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4iwoc"><pre id="4iwoc"></pre></ul>
    <blockquote id="4iwoc"><tfoot id="4iwoc"></tfoot></blockquote>
    • 登錄
      首頁 >> 大道家園 >> 綜合瀏覽區(qū) >> 傳統(tǒng)資訊 >> 傳統(tǒng)文學

      趙慶熺《陌上花·西風畫角》寫景抒情詞作鑒賞

      大道家園 2023-07-20 13:11:24

      陌上花 趙慶熺

      西風畫角

      ,荒城吹上
      ,滿天霜氣。遠水斜陽
      ,紅到亂山無際
      。樓臺一味銷魂色,翠袖有人寒倚
      。料珠簾半卷
      ,斷愁如我,百端難理

      向關河走馬

      ,飄零長劍,舊夢凄涼空記
      。便作黃花,瘦也問誰提起
      ?年來多少無名淚
      ,何處生綃緘寄?但青衫幅幅
      ,啼痕印滿
      ,湖波不洗。

      蕭瑟秋風呼嘯著

      ,裹挾起軍中號角凄厲的余音
      ,吹到荒涼冷落的城堞上,帶來彌漫于天地之間的寒氣
      ,令人心里更增幾分“搖落秋為氣
      ,凄涼多怨情”(庾信《擬詠懷》之十一)的感慨。登上高樓眺望遠方
      ,但見一水迤邐奔流
      ,群山參差聳峙,夕陽下濃濃的暮霞將它們都染成了一片殷紅
      。那一片殷紅無邊無際
      ,如血
      ,如火,既映照著遠處的山巒河川
      ,也映照著近處的樓閣臺榭
      ,使倚欄凝視的翠袖佳人黯然銷魂
      ,情不能已
      。而“天寒翠袖薄”的佳人,其遭遇之凄涼正與普天下的寒士非常相似
      。這不
      ,另一邊樓中的男主人公,也在半卷的珠簾后徙倚徘徊
      ,舉目四矚
      ,觸景生情,生出遲暮之感
      。一時間幽幽的悲愁襲上心來
      ,千頭萬緒,難以理清
      。此時,他不由地想起了早年的一段往事
      。為謀衣食
      ,他曾在遠離家鄉(xiāng)的古道上騎著瘦馬載著橐囊踽踽而行,心中深懷書劍飄零的悲苦意緒
      。這一切如今回憶起來就如一場凄涼的夢
      ,而這夢似乎總纏繞著自己,揮之不去——多少年來自己不仍是一個平頭百姓嗎
      !自己的命運難道就如明日黃花
      ,只能是飄零不遇嗎?這番落魄失意
      、郁郁不舒的情懷
      ,還能向誰去傾訴呢?暗中灑落的傷心淚染上絲巾
      ,封存起來
      ,又有什么地方可以寄去拭凈呢?絲巾抹不盡泣涕
      ,件件青衫上滿是痕印
      ,即便傾湖中之秋水,又怎能輕易洗清

      這就是趙慶熺《陌上花》一詞所營造的意境

      ,既與崇尚辛棄疾一派的詞人之慷慨悲壯不同
      ,更與浙派之清空醇雅、常州派之低徊要眇有別
      ,可視之為詞中之性靈派
      ,如今人嚴迪昌所云:“有憤激而未見蒼老,然一個時代的清寒之士的情懷可以由此得見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清詞史》)趙慶熺與龔自珍同年出生,雖三十一歲就中進士
      ,但以知縣候選
      ,竟家居二十年仍未授職,因此
      ,他的心中充滿郁悶
      ,其詞亦常作不平之鳴。這樣的詞
      ,為澆胸中之塊壘
      ,自顧不上溫柔敦厚
      ,譚獻選《篋中詞》
      ,嫌其“剽滑”,今天看來是有失公允的
      。即以此詞論
      ,感情之郁勃,技法之純熟
      ,格律之謹嚴
      ,皆令人擊節(jié)稱賞,足與同時諸賢并美

      此詞的結構是上片寫景下片抒情

      ,雖屬老調(diào),但情景交融
      、環(huán)環(huán)相扣
      、一片蒼涼的表現(xiàn)過程卻自有其獨到之處。從用典上看
      ,“翠袖有人寒倚”從杜甫《佳人》詩“天寒翠袖薄
      ,日暮倚修竹”化出,但杜詩言倚竹
      ,此則言倚樓
      ,又非完全吻合,這就見出作者用典的靈活性。而杜詩中“幽居在空谷”的翠袖佳人形象
      ,正易催發(fā)清寒之士的身世之感
      ,她仿佛是一面鏡子,從中可以看到男主人公自己的影子
      。因此
      ,使用這一典故所產(chǎn)生的效果是非常出色的。再如上片“料珠簾半卷”與下片“便作黃花
      ,瘦也問誰提起”
      ,雖從李清照《醉花陰》詞“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翻出
      ,但將出處之意象分成兩部分拆開來用到詞中
      ,則是頗有新意的技法
      。而“瘦也問誰提起”出以問句
      ,充滿無可奈何的惆悵,又與“人比黃花瘦”的感嘆有曲與直的不同
      ,更切合本篇的詞境
      ,與下一韻“何處生綃緘寄”之問聯(lián)在一起,又增幾分凄苦的情味
      ,令人讀之滿懷悲憫。詞中之寫景
      ,有意多用動態(tài)的描繪
      ,與詞人躁動不安的心境相吻合。第一韻三句
      、第二韻兩句是全詞寫景的重點
      ,“吹上”、“紅到”兩個動詞詞組在句中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
      。而過片“關河走馬”的動態(tài)形象
      ,是回憶二十歲出頭時隨叔祖趙銘宦游楚地的情景,點出了“飄零長劍”為全篇悲慨基調(diào)的主因
      ,上承上片末兩句的“斷愁”“難理”
      ,亦渾成妥帖,接應有序
      。說到句子的連接
      ,不妨再談一下上片第二、第三兩韻間的過渡與下片第七
      、第八兩韻間的過渡
      。從“紅到亂山”到“銷魂色”到“翠袖”,自然之景悄然不覺中接到人事,誰能說這不是妙筆
      !“生綃”用陳亮《水龍吟·春恨》“羅綬分香
      ,翠綃封淚,幾多幽怨”
      ,“青衫”用白居易《琵琶行》“座中泣下誰最多
      ?江州司馬青衫濕”,“無名淚”與“啼痕印滿”
      ,一指悲苦之難言
      ,一指悲苦之深切,疊套而重言之
      ,更具感人的魅力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sici/5089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

      ,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
      ,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
      ,請聯(lián)系管理員
      ,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
      ,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
      ,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
      ,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
      ,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文章
      (元)宋褧《菩薩蠻·兩歧流水清如酒》原文賞析
      (元)宋褧菩薩蠻衛(wèi)州道中。至元四年一月
      ,與八兒思不花御史同行
      ,按行河南四道兩歧流水清如酒,草根風蹙冰皮皺
      。雪凈太行青
      ,聯(lián)鑣看畫屏。按行多雅意
      ,解起澄清志
      。回首五云天
      什么是呵成的修辭手法與語句例子
      什么是呵成的修辭手法與語句例子[定義]在行文中有意不用標點,造成一種急速的語流,來表現(xiàn)一種快節(jié)奏的思想
      、行為
      、社會場景,或者用這種無標點的句式來表現(xiàn)人物的非理性
      賈島《尋隱者不遇》表達什么 《尋隱者不遇》原文及賞析
      找?guī)灼鑼懱一ǖ淖魑?描寫桃花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