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代:先秦
作者:佚名
原文:
孟子見梁襄王
卒然問曰:‘天下惡乎定
吾對曰:‘定于一。’‘孰能一之?’
對曰:‘不嗜殺人者能一之
‘孰能與之
對曰:‘天下莫不與也
注釋譯文譯文
孟子進(jìn)見梁襄王
(他見了我之后)突然問道:“天下要怎樣才能安定呢?”
我回答說:”天下安定在于統(tǒng)一天下
“誰能統(tǒng)一天下呢?”
我對他說:“不嗜殺的國君能統(tǒng)一天下
“誰會歸附他呢?”
我又回答:“天下沒有不歸附他的
注釋
⑴梁襄王:即魏襄王,名嗣(一說名赫)
,魏惠王的兒子,前318一前296年在位,襄是他死后的謚號.此處所說的事,當(dāng)在襄王繼位后不久.⑵語(yù預(yù)):告訴.
⑶卒:通"猝",突然.熹《集往》概括以上描述梁襄王形態(tài)的語句云:"蓋容貌辭氣乃德之符
,其外如此,則其中之所存者可知."⑷惡(Wū烏)乎:怎樣
,如何.⑸定于一:朱熹《集注》云:"必合于一然后定."(一:統(tǒng)一
。)⑹與:此處為歸順,隨 從之意.
⑺油然:朱熹《集注》云:"云盛貌."
⑻沛然:朱熹《集注》云:"雨盛貌."
⑼浡(bó博)然:朱熹《集注》云:"興起貌."
⑽人牧:管理民眾的人
,即統(tǒng)治者.⑾領(lǐng):即脖子.
⑿由:通"猶"
⒀定:安定
。⒁孰:誰。
⒂嗜:喜歡
。⒃與:歸附
。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sici/3604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