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kwqog"></sup>
<strike id="kwqog"></strike>
<kbd id="kwqog"></kbd>
<ul id="kwqog"><tbody id="kwqog"></tbody></ul><ul id="kwqog"><pre id="kwqog"></pre></ul>
  • <ul id="kwqog"><tbody id="kwqog"></tbody></ul>
  • 登錄
    首頁 >> 大道家園 >> 綜合瀏覽區(qū) >> 傳統(tǒng)資訊 >> 傳統(tǒng)文學(xué)

    齊桓晉文之事原文

    大道家園 2023-07-10 19:00:37

    朝代:先秦

    作者:佚名

    原文:

    齊宣王問曰:“齊桓

    、晉文之事,可得聞乎
    ?”

    孟子對曰:“仲尼之徒

    ,無道桓
    、文之事者
    ,是以后世無傳焉,臣未之聞也
    。無以
    ,則王乎?”

    曰:“德何如則可以王矣

    ?”

    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p>

    曰:“若寡人者

    ,可以保民乎哉
    ?”

    曰:“可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p>

    曰:“何由知吾可也?”

    曰:“臣聞之胡龁曰:‘王坐于堂上

    ,有牽牛而過堂下者,王見之
    ,曰:“牛何之
    ?”對曰:“將以釁鐘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蓖踉唬骸吧嶂∥岵蝗唐潇馋?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若無罪而就死地?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睂υ唬骸叭粍t廢釁鐘與
    ?”曰:“何可廢也
    ,以羊易之
    。”’不識有諸
    ?”

    曰:“有之?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p>

    曰:“是心足以王矣

    。百姓皆以王為愛也
    ,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p>

    王曰:“然

    ,誠有百姓者。齊國雖褊小
    ,吾何愛一牛
    ?即不忍其觳觫
    ,若無罪而就死地
    ,故以羊易之也?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p>

    曰:“王無異于百姓之以王為愛也。以小易大

    ,彼惡知之
    ?王若隱其無罪而就死地
    ,則牛羊何擇焉
    ?”

    王笑曰:“是誠何心哉

    !我非愛其財而易之以羊也
    ,宜乎百姓之謂我愛也?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p>

    曰:“無傷也,是乃仁術(shù)也

    !見牛未見羊也
    。君子之于禽獸也:見其生,不忍見其死
    ;聞其聲
    ,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遠(yuǎn)庖廚也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p>

    王說曰:“《詩》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蜃又^也。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
    ,不得吾心
    ;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
    。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
    ?”

    曰:“有復(fù)于王者曰:‘吾力足以舉百鈞,而不足以舉一羽

    ;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見輿薪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瘎t王許之乎
    ?”

    曰:“否

    !”

    “今恩足以及禽獸,而功不至于百姓者

    ,獨(dú)何與?然則一羽之不舉
    ,為不用力焉
    ;輿薪之不見
    ,為不用明焉
    ;百姓之不見保,為不用恩焉
    。故王之不王,不為也
    ,非不能也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p>

    曰:“不為者與不能者之形

    ,何以異?”

    曰:“挾太山以超北海

    ,語人曰:‘我不能?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钦\不能也
    。為長者折枝,語人曰:‘我不能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遣粸橐?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非不能也
    。故王之不王,非挾太山以超北海之類也
    ;王之不王
    ,是折枝之類也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p>

    “老吾老

    ,以及人之老;幼吾幼
    ,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yùn)于掌
    。詩云:‘刑于寡妻
    ,至于兄弟
    ,以御于家邦
    。’言舉斯心加諸彼而已
    。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無以保妻子
    。古之人所以大過人者
    ,無他焉
    ,善推其所為而已矣
    !今恩足以及禽獸,而功不至于百姓者
    ,獨(dú)何與?權(quán)
    ,然后知輕重
    ;度,然后知長短
    。物皆然
    ,心為甚。王請度之
    。抑王興甲兵,危士臣
    ,構(gòu)怨于諸侯
    ,然后快于心與?”

    王曰:“否

    ,吾何快于是
    !將以求吾所大欲也?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p>

    曰:“王之所大欲

    ,可得聞與?”

