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代
本文摘自:《羊城晚報》2016年10月05日A07版,作者:肖郭
蟹
除了自家吃
用現(xiàn)在人的眼光來看
,魯迅這種“食不可無蟹”的生活,堪稱高端了。真實情況如何呢
?恰恰相反。民國時期,蟹還真不是什么稀罕玩意兒。那會兒,螃蟹多,且吃的人少。為啥?因為不頂餓,不充饑,還不如大米來得劃算。有一奇特現(xiàn)象,在法幣改革后,物價上漲,米價飆升。很多窮苦人家,吃不起米,于是只能吃螃蟹充饑。在當時的老照片或各類記錄中,時時可見這種情況。由此可見
,螃蟹在當時不僅不“高端”民國初年的螃蟹,不過幾毛錢一斤。在當時
,這個價格也就比鮮魚的價格略高一點點,但整體上還是一個水平的。所以
,那時,吃蟹的人特別多。有一個叫李瑞清的,光緒年間的進士,吃蟹的狂熱更是遠勝魯迅。李瑞清官不大,也就是個校長,收入不算太高,但對于吃螃蟹卻是狂熱無比。他吃螃蟹特別慢,一點肉都不浪費;但速度慢,數(shù)量卻多,一只接一只。有時候,一天下來,能吃上十來只螃蟹。當然,螃蟹是大寒大涼之物,如此不加節(jié)制地食蟹,也導致了李瑞清五十出頭就去世了。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lishitanjiu/8549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
上一篇:
胡適先生的十大經(jīng)典語錄
下一篇:
徐悲鴻《七喜圖》背后的愛情自嘲三角戀
,背后有何原因.png" alt="盤點歷史上被親兒子殺掉的五位皇帝
,古人上廁所如何解決.png" alt="古代沒有手紙的時候
!.png" alt="唐朝大貪官元載死前說了什么一句話道盡了千百年來的人性!" onerror="nofind(thi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