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御史中丞鄧潤甫
譯文:
于是
一
北宋初期的文官對于太監(jiān)有這樣的邏輯:
a
b
c
不幸的是
作為一個很有能力的太監(jiān)
如果李憲不是太監(jiān)
二
宋神宗趙頊算得上是一個有理想有抱負的皇帝
皇帝對開疆拓土有興趣,李憲恰好這方面有自己的見地
李憲第一次在戰(zhàn)場上出名,是在陜西。
當時李憲的職務是走馬承受
朝廷希望在陜西一代有所作為,收復被西夏人蠶食的國土
特派員李憲早在戰(zhàn)略制定的時候
一直有矛盾的文官和武將們
李憲很郁悶
后來局勢的發(fā)展果然如同李憲預料的那樣
唯一的好消息是
三
宋朝的時候
王韶在江西軍分區(qū)擔任參謀長的時候
經(jīng)過幾年的準備
,王韶和李憲一起指揮了收復河湟的戰(zhàn)斗,大獲全勝,完全達到了戰(zhàn)略目的,還活捉了羌族首領的老婆。之后,面對敵人的反撲,王韶和李憲再接再厲,保住了勝利果實。就在王韶回帝都接受封賞的時候
,羌族人的又一輪反撲不期而至。當王韶和李憲趕到前線的時候
,卻在戰(zhàn)術上產(chǎn)生了分歧。當時,羌族人采取的是圍點打援的戰(zhàn)法誰也說服不了誰
王韶繞開敵軍,突襲敵軍后方
關鍵時刻
李憲又學習項羽破釜沉舟的故事,把宋軍所有的營帳一把火燒了個干干凈凈
在一場慘烈的白刃戰(zhàn)之后,宋軍大勝
。后路又被王韶切斷,羌族首領不得已舉起了白旗。雖說有不同意見
,但也算殊途同歸,這一場打得酣暢淋漓。李憲很欣慰。
四
沒多久
,越南人造反了。皇帝準備派趙禼為主將,李憲為副將
,率兵去平定叛亂。趙禼之前和李憲曾經(jīng)共事過
,雖然對李憲在軍事方面的才能還是很欣賞的,但因為李憲是太監(jiān),所以一直看不起李憲,更加不愿意一起領兵。趙禼對皇帝說,主將副將碰到事情可以商量
,但最后的決策權一定要明確,我才是說了算的那個人。趙禼還說
,其實打幾個越南猴子,我就足夠了,李憲根本用不著去。皇帝回答
,李憲不去也行,你再推薦一個副將吧。趙禼當即推薦了一個人選,還自愿讓那個人當主將,自己當副將。當時的代理國防部長也支持趙禼
。幾個月后,叛亂平定
。李憲已經(jīng)哭暈在廁所
。你們這是歧視!我這么能打
,我招誰惹誰了?和太監(jiān)共事就這么沒面子嗎?五
越南沒去成
,皇帝有心安慰一下李憲受傷的心靈,安排他巡視邊防,各邊防部隊都要聽李憲的。這下
,文官們炸鍋了。一個個文官跳出來,就是不同意皇帝對李憲的任命
。羌族跳梁小丑不是什么大事,太監(jiān)領兵才是禍害。甚至說出了“憲功不成其禍小
,成功其禍大”這樣的誅心之語。皇帝頂住了文官的口水,李憲憋著一口氣上任
。到了地方
,李憲用“羌人制羌”的戰(zhàn)法穩(wěn)定了邊防。文官說
,邊防軍的軍費負擔實在太大,李憲就整頓軍費開支,一舉節(jié)約軍費60%,軍隊的訓練、城防的修葺一點也沒落下。不但如此
,李憲還把不少上好的木材運回帝都,從原料商有力支持了帝都的房地產(chǎn)市場。文官暫時偃旗息鼓
,皇帝樂滋滋地論功行賞。李憲很解氣。
六
幾年之后
,北宋歷史上對西夏發(fā)動了規(guī)模最大的一次進攻,李憲也參與其中,有功有過。當時