    王笑而不言

    曰:“為肥甘不足于口與

    ?輕暖不足于體與?抑為采色不足視于目與
    ?聲音不足聽于耳與
    ?便嬖不足使令于前與
    ?王之諸臣
    ,皆足以供之,而王豈為是哉
    !”

    曰:“否,吾不為是也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p>

    曰:“然則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辟土地

    ,朝秦
    、楚,蒞中國
    ,而撫四夷也。以若所為
    ,求若所欲
    ,猶緣木而求魚也?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p>

    王曰:“若是其甚與

    ?”

    曰:“殆有甚焉。緣木求魚

    ,雖不得魚,無后災(zāi)
    ;以若所為
    ,求若所欲
    ,盡心力而為之
    ,后必有災(zāi)?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p>

    曰:“可得聞與?”

    曰:“鄒人與楚人戰(zhàn)

    ,則王以為孰勝?”

    曰:“楚人勝

    。”

    曰:“然則小固不可以敵大

    ,寡固不可以敵眾
    ,弱固不可以敵強(qiáng)
    。海內(nèi)之地
    ,方千里者九,齊集有其一
    ;以一服八,何以異于鄒敵楚哉
    !蓋亦反其本矣
    !今王發(fā)政施仁
    ,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
    ,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賈皆欲藏于王之市
    ,行旅皆欲出于王之途
    ,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其若是
    ,孰能御之?”

    王曰:“吾惛

    ,不能進(jìn)于是矣
    !愿夫子輔吾志,明以教我
    。我雖不敏,請嘗試之
    !”

    曰:“無恒產(chǎn)而有恒心者

    ,惟士為能
    。若民
    ,則無恒產(chǎn),因無恒心
    。茍無恒心
    ,放辟邪侈,無不為已
    。及陷于罪,然后從而刑之
    ,是罔民也
    。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為也
    !是故明君制民之產(chǎn),必使仰足以事父母
    ,俯足以畜妻子
    ,樂歲終身飽
    ,兇年免于死亡
    ;然后驅(qū)而之善,故民之從之也輕
    。今也制民之產(chǎn),仰不足以事父母
    ,俯不足以畜妻子
    ,樂歲終身苦,兇年不免于死亡
    ;此惟救死而恐不贍
    ,奚暇治禮義哉
    !王欲行之
    ,則盍反其本矣!五畝之宅
    ,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雞豚狗彘之畜
    ,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百畝之田,勿奪其時
    ,八口之家
    ,可以無饑矣
    ;謹(jǐn)庠序之教
    ,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fù)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
    ,黎民不饑不寒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

    注釋譯文譯文

    齊宣王問(孟子)說:“齊桓公

    、晉文公(稱霸)的事
    ,可以講給我聽聽嗎
    ?”

    孟子回答說:“孔子這些人中沒有講述齊桓公

    、晉文公的事情的人,因此后世沒有流傳
    。我沒有聽說過這事
    。(如果)不能不說
    ,那么還是說說行王道的事吧
    !”

    (齊宣王)說:“要有什么樣的德行

    ,才可以稱王于天下呢?”

    (孟子)說:“使人民安定才能稱王

    ,沒有人可以抵御他?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p>

    (齊宣王)說:“像我這樣的人

    ,能夠保全百姓嗎
    ?”

    (孟子)說:“可以

    。”

    (齊宣王)說:“從哪知道我可以呢

    ?”

    (孟子)說:“我聽胡龁說(我從胡龁那聽說):‘您坐在大殿上,有個人牽牛從殿下走過

    。您看見這個人
    ,問道:‘牛(牽)到哪里去
    ?’(那人)回答說:‘準(zhǔn)備用它(的血)來涂在鐘上行祭
    。’您說:‘放了它
    !我不忍看到它那恐懼戰(zhàn)栗的樣子,這樣沒有罪過卻走向死地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侨藛枺┑溃骸敲醇热贿@樣
    ,(需要)廢棄祭鐘的儀式嗎
    ?’你說:‘怎么可以廢除呢?用羊來換它吧
    。’不知道有沒有這件事?”

