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4iwoc"><pre id="4iwoc"></pre></ul>
    <blockquote id="4iwoc"><tfoot id="4iwoc"></tfoot></blockquote>
    • 登錄
      首頁 >> 大道家園 >> 綜合瀏覽區(qū) >> 傳統(tǒng)資訊 >> 傳統(tǒng)文學

      白居易《觀刈麥》人民繁重租稅諷喻詩

      大道家園 2023-07-30 07:05:14

      觀刈麥·白居易

      田家少閑月,五月人倍忙

      。夜來南風起
      ,小麥覆隴黃。
      婦姑荷簞食
      ,童稚攜壺漿
      。相隨餉田去,丁壯在南岡

      足蒸暑土氣
      ,背灼炎天光。力盡不知熱
      ,但惜夏日長

      復有貧婦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遺穗
      ,左臂懸敝筐。
      聽其相顧言
      ,聞者為悲傷
      。家田輸稅盡,拾此充饑腸

      今我何功德
      ,曾不事農桑。吏祿三百石
      ,歲晏有余糧

      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

      【作者簡介】

      白居易(公元772-846)

      ,字樂天,是唐代有名的大詩人
      ,“新樂府運動”的倡導者
      。他的詩語言通俗
      、明白流暢,在風格上自成一體(世稱“元白體”)
      。 他長于各種詩體
      ,特別是敘事長詩,其中“長恨歌”和“琵琶行”是其代表作
      ,對后世影響極大

      【字句淺釋】

      解題:這首詩是元和三年(公元807)作者任痹."(今陜西周至)縣尉時寫的,是作者早期的一首著名諷喻詩

      。婦姑:這里泛指婦女
      。荷:擔、扛
      。簞食:用竹籃盛著的飯食
      。童稚:小孩子、兒童
      。壺漿:用瓦壺盛著的濃汁飲料
      。餉:用食物款待。丁壯:青壯年男子
      。秉:執(zhí)持
      、拿著。吏祿:官吏的奉祿
      。石:容量單位
      ,等于十斗。歲晏:年終

      【全詩串講】

      種田人很少有閑遐日子

      ,五月間更是要加倍繁忙。
      夜晚間只一陣南風卷過
      ,一行行小麥被吹得金黃

      婦女們扛起盛飯的竹籃,小娃娃提著一壺壺水漿

      一起到地里去送飯送水
      ,青壯年辛苦在南面坡岡。
      腳下的熱土薰蒸著暑氣
      ,背上烘烤著烈日的陽光

      筋疲力盡了不覺得炎熱,想多干活喜歡夏日天長

      又看見一個貧困的婦女
      ,抱著孩子在割麥者身旁。
      右手去拾起散落的麥穗
      ,左臂掛一個破爛的竹筐

      聽她對圍觀者訴說真相
      ,耳聞目睹后都為她悲傷。
      家中田產(chǎn)為納官稅賣光
      ,來撿點落麥穗暫充饑腸

      眼下我有什么功德可講,從未耕田犁地養(yǎng)蠶種桑

      卻拿著三百石官家奉祿
      ,到年終還總是家有余糧。
      想到此我心中自覺慚愧
      ,這件事一輩子不會淡忘

      【言外之意】

      從語言到結構

      ,以至內容和層次
      ,這首詩都是淺顯易懂、清楚明白
      ,貌似平常
      。但千多年來它卻一直是唐詩中的名篇,被后人傳誦不衰
      。其主要原因就是作者有著一顆對人民深切同情的慈善之心
      。是這顆心,使各個時代的讀者受到心靈的震撼
      ,而與作者產(chǎn)生了跨越時空的心靈的共鳴

      小麥黃了就要搶收,不然就可能散落到地里爛掉

      。年青力壯的男人們都到南坡上的麥地里使大力氣去了
      ,就連婦女和小孩子都一起投入,送水送飯
      ,作一點力所能及的事情
      。地面暑氣上蒸,天上烈日烘烤
      ,男人們雖然已經(jīng)筋疲力盡了
      ,也沒覺得天氣的炎熱,因為他心中只想著趁夏日白晝天長多干點活
      、早點把麥子搶收起來
      。農夫的辛苦勞累和與世人有所不同的思想感情已經(jīng)躍然紙上、令人動情
      。這還不算
      。在這炎天暑氣里,竟然還有貧窮婦女抱著小孩子
      ,尾隨割麥的農夫
      ,把散落的殘穗一根一根的拾起來放到自己的破竹筐里
      ,拿回家去充饑。由于要納官稅而賣光了所有的田地
      ,她家已經(jīng)無地可種
      、無麥可收了。但這樣冒著暑熱撿幾根殘穗
      ,又能挨得多久呢
      ?再說,今日拾穗的貧婦
      ,昨日也曾是家中有地可種
      、有麥可收的農家啊
      !那么今日正在收麥的農夫
      ,會不會也因賦稅太重而變成明日的拾穗人呢?

      詩人的心在這里受到了強烈的震撼

      ,并進而反思自己
      ,產(chǎn)生了自責和慚愧的心情。試想
      ,就從此詩問世算起
      ,雖然詩人已經(jīng)給后人作了一個榜樣,但迄今為止的千多年中
      ,又有幾個當官的人能象詩人那樣對人民疾苦充滿深切的同情
      ,甚至因窮人的貧苦而自責和慚愧的?可見有權有錢的人要作好人也確實很難啊
      。難怪西方人說
      ,富人要進天堂比駱駝穿針眼還難。作者的慈心善念驅使他提起筆來
      ,把自己心中的震撼和反思傳達給每一個讀到他詩作的人
      ,一直傳達到今天心中善念已經(jīng)很少的人們,在他們接近麻木的心靈上猛然一擊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sici/5724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

      ,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
      ,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
      ,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
      ,我們會立即處理
      ,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
      ,情況屬實
      ,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文章
      (元)宋褧《菩薩蠻·兩歧流水清如酒》原文賞析
      什么是呵成的修辭手法與語句例子
      什么是呵成的修辭手法與語句例子[定義]在行文中有意不用標點
      ,造成一種急速的語流
      ,來表現(xiàn)一種快節(jié)奏的思想、行為
      、社會場景
      超詳細分析:《蘭亭集序》為什么能成為“天下第一行書”
      《蘭亭集序》為什么能成為“天下第一行書”
      ?有人說主要是唐太宗的大力推崇
      。但皇帝推崇又怎樣?康熙
      、雍正
      、乾隆3位皇帝還推崇張照呢,你知道他是誰么
      ?藝術這東西
      賈島《尋隱者不遇》表達什么 《尋隱者不遇》原文及賞析