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yī)療隊馳援武漢抗擊疫情的第18天,經援鄂醫(yī)療隊臨時黨支部成員討論
、表決和院黨委審議,同意接收正在戰(zhàn)“疫”前線的護士孫姝妍為中共預備黨員
。
25歲的孫姝妍是醫(yī)療隊年齡最小的成員。臨時黨支部是疫情防控一線的戰(zhàn)斗堡壘
,在戰(zhàn)“疫”一線的奮斗和身邊共產黨員的引領激發(fā)了許多醫(yī)護人員的入黨愿望
。2月5日
、7日、8日
,主治醫(yī)師王小輝,護士申曉敏
、孫雪潔、姚潔林先后向臨時黨支部提交了入黨申請書
。他們全力投入到病患救治工作中,以實際行動向黨組織遞交第一份思想匯報
。
蘭州大學第二醫(yī)院有19名醫(yī)護人員遞交入黨申請書,一名副主任醫(yī)師在支援武漢一線被吸納入黨
。各黨支部、科室都收到了請戰(zhàn)書
,幾百名醫(yī)護人員紛紛要求到最危險的一線工作。
一個在急診一線
,一個在負壓病房的一線
,浙江大學醫(yī)學院附屬第四醫(yī)院急診科醫(yī)生左仲強、感染科醫(yī)生李茉是一對戀人
。疫情暴發(fā)后,他們放棄了回家過年
,站在了抗擊疫情第一線。2019年11月
,左仲強已向黨支部遞交了入黨申請書。受到左仲強的影響
,加上親歷疫情一線,李茉也再次堅定了努力成為一名共產黨員的想法
,她在入黨申請書里寫道:“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zhàn)役中
,上至黨中央
,下至每一個普通百姓,戰(zhàn)勝疫情是我們共同的心聲
。作為第一批進入隔離病房的醫(yī)生
,我感到了肩上的責任
,我會以一名共產黨員的標準要求自己,完成這次任務
,努力克服自己的缺點和不足……請黨組織在實踐中考驗我!”
目前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正處在最吃勁的關鍵階段
。高校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師生將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
,堅定必勝信念,始終走在前列
,戰(zhàn)斗在前沿,為取得最后勝利貢獻力量。(記者 歐媚)
疫情嘉獎事跡范文5篇
疫情嘉獎事跡范文1
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
,陳仕林同志作為永樂鄉(xiāng)水塘村支部副書記,帶領村組黨員干部積極響應上級防控部署,及時筑牢本村防控安全線。充分發(fā)揮基層黨組織戰(zhàn)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
,奮戰(zhàn)在抗擊疫情的一線
。 在接到上級通知后
,立即和村委成立村級疫情防控工作小組
,組織各村組組長
、黨員干部在各村組進行地毯式排查
,排查出人員后立即對其進行居家隔離
,并指定村醫(yī)對其進行體溫檢測
。并對村莊所有出口進行封閉,僅留一條應急出口
,村領導干部
、黨員和志愿者24小時進行值班。 陳仕林同志作為包組領導
,在其所包保的水塘村上寨組
,總是沖鋒在前,再苦再難也不畏懼
、不退縮帶動全組黨員和志愿者奮戰(zhàn)在抗疫一線,自2020年1月22日開始便堅守陣地
,安排部署各項防疫工作
,下村組到每家每戶排查外出返鄉(xiāng)人員;特別是武漢返鄉(xiāng)人員,要對其進行詳細的詢問和登記
,勸其自行隔離14天,并對返鄉(xiāng)人員進行體溫測量
,確保村民安全和平安。
踴躍投身新冠疫情防控一線
,帶頭執(zhí)行防控紀律
,帶頭落實防控措施,帶頭宣傳預防知識等相關防控工作
,在全村疫情防控工作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除此之外
