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馬篇(節(jié)選)①
曹植
名句: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
【導(dǎo)讀】
曹植(192—232)
,字子建,三國時魏國詩人,沛國譙縣(今安徽省亳州市)人《白馬篇》是樂府舊題
原詩(節(jié)選):
棄身鋒刃端
父母且不顧,何言子與妻
名編壯士籍③
捐軀赴國難⑤
【注釋】
①全詩為:“白馬飾金羈
【譯詩】
打仗時用身體面對刀槍劍戟,
自己的性命有什么可以顧惜
父母的安危都沒有時間考慮
哪里還談得上照顧我兒我妻
?姓名一旦編進了壯士的名冊
,就不能再去顧念個人的私情。
準(zhǔn)備好用鮮血生命拯救國難
,死亡對我就像回家會會親戚
。【賞析】
曹植的《白馬篇》以濃墨重彩描繪了一位武藝高超、渴望衛(wèi)國立功甚至不惜犧牲生命的游俠少年形象
,借以抒發(fā)自己的報國激情。這里節(jié)選的是詩歌的最后一層。在這里
,視死如歸是詩中反映的主題詞。它既是詩篇中主人翁的獨白,又是詩人對英雄崇高精神世界的揭示和禮贊。在全詩中,這段議論占有重要地位。誦讀全詩,我們不難感受到,在層層的鋪陳描述中,詩人心中的激情步步上升,到這里已是洶涌澎湃,“情動于中而形于言”,不得不一吐為快。這是詩人心聲的自然流露。也正因如此,我們讀來不但沒有空泛之感,反覺句句真切,震撼心靈。“捐軀赴國難
,視死忽如歸”二句贊揚游俠兒棄身報國、視死如歸的高尚品德,也表達了作者對游俠兒由衷贊羨之情。它鏗鏘有力,給人以鼓舞的力量,已成為名句千古流傳。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sici/5689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
上一篇:
史學(xué)·史籍·新五代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