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代:宋代
作者:蘇軾
原文:
是歲十月之望
須臾客去
,予亦就睡注釋譯文譯文
這一年十月十五日
就這樣,我們攜帶著酒和魚
,再次到赤壁的下面游覽。長江的流水發(fā)出聲響,陡峭的江岸高峻直聳;山巒很高,月亮顯得小了,水位降低,礁石露了出來。才相隔多少日子,上次游覽所見的江景山色再也認(rèn)不出來了!我就撩起衣襟上岸,踏著險峻的山巖,撥開紛亂的野草;蹲在虎豹形狀的怪石上,又不時拉住形如虬龍的樹枝,攀上猛禽做窩的懸崖,下望水神馮夷的深宮。兩位客人都不能跟著我到這個極高處。我大聲地長嘯,草木被震動,高山與我共鳴,深谷響起了回聲,大風(fēng)刮起,波浪洶涌。我也覺得憂愁悲哀,感到恐懼而靜默屏息,覺得這里令人畏懼,不可久留?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這時快到半夜,望望四周
,覺得冷清寂寞得很。正好有一只鶴,橫穿江面從東邊飛來,翅膀像車輪一樣大小,尾部的黑羽如同黑裙子,身上的白羽如同潔白的衣衫,它戛戛地拉長聲音叫著,擦過我們的船向西飛去。過了會兒,客人離開了注釋
1.步自雪堂:從雪堂步行出發(fā)。雪堂
,蘇軾在黃州所建的新居,離他在臨皋的住處不遠(yuǎn),在黃岡東面。堂在大雪時建成,畫雪景于四壁,故名“雪堂”。2.臨皋(gāo):亭名
,在黃岡南長江邊上。蘇軾初到黃州時住在定惠院,不久就遷至臨皋亭。3.黃泥之坂(bǎn):黃岡東面東坡附近的山坡叫“黃泥坂”
。坂,斜坡,山坡。文言文為調(diào)整音節(jié),有時在一個名詞中增“之”字4.木葉:樹葉。木
5.行歌相答:邊行邊吟詩,互相唱和
6.已而:過了一會兒
7.如此良夜何:怎樣度過這個美好的夜晚呢
8.今者薄暮:方才傍晚的時候
9.淞江之鱸(lú):鱸魚是松江(現(xiàn)在屬上海)的名產(chǎn)
10.顧安所得酒乎:但是從哪兒能弄到酒呢
11.謀諸婦:謀之于妻
12.斗:古代盛酒的器具。
13.不時之須:隨時的需要?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绊殹迸c“需”通
14.復(fù)游于赤壁之下:這是泛舟而游。下文“攝衣而上”是舍舟登陸
15.斷岸千尺:江岸上山壁峭立,高達(dá)千尺
16.曾日月之幾何,而江山不可復(fù)識矣:才過了幾天啊
17.攝衣:提起衣襟.攝,牽曳
18.履巉巖:登上險峻的山崖。履
19.披蒙茸:分開亂草。蒙茸,雜亂的叢草
20.踞:蹲或坐
21.虬龍:指枝柯彎曲形似虬龍的樹木。虬
22.棲鶻:睡在樹上的鶻
23.俯馮夷之幽宮:低頭看水神馮夷的深宮
24.劃然長嘯:高聲長嘯。劃有“裂”的意思
,這里形容長嘯的聲音。嘯,蹙口作聲。25.亦:這個“亦”字是承接上文“二客不能從”說的
。上文說,游到奇險處二客不能從;這里說,及至自己發(fā)聲長嘯,也感到悲恐,再不能停留在山上了。26.悄然:靜默的樣子
27.肅然:因恐懼而收斂的樣子。
28.留:停留
29.反:同“返”
30.放:縱
31.聽其所止而休焉:任憑那船停止在什么地方就在什么地方休息
32.四顧寂寥:向四外望去
33.橫江東來:橫穿大江上空從東飛來
34.玄裳縞衣:下服是黑的
35.戛然:形容鶴雕一類的鳥高聲叫喚的聲音
。如白居中易《畫雕贊》“軒然將飛,戛然欲鳴?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36.掠:擦過
。37.須臾客去,予亦就睡:這時的作者與客已經(jīng)舍舟登岸
,客去而作者就寢于室內(nèi),看下文的“開戶”便明。38.羽衣翩仙:穿著羽衣(道士穿的用鳥羽制成的衣服),輕快地走著
。翩仙,一作“蹁躚”。39.揖予:向我拱手施禮
。40.俛:同“俯”
,低頭。41.嗚呼噫嘻:這四個字都是嘆詞
,也可以嗚呼,噫,嘻分開用,或者嗚呼,噫嘻分開用。42.疇昔之夜:昨天晚上
。此語出于《禮記·檀弓》上篇“予疇昔之夜”。疇,語首助詞,沒有實(shí)在的意思43.過我:從我這里經(jīng)過
44.非子也耶:不是你嗎?“也”在這里不表示意義
,只起輔助語氣的作用。45.顧:回頭看。
46.寤:覺
,醒。作者介紹 蘇軾(1037-1101)
,北宋文學(xué)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xué)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dá),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shù)表現(xiàn)獨(dú)具風(fēng)格,與黃庭堅(jiān)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sici/3647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