,陳仕林還組織村民群眾一起加入到防疫宣傳隊伍,張貼防疫通告
、掛橫幅標語。 為了更好地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陳仕林還經常在水塘村八個村組間進行檢查,確保無人員聚集
,并對我村的企業(yè)進行排查,嚴禁工作人員上班等
,經常忙到夜里十二點
,一線防控工作雖然有危險
,但作為一名黨員,在危難之際就要挺身而出
,擔起守護家園的責任
。疫情防控工作任務艱巨
,陳仕林肩上擔著全村村民的安危,壓力很大
,但責無旁貸
。他堅信一定能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zhàn)
。 危急時刻挺身而出,積極投身防控一線
,陳仕林以實實在在的行動兌現了“人民選我當代表
,我當代表為人民”的莊嚴承諾
,給全村的群防群控工作作出了典范和樣板
,凝聚起了干部和群眾在疫情面前不退縮、不動搖的強大力量
,彰顯了人大代表的政治忠誠和責任擔當。
疫情嘉獎事跡范文2
xx
,男,19xx年生人
,現年xx周歲,中共黨員
,xx交警大隊xx中隊民警。進入疫情攻堅戰(zhàn)以來
,xx深知“疫情就是命令
,防控就是責任”
。作為xx交警大隊年齡最大的勤務民警,他身先士卒
,沖在一線
,積極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1月xx日,xx交警吹響了戰(zhàn)“疫”集結號
,所有民輔警取消休假
,實行一級勤務
,xx第一時間返回工作崗位
,他積極響應上級號召
,爭當執(zhí)行防控疫情措施的表率
,始終堅守維護轄區(qū)穩(wěn)定
、路暢人安的第一線
,勇挑重擔
、沖鋒在前,嚴守紀律
、服務轄區(qū)群眾。
當大隊下達在xx高速xx收費站設置24小時檢查站的指令后
,他便臨危請命,作為首批執(zhí)勤人員堅守在xx高速xx收費站的防疫一線執(zhí)勤點上
。他放棄與家人團聚的時光
,全力投入到阻擊疫情一線
。執(zhí)勤中,他每天在路面的工作時間不少于12小時
,從農歷初三開始
,xx累計出勤xx余小時
,為了聯勤聯動、部署疫情防控工作
,他有時一天連續(xù)工作時間長達15個小時;為了堅守執(zhí)勤點
,吃住在警車上更是成立家常便飯
,在平凡的崗位上默默的堅守
,只為那一份使命
,那一份對黨和人民忠誠的信仰。
xx同志于20xx年由部隊轉業(yè)來到xx交警大隊
,他不計名利
,不計得失
,干一行愛一行,在部隊時他已是技術團級干部
,到地方后又從科員干起
,對此他毫無怨言,從最基本的交通管理業(yè)務學起
,很快成為道路交通處理、一般程序辦理等業(yè)務方面的專家
。
工作中,他嚴謹細致
、一絲不茍,經他辦理的案件
,均讓當事人雙方心服口服
,他對群眾溫暖如春
、耐心體貼
,老百姓有什么事情都愿意跟他聊聊
。在中隊,他既是老黨員
,更是老大哥
,對年輕民警
、輔警他真心關懷,全力傳
、幫
、帶
,深受中隊同志們的愛戴
。在這次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的戰(zhàn)斗中,xx同志又發(fā)揮出老黨員的帶頭作用
,為中隊全體人員樹立了良好的榜樣
。
疫情面前,xx交警所有警員在深藍警服下
,他們也是肉體凡胎的普通人;他們也是為人子女
、為人父母,是家里不可缺少的主心骨
、頂梁柱
。在這個萬家燈火又萬眾一心的關鍵時刻,是千千萬萬跟他們一樣的奉獻者
,舍小家為大家
,不懼萬險千艱筑起“萬里長城”
,疫情在前
,交警不退!
疫情嘉獎事跡范文3
“生命重于泰山
,疫情就是命令
,防控就是責任”
,作為沖鋒在防疫工作一線的基層黨員干部
,潘集區(qū)司法局蘆集司法所戴冠勇同志始終秉著認真細致
、任勞任怨的態(tài)度
,踏踏實實地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認識戴冠勇的人都會親切的說“他是一頭‘倔驢’!”
