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于佩君莊朝用魏惠明董麗敏王紹艷
【原詩】:燕丹善養(yǎng)士,志在報強嬴。
招集百夫良(2)
君子死知己,提劍出燕京
素驥鳴廣陌(3)
雄發(fā)指危冠(4)
飲餞易水上
漸離擊悲筑(5)
蕭蕭哀風逝
商音更流涕(6)
心知去不歸,且有后世名
登車何時顧
凌厲越萬里(9),逶迤過千城
圖窮事自至
惜哉劍術(shù)疏,奇功遂不成
其人雖已沒
【原詩作者】:陶淵明
【導(dǎo)讀入境】:在這首詩里
燕太子丹為向秦國報仇,準備刺殺秦王
【賞析】:這首詩托古見志,描述了荊軻刺秦王的歷史事件
這首詩是陶詩“金剛怒目式”作品中典型的一首
詩中易水餞別的畫面有情有景,有聲有色
。在瑟瑟秋風里,好友們來為壯士荊軻送行了。凄涼的筑聲響起來了,激昂的歌子唱起來了,易水河在不斷地涌動奔騰。在場的人無不泣下,荊軻心中更是激動不已,從容就義的念頭已根植心中。壯士登程這個畫面無比簡潔
,與前一個畫面相比似乎無聲無息,然而其迅捷堅定地登上征程的行動描寫,表現(xiàn)出了荊軻的義無反顧、一往無前的精神。最后一個畫面是英勇行刺圖
。由于荊軻刺秦王的故事人們頗為熟悉,作者在此只用“圖窮事自至,豪主正怔營”淡淡一筆而過。行刺雖然失敗了,但荊軻的出現(xiàn)使不可一世的“豪主”頓時威風掃地,也反襯了荊軻的勇猛。詩的結(jié)尾兩句長嘆,恰切地道出了詩人對奇功未成的萬般惋惜?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捌淙穗m已沒,千載有余情”【思考題】:請將這首詩與陶淵明的田園詩加以比較
,從而進一步體會作者迥然有別的兩種藝術(shù)風格。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sici/4886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大理寺桃花詩英文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