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s6iya"><pre id="s6iya"></pre></ul>
    • <kbd id="s6iya"><pre id="s6iya"></pre></kbd>
    • 登錄
      首頁 >> 諸子百家 >> 歷史探究

      元明清最高學府國子監(jiān)簡介,該機構在歷史上的沿革是什么樣的

      以史為鑒 2023-07-01 15:30:39

      國子監(jiān)是元

      、明
      、清三代國家設立的最高學府和教育行政管理機構
      ,又稱“太學”或“國學”。

      古代在國子監(jiān)讀書的學生稱為“監(jiān)生”

      。國子監(jiān)不僅接納全國各族學生,還接待外國留學生
      ,為培養(yǎng)國內各民族人才,促進中外文化交流
      ,曾起到積極的作用。

      歷史沿革

      兩漢時期國家的最高學府稱為“太學”

      , 漢武帝設置“太學”也是承襲了傳授儒家經典最高學府的功能

      永安元年(258年)東吳景帝孫休創(chuàng)建國學

      ,設太學博士制度
      ,詔立五經博士
      ,為建業(yè)太學之濫觴

      西晉晉武帝咸寧四年(278年)初立國子學

      。這是中國古代教育史上在太學之外另立國子學之始?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稌x書·卷二十四·職官志》記載:“咸寧四年(278年),武帝初立國子學
      ,定置國子祭酒
      、博士各一人
      ,助教十五人以教生徒
      。博士皆取履行清淳
      ,通明典義者,若散騎常侍
      、中書侍郎、太子中庶子以上
      ,乃得召試?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眹訉W限五品官以上貴族子弟方可入學。但國子學在西晉并不景氣
      ,尤其是西晉末年以后
      ,時興時廢

      晉武帝司馬炎統(tǒng)一全國之后,建業(yè)太學中斷

      。晉武帝死后,中原“八王之亂”
      ,以王導、謝安為首的大族
      ,于307年簇擁著西晉皇族瑯邪王司馬睿,倉促南渡至建鄴(今南京)
      ,史稱“永嘉南渡”
      ,建立起偏安江左的東晉王朝
      ,并在雞籠山下建立建康太學。西晉末(313年)
      ,因為晉愍帝的名字叫司馬鄴,為了避他的名諱
      ,又把建鄴縣改稱建康縣
      。后宋
      、齊、梁
      、陳先后在建康建立建康太學

      劉宋時期,元嘉十五年(438年)

      ,宋文帝召雷次宗至京師(今南京)
      ,令國子學開館于雞籠山
      ,聚徒百人教授。劉宋末年
      ,祖沖之回到建康,擔任謁者仆射的官職祖
      。祖沖之花了較大的精力來研究機械制造
      ,重造指南車
      ,發(fā)明千里船、水碓磨等等
      ,是我國南朝機械工程專業(yè)之最早肇始
      。祖沖之算出圓周率的真值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間
      ,相當于精確到小數(shù)第7位,簡化成3.1415926
      ,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成就

      北齊改國子學稱之為“國子寺”。隋平陳以后

      ,實行抑制江南地方勢力的政策
      ,摧毀六朝宮苑
      ,漫天大火
      ,燒炎千里,建康城全部被平毀
      ,建康太學中斷。

      隋開皇初年

      ,決定國子寺轄國子學、太學
      、四門學
      、書學
      、算學。開皇十三年(593) 國子寺不再隸屬太常
      ,成為獨立的教育管理機構,復名國子學
      。大業(yè)三年(607)改稱國子監(jiān)
      ,監(jiān)內設祭酒一人
      ,專門管理教育事業(yè),屬下有主簿
      、錄事各一人,統(tǒng)領各官學
      ,如國子學、太學
      、四門學
      、書學、算學
      。各官學的博士、助教
      、生員皆有定額。據(jù)《隋書·百官志下》記載:博士:“國子
      、太學
      、四門各五人,書
      、算各二人,”助教:“國子
      、太學
      、四門各五人
      ,書
      、算各二人,”學生 :“國子一百四十人……”
      。國子學與太學并立
      ,是專門研習儒家經典的經學學校

      唐承隋制

      ,武德元年(618)唐設國子學
      ,學額300人,學生皆為貴族子弟
      ,教師24人。貞觀元年(627)唐將國子學改稱國子監(jiān)
      ,同時成為獨立的教育行政機構。監(jiān)內設祭酒一人
      ,為最高教育行政長官。設丞一人
      ,主簿一人,負責學生學習成績和學籍等具體事宜
      。唐代曾幾易國子監(jiān)之名
      ,曾改稱司成館
      、成均監(jiān),神龍元年(705) 又復其名
      。據(jù)《舊唐書·高宗本紀》載:“凡六學,皆隸于國子監(jiān)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彼^六學
      ,即國子學、太學
      、四門學、律學
      、書學和算學

