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愈《南山》詩寫于唐元和元年(806)
《南山》詩在體制上接近杜甫的《北征》
宋·曾季貍《艇齋詩話》)
《潛溪詩話》記“孫莘老謂《北征》不如《南山》,王平甫則謂《南山》不如《北征》
,各不相下清·趙翼《甌北詩話》)
這段話涉及三位人物
清初詩話多認為《南山》不能比肩《北征》
清· 吳喬《圍爐詩話》
清初龐塏《詩義固說》更是認為《南山》詩徒有佶屈聱牙,且支離破碎
,根本無可取之處清·龐塏《詩義固說》
乾嘉時期不少詩論家轉向重視恢宏壯闊的《南山》詩
。當時受考據(jù)之風盛行的影響,詩壇崇尚宋詩,因而對韓愈《南山》詩也加以推重。就是主張“性靈”的袁枚,還在其《隨園詩話》中考證了《南山》詩中二十余“或”字的出處:“古人作文摹仿痕跡未化,雖韓、柳不免?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清·袁枚《隨園隨筆》,清嘉慶十三年刻本)還有洪亮吉
,盛贊《南山》詩“奇警極矣”(清·洪亮吉《北江詩話》,清光緒授經(jīng)堂刻《洪北江全集》本)
。彭端淑、胡壽之則對《南山》詩的藝術成就大加褒揚,比如彭端淑認同《南山》可以比肩漢代的《上林賦》清·彭端淑《雪夜詩談》
清·胡壽之《東目館詩見》
,清光緒九年刻本)而代表官方意志的官修選本《唐宋詩醇》,也對《南山》詩頗為贊賞,對《南山》詩中恢弘的氣勢、結構的宏大予以高度肯定,評其曰“氣脈逶迤,氣勢竦峭”(清·清高宗御定《唐宋詩醇》)。此外
,郭麐(1767—1831)在《靈芬館詩話》中,更是直接批駁黃庭堅所言《南山》不如《北征》,斥其妄論前賢,大聲喊出《南山》完全可與《北征》媲美:余最厭宋人妄議昔賢優(yōu)劣
,元微之作《杜工部墓志》,軒輊李、杜,退之“蚍蜉撼樹”之論,未必不為此而發(fā)。山谷以杜《北征》為有關系之作,昌黎《南山》雖不作亦可,以此定《北征》為勝于《南山詩》,寧可如此說耶。余少時有《論詩絕句數(shù)首》其一云:“一首《南山》敵《北征》,昔人意到句隨成。江潮萬古流天地清·郭麐《靈芬館詩話》,清嘉慶二十一年刻二十三年增修本)
乾嘉詩壇對韓愈《南山》詩的稱譽
中國詩歌傳統(tǒng)以抒發(fā)詩人情感為主
管世銘在《讀雪山房唐詩序例》中
陳
不讀《南山詩》
《北征》詩千古奇作
清·管世銘《讀雪山房唐詩序例》
顯然
凡詩必須切定題位,方為合作
趙翼從詩作形式的角度評論,認為《南山》用心鋪排景物
《甌北詩話》)
盤空硬語
,須有精思結撰。若徒挦摭奇字,詰曲其詞《甌北詩話》)
趙翼對《南山》詩的批評是中肯的
綜上所述
較之前人,乾嘉時期的詩人對韓詩的風格
,有著更為深刻的認識,他們對韓愈的“奇險”詩風褒貶不一,并在繼承前人詩論觀的基礎上,開始進一步探究“奇險”詩風的成因,得出“欲自振與一代”之說。而這一時期重要的詩人趙翼,提出了富有創(chuàng)新精神和新變價值的詩學觀點,對當時及后世詩學影響深遠。總之,乾嘉詩人們在繼承前人的基礎上展開了充分的論辯,各抒己見,精彩紛呈,為后人解讀韓愈及《南山》詩,提供了新的認知角度及完備的歷史資料,具有較高的詩學價值。[本文為上海市高校一流學科建設(B類)計劃規(guī)劃項目、國家哲社科重點項目《東亞漢詩史初稿》(批準號:14AZW007)階段性成果]
(作者單位:上海師范大學人文與傳播學院)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sici/5311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
上一篇:
“興寄”說的理論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