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庵歌明·唐伯虎桃花塢里桃花
,桃花庵里桃花仙;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換酒錢。酒醒只在花前坐譯文
桃花塢里有桃花庵,桃花庵下有桃花仙
桃花仙人種了桃樹
酒醒了也只是坐在桃花前
日復(fù)一日的在桃花旁
不愿意在華貴的車馬前彎腰屈從
車馬奔波是富貴人的樂趣所在,而無財(cái)?shù)娜俗穼さ氖蔷票K和花枝。
如果將富貴和貧賤相比
,那是天壤之別。如果將清貧的生活與車馬勞頓的生活相比
,他們得到的是奔波之苦,我得到的是閑適之樂。世間的人笑我太瘋癲了
,我笑他們都太膚淺。還記得五陵豪杰的墓前沒有花也沒有酒
弘治乙丑年三月桃花庵的主人唐寅作
桃花庵歌
明代:唐寅
桃花塢裏桃花庵
桃花仙人種桃樹
酒醒只在花前坐
花前花後日復(fù)日,酒醉酒醒年復(fù)年
不愿鞠躬車馬前,但愿老死花酒間
車塵馬足貴者趣
若將富貴比貧賤
若將貧賤比車馬
世人笑我忒風(fēng)顛,我咲世人看不穿
記得五陵豪杰墓,無酒無花鋤作田
。弘治乙丑三月桃花庵主人唐寅
。
擴(kuò)展資料:
桃花庵歌賞析
這首詩中最突出,給人印象最深的兩個(gè)意象是“花”和“酒”。
桃花
,最早見諸文學(xué)作品,當(dāng)于《詩經(jīng)·周南》之《桃夭》篇,本意表達(dá)一種自由奔放的情感。而至?xí)x陶淵明《桃花源記》一出,桃花便更多地被用來表達(dá)隱逸情懷了。古代,桃還有驅(qū)鬼辟邪的意思,而“桃”與“逃” 諧音,因有避世之意。在唐寅的詩中,“桃花”這一意象頻頻出現(xiàn)。試舉幾例:我也不登天子船
,我也不上長安眠。姑蘇城外一茅屋,萬樹桃花月滿天。 (《把酒對(duì)月歌》)桑出羅兮柘出綾,綾羅妝束出娉婷
。娉婷紅粉歌金縷,歌與桃花柳絮聽。 (《桑圖》)野店桃花萬樹低
,春光多在畫橋西。幽人自得尋芳興花開爛漫滿村塢
,風(fēng)煙酷似桃源古。千林映日鶯亂啼,萬樹圍春燕雙舞。 (《桃花塢》)草屋柴門無點(diǎn)塵
,門前溪水綠粼粼。中間有甚堪圖畫,滿塢桃花一醉人。 (《題畫廿四首其十五》)不難看出,例中桃花意象都是用來表達(dá)閑居和隱逸生活的
。“酒”,在中國古代文化和古代士人中也有著重要的地位
。它不僅可以用來表達(dá)悲壯慷慨情懷,更與世事蒼涼、傲岸不羈、獨(dú)行特立結(jié)緣。晉有劉伶、嵇康,唐有“飲中八仙”,宋有東坡“把酒問青天”,而到了明代,又有了唐寅醉酒花下眠。唐寅在世時(shí)聲名已著
,除在繪畫史上擁有突出地位外,在詩詞上亦有獨(dú)創(chuàng)的成就。其詩真切平易,不拘成法,大量采用口語,意境警拔清新,在當(dāng)時(shí)獨(dú)樹一幟,并以其獨(dú)特超凡的個(gè)性和藝術(shù)氣質(zhì)桃花庵歌原文:桃花塢里桃花庵
桃花塢里桃花庵
,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換酒錢。酒醒只在花前坐桃花塢里桃花庵
桃花塢里桃花庵
桃花塢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庵歌鑒賞全詩畫面艷麗清雅,風(fēng)格秀逸清俊
全詩描繪了兩幅畫面,一幅是漢朝大官和富人的生活場景
「桃花塢里桃花庵
,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換酒錢?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但愿老死花酒間
,不愿鞠躬車馬前?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注:「車塵馬足顯者勢(shì)
然而此中真義并非人人悟得
通觀全詩
這首詩中最突出
我也不登天子船
桑出羅兮柘出綾,綾羅妝束出娉婷
野店桃花萬樹低,春光多在畫橋西
花開爛漫滿村塢
草屋柴門無點(diǎn)塵,門前溪水綠粼粼
不難看出
「酒」
唐寅在世時(shí)聲名已著
詩詞作品: 桃花庵歌詩詞作者:【 明代 】 唐寅詩詞歸類: 【桃花】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sici/4919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
上一篇:
忍學(xué)《氣之忍第二》譯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