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光瀲滟晴方好
蘇軾于神宗熙寧四年(1071)到七年在杭州任通判期間
,曾寫了大量詠西湖景物的詩。這是最膾炙人口的一首。詩的上半首既寫了西湖的水光山色
,也寫了西湖的晴姿雨態(tài)。首句寫晴日照射下蕩漾的湖波;次句寫雨幕籠罩下縹緲的山影。聯(lián)系詩題《飲湖上,初晴后雨》來看,兩句所描摹的正是當天先后呈現(xiàn)在詩人眼前的真實景觀。聯(lián)系同題第一首詩的前兩句“朝曦迎客艷重岡,晚雨留人入醉鄉(xiāng)”來看,那一天,詩人在西湖游宴終日,早晨陽光明艷,后來轉(zhuǎn)陰,入暮后下起雨來。而在善于領(lǐng)略自然并對西湖有深厚感情的詩人眼中,無論是水是山,或晴或雨,都是美好奇妙的。從“晴方好”、“雨亦奇”這一贊評,讀者不僅可以想見在不同天氣下的湖山勝景,也可想見詩人即景揮毫時的興會及其灑脫的性格下半首詩里
這里
王文誥在《蘇文忠公詩編注集成》中稱這首詩是“前無古人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sici/5681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
上一篇:
遼金元明清·卞榮賦詩贈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