    (齊宣王)說:“有這事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p>

    (孟子)說:“這樣的心就足以稱王于天下了

    。百姓都認(rèn)為大王吝嗇(一頭牛)
    。(但是)誠然我知道您是出于于心不忍(的緣故)?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p>

    (齊宣王)說:“是的。的確有這樣(對我誤解)的百姓

    。齊國雖然土地狹小
    ,我怎么至于吝嗇一頭牛
    ?就是因為不忍看它那恐懼戰(zhàn)栗的樣子
    ,就這樣沒有罪過卻要走向死亡的地方,因此用羊去換它
    。”

    (孟子)說:“您不要對百姓認(rèn)為您是吝嗇的感到奇怪

    。以?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ǖ膭游铮Q下大(的動物)
    ,他們怎么知道您的想法呢
    ?您如果痛惜它沒有罪過卻要走向死亡的地方,那么牛和羊又有什么區(qū)別呢
    ?”

    齊宣王笑著說:“這究竟是一種什么想法呢?(我也說不清楚)

    ,我(的確)不是(因為)吝嗇錢財才以羊換掉牛的
    ,(這么看來)老百姓說我吝嗇是理所應(yīng)當(dāng)?shù)牧?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p>

    (孟子)說:“沒有關(guān)系

    ,這是體現(xiàn)了仁愛之道
    ,(原因在于您)看到了牛而沒看到羊
    。有道德的人對于飛禽走獸:看見它活著
    ,便不忍心看它死;聽到它(哀鳴)的聲音
    ,便不忍心吃它的肉
    。因此君子不接近廚房?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p>

    齊宣王高興了,說:“《詩經(jīng)》說:‘別人有什么心思

    ,我能揣測到
    。’說的就是先生您這樣的人啊
    。我這樣做了
    ,回頭再去想它,卻想不出是為什么
    。先生您說的這些
    ,對于我的心真是有所觸動啊
    !這種心之所以符合王道的原因
    ,是什么呢?”

    (孟子)說:“(假如)有人報告大王說:‘我的力氣足以舉起三千斤

    ,卻不能夠舉起一根羽毛
    ;(我的)眼力足以看清鳥獸秋天新生細(xì)毛的末梢,卻看不到整車的柴草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敲矗笸跄嘈艈?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

    (齊宣王)說:“不相信?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p>

    (孟子說:)“如今您的恩德足以推及禽獸

    ,而老百姓卻得不到您的功德
    ,卻是為什么呢
    ?這樣看來,舉不起一根羽毛
    ,是不用力氣的緣故;看不見整車的柴草
    ,是不用目力的緣故
    ;老百姓沒有受到愛護(hù)
    ,是不肯布施恩德的緣故
    。所以
    ,大王您不能以王道統(tǒng)一天下,是不肯干
    ,而不是不能干?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p>

    (齊宣王)說:“不肯干與不能干在表現(xiàn)上怎樣區(qū)別

    ?”

    (孟子)說:“(用胳膊)挾著泰山去跳過渤海

    ,告訴別人說:‘我做不到
    。’這確實是做不到
    。為長輩彎腰作揖,告訴別人說:‘我做不到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是不肯做,而不是不能做
    。大王所以不能統(tǒng)一天下,不屬于(用胳膊)挾泰山去跳過渤海這一類的事
    ;大王不能統(tǒng)一天下
    ,屬于對長輩彎腰作揖一類的事
    。尊敬自己的老人
    ,進(jìn)而推廣到尊敬別人家的老人;愛護(hù)自己的孩子
    ,進(jìn)而推廣到愛護(hù)別人家的孩子。(照此理去做)要統(tǒng)一天下如同在手掌上轉(zhuǎn)動?xùn)|西那么容易了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对娊?jīng)》說:‘(做國君的)給自己的妻子作好榜樣
    ,推廣到兄弟
    ,進(jìn)而治理好一家一國?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ぉふf的就是把這樣的心推廣到他人身上罷了。所以
    ,推廣恩德足以安撫四海百姓
    ,不推廣恩德連妻子兒女都安撫不了。古代圣人大大超過別人的原因
    ,沒別的,善于推廣他們的好行為罷了
    。如今(您的)恩德足以推廣到禽獸身上
    ,老百姓卻得不到您的好處
    ,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用秤稱,才能知道輕重
    ;用尺量,才能知道長短
    ,任何事物都是如此
    ,人心更是這樣。大王
    ,您請思量一下吧!還是說(大王)您發(fā)動戰(zhàn)爭
    ,使將士冒生命的危險
    ,與各諸侯國結(jié)怨
    ,這樣心里才痛快么
    ?”

