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朝皇帝:湯–>太丁–>外丙–>中壬–>太甲–>沃丁–>太庚 小甲 雍己 太戊–>中丁–>外壬 河亶甲 祖乙–>祖辛 沃甲–>祖丁–>南庚–>陽甲–>盤庚 小辛 小乙–>武丁–>祖庚–>祖甲 廩辛–>康丁–>武乙 文丁–>帝乙–>帝辛商朝(約公元前1675年-前1029年)
,始于商湯
,終于商紂
,共30帝
,享國646年
。因商朝曾都殷
,所以商朝又稱殷商
。商朝時奴隸制得到了較大的發(fā)展
,并在文化,青銅冶煉等發(fā)面達到較高的水平
。商朝子姓
。
商朝皇帝列表

商太祖(商湯)
在位30年
商湯,姓子名湯
。商的祖先契助大禹治水有功封于商地
,商湯時建都于亳(今河南商丘)
。他任用仲虺和伊尹為相
,逐漸強大起來,又有夏桀殘暴無道,民怨沸騰
,遂起兵征討夏
,大敗夏軍,建立商朝
。建國后又修《湯刑》
,《明居》等法,比較關(guān)心民命
。商湯即位17年踐天子位
,為天子13年崩。
商代王(太乙) 在位1年 太乙商湯的兒子
商哀王(外丙)子勝 在位3年
外丙
,商湯的兒子
,在位3年卒。商代天子
,名勝
。商開國君主湯之子,湯的太子太丁早死
,乃立太丁弟外丙為王
,是為外丙元年,伊尹攝政
。外丙即位后三年卒
,傳位其弟仲壬。
一說 外丙是商湯的弟弟
,湯子太丁叔
。商湯卒,太子太丁已先商湯而亡
,遂繼為王
,在位3年。即商朝第二代王
。
商懿王(仲壬)子庸 在位4年
仲壬
,商湯子,外丙的弟弟
,商王世襲是先弟后子
,仲壬在位4年卒。仲壬亦稱中壬
、燕壬
、工壬、其壬
、南壬
,姓子名庸
,是中國商朝的一位君王。
商太宗(太甲)子至 在位23年
太甲
,商湯長孫
,太丁的兒子。即位初
,因“顛覆湯之典刑”
,被伊尹放逐于桐宮,三年后改過復(fù)立
,成為有成之君
。這就是“桐宮悔過”的故事。
太甲
,生卒年不詳
,為湯嫡長孫,太丁子
,叔仲壬病死后繼位
,共在位23年,病死
,葬於歷城(今山東省濟南市)
。
太甲,由四朝元老伊尹輔政
,伊尹連寫了《肆命》
、《祖后》等幾篇文章,教導(dǎo)太甲遵照祖先的法制
,努力做一位明君
。在伊尹的督促下,太甲在繼位后的頭兩年
,其表現(xiàn)還過得去
,但從第三年起就不行了,他任意地發(fā)號施令
,一味享樂
,暴虐百姓,朝政昏亂
,又親自破壞湯制定的法規(guī)
。伊尹雖百般規(guī)勸,他都聽不進去
,伊尹只好將他送到商湯墓地附近的桐宮
,(今河南省偃師縣西南)居住,讓他自己反省
,史稱“伊尹放太甲”
。
太甲住在桐宮
,見祖父身為開國君王,墳?zāi)箙s十分簡陋
,又從守墓老人那里了解到祖父的許多艱苦創(chuàng)業(yè),仁厚省儉的舊事
,對照自己的所作所為
,感到確實不像話,便暗暗內(nèi)疚
,決心痛改前非
,開始在桐宮關(guān)心孤老,遵守法制
,與人為善
。
三年后,伊尹見太甲真心悔過
,十分高興
,便帶領(lǐng)文武大臣,攜帶王服
,冠冕
,迎接他回到亳都,還政於他
。從此
,太甲以自己過去的失足為鑒,早朝晏罷
,勤政愛民
。遵守湯制定的法律,將天下治理得井井有條
,商朝也逐漸繁榮起來
