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人可能是中國商業(yè)富豪們的祖先
魏惠王拜白圭為相,由于魏國的都城大梁緊靠著黃河
白圭很仔細的檢查了堤壩
,他認(rèn)為很多堤壩之所以擋不住大洪水,就是因為它們當(dāng)中藏著很多小小的螞蟻窩,所以熟悉白圭的人都知道,不管螞蟻窩大窩小,都要除掉,否則大人就要拿他們開刷的。像白圭這種干實事又有些清高的人
,根本就不適合官場,更何況是越來越腐敗的官場呢!眼睜睜看著魏國的水變得越來越渾濁,白圭毅然決然辭官了。辭官以后,白圭并沒有閑著,而是游歷各國。他去過中山國和齊國,兩個國家的國君都聽說了白圭的才干很高,于是白圭就收到了兩位國君對他拋出的橄欖枝。白圭該不該接受呢
?他該接受哪個國君的邀請呢?當(dāng)大家都在替白圭為難的時候,白圭卻做了驚人的舉動,他婉言拒絕了兩個國君。有人十分好奇,白圭至少也該選擇其中的某一位國君啊,為什么要同時冒著得罪兩位國君的風(fēng)險而拒絕他們呢?白圭則認(rèn)為告別了中山國和齊國以后
,白圭也曾到過秦國,但是他并沒有留下來。好了,這下子大家又問白圭,秦國不是一個很有潛力的國家么?你為什么也不留下來呢?白圭又說,商鞅那個家伙在秦國大搞商鞅變法
,他變法我不攔著,但是他重農(nóng)抑商我就看不過去了,憑什么商人就比農(nóng)民更下等呢?不都是憑著本事吃飯的人么?離開秦國,白圭又游歷了好幾個諸侯國
,最后白圭做了一個決定,他要棄政從商!白圭從小生活在工商業(yè)發(fā)達的洛陽城
,所以對商業(yè)有著極為敏銳的眼光,投身于自己感興趣又在行的商業(yè),那是再好不過了。可商業(yè)也分三六九等
,戰(zhàn)國時代下,不光是國家與國家之間戰(zhàn)亂頻繁,就連民間百姓,商人與商人之間都不能分清誰是好人誰是壞人的。有的人靠放高利貸發(fā)家致富,有的人囤積貨物大范圍壟斷牟利白圭沒有選擇已有的行業(yè)
白圭堅持“人棄我取,人取我與”的經(jīng)商之道
,把客人視為上帝白圭
春秋戰(zhàn)國六位著名商人是: 白圭,子貢,呂不韋,管仲,弦高,范蠡
富甲陶朱--范蠡(前536-前448年)陶朱公就是范蠡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lishitanjiu/9383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
,背后有何原因.png" alt="盤點歷史上被親兒子殺掉的五位皇帝
,古人上廁所如何解決" onerror="nofind(this)" >
!.png" alt="唐朝大貪官元載死前說了什么一句話道盡了千百年來的人性!" onerror="nofind(thi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