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三首·其一》
宋代:張耒
長夏村墟風日清
,檐牙燕雀已生成蝶衣曬粉花枝舞
,蛛網添絲屋角晴落落疏簾邀月影
久斑兩鬢如霜雪
夏日晝長,江村風日清麗
《夏至日作》
唐代:權德輿
璿樞無停運
寄言赫曦景,今日一陰生
夏至是二十四節(jié)氣中最早被確定的一個節(jié)氣
《夏至過東市二絕》
宋代:洪咨夔
漲落平溪水見沙
晚風來去吹香遠
插遍秧疇雨恰晴,牧兒頂踵是升平
禿穿犢鼻迎風去
中國古代將夏至分為三候:“一候鹿角解
《和昌英叔夏至喜雨》
宋代:楊萬里
清酣暑雨不緣求
去歲如今禾半死
此生未用慍三已,一飽便應哦四休
花外綠畦深沒鶴
夏至以后地面受熱強烈
《夏至后初暑登連天觀》
宋代:楊萬里
登臺長早下臺遲,移遍胡床無處移
不是清涼罷揮扇
夏至和冬至一樣
《夏至》
宋代:范成大
李核垂腰祝饐
節(jié)物競隨鄉(xiāng)俗,老翁閑伴兒嬉
范成大
《夏至日與太學同舍會葆真二首》
宋代:陳與義
明波影千柳
物新感節(jié)移,意定覺景多
游魚聚亭影
江湖豈在遠
,所欠雨一蓑。忽看帶箭禽
,三嘆無奈何。《周易》理論認為:夏屬火
,對應五臟之心。因此,夏至后重在養(yǎng)心。俗話說:“心靜自然涼”《和夢得夏至憶蘇州呈盧賓客》
唐代:白居易
憶在蘇州日
粽香筒竹嫩,炙脆子鵝鮮
水國多臺榭
每家皆有酒
交印君相次,褰帷我在前
此鄉(xiāng)俱老矣
洛下麥秋月
齊云樓上事,已上十三年
作者回憶曾經在蘇州的日子
《夏至后得雨》
宋代:蘇轍
天惟不窮人
,旱甚雨輒至。麥乾春澤匝,禾槁夏雷墜
。一年失二雨
,廩實真不繼。我窮本人窮
,得飽天所畀。奪祿十五年,有田潁川涘
。躬耕力不足
,分獲中自愧。余功治室廬
,棄積沾狗彘。久養(yǎng)無用身,未識彼天意
。蘇轍從小受孟子影響
,樹立了牢固的民本思想,關心最多的就是民生利益問題,面對民生疾苦,民情吏事,他了如指掌,關心至重,從本詩中就可讀出一二。源自:中華詩文學習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scgf/11066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 onerror="nofind(this)" >
,讓我們重拾古人風雅.png" alt="三月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