    齊宣王說:“不是的,我怎么會這樣做才痛快呢

    ?我是打算用這辦法求得我最想要的東西罷了?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p>

    (孟子)說:“您最想要的東西是什么

    ,(我)可以聽聽嗎?”

    齊宣王只是笑卻不說話

    (孟子)說:“是因為肥美甘甜的食物不夠吃呢?又輕又暖的衣服不夠穿呢

    ?還是因為美女不夠看呢
    ?美妙的音樂不夠聽呢
    ?左右受寵愛的大臣不夠用呢
    ?(這些)您的大臣們都能充分地提供給大王
    ,難道大王真是為了這些嗎?”

    (齊宣王)說:“不是

    ,我不是為了這些?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p>

    (孟子)說:“那么

    ,大王所最想得到的東西便可知道了:是想開拓疆土
    ,使秦國
    、楚國來朝見,統(tǒng)治整個中原地區(qū)
    ,安撫四方的少數(shù)民族。(但是)以這樣的做法
    ,去謀求這樣的理想
    ,就像爬到樹上卻要抓魚一樣?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p>

    齊宣王說:“真的像(你說的)這么嚴(yán)重嗎?”

    (孟子)說:“恐怕比這還嚴(yán)重

    。爬到樹上去抓魚
    ,雖然抓不到魚
    ,卻沒有什么后禍
    ;假使用這樣的做法,去謀求這樣的理想
    ,又盡心盡力地去干,結(jié)果必然有災(zāi)禍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p>

    (齊宣王)說:“(這是什么道理)可以讓我聽聽嗎?”

    (孟子)說:“(如果)鄒國和楚國打仗

    ,那您認(rèn)為誰勝呢?”

    (齊宣王)說:“楚國會勝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p>

    (孟子)說:“那么,小國本來不可以與大國為敵

    ,人少的國家本來不可以與人多的國家為敵
    ,弱國本來不可以與強(qiáng)國為敵。天下的土地
    ,縱橫各一千多里的(國家)有九個
    ,齊國的土地總算起來也只有其中的一份
    。以一份力量去降服八份,這與鄒國和楚國打仗有什么不同呢
    ?還是回到根本上來吧。(如果)您現(xiàn)在發(fā)布政令施行仁政
    ,使得天下當(dāng)官的都想到您的朝廷來做官
    ,種田的都想到您的田野來耕作
    ,做生意的都要(把貨物)存放在大王的集市上
    ,旅行的人都想在大王的道路上出入,各國那些憎恨他們君主的人都想跑來向您申訴
    。如果像這樣,誰還能抵擋您呢
    ?”

    齊宣王說:“我糊涂

    ,不能懂得這個道理。希望先生您幫助我(實現(xiàn))我的愿望
    。明確的指教我,我雖然不聰慧
    ,請(讓我)試一試
    。”