,伊尹見太甲成為明君,更加高興
,特地寫了一篇《太甲訓(xùn)》的文章來贊揚他
,稱他為太宗。
另有一說是在仲壬死后
,伊尹篡位
,逐走太甲,7年后
,太甲潛回都城
,殺死伊尹后復(fù)位。
太甲在位23年后病死
。
商昭王(沃丁)子絢
在位29年
沃丁
,太甲的兒子
。沃丁在位29年。沃丁亦稱羌丁
,姓子名絢
,繼父太甲即位。在位期間
,輔政功臣伊尹去逝
。沃丁死后,由弟太庚即位
商宣王(太庚)子辯
在位25年
太庚
,又作大庚
,誤稱小庚。姓子名辯
。他是沃丁之弟
,太甲之子。繼沃丁而即位
,在位25年
,他死后由子小甲(一說為太庚之子)繼位。
商敬王(小甲)子高 在位36年
小甲
,太庚子
。小甲姓子名高,一說他是太庚之子
,也說他是太庚之弟
。在位36年(一說17年)。小甲死后
,弟雍己繼立
,商朝始衰
商元王(雍己)子密
在位12年
雍己,小甲弟
。為商王小甲之弟
,商王太戊之兄。商王小甲死后即位
,在位12年
,荒廢政事,商朝開始衰落
。死后由弟太戊繼位
。
商中宗(太戊)子伷 在位75年
太戊,雍己弟
。太戊勤政修德
,治國撫民,頗有振作
。
商第9位國王
,姓子
。湯五世孫,太甲孫
。死后追謚為中宗
。甲骨文作大太戊、天戊
,為商王太庚之子
,商王小甲、雍己之弟
。這個太戊繼位時還是個少年,不勤于國政
,整天只圖享樂
。在他繼位第七年時,王宮的庭院里長了一棵桑樹
,長棵桑樹沒什么奇怪
,奇怪的是這棵桑樹下又長出了一棵楮樹,七天的時間里就瘋長了
,長得很大
。這本來是植物生長過程中的偶然現(xiàn)象,換現(xiàn)在也不作為怪
,人類生的怪物都多更何況植物
,可是在商代的時候人還沒有植物學(xué)知識,就把它看作是妖魔鬼怪
。這個少年國王很怕
。他的大臣伊陟(估計是伊尹的后代書上沒有考證)就說:臣聽說妖怪勝不過德,大概大王在治理朝政上有什么缺德之處
,所以才會出現(xiàn)妖怪
。如果善政修道,以德治民
,自會免除禍害
。這太戊一聽有道理,果然一改前非
,勤于朝政
,修德治國。而這種不是正常生長的共生樹木
,長到一定時候會自然枯死
。太戊以為是自己修德治國以德壓妖的結(jié)果,就更相信了
。據(jù)古書上記載太戊在位75年
,是商王朝在位最長久的
。病死,葬于內(nèi)黃(今河南省內(nèi)黃縣南30里處)
。太戊勤政修德
,治國撫民,頗有振作
。任用伊陟
、巫咸掌握國政。國政大修
,各小國又紛紛歸順
,商朝中興,故后代尊稱他為中宗
。
商中宗陵為商代第九代王太戊的陵墓
,位于內(nèi)黃縣城西南15公里,商中宗陵是我國古老皇陵之一
,也是我國目前唯一的一處商王陵
。漢代建陵,唐代續(xù)修
,宋太祖開寶七年復(fù)修
,明、清多次修葺增建
。
商中宗陵坐北面南
,占地百畝,圍墻筑高墻
,前后分區(qū)
,規(guī)模宏大,布局奇特
。前區(qū)為陵墓區(qū)
,后區(qū)為祭祀?yún)^(qū),中間甬道為中軸線
,直通拜殿
,甬道東為太戊陵,西為嬪妃墓
,歷代王朝祭祀不絕
。陵內(nèi)宋開寶七年(公元947年)所立《大宋新修商帝中宗廟碑》高聳雄偉,通高7.2米
,寬1.6米
,厚0.59米,由翰林梁同翰撰寫,碑有銘有序
