須句國,又作須朐
西周建立后
據(jù)《名賢氏族言行類稿》上的記載
清代蔣作錦(1817-1864年)是今東平湖水庫二級湖內(nèi)今屬于梁山縣館驛鎮(zhèn)的大營村人,咸豐年間進士
《東平縣志·古跡》亦載:“須句城
《漢書·地理志》亦有“須昌
從公元前770年到前476年
,歷史上稱為春秋時代。在這二百九十多年間,社會風雷激蕩,可以說是烽煙四起,戰(zhàn)火連天。僅據(jù)魯史《春秋》記載的軍事行動就有四百八十余次。司馬遷說:春秋之中,“弒君三十六,亡國五十二,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勝數(shù)?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在這歷史大背景下的公元前639年
,須句國第一次被邾國所滅,須句的國君逃奔到了魯國。須句國的族人紛紛四處奔命遷徙到了新居地,被當?shù)赝盏娜?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宿兩國收留。本著“興滅國邾國心有不甘,于當年八月初八日(公元前638年)出師伐魯
,對魯報復。魯僖公看不起邾國,竟然“不設備而御之”。大夫臧文仲勸諫說:“國無小,不可易也。無備,雖眾,不可悖也?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公元前620年
,魯文公七年,魯國再一次向邾報復從公元前638年
,邾國出師伐魯,須句國滅亡了。到公元前620年,魯國再一次向邾報復。結果是沒有也不可能再“興滅國,繼絕世”,須句就此消失在歷史的茫茫大海中。須句族人就此失去了古國家園,開始寄人于周邊鄰國或遠走天涯。如今,我們不禁要問:須氏后人到底去了哪里?遷徙在何方?據(jù)湖北歷史大事年表(先秦時代)在《湖北歷史上的古國(或部落)風國》中記載了這樣一段有關伏羲后裔須句國,須句氏遷徒到此的記載:位于湖北省天門市東北部的皂市鎮(zhèn)?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在當?shù)氐恼W(wǎng)站上發(fā)現(xiàn)
盡管是這樣
明、清二朝
在江南 “務本堂”須氏后人中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lishitanjiu/7512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
上一篇:
歷史上真實的公子虔是什么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