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書香陽光
來源:京博國學(xué)(ID:jingboguoxue)
《菜根譚》中有云:“自天子以至于庶人,末有無所畏懼而不亡者也
無論是誰
人這一生應(yīng)心存敬畏
1
敬天地
曾國藩曾說:“心存敬畏,方能行有所止?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人一旦失去敬畏之心,必然就會變得無所畏懼
、為所欲為,想怎么說就怎么說,想怎么做就怎么做,甚至無法無天,這樣的人,最終必將吞下自釀的苦果。而懂得敬畏,才能心存尺度
,知道何話該說,何事該做,如此才能與人和解,與自然萬物和諧相處。在浙江千島湖,有一家水產(chǎn)養(yǎng)殖企業(yè)
,公司利用當?shù)鬲毺氐暮B(yǎng)殖了一種叫“胡子鯰”的魚很多游客慕名而來想要品嘗其味
,公司卻始終遵循“限量”原則:限量養(yǎng)殖、限量捕撈、限量烹飪。也曾有很多外地企業(yè)來洽談投資合作,但都被公司婉言拒絕。這么多年來,這家公司一直沒有擴大規(guī)模
,他們的養(yǎng)殖范圍,始終只占千島湖的1%不到,多年堅持每畝產(chǎn)量不超過1000公斤。面對眾人的疑惑,公司經(jīng)理說:一旦擴大養(yǎng)殖量
,勢必會因利而“漁”,湖區(qū)環(huán)境肯定會變糟,到時不僅魚類消失,就連人類的生存都會受到影響。大自然給人類的饋贈是有限的,如果貪圖一時私利
《詩經(jīng)》說:“敬天之怒
天地自然
,無償為人類提供生存必需品,而對自然最好的回饋便是尊重自然、敬畏天地,如此,方能得到天地的厚贈。人類一味地索取
,必將會為自身地貪婪而付出代價:污臭的水溝,源于無節(jié)制的排污;漫天的黃沙,源于被砍伐的植被;無情肆虐的洪災(zāi)自然萬物
2
敬眾生
思想家史懷哲說:“只有我們擁有對于生命的敬畏之心時,世界才會在我們面前呈現(xiàn)出它的無限生機
世界萬物
弘一法師,一生嚴守佛宗戒律
他生前每次坐藤椅之前
弘一法師出家后
一次徐悲鴻先生突然發(fā)現(xiàn),山上曾經(jīng)的一棵枯樹
弘一法師淡然說:“它能重新活過來
弘一法師圓寂前
讀弘一法師的傳記
法師曾說:“長養(yǎng)慈心
君子要有一顆仁慈的心,不去無故傷害哪怕一蟲一蟻等萬物生靈
縱觀人類歷史
我們敬畏一切生命
3
敬自己
孟子說:“不以規(guī)矩
,不能成方圓?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對規(guī)則心存敬畏
,做事方能行之有度,做人才能堅守本心。春秋時期
,齊莊公與大臣崔柕的妻子私通。崔柕知道后,大發(fā)雷霆,殺了莊公崔柕為人雖飛揚跋扈
沒想到齊太史無視崔柕的威脅
,依然淡定提筆寫道:“夏五月,崔柕謀殺國君光?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按照當時的規(guī)矩
,史官是世襲的。所以,崔柕就找來太史伯的二弟太史仲,命令其寫成莊公因為瘧疾而死,太史仲亦不從,崔柕怒不可遏,又拔劍殺了太史仲。接著他又將三弟太史叔召來,但太史叔還是照直而書
,崔柕又毫不猶豫地將其殺害。最后只剩下了四弟太史季
,崔柕對他說:“汝三兄皆死,汝獨不愛性命乎 若更其語,當免汝?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意思是你三個哥哥都死了,你就不想活命嗎 只要按我說的寫
可太史季依然不從
為后世留下真實的史實
,是史官的職責,亦是其應(yīng)該遵守的法度。崔氏兄弟因擁有敬畏法度之心,在面對生死時,選擇了堅守本心,也正因為此,他們才被后世銘記、傳揚。曾國藩曾在給曾紀澤的家書中寫到:“敬則無驕氣
,無怠惰之氣。”身處高位
,心存敬畏,則能對上,無愧于天地;對下當我們對規(guī)則
4
寫在最后
朱熹曾說過:“君子之心
生而為人
愿你我皆能以一顆敬畏之心來面對我們所生活和依賴的世界,堅守做人的底線,活出自我的同時
作者:京博國學(xué)
問題一:心存敬畏是什么意思?內(nèi)心對于某事物有著尊敬甚至畏懼的情感
“敬畏”
,這是一個狀態(tài)的兩面,敬對內(nèi)心,畏對外部;因為生命是不可逆的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scgf/10215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