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八”事變后
,國民政府計劃將北京的大批文物精品遷移到南方,這一消息著名學者胡適和著名作家魯迅
1933年2月7日的《中央日報》第一張第三版刊登了以《故宮古物昨夜起運》為標題的一組簡訊,繼續(xù)關(guān)注文物南遷事宜
。從簡訊看,從1933年2月6日早晨起,故宮東西華門開始戒嚴;9點半起,北京市區(qū)文物將要經(jīng)過路線開始戒嚴,由軍警嚴密把守。當晚一切都在緊張地進行著
故宮南路“遷徙”負責人莊尚嚴的兒子莊靈先生的評價不無道理,說它是世界文物搬遷史上的奇跡,絕不為過
章劍華說,如此精密的打包工程
待故宮人經(jīng)過反復(fù)地空中落下試驗、確認無誤后
故宮博物院前院長鄭欣淼在《故宮文物南遷及其意義》中介紹:這批浩大的故宮文物運出北平后,每節(jié)車廂都有軍警
隨5批文物一同離開北平、走完全程“南遷”路的
1933年2月和3月
倫敦中國藝術(shù)品展是中國珍寶第一次在國外大規(guī)模的展出
,這次展覽在其他國家引起了很大的反響。故宮博物院院長鄭欣淼曾著文透露,1936年4月8日
,出展的80箱文物從倫敦安全返回中國。這時,一場大災(zāi)難正在中華大地上蔓延,迫使這些珍寶不得不再次轉(zhuǎn)移。于是,故宮管理委員會通過了一個方案第一批運出的文物沿長江水路到達漢口(武漢附近),然后用火車運到長沙
。幾個月內(nèi),長沙也危險了,這些箱子又經(jīng)廣西運至貴州——不久,長沙原來存放這些箱子的圖書館就被一顆炸彈夷為平地。一年后,這批文物被運到了貴州安順附近的一個隱蔽的山洞里
。在這里,此批文物度過了1938年到1947年間的漫長歲月。“每到一地都是千難萬險。我還記得在去貴州的路上
,烏江上有一座橋,下面是湍急的河流,中間是竹子與木板釘起來的橋,過橋時所有的人都要下車,讓車慢慢開過去,我們跟在后面,小心翼翼走過去。”當年主持故宮文物南遷工作的莊尚嚴之子莊靈,在央視紀錄片《故宮》里如是說。文物不得不在宜昌停留幾個月等待河水上漲
樂山地方志記載
,當時還發(fā)生了一個意外事故,有一根纖繩斷了,船體失去控制,裝滿國寶箱件的船只連同船里的工作人員一直被水沖到下游,慶幸的是并沒有太大的損失。這些文物箱件,是由搬運工扛著走完去往樂山的最后一段路程的。這批文物共7286箱,于1937年12月10日日軍攻陷南京前夕從南京出發(fā)
,經(jīng)陸路由火車運往徐州,接著在1938年1月到5月間又被裝進300輛卡車運到陜西漢中。這條線是沿著秦嶺行進的
,山間道路有時泥濘不堪,有時還會遭遇山崩。其間,一場大雪將整個運輸隊伍困在山間,沒有食物也沒有地方住,幸而后來救援隊趕到在去成都的路上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lishitanjiu/8549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
上一篇:
揭秘北京故宮的幾次改造計劃
下一篇:
民國時期故宮險些兩次被拍賣
,背后有何原因.png" alt="盤點歷史上被親兒子殺掉的五位皇帝
,古人上廁所如何解決.png" alt="古代沒有手紙的時候
!.png" alt="唐朝大貪官元載死前說了什么一句話道盡了千百年來的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