,西夏國內(nèi)發(fā)生政變,北宋抓住時機戰(zhàn)役一開始,五路大軍節(jié)節(jié)勝利
但這個時候,李憲沒有從戰(zhàn)役的全局考慮
兩路人馬圍困西夏重鎮(zhèn)靈州
宋朝五路大軍除了李憲這一路
,其他共計損失近四十萬人,基本上屬于全軍覆沒了。李憲也不是沒有努力
,他曾經(jīng)押運糧草趕往靈州,但遭遇西夏軍隊層層堵截,李憲繞開西夏的防線,卻沒有直插靈州,而是繼續(xù)燒殺搶掠,給了西夏軍隊重新布置防線的機會。李憲看見無法突破西夏軍隊的阻截
李憲很腦殘
七
打了敗仗
另外四路大軍的統(tǒng)帥都受到了處分
這個結論是文官們不能接受的,時任總理兼代理國防部長孫固就認為最后的失敗都是因為李憲李公公沒有及時趕到靈州所導致的
李憲也不可能坐以待斃
皇帝和文官打了很久的口水仗之后
其實
皇帝發(fā)話了
這其實很沒有道理
李憲很冤枉。
八
在蘭州的問題上
蘭州自唐朝時被吐蕃人攻陷后,一直都不在中國的版圖之中
李憲占領蘭州之后,就意識到蘭州的重要性
西夏人時刻窺視著蘭州這座戰(zhàn)略要塞,先后三次圍攻蘭州,兵力一次比一次多
第一次
宋哲宗的時候,西夏皇帝想通過外交手段要回蘭州
這個文官名叫蘇轍,就是蘇軾蘇東坡的弟弟
還好
一個太監(jiān)打下來的戰(zhàn)略要塞
九
李憲其實也知道自己在靈州戰(zhàn)役中的過失
按道理說,蘭州本來還不至于直接面對西夏人的進攻
李憲接下來守住了蘭州,但文官們不但把“永樂城之戰(zhàn)”的責任強加在李憲頭上,還翻舊賬
御史中丞劉摯上書:“李憲貪功圖名
這時
李憲黯然下臺
,不久就郁悶死了。背著太監(jiān)的枷鎖,努力前行
,還是無奈收場。十
最后順便說一下,李憲有個同鄉(xiāng)
,也當了太監(jiān),跟著李憲混江湖,后來以太監(jiān)的身份當上了國防部長,掌握宋朝軍政二十年之久,這個人就是大名鼎鼎的童貫。“太監(jiān)”這個群體
,在很多歷史事件當中都有登場,而且一般來說都是一些負面人物按等級分為:大總管
有名的太監(jiān)有:
1
2
3
4、孫耀庭
,他是中國最后一個太監(jiān)你就該知道他的名氣了,他不止是清朝最后一個太監(jiān),也是中國最后一個太監(jiān),他的凈身時間也有點不可思議宮中的太監(jiān)分為兩大類:一種是伺候皇上及宮廷內(nèi)的太監(jiān),另一種是其它各部門的辦事太監(jiān)
在康熙時期
因為清朝有一個機構
人們所知道的只不過是三種
,把太監(jiān)分為總管、首領、普通三種等級,這是從事實上來說;但從官品來看的話,看是否有頂戴官帽;從差事上來說,分為上差和下差。根據(jù)晚清的史料記載
,光緒年間就有2千個左右的太監(jiān),但其中的總管只有16個人,首領也不過是百來號人,可見當是絕大多數(shù)的太監(jiān)還只不過是普通太監(jiān),他們是最底層的人物,做盡任何辛勞事,卻得不到任何人的認可。
擴展資料:
太監(jiān)制度非常嚴格,基本上宮廷里有嚴格的規(guī)矩
。當太監(jiān)遇到皇帝的時候
,會叫皇帝萬歲爺。遇到西太后會叫老佛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