    (孟子)說:“沒有長久可以維持生活的產(chǎn)業(yè)而常有善心

    ,只有有志之士才能做到,至于老百姓
    ,沒有固定的產(chǎn)業(yè)
    ,因而就沒有長久不變的心
    。如果沒有長久不變的善心
    ,(就會)不服從約束
    、犯上作亂
    ,沒有不做的了
    。等到(他們)犯了罪,隨后用刑法去處罰他們
    ,這樣做是陷害人民。哪有仁愛的君主掌權(quán)
    ,卻可以做這種陷害百姓的事呢
    ?所以英明的君主規(guī)定老百姓的產(chǎn)業(yè),一定使他們上能贍養(yǎng)父母
    ,下能養(yǎng)活妻子兒女;年成好時能豐衣足食
    ,年成不好也不致于餓死
    。這樣之后督促他們做好事
    。所以老百姓跟隨國君走就容易了
    。如今,規(guī)定人民的產(chǎn)業(yè)
    ,上不能贍養(yǎng)父母,下不能養(yǎng)活妻子兒女
    ,好年景也總是生活在困苦之中
    ,壞年景免不了要餓死。這樣
    ,只把自己從死亡中救出來,恐怕還不夠
    ,哪里還顧得上講求禮義呢
    ?大王真想施行仁政,為什么不回到根本上來呢
    ?(給每家)五畝地的住宅,種上桑樹
    ,(那么)五十歲的人就可以穿上絲織的衣服了
    ;雞、小豬、狗
    、大豬這些家畜,不要失去(喂養(yǎng)繁殖的)時節(jié)
    ,七十歲的人就可以有肉吃了
    ;一百畝的田地,不要(因勞役)耽誤了農(nóng)時
    ,八口人的家庭就可以不挨餓了;重視學(xué)校的教育
    ,反復(fù)地用孝順父母
    ,尊重兄長的道理叮嚀他們
    ,頭發(fā)斑白的老人便不會再背著、頂著東西在路上走了
    。老年人穿絲衣服吃上肉
    ,老百姓不挨餓受凍
    ,如果這樣還不能統(tǒng)一天下
    ,那是沒有的(事情)?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p>

    注釋

    (1)選自《孟子·梁惠王上》。

    (2)齊宣王:田氏

    ,名辟疆
    ,齊國國君,前342年至前324年在位

    (3)齊桓、晉文:指齊桓公小白和晉文公重耳

    ,春秋時先后稱霸
    ,為當(dāng)時諸侯盟主。宣王有志效法齊桓
    、晉文,稱霸于諸侯
    ,故以此問孟子

    (4)仲尼:孔子的字。道:述說

    ,談?wù)?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儒家學(xué)派稱道堯舜禹湯文武等“先王之道”,不主張“霸道”
    ,所以孟子這樣說。

    (5)無以:不得已

    。以
    ,同“已”,作止講
    。王(wàng):用作動詞,指王天下
    ,即用王道(仁政)統(tǒng)一天下

    (6)保:安。莫之能御:沒有人能抵御他

    。御:抵御,阻擋

    (7)胡齕(hé):齊王的近臣

    (8)之:往,到…去

    (9)釁(xìn)鐘:古代新鐘鑄成,用牲畜的血涂在鐘的縫隙中祭神求福

    ,叫釁鐘
    。 釁
    ,血祭

    (10)觳(hú)觫(sù):恐懼顫抖的樣子。

    (11)若:如此

    。就:接近,走向

    (12)然則:既然如此

    ,那么就。

    (13)易:交換

    (14)識:知道。諸:“之乎”的合音。

    (15)是:代詞

    ,這種
    。足以王(wàng):足夠用來王天下。

    (16)愛:愛惜

    ,這里含有吝嗇之意。

    (17)誠有百姓者:的確有這樣(對我誤解)的百姓

    。誠:的確
    ,確實。

    (18)褊(biǎn)?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和恋鬲M小

    (19)無異:莫怪,不要感到奇怪

    。于:對

    (20)彼惡知之:他們怎么知道呢?惡(wū):怎

    ,如何

    (21)隱:哀憐。

    (22)何擇:有什么分別

    。擇:區(qū)別,分別

    (23)宜:應(yīng)當(dāng)

    。乎:在這里表示感嘆。此句是主謂倒裝句
    ,“百姓之謂我愛也”是“宜乎”的主語
    。之:助詞
    ,用在主謂之間
    ,取消句子的獨(dú)立性。

    (24)無傷:沒有什么妨礙

    ,此處譯為沒有什么關(guān)系

    (25)仁術(shù):指仁愛之道

    ,實施仁政的途徑

    (26)庖廚:廚房。

    (27)說:同“悅”

    ,高興。

    (28)“《詩》云”二句:見于《詩經(jīng)·小雅·巧言》,意思是他人有心思

    ,我能推測它
    。忖(cǔn)度(duó):揣測。

    (29)夫子之謂也:(這話)說的就是你這樣的人

    。夫子:古代對男子的尊稱,這里指孟子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也:……說的就是……

