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也 《論語》
子曰:“雍也可使南面
仲弓問子桑伯子,子曰:“可也
哀公問:“弟子孰為好學(xué)
子華使于齊,冉子為其母請粟
原思為之宰
子謂仲弓,曰:“犁牛之子骍且角
子曰:“回也
季康子問:“仲由可使從政也與
季氏使閔子騫為費宰,閔子曰:“善為我辭焉
伯牛有疾,子問之
子曰:“賢哉,回也
!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冉求曰:“非不說子之道
子謂子夏曰:“女為君子儒
子游為武城宰
子曰:“孟之反不伐
子曰:“不有祝鮀之佞
,而有宋朝之美,難乎免于今之世矣?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子曰:“誰能出不由戶
,何莫由斯道也?”子曰:“質(zhì)勝文則野
,文勝質(zhì)則史。文質(zhì)彬彬,然后君子?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子曰:“人之生也直
,罔之生也幸而免?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
;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樊遲問知,子曰:“務(wù)民之義
子曰:“知者樂水
,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子曰:“齊一變
,至于魯;魯一變,至于道。”子曰:“觚不觚〔51〕
,觚哉!觚哉!”宰我問曰〔52〕:“仁者
,雖告之曰,‘井有仁焉’〔53〕,其從之也?”子曰:“何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54〕,不可陷也子曰:“君子博學(xué)于文,約之以禮
子見南子〔57〕,子路不說
子曰:“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
子貢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濟眾
〔注釋〕南面:古代以面朝南為尊位
(夏乃儒)
〔鑒賞〕本篇上半部分接公冶長篇
,繼續(xù)評論弟子。不過討論的重心開始移向?qū)θ松鷥r值理想的探求,并一直延續(xù)到篇末。孔子開創(chuàng)的儒家學(xué)派,所樹立的人格品德最高的典范是“圣人”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仁者”是孔子所創(chuàng)導(dǎo)的比較具體
一、“安貧樂道”
二
、“好學(xué)”不倦。在孔門七十二賢弟子中,好學(xué)者不乏其人。然而在孔子眼中,顏回是卓爾不群的三
四、“其心三月不違仁”
我們很容易發(fā)現(xiàn),顏回的“安貧樂道”
人類崇高的精神生活
如何才能達到崇高的理想境界呢?實踐仁道的方法、途徑何在
具體說來
,可以通過“博學(xué)于文,約之以禮”,即一方面廣泛學(xué)習(xí)詩書禮樂典籍文獻,另一方面,躬行實踐,嚴格以禮來規(guī)范自己的行為,兩者齊頭并進,來達到人生修養(yǎng)的理想境界。此也即是第十八章的“文質(zhì)彬彬,然后君子”之謂也。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sici/4159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
上一篇:
劉勰《文心雕龍·神思》原文注解與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