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參寥子
有情風(fēng)萬里卷潮來,無情送潮歸
。問錢塘江上,西興浦口,幾度斜暉?不用思量今古,俯仰昔人非。誰似東坡老,白首忘機(jī)。記取西湖西畔
這首詞寫作的時間、地點(diǎn)
,多有異說:一、作于宋哲宗紹圣四年(1097),時蘇軾謫居儋州(今屬海南島儋縣),見清人王文誥《蘇詩編注集成總案》卷四十一;二、作于哲宗元祐六年(1091),時蘇軾由杭州知州召為翰林學(xué)士承旨以上五說以第二說為勝
。南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后集》卷三十九說:“其詞(即本篇)石刻后東坡自題云:‘元祐六年三月六日?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參寥即僧道潛,於潛(舊縣名,今并入浙江臨安市)人
上片“有情風(fēng)”兩句
,劈頭突兀而起,開筆不凡。表面上是寫錢塘江潮一漲一落,但一說“有情”“不用”以下皆為議論
過片開頭“記取”三句又寫景:從上片寫錢塘江景
“算詩人”兩句
結(jié)尾幾句是用謝安、羊曇的典故
。《晉書·謝安傳》:謝安雖為大臣,“然東山之志(即退隱會稽東山的‘雅志’),始末不渝,每形于言色”。他出鎮(zhèn)廣陵時,“造泛海之裝,欲須經(jīng)略粗定,自江道還東清末詞學(xué)家鄭文焯十分激賞此詞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sici/5575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shí)真實(shí)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shí),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兩宋·朱淑真作品為父母焚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