,雕刻精湛
,字跡清晰,筆法變化多端
,妙趣橫生
,刀工嫻熟,骨刀堅凝
,堪稱一絕
。
商中宗陵是以陵寢陵園、碑碣為特色
,極具歷史文化價值和旅游觀光價值的尋根祭祀之圣地
。
商孝成王(仲丁)子莊 在位11年
仲丁,姓子名莊
。生卒年不詳
。商王太戊子。太戊死后繼位
。在位13年(一說11年)
,病死
,葬于狄泉
。仲丁于己未年即位,仲丁元年
,自亳遷都于囂
。(今河南省鄭州市附近,一說在今河南省滎陽縣東北)
。當(dāng)時
,東南方的夷族興起,仲丁六年
,其中的藍(lán)夷進攻商朝
,仲丁出兵擊退藍(lán)夷。仲丁死后
,諸弟爭奪王位
,造成繼承上的九世之亂,商朝一度中衰
。仲丁死后
,其弟外壬即位。
商思王(外壬)子發(fā) 在位15年
外壬
,在甲骨文中被稱作卜壬
,姓子名發(fā),商朝第十一任的國王。外壬
,生卒年不詳
。商王太戊子,商王仲丁弟
。仲丁死后繼位
。在位15年,病死
,葬于狄泉
。仲丁死后,外壬成功地奪取王位
,并向諸弟妥協(xié)
,造成了商王朝繼承上的混亂,史稱九世之亂
。商朝開始衰落
。外壬死后,由其弟河亶甲繼位
。
商前平王(河亶甲)子整 在位9年
河亶甲
,姓子名整,生卒年不詳
,商王太戊子
,商王仲丁、外壬弟
,外壬死后繼位
,在位9年,病死后葬于相(今河南省內(nèi)黃縣境內(nèi))
。河亶甲在位時
,商朝又再度衰落,他曾遷都于相
,又曾出兵征伐東南方的蘭族和班方
。
商穆王(祖乙)子滕 在位19年
祖乙,商朝國王
,商王河亶甲子
,河亶甲病死后繼位,即位后遷都于庇
,商朝的社會經(jīng)濟得到了恢復(fù)和發(fā)展
,商朝又興盛起來。在位19年(一說75年)
。祖乙在位時
,遷都于邢(今河北省邢臺)。他幾次出兵平服了蘭夷、班方等國
,解除了東南方的夷族對商的威脅
,國運再度中興。甲骨文中稱他為中宗祖乙
,和太乙
、太甲合稱為“三示”(意為三位功勛卓著的祖先)。病死
,葬于狄泉
。由其子祖辛即位。
當(dāng)時
,天氣風(fēng)云的不測
,使他很苦惱。一個名叫阿衡的大臣
,為討好祖乙
,奏稱要設(shè)天臺敬祭天神。祖乙認(rèn)為有理
,便帶領(lǐng)百官去祭天
,卻無濟于事。萬年知道后
,忍不住就帶著日晷和漏壺去見皇上
,對祖乙講清了日月運行的道理。祖乙聽后龍顏大悅
,感到有道理
。于是把萬年留下
,在天壇前修建日月閣
,筑起日晷臺和漏壺亭。并派了十二個童子服侍萬年
。祖乙對萬年說:’希望你能測準(zhǔn)日月規(guī)律
,推算出準(zhǔn)確的晨夕時間,創(chuàng)建歷法
,為天下的黎民百姓造福
。’ 有一次
,祖乙傳旨要阿衡去了解萬年測試歷法的進展情況
。當(dāng)他登上日月壇時,看見天壇邊的石壁上刻著:日出日落三百六
,周而復(fù)始從頭來
。草木枯榮分四時,一歲月有十二圓。
阿衡見此
,知道萬年的歷法已研究成功
,心中忐忑不安。他萬分懼怕萬年因創(chuàng)建歷法而得寵
,國君會怪罪自己提出祭祀天神的主意
。于是,他陰謀策劃
,派了一個刺客去除掉萬年
。刺客攀上日月閣,見萬年正在閣上觀察星斗
,便張弓搭箭
,準(zhǔn)備射死他。誰知
,刺客被衛(wèi)士發(fā)現(xiàn)
