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kwqog"></sup>
<strike id="kwqog"></strike>
<kbd id="kwqog"></kbd>
<ul id="kwqog"><tbody id="kwqog"></tbody></ul><ul id="kwqog"><pre id="kwqog"></pre></ul>
  • <ul id="kwqog"><tbody id="kwqog"></tbody></ul>
  • 登錄
    首頁 >> 諸子百家 >> 歷史探究

    《永樂大典》遭何劫難怎連一張紙也沒留下,

    人生百味 2023-07-23 00:42:57

    世界各地現存的所有《永樂大典》遺本,包括一些殘頁在內

    ,都是當年重抄的副本
    ,特征十分明顯:紙張是嘉靖年間特有的白棉紙
    ,書后還有抄書生
    、重錄總教官的名字
    。體量如此巨大的煌煌一部《永樂大典》正本
    ,即便遭到了什么劫難不幸
    ,怎么會連一張紙也沒有留存下來呢?

    說起中國古代最著名的大型圖書

    ,很多人都會想到《永樂大典》和《四庫全書》

    《永樂大典》編纂于明朝永樂年間,是永樂皇帝直接主導編纂的一部中國古典集大成的曠世大典

    。《不列顛百科全書》在“百科全書”條目中稱
    ,《永樂大典》為“世界有史以來最大的百科全書”

    明成祖朱棣下了一道詔諭

    1403年盛夏的南京,明成祖朱棣剛剛登上皇位的第二年

    ,就給翰林院的侍讀學士解縉等人下了一道詔諭

    了解一點歷史的人都知道,朱棣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四個兒子

    ,他是起兵把自己的侄子
    、朱元璋親選繼位的建文帝趕下臺(下落不明)后,登上皇帝寶座的

    朱棣的這道詔諭

    ,用白話來說是這樣的:

    天下自古至今所有的事物,都分散收載在各種書籍之中

    ,這些書籍品種多
    、文字長,從中尋找可供參閱的內容很不容易
    。我想將各種書籍中所載的事物
    ,以分類的方法放在一起,用在韻目下分列單字的方法
    ,編集在一部書中
    ,這樣查考起來就像探囊取物那樣方便……你們要按照我的意思,凡是自有書籍以來
    ,所有經
    、史、子
    、集百家的書
    ,甚至于包括天文
    、地志、陰陽
    、醫(yī)卜
    、僧道、技藝等方面的言論
    ,都將它們輯錄到這部書中來
    ,不要怕內容繁多而浩大。

    朱棣一代豪杰

    ,氣魄很大
    。他要編的這本書,氣魄也很大

    朱棣的設想并不算獨創(chuàng)

    ,他要求編的其實是一種類書。類書是我國古代編纂的一種工具書
    ,它是從許多種古籍中輯錄某些章句
    、片段甚至是全書,或分門別類
    、或按字順加以編纂而成
    ,目的是為了便于查檢和使用,從中找到所需要的資料
    。就內容廣泛這一點來說
    ,類似于今天的百科全書,但更恰當地說
    ,類書是百科資料匯編

    我國編纂類書的做法起源于三國時的曹魏,也是由皇帝首創(chuàng)并組織實施的

    。曹操次子曹丕代漢稱帝后
    ,詔令文士們集五經群書,以分類輯錄的方法編纂一部類書
    ,定名為《皇覽》
    ,總字數達到800余萬字。這就是我國歷史上第一部類書

    自此以后

    ,類書的編纂盛行于唐、宋各代
    。其中唐代著名的有《北堂書鈔》《藝文類聚》《初學記》和《白氏六帖事類集》四大類書
    ,宋代著名的有《太平御覽》《冊府元龜》《太平廣記》和《文苑英華》四大類書。據各種古代書目記錄,從三國至清代中期1600年間
    ,產生的類書有六七百種之多

    歷代類書的編排方式大致可分為兩大類:第一大類是按類別編排,大多數類書采用這種編排方式

    ,但分類方法各不相同
    ;第二大類是按韻目編排,按照皇上朱棣的明確要求
    ,《永樂大典》就是采用這種編排方式進行編纂的

    解縉接到旨意后,立刻組織了一個一百多人的班子

    ,加緊編纂
    ,僅用了一年多時間,就于永樂二年(1404年)十一月將書編成
    。明成祖十分高興
    ,將這部類書定名為《文獻大成》。

    一遍不行來第二遍

    明成祖仔細翻閱了《文獻大成》后

    ,覺得這部類書還不盡符合當初他的旨意
    ,和他的意愿存在很大的差距,因此又下令重修
    。這一次他加強了編纂領導班子的力量,增派了曾輔助他登上皇位的第一功臣
    、官封太子少師的姚廣孝大和尚
    ,與解縉等人一起來做這件事,而編纂人員一舉增加到2000多人

    可以說

    ,修纂《永樂大典》薈萃了全國各方面的優(yōu)秀人材,當時有人以“天下文藝之英
    ,濟濟乎咸集于京師”來形容這種盛況

    朝廷對編纂者在工作上、生活上也提供了不少優(yōu)裕條件

    。明成祖讓編輯人員到皇家圖書館閱讀圖書
    ,還令人分赴各地不計價值搜購圖書,以致大典收入的典籍總數達七八千種之多
    ,超過了以往任何類書
    。為了上班行走方便,把編纂者安置在文淵閣不遠的崇里坊等地居住
    ,并由光祿寺負責伙食
    ,“朝暮酒撰”。為了編纂工作夜以繼日地進行,特發(fā)給“膏火之費”
    ,“仍免朝謁”

    共3頁:123下一頁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lishitanjiu/9983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

    ,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
    ,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
    ,請聯系管理員
    ,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
    ,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
    ,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
    ,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
    相關文章
    ,背后有何原因.png" alt="盤點歷史上被親兒子殺掉的五位皇帝
    ,背后有何原因" onerror="nofind(this)" >
    蘇烈為什么會被人誤會唐高宗都替他平反
    蘇烈為什么會被人誤會唐高宗都替他平反你真的了解蘇烈嗎?小編給大家提供詳細的相關內容。中華璀璨的文明中
    年羹堯為什么被雍正下令自殺年羹堯犯了雍正哪些禁忌
    年羹堯為什么被雍正下令自殺?下面小編為大家?guī)碓敿毜奈恼陆榻B
    。年羹堯(1679-1726)是清代康熙、雍正年間之人
    ,進士出身
    ,官升至四川總督、川陜總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