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nóng)民起義軍農(nóng)民起義軍的克星—洪承疇!皇太極是怎么搞定他的?下面小編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相關內(nèi)容
。明朝末年
,各路農(nóng)民起義軍風起云涌,以高迎祥洪承疇(1593—1665年)
直到崇禎二年(1629年)
崇禎三年(1630年),洪承疇被任命為延綏巡撫
,從而進入了封疆大吏的行列。針對農(nóng)民起義軍
,楊鶴提出的是“剿撫兼施、以撫為主”的策略,可是王左桂降而復叛,因此,洪承疇一改自己上司楊鶴的招撫為主的既定政策,對王左桂剿而殺之。之后,洪承疇又同總兵杜文煥在清澗縣(今屬陜西榆林市)大敗張獻忠
,并引起朝廷主剿派對楊鶴的招撫大計提出抗議,控告沒有起到真正的防患作用,反而使義軍首領時降時反于是,崇禎帝下旨
洪承疇再接再厲
書生報國的洪承疇
當時
洪承疇調(diào)兵遣將
洪承疇在乘勝追擊的途中
權(quán)力變小了
崇禎九年(1636年)
崇禎十一年(1638年)六月
八月,清兵犯邊
崇禎十二年(1639年)初
崇禎十四年(1641年)
洪承疇的謀略是以軍隊保護糧餉輜重
洪承疇屢敗清軍,急得皇太極“憂憤嘔血”
此時
在這種情況下
皇太極率兵迎戰(zhàn),他駐兵于松山于杏山之間
,集中兵力打擊洪承疇的援軍。皇太極派兵打敗塔山護糧的明軍,奪取了明軍糧草,又在杏山與松山的通道上挖了一條大深壕,隔絕兩地交通,切斷了杏山至松山的運糧通道。糧道一斷,明軍軍心動搖
。各路總兵主張南撤,最后,這十數(shù)萬的明軍,因為各自指揮而很快土崩瓦解,僅寧遠總兵吳三桂、大同總兵王樸逃到了寧遠松山城內(nèi)
崇禎十五年(1642年)二月,松山被圍半年后
松山一失
,久被圍困的錦州待援無望,守將祖大壽舉城投降,杏山、塔山也被清軍迅速攻克,明朝在關外僅剩下寧遠一座孤城。清軍此戰(zhàn)最大的收獲便是俘獲了明朝兵部尚書兼薊遼總督洪承疇。這位曾經(jīng)讓關內(nèi)義軍李自成
、張獻忠聞風喪膽的明軍統(tǒng)帥,同樣也讓皇太極南進之路吃盡了苦頭。得知洪承疇被俘
,正在為宸妃病逝而悲痛不已的皇太極很高興,下令把洪承疇押到盛京(今沈陽)。為了收服洪承疇
,皇太極想盡了辦法,他派心腹?jié)h臣范文程、張存仁輪番勸降洪承疇。洪承疇始終不屈,一副視死如歸的樣子。后來
,還是細心的范文程發(fā)現(xiàn),屋頂?shù)幕覊m落在洪承疇的身上,洪承疇怕弄臟衣服,不時的輕拂,他就向皇太極回稟:“承疇必不死,惜其衣,況其身乎?”(《清史稿·洪承疇傳》)第二天
,皇太極親自出馬,他來到洪承疇的囚室,當時天氣很冷,皇太極脫下身上的貂裘大衣,披在了洪承疇的身上,并和顏悅色地問:“先生,很冷吧?”洪承疇一時被打動,久久發(fā)出一聲嘆息:“真命世之主也!”于是
,洪承疇叩頭乃降。洪承疇在明朝,幾年的時間由一個提學道臺
皇太極一看洪承疇終于投降了
,極為高興,他不僅賞賜了很多金銀,還請來了許多戲班子來表演慶賀。那些八旗將領都表示不滿:“洪承疇不過是一個戰(zhàn)俘,陛下為何如此隆重對待他?”皇太極卻笑著說:“我們之所以玩命的拼殺
,為的是什么?”諸將齊聲回答:“為的是奪取中原
。”皇太極便道出了洪承疇的價值:“這好比是走路
,你我都是瞎子,不懂得該往哪里走,現(xiàn)在得到了一個引路人,我怎能不高興呢?”諸將帥這才醒悟
,紛紛佩服皇太極的深謀遠慮。后來
,洪承疇為清朝統(tǒng)一中國出謀劃策,并參與清朝中央佐理機務,建議滿清貴族“習漢文,曉漢語”,在招撫江南,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lishitanjiu/6985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
,背后有何原因.png" alt="盤點歷史上被親兒子殺掉的五位皇帝,背后有何原因" onerror="nofind(this)" >
,古人上廁所如何解決" onerror="nofind(this)" >
!" onerror="nofind(thi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