    (30)戚戚:心動的樣子

    ,指有同感

    (31)復(fù):報告。

    (32)鈞:古代以30斤為一鈞

    (33)明:眼力。秋毫之末:鳥獸秋天生出的絨毛的尖端

    ,喻極細(xì)小的東西

    (34)輿薪:一車薪柴。

    (35)王許之乎:大王相信嗎

    ?許:相信,贊同

    (36)“今恩”句以下是孟子的話

    ,省去“曰”字,表示語氣急促

    (37)見保:受到保護(hù)或安撫

    。見:被。

    (38)王之不王:大王不能以王道統(tǒng)一天下

    。第二個王是動詞。

    (39)形:具體的外在區(qū)別和表現(xiàn)

    。 異:區(qū)別

    (40)挾(xié):夾在腋下。太山:泰山

    。超:跳過
    。北海:渤海。

    (41)枝:枝同“肢”

    。這句意謂
    ,為年長者按摩肢體
    。一說指向老者折腰行鞠躬禮
    ,一說替長者攀摘樹枝。皆指輕而易舉之事

    (42)老吾老:第一個“老”字作動詞用,意動用法

    ,可譯為尊敬
    ;第二個“老”作名詞,是老人的意思
    。其下句“幼吾幼”句法相同。

    (43)運(yùn)于掌:運(yùn)轉(zhuǎn)在手掌上

    ,比喻稱王天下很容易辦到

    (44)“《詩》云”句:見于《詩經(jīng)·大雅·思齊》,意思是給妻子作好榜樣

    ,推及兄弟,以此德行來治理國家
    。刑:同“型”
    ,這里作動詞用,指以身作則
    ,為他人示范
    。寡妻:國君的正妻
    。御:治理。家邦:國家

    (45)言舉斯心加諸彼而已:孟子總結(jié)這三句詩的意思,就是說把你愛自家人的心

    ,推廣到愛他人罷了

    (46)大過:大大超過。

    (47)權(quán):秤錘

    ,這里作動詞用
    ,指用秤稱重。

    (48)度(duó):用尺量

    (49)度(duó):思量

    ,揣度。

    (50)抑:選擇連詞

    ,還是。危:使……受到危害
    。構(gòu)怨:結(jié)仇

    (51)肥甘:肥美香甜的食物。

    (52)豈:難道

    (53)然:這樣。則:那么

    (52)輕暖:輕柔暖和的衣裘

    (53)便嬖(piánbì):國王寵愛的近侍。

    (54)辟:開辟

    ,擴(kuò)大。

    (55)朝:使……稱臣(或朝見)

    (56)蒞(lì):居高臨下

    ,引申為統(tǒng)治。中國:指中原地帶

    (57)而:表并列。撫:安撫

    ,使……歸順
    。四夷:四方的少數(shù)民族。

    (58)以:憑借

    。若:如此。若:你

    (58)緣木而求魚:爬到樹上去捉魚

    ,比喻不可能達(dá)到目的。

    (59)若是:如此

    。甚:厲害。

    (60)殆:不定副詞

    ,恐怕
    ,大概
    。有:同“又”

    (61)鄒:與魯相鄰的小國

    ,在今山東鄒縣。楚:南方的大國

    (62)集:湊集。這句說

    ,齊國土地合起來約有一千個平方里

    (63)蓋:同“盍”,兼詞

    ,“何不”的合音。反其本:回到根本上來
    ,指回到王道仁政上來
    。 反通返。

    (64)發(fā)政施仁:發(fā)布政令

    ,推行仁政

    (65)商賈皆欲藏于王之市:做生意的都愿意把貨物儲存在大王的集市上

    (66)涂:通“途”

    (65)疾:憎恨。

    (66)赴愬:前來申訴

    (67)惛:同“昏”,思想昏亂不清

    。 進(jìn):前進(jìn)
    。于:在。是:這

    (68)敏:聰慧。

    (68)恒產(chǎn):用以維持生活的固定的產(chǎn)業(yè)

    。恒心:安居守分之心。

    (69)放辟邪侈:“放”和“侈”同義

    ,都是縱逸放蕩的意思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氨佟焙汀靶啊蓖x
    ,都是行為不軌的意思

