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節(jié)是秋筠”,是對友人高風亮節(jié)的贊賞
,也是蘇軾的自我寫照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既然人人都是天地間的過客
,又何必計較眼前聚散和江南江北呢?
人生中有太多的過客
,不管你有多么的不舍
,過客始終都是過客,總有一天會離開的
,我們能做的
,就是學會放手。
七
、{ 人生多讀書
,養(yǎng)才氣 }
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
。
厭伴老儒烹瓠葉
,強隨舉子踏槐花
。
囊空不辦尋春馬,眼亂行看擇婿車
。
得意猶堪夸世俗
,詔黃新濕字如鴉。
? ? ? ? ? ? ? ? ? ? ? ? ? ? ?——《和董傳留別》
穿著粗衣劣布
,度過一天一天的生活
,胸中藏有詩書,氣質(zhì)自然光彩照人
。讀書的作用不僅在于學習知識
,還在于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尤其是常讀書
,日積月累就會使人脫離低級趣味
,養(yǎng)成高雅、脫俗的氣質(zhì)
。
清代學者梁章鉅說:“人無書氣
,即為粗俗氣,市井氣
,而不可列于士大夫之林
。”你的氣質(zhì)里
,藏著你讀過的書
。所以,多讀書
,多看報
,少吃零食,多睡覺
。
八
、{ 功名利祿,轉(zhuǎn)頭空 }
三過平山堂下
,半生彈指聲中
。
十年不見老仙翁,壁上龍蛇飛動
。
欲吊文章太守
,仍歌楊柳春風。
休言萬事轉(zhuǎn)頭空
,未轉(zhuǎn)頭時皆夢
。
? ? ? ? ? ? ? ? ? ? ? ? ——《西江月·平山堂》
這首詩是為懷念恩師歐陽修所作。十年前,蘇軾和恩師把酒言歡
,不料此次聚會竟成永訣
,次年恩師就仙逝了。而這十年中
,自己官場坎坷
,嘗遍人間冷暖。作者撫今追昔
,感慨歲月蹉跎
、遭遇坎坷、人生如夢
。歐公仙逝了,固然一切皆空
,而活在世上的人
,又何嘗不是在夢中,終歸一切空無
。
我們所追求的功名利祿
,只不過是人生中的幻影。人生既然不過虛幻
,政治失意與挫折
,算得什么呢?人生要想過得去
,惟有看破得失
,看淡功名利祿,才能坦然面對挫折
,笑看自己的人生
。
九、{ 人孤獨時
,與自己和解 }
缺月掛疏桐
,漏斷人初靜。
誰見幽人獨往來
,縹緲孤鴻影
。
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
。
揀盡寒枝不肯棲
,寂寞沙洲冷。
? ? ?——《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
這個夜晚
,蘇軾感到孤獨
,彎彎月亮掛在梧桐樹梢,漏盡夜深人聲已靜。
人生會有多少個無眠的夜晚
?眼看著外面的世界漸漸沉寂
,鐘表聲滴滴答答地清晰可聞,卻依然輾轉(zhuǎn)反側(cè)
。孤獨
,也就油然而生。雖人世有無盡的滄桑
,我們更要學會看淡
,一輩子很長,笑著慢慢走
。歷經(jīng)人世間的悲歡離合
,更要學會與自己好好相處。
十
、{ 人生越思念
,越綿長,越凄涼 }
十年生死兩茫茫
,
不思量
,自難忘。
千里孤墳
,無處話凄涼
。
縱使相逢應不識,
塵滿面
,鬢如霜
。
夜來幽夢忽還鄉(xiāng),
小軒窗
,正梳妝
。
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
。
料得年年腸斷處
,
明月夜,短松岡
。
? ?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思念一個人到極致是什么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