)年3歲


      二十女(1708-1708):
      其母為玄燁庶妃鈕祜祿氏。
      康熙四十七年(1708)十月初九日生
      ,十二月即殤


      養(yǎng)女(1671-1741):固倫公主。
      玄燁之弟恭親王常寧之弟一女
      ,其母為常寧庶福晉晉氏

      康熙十年(1671)十月二十八日生。撫養(yǎng)宮中

      康熙二十九年(1690)
      ,20歲時(shí)封為和碩純禧公主

      是年嫁與蒙古科爾沁部博爾濟(jì)吉持氏臺(tái)吉班第。
      雍正元年(1723)二月晉封為固倫純禧公主

      乾隆六年(1741)十二月初七日去世
      ,時(shí)年71歲。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lishitanjiu/4255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

      ,注重分享
      ,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shí)真實(shí)出處,未能及時(shí)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
      ,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
      ,請(qǐng)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huì)立即處理
      ,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
      ,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cuò)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qǐng)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
      ,情況屬實(shí)
      ,我們會(huì)第一時(shí)間予以刪除,并同時(shí)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他做了什么" rel="prev"> 阮籍為了拒絕司馬昭的提親

      相關(guān)文章
      揭秘蒙古帝國(guó)“長(zhǎng)子軍西征“不可告人的秘密
      談到蒙古帝國(guó)的疆域,一定要談到長(zhǎng)子西征
      。這只由各部落首領(lǐng)長(zhǎng)子構(gòu)成的西征軍
      ,先后征服了北歐、西歐
      ,中亞等廣大區(qū)域
      ,迅速擴(kuò)大了元朝的地盤。元朝的疆域最大時(shí)達(dá)到2000萬平方公里
      七十二賢之閔損簡(jiǎn)介閔損是個(gè)什么樣的人,
      隨著西方文化不斷輸出中國(guó),以前常用來當(dāng)孩子睡前故事的各種典故
      ,漸漸的變成了西方的童話故事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痘夜媚铩肥恰陡窳滞挕分械囊粋€(gè)故事,還被迪士尼拍成了動(dòng)畫電影
      。對(duì)這個(gè)故事
      盤點(diǎn)歷史上被親兒子殺掉的五位皇帝,背后有何原因
      北魏道武帝拓跋珪:鮮卑族
      ,南北朝時(shí)北魏的開國(guó)皇帝
      ,拓跋珪曾經(jīng)看上了一個(gè)女人,叫賀夫人
      ,這個(gè)賀夫人是拓跋珪母親的妹妹
      ,也就是拓跋珪的姨母,拓跋珪和這位姨母生下了一個(gè)兒子叫拓跋紹
      ,拓跋紹性情很殘暴 ,背后有何原因.png" alt="盤點(diǎn)歷史上被親兒子殺掉的五位皇帝,背后有何原因" onerror="nofind(this)" >
      蘇烈為什么會(huì)被人誤會(huì)唐高宗都替他平反
      蘇烈為什么會(huì)被人誤會(huì)唐高宗都替他平反你真的了解蘇烈嗎?小編給大家提供詳細(xì)的相關(guān)內(nèi)容
      。中華璀璨的文明中
      古代沒有手紙的時(shí)候
      ,古人上廁所如何解決
      古代沒有手紙的時(shí)候
      ,古人上廁所如何解決中國(guó)是最早發(fā)明紙的國(guó)家,早在東漢末年造紙術(shù)被改進(jìn)之后
      ,紙變成為了人們生活中比較常見的一種物件
      唐朝大貪官元載死前說了什么一句話道盡了千百年來的人性
      唐朝大貪官元載死前說了什么?一句話道盡了千百年來的人性!今天給大家?guī)砹讼嚓P(guān)內(nèi)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有一句話叫:“唐之元載
      ,宋之蔡京
      ,明之嚴(yán)嵩,清之和珅”
      ,什么意思呢?意思就是說唐代元載 !.png" alt="唐朝大貪官元載死前說了什么一句話道盡了千百年來的人性!" onerror="nofind(this)" >
      秦始皇屬意扶蘇
      ,為何遲遲不立扶蘇為太子
      秦始皇屬意扶蘇
      ,為何遲遲不立扶蘇為太子秦始皇屬意扶蘇,為何遲遲不立扶蘇為太子?下面小編就為大家?guī)碓敿?xì)解答
      。秦朝的滅亡
      年羹堯?yàn)槭裁幢挥赫铝钭詺⒛旮蚍噶擞赫男┙?/div>
      年羹堯?yàn)槭裁幢挥赫铝钭詺?下面小編為大家?guī)碓敿?xì)的文章介紹
      。年羹堯(1679-1726)是清代康熙、雍正年間之人
      ,進(jìn)士出身
      ,官升至四川總督、川陜總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