作為一名防控人員
,自防控工作開展以來,雖然他家離辦公室只有50米遠的距離
,戴冠勇同志一天也不曾停歇休息
,困了
,躺在辦公桌上瞇一會兒
,餓了
,就吃一桶方便面。由于地處G345重要地段
,蘆集鎮(zhèn)在國道清風嶺處設了疫情檢查站
,戴冠勇同志認真做好卡點24小時執(zhí)勤
,卡點執(zhí)勤結束后他又急忙跟其他工作人員一起到所包董圩社區(qū),向居民宣傳疫情防控知識
,挨家挨戶排查從武漢返淮人員
,每天到被隔離人家中送口罩、送酒精
,細心認真地為居民檢測體溫。
作為一名司法所工作人員
,戴冠勇同志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
,全力做好司法所本職工作。他利用微信
、電話等方式加強對社區(qū)矯正對象的管理和排查,鼓勵社區(qū)矯正對象積極配合各村防疫工作
,不出門,不傳謠
,及時匯報個人情況
。并主動向蘆集鎮(zhèn)
、潘集區(qū)司法局捐獻愛心,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著一名黨員的宗旨
。
作為一名黨員
,他對工作的“倔強”
,使54歲的他已患上了高血壓、高血脂
、腦梗
。春節(jié)前剛出院的他
,身體還沒有好利索
,便全身心投入到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去
。戴冠勇同志一直帶病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線,大家都勸他請假休息
,可是他倔強的說:“現在正是需要人手的時候
,我是黨員
,我要堅守我的崗位
,等哪一天我實在撐不住了再說吧?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彼褪沁@么“倔”地發(fā)揮著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
一名黨員就是一面鮮亮的旗幟。哪里最困難
,哪里最危險,哪里就有共產黨員的身影
。戴冠勇同志沖得出
、頂得上
、靠得住
,以模范行動踐行初心使命
,為堅決遏制疫情蔓延勢頭
,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zhàn)爭做出了一名司法干警的應有貢獻
。
疫情嘉獎事跡范文4
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
,當新冠肺炎疫情肆虐
,舉國上下醫(yī)護人員增援武漢
,抗擊疫情進入最吃勁的關鍵時刻
,廣大黨員干部積極響應號召
,下沉社區(qū),主動投身疫情防控保衛(wèi)戰(zhàn)
。作為省委政法委下沉干部中的一員
,楊敬貴這個樸實爽朗的土家漢子
,展現了平時工作中見紅旗就扛
、有任務就爭的秉性
,主動請纓,向戰(zhàn)前行
,用實際行動踐行一名退役軍人“若有戰(zhàn)
、召必回、戰(zhàn)必勝”的錚錚誓言
。 疫情當前,召之即來
,來之能戰(zhàn) 疫情就是命令
,作為在政法戰(zhàn)線奮戰(zhàn)了30年的“老同志”
,楊敬貴深知越是在疫情形勢嚴峻的關鍵時刻,守住基層社區(qū)的陣地越是重要
。他多次向組織請戰(zhàn)
,申請下沉社區(qū)參加疫情防控工作
。
2月14日,武漢市氣溫驟降
,預報15日還將出現降雪
。楊敬貴連夜向機關黨委專職副書記陳燕華打電話說:“我是當兵出身
,身體好得很,明天天氣條件不好
,讓我上吧!”主動要求參加第二天省委政法委對口支援濱湖社區(qū)的疫情防控工作
。當陳書記叮囑他要注意保暖防護時
,他斬釘截鐵地回答“這點苦沒問題
,明天就算下刀子我也要把任務完成好!” 2月15日
,省委政法委第十臨時黨小組方澤順
、楊敬貴
、王雪三名同志早早就到社區(qū)報到
。根據社區(qū)安排
,三人負責協助物業(yè)人員對偉鵬苑
、錦繡中北
、天源城三個小區(qū)實施封閉管理
。楊敬貴主動承擔起居民人數最多、情況更為復雜的錦繡中北小區(qū)西門的值守任務
。該小區(qū)除崗亭外,沒有其他遮風擋雨的地方
,為了給社區(qū)節(jié)省緊缺的物資,他沒有領取防護服
,穿上自己帶來的半截雨衣開始了一天的值守工作
。暴雨傾盆
,不到一個小時
,他的衣服就從上到下濕了個透,鞋子
、襪子都灌滿了雨水,濕漉漉的身體在寒風中一吹
,仿佛馬上就要結冰
。然而,他除了輪流吃午飯的半小時外
,沒有再要求過休息
,也沒有踏進過崗亭避雨,年近50歲的他以一名鋼鐵戰(zhàn)士的姿態(tài)