,被當(dāng)場緝拿。祖乙知后
,懲處了阿衡
,親自登上日月閣看望萬年。萬年指著天象
,對祖乙說:’現(xiàn)在正是十二個月滿
,舊歲已完,新春復(fù)始
,祈請國君定個節(jié)吧
。’祖乙說:’春為歲首
,就叫春節(jié)吧
。’冬去春來
,年復(fù)一年
。后來,萬年經(jīng)過長期觀察
,精心推算
,制定出了準(zhǔn)確的太陽歷。當(dāng)他把太陽歷呈奉給繼任的國君時
,已是滿面銀須
。國君深為感動,為紀(jì)念萬年的功績
,便將太陽歷命名為’萬年歷’
,封萬年為日月壽星
。以后,人們在過年時掛上壽星圖
,據(jù)說就是為了紀(jì)念德高望重的萬年的
。春節(jié)由此而來。
商桓王(祖辛)子旦 在位16年
祖辛
,姓子名旦
。生卒年不詳。商王祖乙子
。祖乙死后繼位
,在位16年,病死
,葬于狄泉
。死后由其弟沃甲即位。
商僖王(沃甲)子逾 在位25年
沃甲
,姓子名逾
。生卒年不詳?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妒辣尽纷鏖_甲
,商王祖乙子,祖辛弟
。祖辛死后繼位
。在位25年(一說5年),病死
,葬于狄泉
。沃甲死后,祖辛之子祖丁即位
。
商莊王(祖丁)子新 在位32年
祖丁
,在甲骨文中作且丁,姓子名新
,中國商朝第17位國王
。商王祖辛之子
,前任國王沃甲之侄
,根據(jù)《竹書紀(jì)年》,定都于庇
,在位共九年(一說32年)
,死后由侄子(一說堂弟,即商王沃甲之子)南庚即位
。
商頃王(南庚)子更 在位25年
南庚
,
,生卒年不詳,商朝國王
。商王沃甲子
,商王祖丁堂弟,祖丁死后繼位
,在位25年
,病死,葬于狄泉
。
南庚在位時
,商朝國運再度衰落,后遷都于奄(今山東省曲阜縣)
。死后由祖丁之子陽甲繼位
。
商悼王(陽甲)子和 在位7年
陽甲,生卒年不詳
。陽甲在甲骨文中稱象甲
,姓子名和,是中國商朝的第十九位國王
,商朝國王祖丁之子
,后任國王盤庚之兄,南庚死后繼位
。在位7年
,病死,葬于狄泉
。陽甲在位時
,商朝內(nèi)亂不止,奴隸主貴族之間相互殘殺
。陽甲已無法控制局面
。定都于奄,在位共四年
,曾西征丹山戎
,在位期間,商朝再度衰落
,諸侯不朝
。“帝陽甲時
,殷衰”
。
商世祖(盤庚)子旬 在位28年
盤庚,祖丁子
,陽甲弟
。盤庚遷都于殷
,商朝自此稱殷商。遷都后
,社會經(jīng)濟得到較大發(fā)展
,殷都成為當(dāng)時的政治,文化中心
。
盤庚
,甲骨文做般庚,
,名旬
,生卒年不詳。祖丁子
,陽甲弟
。陽甲死后繼位。商代第20位國王
,根據(jù)《夏商周年表修正》
,在位28年(前1300-前1277年在位)。于在位的第三年(前1298年)遷都于殷
。是一位很有作為的國王
。病死,葬于殷(今河南省安陽縣小屯莊)
。
盤庚即位時
,商朝經(jīng)過幾代內(nèi)亂(即九世之亂),政治腐敗
,貴族奢侈
,王室內(nèi)爭激烈,階級矛盾尖銳
,加上天災(zāi)頻繁
,面臨著嚴(yán)重的危機,盤庚為了挽救商王朝的衰亡
,決定放棄原來的都城
,遷都到荒蕪的殷,以抑制貴族的奢侈
,緩和階級矛盾
