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kwqog"></sup>
<strike id="kwqog"></strike>
<kbd id="kwqog"></kbd>
<ul id="kwqog"><tbody id="kwqog"></tbody></ul><ul id="kwqog"><pre id="kwqog"></pre></ul>
  • <ul id="kwqog"><tbody id="kwqog"></tbody></ul>
  • 登錄
    首頁 >> 大道家園 >> 綜合瀏覽區(qū) >> 傳統(tǒng)資訊 >> 傳統(tǒng)文學

    醫(yī)學·溫疫論

    大道家園 2023-07-29 07:23:27

    醫(yī)學·溫疫論

    中醫(yī)溫病學著作

    。二卷。明吳有性(生卒年不詳)
    。明末著名醫(yī)學家
    。江蘇吳縣人
    。崇禎十四年
    ,溫疫流行
    ,山東
    、浙江
    、江蘇
    、河北等地感染者甚眾,到五六月份情況更嚴重
    。當時醫(yī)人誤用傷寒法治療
    ,毫無效果
    。作者靜心研究,對病因
    、病機深入探求
    ,加上平時所用驗方,著成本書
    。上卷列溫疫病之源
    ,傳變不常等內容;下卷主要論述雜氣等內容。本書是我國第一部溫病學專著
    。吳氏認為“夫溫疫之為病
    ,非風、非寒
    、非暑
    、非濕,乃天地間別有一種異氣所感
    ,其傳有九
    ,此治疫緊要關節(jié)”。書中認為溫疫與傷寒不同
    ,如果“守古法則不合今病”
    。大膽突破前人的六氣致病學,創(chuàng)“雜氣”學說
    ,認為“雜氣”是一類致病的物質
    ,其為病重者,又稱為“癘氣”
    。所以溫疫是感受癘氣而引起,邪氣由口鼻而入
    ,伏匿膜原
    ,迨其潰發(fā)則有九種傳變。在治療上主張驅邪
    。對當前中醫(yī)理論和臨床仍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版本有康熙二十四年(1685)葆真堂刻本,清康熙三十年(1691)金陵長慶堂刻本
    ,清康熙己丑(1709)劉方舟校梓積秀堂藏版
    ,四庫全書本,中國醫(yī)學大成本
    ,1955年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影印的鄭重光溫疫論補注本等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sici/5662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

    ,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
    ,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
    ,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
    ,我們會立即處理
    ,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
    ,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
    ,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
    ,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文章
    (元)宋褧《菩薩蠻·兩歧流水清如酒》原文賞析
    (元)宋褧菩薩蠻衛(wèi)州道中
    。至元四年一月,與八兒思不花御史同行
    ,按行河南四道兩歧流水清如酒
    ,草根風蹙冰皮皺。雪凈太行青
    ,聯鑣看畫屏
    。按行多雅意,解起澄清志
    唐詩的氣勢豪爽的清剛勁健之美
    找?guī)灼鑼懱一ǖ淖魑?描寫桃花的作文
    1
    、春天來了
    ,桃花開了。我和媽媽到老家去做清明
    ,一路蹦蹦跳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