      唐朝以后,中國進入五代十國的大分裂時期

      。這一時期
      ,蔣州(今南京)又一次成為南唐的都城。902年
      ,楊行密被封為吳王
      ,以揚州為國都,史稱“楊吳”
      。后來權臣徐溫操縱了吳國的軍政大權
      。909年
      ,徐溫兼任異州刺史
      ,由他養(yǎng)子徐知誥具體負責軍政事務
      。937年,徐知誥代吳稱帝
      ,定都金陵
      ,并改金陵為江寧府
      ,國號唐
      ,史稱“南唐”
      。939年
      ,徐知誥稱自己是唐明皇第六子永王的后裔。南唐的宮城設在金陵城的中央
      ,大體上位于今南京洪武路一帶,設南唐金陵太學

      宋沿唐制,分設西京國子監(jiān)(今河南省洛陽市)

      、東京國子監(jiān)(今河南省開封市),增轄武學
      。宋代國子監(jiān)亦屢易其名
      ,有時稱國子監(jiān),有時稱國子學
      ,其職能具有二重性,一是作為官學最高管理機構
      ,二是生徒就學的最高學府
      。如北宋著名學者程頤曾任判西京國子監(jiān)
      ,胡瑗曾以直講名義兼判東京國子監(jiān)
      。宋太宗端拱二年(989)曾改國子監(jiān)為國子學
      ,淳化五年(994年)又改國子學為國子監(jiān)
      ,名稱反復變化。招收七品以上官員子弟入學
      ,稱國子生或監(jiān)生
      。宋初無定額
      ,后規(guī)定200人為限。但實際數(shù)量很少
      ,故可插班補缺或旁聽
      。國子學設判監(jiān)事總管學校,由直講教授經業(yè)和訓導德行

      北宋慶歷三年(1043年)

      ,范仲淹參政“慶歷新政”
      ,應天府書院升為南京(今商丘)國子監(jiān)學
      ,與東京(今開封)
      、西京(今洛陽)的國子監(jiān)并列為北宋最高學府。范仲淹提出“精貢舉
      、擇官長”等十項改革主張
      ,改革當時教育系統(tǒng)
      ,應天府(今河南省商丘市)先行實施改革
      ,一改當時崇尚辭賦的浮淺學風
      ,重經義
      、重時務、重實際

      遼代的中央官學中亦設有上京國子學

      、中京國子學
      、東京國子學、西京國子學和南京國子學
      。其中除南京國子學外
      ,其他均無明文可考
      。金代的國子學于海陵王天德三年(1151年)始創(chuàng),規(guī)定詞賦
      、經義學生百人,限宗室
      、外戚親屬及諸功臣三品以上官吏的兄弟或子孫入學
      。另外在金世宗大定十三年(1173年)設有女真國子學
      ,限金人子弟優(yōu)秀者入學

      元代分設國子監(jiān)管轄國子學。蒙古國子監(jiān)管轄蒙古國子學

      ,蒙古國子學于元世祖至元八年(1272年)創(chuàng)立
      ,入學資格限于隨朝蒙古
      、漢人百官等,學習內容主要是以蒙古文譯寫的《通鑒節(jié)要》
      ,并兼習算術,學成考試
      ,量才授官?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鼗貒颖O(jiān)管轄回回國子學,回回國子學于元世祖至元二十六年(1290年)創(chuàng)立
      。入學資格限于公卿大夫及富民子弟,學習內容以“亦思替非”文學為主
      ,目的是培養(yǎng)諸官衙譯史人才。元代又設有漢文國子學
      。所學課程有《孝經》、《小學》
      、《論語》、《孟子》
      、《大學》
      、《中庸》
      、以及《詩》、《書》
      、《禮記》
      、《周禮》、《春秋》
      、《易》等

      元大德十年(1306年)