    (70)罔民:張開羅網(wǎng)陷害百姓。罔

    ,同“網(wǎng)”,用作動詞

    (71)制:規(guī)定。

    (72)畜:同“蓄”,養(yǎng)活

    ,撫育
    。妻子
    ;妻子兒女

    (73)樂歲:豐收的年頭。 終:一年

    (74)兇年:饑荒的年頭。

    (75)驅(qū):督促

    ,驅(qū)使
    。之:往,到
    。善
    ,做好事

    (76)輕:容易

    (77)贍(shàn):足,及

    (78)奚:何。暇:空閑時間

    (79)盍:何不

    (80)五畝之宅:五畝大的住宅。傳說古代一個男丁可以分到五畝土地建筑住宅

    。古時五畝合現(xiàn)在一畝二分多。

    (81)衣:穿

    。帛:絲織品

    (82)豚(tún):小豬。彘(zhì):大豬

    (83)百畝之田:傳說古代實行井田制

    ,每個男丁可以分到土地一百畝。

    (84)謹(jǐn):重視

    ,謹(jǐn)慎地對待
    。庠(xiáng)序:古代學(xué)校的名稱。周代叫庠
    ,殷代叫序。

    (85)申:反復(fù)教導(dǎo)

    (86)頒白者:頭發(fā)半白半黑的老人

    。頒,同“斑”

    (87)黎民:黑頭發(fā)的民眾。這里指少壯者

    ,與上文老者對舉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sici/3604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

    ,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
    ,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
    ,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
    ,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
    ,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
    ,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
    ,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guān)文章
    (元)宋褧《菩薩蠻·兩歧流水清如酒》原文賞析
    (元)宋褧菩薩蠻衛(wèi)州道中
    。至元四年一月,與八兒思不花御史同行
    超詳細(xì)分析:《蘭亭集序》為什么能成為“天下第一行書”
    《蘭亭集序》為什么能成為“天下第一行書”?有人說主要是唐太宗的大力推崇
    。但皇帝推崇又怎樣
    ?康熙、雍正
    、乾隆3位皇帝還推崇張照呢,你知道他是誰么
    ?藝術(shù)這東西
    《秦韜玉·貧女》題解與鑒賞
    貧女秦韜玉蓬門未識綺羅香[1],擬托良媒益自傷[2]
    。誰愛風(fēng)流高格調(diào)[3],共憐時世儉梳妝[4]
    。敢將十指夸針巧
    ,不把雙眉斗畫長[5]。苦恨年年壓金線[6]
    桃花運(yùn)發(fā)朋友圈的句子,桃花很多的句子(賞桃花發(fā)朋友圈的句子有哪些
    ?)
    桃花凋謝了,枝頭殘留著幾片花瓣
    賈島《尋隱者不遇》表達(dá)什么 《尋隱者不遇》原文及賞析
    賈島(779—843),字閬仙
    。范陽(今屬北京房山區(qū))人
    。中唐著名的苦吟詩人。 ◆尋隱者不遇 ◆ 賈島 松下問童子
    ,言師采藥去。 只在此山中
    ,云深不知處
    施蟄存:烏賊魚的戀
    作者:江錫銓 春天到了
    ,烏賊魚也有戀愛。在海藻的草坪上
    ,在珊瑚的森林中
    ,烏賊魚作獵艷的散步。烏賊魚以十只手
    ,——熱情的手
    ,顫抖地摸索著戀愛,在溫暖的海水的空氣里
    。但這是徒然的
    ,雖有十只手也無濟(jì)于事。美麗的小姑娘
    唐詩的氣勢豪爽的清剛勁健之美
    唐詩的氣勢豪爽的清剛勁健之美與王維、孟浩然等山水詩人同時出現(xiàn)于盛唐詩壇的
    ,有一群具有北方陽剛氣質(zhì)的豪俠型才士。他們較熱衷于人世間的功名富貴
    ,動輒以公侯卿相自許
    找?guī)灼鑼懱一ǖ淖魑?描寫桃花的作文
    1
    、春天來了
    ,桃花開了。我和媽媽到老家去做清明
    ,一路蹦蹦跳跳
    , 來到向往已久的桃花園,來到那桃花盛開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