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的金絲楠木棺材的原料是什么?感興趣的讀者和對百科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據(jù)民間傳聞乾隆在給自己修建陵寢清裕陵時
要說這金絲楠木還真得讓乾隆發(fā)愁了
楠木分為三種:一種叫香楠,木微紫而帶清香
所以從楠木的種類就能知道楠木本身就屬于眾多木質(zhì)建材中的上乘材料,而金絲楠木更是楠木中最好的材料
,可以這么比喻,在木質(zhì)建材中金絲楠木就相當于汽車品牌中的勞斯萊斯,絕對是最頂級的建材。金絲楠木自元朝時期就成為皇家的專用建材
,由于金絲楠木后來成為歷朝歷代皇家專用,因此又被稱之為“皇帝木”。金絲楠木之所以貴重主要在于其數(shù)量被越砍伐越少,數(shù)量日益減少,加之多生存在南方和西南地區(qū),因此運輸極為不便,這些都使得它的成本造價極高。金絲楠木生長周期極長
,是屬于大器晚成的植物,生長旺盛的黃金期需要上百年時間,所以在歷經(jīng)元朝和明朝以及清初時期砍伐可是怎么辦呢?于是乾隆就把主意打到了明朝皇陵上面
不過后來乾隆在祭拜明皇陵時又發(fā)現(xiàn)明世宗嘉靖皇帝朱厚熜的永陵所用金絲楠木極為粗壯
,品質(zhì)比明成祖的長陵還好,因此乾隆又把主意打到了嘉靖的永陵上。可是清朝自入關(guān)以后為了拉攏漢族人心
,曾明確對外公布要對明朝皇陵采取保護措施,不得擅自盜挖、拆毀明朝皇陵,而且時不時的還得拿筆錢出來維護一下明皇陵建筑物,因此乾隆即便想把嘉靖永陵中的金絲楠木拆走,也會讓天下人恥笑,更會被一些朝臣所阻止。因此乾隆不好意思明著讓人拆走明永陵的金絲楠木
,但是還為自己的陵寢建造缺乏金絲楠木而發(fā)愁,乾隆就對朝臣念叨明永陵金絲楠木品相極好,甚是難得,為何現(xiàn)在就尋摸不到這等上好的金絲楠木呢。乾隆這么一說
,有心的大臣就明白了后來根據(jù)守護明朝皇陵的人員反饋
,明朝皇陵都需要整體進行修葺,乾隆就把這個事交給了自己的小舅子工部尚書金簡負責(zé),金簡是乾隆當時極為喜愛的嘉妃的弟弟,因此他一看姐夫乾隆念叨了明永陵的金絲楠木,就知道他惦記那的金絲楠木,而且給乾隆修建陵寢也是由他負責(zé),他更加知道乾隆的陵寢也很缺乏金絲楠木。于是姐夫乾隆發(fā)愁
,那小舅子金簡理所應(yīng)當為姐夫排憂解愁,于是金簡就悄悄向乾隆匯報,可以借著修葺明朝皇陵的機會,他派人把明永陵拆大改小,大殿改小殿,這樣一來就能省出不少金絲楠木出來,不就能給乾隆的裕陵用上了。乾隆一聽心說還是小舅子懂我啊,于是就批準了金簡所提出的把明永陵拆大改小的建議
不過話說回來,這也是嘉靖自己作的
不過這些都只是民間傳聞,實際歷史上并非如此
金絲楠木在當時除了本身物種稀少價格昂貴之外
但是作為皇帝的乾隆當然不差錢,所以他必須要用金絲楠木
。乾隆的裕陵修建總共花費了203萬兩銀子,按照乾隆時期一兩銀子可以買到大概150斤大米的價值計算這里是文章圖片7.jpg
雖然在清朝中后期之后金絲楠木就已經(jīng)十分稀少,但是乾隆的孫子道光皇帝后來在給自己修建清慕陵時也用了很多金絲楠木
所以從這就可以看出來清朝中后期雖然金絲楠木是比較稀少的
再者乾隆也是一個要面子的人
而且最為關(guān)鍵的是乾隆的裕陵始建于乾隆八年(1743年)到乾隆十七年(1752 年)歷時九年修建完畢
而歷史上確實發(fā)生過工部尚書金簡負責(zé)修葺明皇陵時,建議乾隆將明永陵拆大改小
當時工部尚書金簡和戶部尚書曹文埴負責(zé)去勘驗明皇陵壞損程度,并做出預(yù)算進行修葺
可是嘉靖皇帝的永陵卻保存相對比長陵完好得多
因此金簡為了節(jié)省金絲楠木
這樣一來明永陵也修葺好了,只是享殿都比原來小了些,而明長陵也能得到修葺
金簡告訴乾?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骸叭绱宿D(zhuǎn)移籌辦,不獨長陵規(guī)?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扇云渑f
其實金簡的這個建議是非常不符合現(xiàn)代文物建筑保護“修舊如舊”的原則
,但是要知道那是在清朝,乾隆當時下旨修葺明皇陵也是帶有政治目的性的,其政治目的是為了懷柔滿漢兩族之間的關(guān)系只要讓天下人知道清政府對明朝皇陵進行了修葺和保護就算是達到目的了,既然政治目的達到了
因此民間傳說的乾隆挪用明永陵中的金絲楠木給自己修建皇陵的傳聞一點都不可信,修葺明皇陵時
最后再說一下金絲楠木之所以被歷代皇帝所喜愛
這意思就是說金絲楠木最適合做棺材用
,因為曾經(jīng)拿金絲楠木做的木盒,將生肉放到里面好幾天都不會腐壞,所以古人認為金絲楠木具有防腐作用。因此希望自己在死后肉身能不腐的帝王們,當然喜歡用金絲楠木為自己打造棺材
,再加上用金絲楠木當建材,所以金絲楠木才越來越稀少。乾隆也不例外,他自然也希望自己死后能尸身不腐
不過再好的金絲楠木棺材也不能做到永遠讓人體的尸身不腐
,1928年民國軍閥孫殿英盜挖清東陵時,打開了乾隆裕陵的地宮大門,把乾隆的棺材都掀翻了,最后大家不還是發(fā)現(xiàn)乾隆尸身早已腐爛成一攤白骨,只剩下一條白發(fā)辮子了,由此可見金絲楠木能防止尸體腐壞也并沒有效果。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lishitanjiu/8125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古代的冷宮到底有多可怕呢
下一篇: 諸葛亮不用子午谷奇謀的原因是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