,并減經(jīng)些自然災(zāi)害。在此之前
,商民族已經(jīng)經(jīng)歷了十幾次的遷徙
。有時是因為土地荒蕪,有時因為河水泛濫
,有時因為外族奇襲
,有時因為內(nèi)部矛盾。為了緩和社會矛盾
,擺脫政治困境
,他不顧一些貴族的反對,決心選擇一個有長遠(yuǎn)發(fā)展前途的地方重振朝綱
。當(dāng)他得知安陽(當(dāng)時稱北蒙)一帶土肥水美
,山林有虎、熊等獸
,水里有魚蝦時
,就決心到此來發(fā)展。為了動員遷都
,他曾發(fā)表一個重要的演講
。“星火燎原”一詞即由此次演講內(nèi)容凝練而成
。貴族們竭力反對遷都
,盤庚就發(fā)布文告,嚴(yán)厲命令他們服從
,終于
,馬蕭蕭,車轔轔
,他率眾西渡黃河
,來到了安陽,史稱“盤庚遷殷”
。遷到殷后
,他又以強硬手段制止了貴族們搬回舊都的企圖?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渡袝けP庚》就是他在遷殷前后的的講話記錄
。他還提倡節(jié)儉,改良風(fēng)氣
,減輕剝削
,終于安定了局面。奴隸的血汗勞動
,使殷發(fā)展成為一個十分繁榮的都市
,此后270多年,商的都城一直在這里
,商朝也被稱為殷朝殷商
。
商王陽甲之弟,湯第九代孫
。在盤庚以前
,商王朝政局混亂
,統(tǒng)治階級豪華奢侈,王朝的統(tǒng)治出現(xiàn)了危機
。盤庚繼位以后
,決定把都城從奄(今山東曲阜)遷到殷(今河南安陽),遭到貴族的反對
。但是盤庚決意遷都
,并作書告諭,違者重懲
。于公元前1298年遷都以后
,執(zhí)行比較開明的政策,人民安居樂業(yè)
,文化發(fā)展
,社會富足繁榮,商王期從此中興
。故商又可稱為殷或殷商
。
商章王(小辛)子頌 在位21年
小辛,商朝國王
,姓子名頌
,商王盤庚之弟,商王祖丁之子
。盤庚死后繼位
。相傳在位21年,病死
,葬于殷
。小辛繼位后,放棄了盤庚的治國之策
,商朝國運又一次衰落
。
商惠王(小乙)子斂 在位21年
小辛,姓子名頌
,商王盤庚之弟
,商王祖丁之子。盤庚死后繼位
。相傳在位21年
,病死,葬于殷
。小辛繼位后
,放棄了盤庚的治國之策,商朝國運又一次衰落。
商高宗(武丁)子昭 在位59年
武丁
,小乙子
。武丁是盤庚以后最好的國王,政治改善
,商朝復(fù)興
,他還擊敗四方入侵
,商朝威鎮(zhèn)四方
。
商朝國君,軍事統(tǒng)帥
。子姓
,名昭。商王小乙之子
。相傳少年時期遵父命行役于外
,與平民一同勞作,得以了解民眾疾苦和稼穡艱辛
。繼位后
,勤于政事,任用工匠出身的傅說及甘盤
、祖己等賢能之人輔政
,勵精圖治,使商朝政治
、經(jīng)濟
、軍事、文化得到空前發(fā)展
。出土的武丁時期甲骨卜辭有“中師”之名
,當(dāng)是開創(chuàng)軍隊以“師”為最高建制單位,也有認(rèn)為是初建右
、中
、左三師。鑒于方
、土方經(jīng)常侵?jǐn)_商朝邊地和屬國
,甚至聯(lián)合威脅商西北邊安全,乃采取各個擊破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