      ,北京國子監(jiān)始建,初稱為北平郡學
      ,截止2017年已有711年的歷史,是元
      、明、清三代的國家最高學府及教育行政管理機構

      明朝國子監(jiān)創(chuàng)于明太祖初定金陵之時

      ,即改應天府學為國子學。后太祖建都南京
      ,重建校舍于雞鳴山下,改學為監(jiān)
      ,故稱國子監(jiān)
      。洪武八年
      ,在鳳陽另置中都國子監(jiān)。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
      ,撤銷鳳陽中都國子監(jiān)
      ,其師生并入南京國子監(jiān)
      ,此時南京國子監(jiān)學生已增加到8000多名。永樂二年(1404年)
      ,北平郡學復稱國子監(jiān)
      。永樂十八年(1420年)
      ,明遷都北京
      ,改北京國子監(jiān)為京師國子監(jiān),于是明代國學有南北兩監(jiān)之分(亦稱南北兩雍)
      。永樂二十年(1422年)
      ,南京國子監(jiān)達9900多人
      ,盛況空前。當時鄰邦高麗
      、日本、琉球
      、暹羅等國“向慕文教”,不斷派留學生到南京國子監(jiān)學習
      。但此種盛況為時不久
      ,正德以后
      ,日漸衰退。

      順治七年(1650年)

      ,南京國子監(jiān)改為清江寧府學
      。清因明之舊制,世祖始修葺北京國子監(jiān)
      。據(jù)《清史稿·選舉志》記載:“世祖定鼎燕京,修葺明北監(jiān)為太學
      。順治元年
      ,置祭酒
      、司業(yè)及監(jiān)丞、博士
      、助教
      、學正
      、學錄
      、典簿等官。設六堂為講習之所
      ,曰:率性
      、修道、誠心
      、正義、崇志
      、廣業(yè)
      。一仍明舊”。乾隆年間
      ,國子監(jiān)祭酒仿宋名儒胡瑗蘇湖教法,分經義
      、治事二齋教學,“嚴立課程
      ,獎誘備至”
      ,力主經世致用,曾使國子監(jiān)出現(xiàn)“師徒濟濟
      ,皆奮自鏃礪
      ,研求實學”的可嘉景象。但清朝末期日趨腐敗
      ,使學校成為科舉的附庸
      ,監(jiān)生多納粟入學
      ,為科名聲利而學,致于積重難返

      1902年,南京清江寧府學在四牌樓江寧府學基礎上建立三江師范學堂(南京大學前身)

      1905年12月6日(光緒三十一年)

      ,清末改革學制
      ,設置學部,國子監(jiān)裁廢
      ,其教育行政功能并入學部,國子監(jiān)的歷史使命便告結束

      1956年,北京國子監(jiān)辟為首都圖書館

      1998年

      ,辟雍對外開放北京國子監(jiān)

      2005年,首都圖書館遷出

      2006年,北京國子監(jiān)和孔廟成立北京孔廟和國子監(jiān)管理處

      。為歷史文化類旅游景區(qū)。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lishitanjiu/6409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

      ,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
      ,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
      ,請聯(lián)系管理員
      ,我們會立即處理
      ,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
      ,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
      ,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
      ,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文章
      七十二賢之閔損簡介閔損是個什么樣的人,
      隨著西方文化不斷輸出中國,以前常用來當孩子睡前故事的各種典故
      ,漸漸的變成了西方的童話故事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痘夜媚铩肥恰陡窳滞挕分械囊粋€故事,還被迪士尼拍成了動畫電影
      盤點歷史上被親兒子殺掉的五位皇帝
      ,背后有何原因
      北魏道武帝拓跋珪:鮮卑族
      ,南北朝時北魏的開國皇帝
      ,拓跋珪曾經看上了一個女人,叫賀夫人
      古代沒有手紙的時候
      ,古人上廁所如何解決
      古代沒有手紙的時候
      ,古人上廁所如何解決中國是最早發(fā)明紙的國家
      ,早在東漢末年造紙術被改進之后,紙變成為了人們生活中比較常見的一種物件
      。但是在古時候的紙是非常貴的,往往只能是一些達官貴人或者說是皇族才可以使用的 ,古人上廁所如何解決.png" alt="古代沒有手紙的時候
      ,古人上廁所如何解決" onerror="nofind(this)" >
      唐朝大貪官元載死前說了什么一句話道盡了千百年來的人性!
      唐朝大貪官元載死前說了什么?一句話道盡了千百年來的人性!今天給大家?guī)砹讼嚓P內容
      ,和大家一起分享
      。有一句話叫:“唐之元載,宋之蔡京
      ,明之嚴嵩
      ,清之和珅”
      ,什么意思呢?意思就是說唐代元載 !.png" alt="唐朝大貪官元載死前說了什么一句話道盡了千百年來的人性!" onerror="nofind(this)" >
      秦始皇屬意扶蘇
      ,為何遲遲不立扶蘇為太子
      秦始皇屬意扶蘇
      年羹堯為什么被雍正下令自殺年羹堯犯了雍正哪些禁忌
      年羹堯為什么被雍正下令自殺?下面小編為大家?guī)碓敿毜奈恼陆榻B。年羹堯(1679-1726)是清代康熙
      、雍正年間之人,進士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