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地現存的所有《永樂大典》遺本,包括一些殘頁在內
,都是當年重抄的副本說起中國古代最著名的大型圖書
《永樂大典》編纂于明朝永樂年間,是永樂皇帝直接主導編纂的一部中國古典集大成的曠世大典
明成祖朱棣下了一道詔諭
1403年盛夏的南京,明成祖朱棣剛剛登上皇位的第二年
了解一點歷史的人都知道,朱棣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四個兒子
朱棣的這道詔諭
天下自古至今所有的事物,都分散收載在各種書籍之中
朱棣一代豪杰
朱棣的設想并不算獨創(chuàng)
我國編纂類書的做法起源于三國時的曹魏,也是由皇帝首創(chuàng)并組織實施的
自此以后
歷代類書的編排方式大致可分為兩大類:第一大類是按類別編排,大多數類書采用這種編排方式
解縉接到旨意后,立刻組織了一個一百多人的班子
一遍不行來第二遍
明成祖仔細翻閱了《文獻大成》后
可以說
,修纂《永樂大典》薈萃了全國各方面的優(yōu)秀人材,當時有人以“天下文藝之英,濟濟乎咸集于京師”來形容這種盛況。朝廷對編纂者在工作上、生活上也提供了不少優(yōu)裕條件
。明成祖讓編輯人員到皇家圖書館閱讀圖書,還令人分赴各地不計價值搜購圖書,以致大典收入的典籍總數達七八千種之多,超過了以往任何類書。為了上班行走方便,把編纂者安置在文淵閣不遠的崇里坊等地居住,并由光祿寺負責伙食,“朝暮酒撰”。為了編纂工作夜以繼日地進行,特發(fā)給“膏火之費”,“仍免朝謁”。共3頁:123下一頁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lishitanjiu/9983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
上一篇:
明成祖朱棣的生母究竟是不是朝鮮人,
下一篇:
明人繪《倭寇圖卷》圖文賞析
,背后有何原因.png" alt="盤點歷史上被親兒子殺掉的五位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