,在勸阻出行
、測溫登記
、采購分送、公告張貼等任務中穿梭忙碌
。一位本打算出門的老人看到后
,感動地說:“這雨雪太大了
,你趕緊避一避吧
,別病倒了
。就沖著你這股勁
,我也不得出去啦!”還有一些想要出小區(qū)的居民
,看到佇立在暴風雪中的他
,聽了他耐心地勸說,也都表示理解
,自覺地返回家中。下午
,一名戰(zhàn)友送來了一件軍用雨衣,他用10分鐘的時間回到家里換了一身衣服后
,又迅速返回崗位
。一天的值守任務完成后
,他在省委政法委機關“戰(zhàn)疫群”中說到:“感謝組織的信任
,今天的任務完成了
,我經受住了考驗,覺得很光榮
,覺得問心無愧!” 扎根社區(qū)
,沖鋒在前
,作風過硬 按照疫情防控黨員干部“下沉一線
,沖鋒在前”的要求
,楊敬貴就地下沉社區(qū),成為了居住地復地東湖國際三期的第一批黨員志愿者
。
隨后,在武重社區(qū)組建下沉黨員突擊隊時
,他又積極報名
,主動要求承擔急難險重的工作
,成為了黨員志愿者突擊隊的一員
。 2月17日至19日
,武漢市開展疫情防控集中拉網式大排查
,楊敬貴首先參加了居住地東湖國際三期的入戶排查工作
,18日下午
,根據社區(qū)安排,他挨家挨戶上門對三期2號樓住戶進行了排查測溫
,入戶排查中敲門、介紹
、測溫
、登記四個步驟
,他盡量做到嚴格規(guī)范。三期排查任務剛剛完成
,楊敬貴就接到了武重社區(qū)下達給突擊隊的新任務
,他沒顧得上吃晚飯
,就立即投入到一
、二期的入戶排查工作
。剛開始
,不少居民對入戶排查不理解
,他就在門口不厭其煩地做解釋
,居民開門后
,他既做到真誠交流
,也注意保持著合理的安全距離解除居民顧慮;對不在家的人員
,他逐一進行了電話核實
,并預約了再次上門時間;對孕婦、重癥慢性病人等特殊人員
,他也留了個心,認真地進行了標注
,做到了不落一戶
,不漏一人。一天下來
,一同開展排查的社區(qū)工作人員認可到“他的排查做得很專業(yè)
,工作很規(guī)范
,考慮得也很周到
,值得我們學習”
。19日上午
,在得知省委政法委對口支援的濱湖社區(qū)入戶排查工作人手不夠時
,他又主動請纓
,加入到錦繡中北小區(qū)的排查工作中
。 不管社區(qū)
,還是單位
,只要有疫情防控工作需要
,楊敬貴都做到了隨叫隨到
,不講條件
。他的責任心和工作熱情得到了大家的認可和尊重
。武重社區(qū)干部在防疫工作中遇到什么問題
,常常與他商量
,聽一聽他的建議;防疫工作有什么難事重活
,大家也是第一個想到他;新加入的志愿者知道他后
,也經常向他咨詢請教
。據悉
,武重社區(qū)正在組建戰(zhàn)時下沉黨員臨時黨支部,深得大家信任的楊敬貴被推薦擔任組織委員
。
?10多天來
,楊敬貴一共參與入戶集中排查工作3次,排查了3個小區(qū)4棟樓近500人;承擔過5個小區(qū)的卡點值守
、應急值班及突擊任務20余班/次;為居民購藥購物搬運分送物資50余批。對此
,他說“比起一線的醫(yī)護人員
,我也沒做什么
,只是盡量做些力所能及的事罷了?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敏銳感知
,用心用情
,善思善為 楊敬貴知道
,抗擊疫情要取得勝利必須依靠人民
、發(fā)動人民
,集合大家的力量打一場人民戰(zhàn)爭
。按照社區(qū)的號召
,他積極地參與了小區(qū)志愿者隊伍的籌建工作
,通過微信群
,與大家交流對社區(qū)防控組織、人員分組
、任務分配等方面的思考。他提出的卡點值守人員不應少于2人;組建小區(qū)應急小分隊負責機動管控
、生活保障工作;強化樓棟長作用,以樓棟為單位做好居民需求的統計安排;分時段做好居民生活保障
,上午優(yōu)先保障老弱病殘等特殊人群
,下午保障業(yè)主的日常需求等建議,都被社區(qū)采納
。在他的呼吁下
,復地東湖國際三期志愿者工作隊迅速組建,干部的熱情和能量不斷匯聚
,居民基本生活需求得到了更好保障
,沒有再發(fā)生過人員聚集的情況。在微信群里
,楊敬貴跟志愿者們交流說“只要居民有需要
,我們下沉黨員就要做到隨叫隨到
,我們辛苦一點不要緊
,只要有利于減少人員聚集
,減少傳染的可能性
,我們工作就有價值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2月20日上午
,楊敬貴與省保密局下沉干部王欣值守復地三期門崗,三名外國人執(zhí)意要外出采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